|
||||
第三章 风云雄霸天下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作者:南柯月初 |
||||
经历文公、襄公两代经营,晋国南震蛮楚、北压夷狄、东慑强齐、西吓暴秦,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诸侯间是独孤求败的。但沧桑转瞬谁能识,富贵浮云安可常?无论是王权还是霸业,都免不了被新时代终结的下场。历史之所以精彩,就在于她永不停歇地搅弄着风云。风无相,云无常,风云际会雷霆四方!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城濮之战后,基本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有人欢喜有人忧,楚国就非常郁闷,自己作为疆域最辽阔、物产最丰富的国家,居然只能是万年老二。前些年被强势的齐桓公压了一头,熬死他又来了个霸道的晋文公。齐桓公也只是带着小弟们来家门口撒点荷尔蒙,宣示下主权,这晋文公可是实打实地跟楚国干了一场,还把楚国干翻了,一仗打得自己数年不敢北望中原。从功利主义角度看,楚国算是失败的,但是,我们绝不能瞧不起那些失败者。鲁迅先生曾说:“我每看到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又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更何况,城濮之战并不是楚国衰亡的结局,而是新的开始。 楚国,祖先为芈姓,鬻熊(玄帝颛顼的后裔,楚国的先祖)之后,多称熊氏。前文做过简单介绍,当中原各国互相攻战讨伐时,楚国的祖先在蛮荒之地偷偷打野发育,当外面残血一片的时候,楚国从草丛里窜出来一通收割,五连绝世!汉阳众多姬姓诸侯被收拾得差不多了以后,又接着向南发展,把蛮夷各部都纳入自己的麾下,以至于最后楚国的版图西起大巴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占据了华夏的半壁江山。但楚人心头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不被国际社会承认,被中原诸侯称作南蛮。如果真像蛮夷那般追水逐草、茹毛饮血也就罢了,我这儿人口众多、粮食满溢、甲兵强盛、文化繁荣,哪一点比不上你中原各国!于是几次三番想得到周朝的正式分封,但都被拒绝了。 东周初年,熊通向周王讨要爵位,周王还是以楚国非华夏属国为由拒绝了。熊通怒了,你说我们是南蛮是吧,非华夏属国是吧,既然如此,那你们也管不了我们了!你们编制最高是王,那我也称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于是熊通自立为王,史称楚武王。这件事在当时是爆炸性新闻,但在诸侯眼中,和村委会主任突然宣称自己是总统是一个意思。周天子也没办法,连自己麾下的小弟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更何况这外地的古惑仔,只能听之任之了。 之后楚国更是蓬勃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楚文王、楚成王这些名垂青史的君主,将楚国的霸业一步一步推上顶点。尤其到了楚成王的时代,差一点就可以逐鹿中原,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齐桓公九合诸侯,中原齐心,楚国无隙可乘,北上受挫。但楚成王没有灰心,他本着我身体好我怕谁的精神、打不死你熬死你的心态,成功耗死了管仲和齐桓公,但宋襄公又成了新的绊脚石,所幸这货是个纸老虎,泓水之战让这有梦想的咸鱼继续回去当咸鱼了。楚成王距离称霸只差一点,又差那么一点点!晋文公的横空出世让他彻底绝望了,城濮之战,楚军元气大伤,数年内经不起大的折腾。 外患虽未除,内忧却缠身,楚成王知道北上无望了,本想在家当宅男,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老老实实享两年清福。哪承想,自己英雄一世,最后居然会如此窝囊地离开这滚滚红尘。 故事还得从楚成王的家事说起。成王长子叫商臣,成王在考虑选谁做继承人时伤脑筋了。这商臣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虽然志向高远、胆识过人,但为人心狠手辣,在大臣中一直没有好口碑。虽说知子莫若父,但这儿子有多重人格,连成王自己也吃不准,于是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 子上:“君上您最近身体还不错吧?” 成王:“还行,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这多亏了那些灵丹妙药,把被掏空的身体补回来!” 子上:“既然如此,为何要这么早立太子呢?” 成王:“几个意思?” 子上:“您现在身体好,宠妾又多,将来必定子嗣满堂。如果现在立公子商臣为太子,将来难免不会有废旧立新的想法。公子商臣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是一个极度残忍、至亲可灭的人,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大王会给自己徒增祸患。” 楚成王不听,非要立商臣为太子。而商臣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十分怨恨子上,总想找个机会收拾掉他。 晋襄公即位后,积极谋划拓展晋文公的霸业,先是在崤之战中大败秦军,随后伐狄扩张,大有超越晋文公的雄图大志。不想跟楚国较劲的霸主不是好霸主,这似乎成了一条定律,只有打败了第二名,才能坐上第一的宝座,于是晋军联合陈国和郑国,进攻楚国的小弟许国。还是老套路,不直接对抗,只揍小弟,还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依附楚国吧,晋国打你;依附晋国吧,楚国打你;中立吧,都打你。小诸侯们也只能仰天长叹:“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自挂东南枝!” 晋国打许国,楚国不乐意了,于是派令尹子上去攻打晋国的小弟陈国和蔡国。这陈蔡的实力是真菜,子上的大军还没怎么打,两国就投降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晋国马上派阳处父带兵驰援蔡国。晋楚两国隔江相对,战争一触即发。 两国都知道自己面对的不是宋襄公那样的“仁义之君”,谁都不会放过“半渡而击”的绝佳机会,所以谁都不愿先渡河,但又不愿意先退兵,于是就这么僵持着。战争打的不仅是军力,最主要的是经济和后勤,这样不死人光吃粮食,早晚得把国家吃穷。时间一长,两边都撑不住了。 晋军统帅阳处父向楚军先下战书:“要打就打,不打就死远点!要么你们后退三十里,我们渡河;要么我们后退三十里,你们渡河,咱们甩开膀子干一场!” 子上看完战书后,觉得还是背水一战更能激发士气,于是打算渡河,让晋军后退三十里。刚要下令渡河,一位副将成大心(这名字起得,感觉他是成心捣乱的)提出了一个当时国际社会公认的观点:“晋国人,不可信,十万晋人九万骗,绛都人民是教练!他说他退三十里,很难说不会突然袭击咱们,还是咱们退三十里,让他们渡河吧!” 子上觉得有道理,就派人去晋国大营回信:楚军后撤三十里,晋军渡河决战。晋国主帅同意了。于是楚军依据约定后撤三十里,在约定的地点等候晋军来战,结果左等右等,连根鸡毛都没等到。一打听,晋军撤退了!而且阳处父向国际社会宣称,是用霸主的霸气吓退了楚军! 原来阳处父本就对击败楚军没啥信心,所以才想出这个计策,骗楚军后撤三十里,然后宣布:“瞧瞧那些优秀的楚军啊,就这么逃跑了!看在黄帝的份上,我们就放过他们吧,不要用咱们的托马斯回旋踢他们的屁股了。”然后带着晋军敲锣打鼓欢庆胜利,撤军了。 子上一看晋国撤军了,许国的围也就算解了。这仗打得不明不白,但总归是完成任务了,于是撤军回国。 本来这件事不大不小,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做者无心,闻者有意,商臣可逮住收拾子上的机会了。他命党羽在楚成王面前狠狠告了子上一状,说他之所以退兵,是因为收受了晋国的贿赂,打败仗是技术问题,但收受贿赂就是原则问题了,必须把贪腐之风抑制在源头上! 楚成王老糊涂了,都没过脑子就直接下令处死子上。子上申辩说这是太子的阴谋,楚成王不听;子上劝谏将来商臣会弑君谋国,楚成王也不听。 时间是个好东西,总是以漫不经心的流逝来证明聪明之人的聪明以及愚蠢之人的愚蠢。不出子上所料,楚成王逐渐厌恶太子商臣,打算改立公子职为太子。王城就那么大,城东头老李家的媳妇偷汉子,半晌工夫就能传到城西头正在怡红院辛苦劳作的老李耳朵里,加上商臣当太子多年,势力遍布朝野,但凡有一点不利于他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的警觉。虽然楚成王正式换人的消息没传出来,但还是让商臣很担心,于是赶紧咨询自己的老师潘崇:“老师,俺老爹的口风很严,怎样才能得到确切的消息?” 潘崇笑道:“当然是找你老爹最亲密的人啦,你宴请你老爹的妹妹江芈(《史记》说是成王妃子),假装调戏她一番,然后,你懂哒!” 商臣本来还有点疑惑,但看到老师诡异的笑容,茅塞顿开:“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啊!” 于是商臣把江芈请到家里,好酒好菜招待。几番寒暄后,双方开始博弈了。 商臣:这个女人,不寻常。 江芈:这太子有什么鬼心肠? 商臣: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江芈: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商臣: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江芈: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几番斗智后,商臣并未套出一句实话,江芈似乎有一丝得意,但万万没想到商臣还准备了B计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江芈和商臣都喝得差不多了,商臣就借着酒劲怠慢江芈,再说上几句调戏的话。江芈被激怒了,大声呵斥商臣:“你个狗东西!连老娘的便宜都敢占!难怪大王要杀了你另立太子!” 商臣顿时蒙了,连忙赔罪送走了这位姑奶奶。绝望的他再次请教自己的老师:“老师,消息确定了,老爹要灭了我……”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咱们跑吧,趁他们还没发觉!” “江山如此大,何处是家?” “唉,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别扯那些没用的!我告诉你,逃跑的下场只有两个:第一,逃到半路被人追上砍死;第二,逃到他国,被人家送回来,砍死。” “左右都是死,不如我们……” “嗯,不愧是我的学生!” “自杀吧!” “汗!你是在逗我吗……” “开个玩笑,我的意思是,提前即位!” 两个人相视而笑,阴谋达成。 公元前626年,商臣趁夜派侍卫包围了王宫。楚成王正跟妃子斗地主呢,突然闯进来一帮人,吓了一跳,但毕竟是历经沧海的人,很快就明白了太子的来意,故作镇定地说:“儿啊,你深夜前来,莫不是打排位又输了,来找父王开黑?” “少扯牛宝宝!您在位四十七载,也算是功德圆满了。现在国家期待新君,您可以安心地去见列祖列宗了!” “你想上进,为父自当退位。只是血浓于水,可否顾念养育之恩,让我安度晚年?” “呵!国不可有二君,一君活,一君死!” “唉,也罢,爱到心破碎,也别去怪谁,只因为相遇太美。就算流干泪,伤到底,心成灰,也无所谓……临死之际,可否让我再尝一尝楚国老字号的油煎熊掌?我死而无憾了!” 潘崇说:“少耍花样了!熊掌难熟,你这是故意拖延时间!还是快自我了断吧,别哭丧着脸啦,您这也算赶上人生四大喜之一了: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自挂东南枝。” 成王听完,上吊了。 楚成王死后,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封老师潘崇为太师,新的争霸开始了。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楚穆王的对手虽然不是一代霸主晋文公,但虎父无犬子,新上任的晋襄公,犀利程度比晋文公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上任就在崤之战中击败秦军,生生给了秦穆公一耳光。没多久,又在汦水之战中击败强楚,狠狠踢了楚成王的屁股。当时这两位可是与晋文公齐名的老司机,却被晋襄公这个新手虐了一把,难怪清代学者全祖望在《鲒崎亭集外编》中将其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由此可见,楚穆王面对的是一个多么棘手的局面。但这就是历史的精彩之处,没有对手和竞争,那就是一个没有梦想和浪漫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胜利和死亡,一样没有色彩。 楚穆王一上任就打算给晋襄公一个下马威。公元前624年,他命大司马斗越椒率军攻打晋国的小弟江国。晋国知道楚王的目的,无非是打狗欺主嘛,既然你想玩,那就别怪我玩死你。晋襄公派人偷偷给江国送信:弟兄们,先顶住,等等我,马上到!你们先在城里固守不出,消耗楚军的精力和士气,等我大军一到,咱们就里应外合,包了楚军饺子!江国一听大哥要来,立马来劲了。楚国都快破城了,突然又遭到疯狂抵抗,楚军主将一看,这伤亡太大,算了,别打了,先围上吧。这么一围,正中晋襄公的下怀,给了他足够的时间调兵遣将。 晋国派大夫先仆率军救援江国,抵达后,给围城的楚军来了个反包围,困在城里的江国军队也突然打开城门冲杀出来,楚军被包了饺子,大败而归。楚穆公第一次北进,以失败告终。 晋国打算借这个机会彻底抹杀楚穆公争霸的野心。同年冬天,晋襄公借周天子的鸡毛,行使征讨天下的霸主之权,派大夫阳处父会同周桓公(周襄王的叔叔)联合讨伐楚国。楚国节节败退,联合国军一直打到楚国的方城,幸亏楚国公子羋朱(楚成王庶子,封于息,故又称息朱)带兵救援,击退敌军,这才为楚穆王的首场争霸战争扳回一局。 出师不利让楚穆王大伤信心,不禁叹息:天外有天有无常,山外有山有他乡,跌了撞了,心还是回老地方。这时候,公子羋朱走过来拍了拍大哥的肩膀:“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大哥,就让弟弟用这把剑,开辟你的霸主之路吧!”于是第二年秋,趁秦国与晋国交战之机,公子羋朱率大军,以迅雷不及快播之势攻灭了江国,替楚穆王出了一口恶气。 这还不算完,这场大战的第二年,楚国的小弟六国叛变了。这个“六”不是指六个国家,而是这个国家的名字。六国看楚国被晋国打败了几次,觉得这个靠山不牢,准备换一家堂口,于是选择了东夷。虽然也是打野的民族,但甭管黑猫白猫,能撸的就是好猫。 楚国哪能容忍这种事,这六国也忒没溜儿了!所谓争霸,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小弟的数量和势力范围,晋国跟我争夺小弟也就算了,你东夷个鸡毛掸子也敢来冒充方天画戟!于是楚穆王命将军成大心和仲归领兵轻松灭掉了六国。这话听起来很霸气啊,不知道实情的,还以为楚国灭了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了。 灭了六国后,楚穆王还嫌不过瘾,于是派自己的另一个弟弟羋燮灭了蓼国。这些小国在今天也就是一个县甚至一个镇的范围,吞灭它们也就是抬抬手的事,不算什么大功业,真正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点一点向中原渗透,然后——北上争霸!同一年,秦穆公打算在晋楚争霸中分一杯羹,派兵攻打楚国的郢。楚穆王没有当回事,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因为他早就有迁都的准备。不久后,为了适应争霸的需要,楚穆王迁建新都,史称上郢。 公元前621年,楚穆王上任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对楚国来说是个大吉之年,因为国际社会上两位巨星陨落了——一个是刚刚跟楚国交过手的西部狼王秦穆公。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后面会详细讲。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秦穆公死后,一百七十七人殉葬,著名的贤臣奄息、鍼虎等也全都被迫赴死。一时间,秦国庙堂支柱全塌,之后又经历四代昏君,势力范围逐渐压缩到西北一隅,霸业凋零。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除了要有贤明的领导者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先进而理性的法度,以及得到充分重视与任用的人才,这也是为何后来商鞅能带领秦国走上复兴之路的原因。 另一个归天的是楚穆王的死对头——晋襄公。这是一个名声丝毫不逊于晋文公的霸主,有的史学家甚至把他也列在春秋五霸之中。对外,他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分别在崤之战、箕之战、泜水之役中面对秦、翟、楚三个强敌,三战三捷,一举成名,使得父辈的霸业得以平稳过渡。对内,襄公坐朝,赵衰执政,先且居掌军,垂拱而治,政通人和,国力愈发昌盛。随后又拉拢鲁国、安抚卫国、吸引曹国,以德行恩服诸侯,是真正的仁义霸主。遗憾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一片浮云一片哀,他是不幸的,因为闪耀的时间太短;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像他的父亲一样,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生于荣耀,死于辉煌! 两个强大的对手离世了,心中欣喜,但更多的是落寞,楚穆王陷入了迷茫。如果无人可争,那争霸岂不是个笑话。没等楚穆王惆怅完,赵盾这个晋国的无冕之君就上台了,成了楚穆王和后来的楚庄王的强劲对手。 权力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可以毫无顾忌地炫耀。刚当上执政的赵盾于公元前621年代表晋灵公,与齐昭公、宋成公、鲁文公、卫成公、陈共公、郑穆公、许僖公、曹共公在扈地会盟,这是春秋史上第一次由大夫主持会盟,也开创了权臣作为“隐霸”会盟诸侯的先河。 为了遏制楚国的发展,赵盾开始对楚国的邻国恩威并施。公元前620年,赵盾发兵攻打鲁国,鲁国表示臣服;随后,赵盾把晋襄公当年霸占的卫国土地还给卫成公,又把之前占领的郑国土地归还郑穆公。俗话说拿人手短,卫郑两国被赵盾的“仁德”打动了,纷纷表示唯晋国马首是瞻。这样,晋国在楚国北进的道路上埋下了多个地雷,即使炸不死,也得喷一鼻子灰。 中原的再次联盟,让本以为坦途一片的楚穆王无奈了,这对手咋跟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但基本国策不能变,北上!北上!北上!死也要死在北上的路上! 于是,楚穆王终于要动真格的了!要北上就要打破晋国的第一道封锁,搬开郑国这个绊脚石。大家看过前面的故事就会发现,郑国自郑庄公去世后,就一直扮演着墙头草的角色,谁强俺就跟谁。看似游刃有余,实则命运悲惨。大国争霸很少直接交手,一般都是先揍小弟,所以齐晋楚平时的活动就是吃饭、睡觉、打郑国。 晋文公、晋襄公两代称霸后,楚国的声势明显弱了很多,于是郑国背楚投晋,成为晋国阻碍楚国北上的第一道防线。楚国对这个二鬼子早就忍无可忍了,于是公元前618年,楚穆王以斗越椒为帅,蒍贾为副帅,领战车三百乘,甲士五千人攻打郑国,大败郑军于狼渊,生擒郑国公子姬坚、姬龙和大将军乐耳。郑国向晋国求援,但此时赵盾刚刚执政,要时刻防范国内各种势力的反扑,而且刚刚在令狐之战中重创秦军,还要时刻防范秦国在背后捅刀子,内忧外患之下,实在无暇顾及盟友郑国的生死了。郑国看晋国指望不上了,索性发挥哈巴狗精神,谁有狗粮就冲谁摇尾巴,于是带着家当向楚国投降。 楚穆王看出了赵盾的软肋,知道他现在已经自顾不暇,楚国的机会真的来了!同年,楚穆王派公子羋朱攻打晋国的另一个盟友陈国,攻下了壶丘。几个月后,公子羋朱再次出兵攻陈,结果大意轻敌,被陈军摆了一道,中了埋伏,副统帅芈筏还被擒了。这可气坏了楚穆王,玩了一辈子鹰,现在反倒被鹰啄了眼!他马上调兵遣将,要亲自领兵灭了陈国,把芈筏救回来。刚到陈国城门口,发现芈筏正带着几个美女遛鸟呢,一派岁月静好的画面。过去一打听,原来陈国虽然打胜了楚国,但比吃了败仗还难受,心焦、烦躁、惶恐,生怕楚国领兵报复,索性直接带着一家老小前来投降,本来做了战俘的芈筏反倒成了上宾。楚穆王这才消了气,暂时放弃了攻陈的计划。 楚国收拾了郑国,又解决了陈国,距离与晋国正面交锋越来越近了。公元前617年,楚穆王与郑穆公、陈共公在息邑会盟,三国达成协议,联合抗晋。此时赵盾依旧在处理国内的反动势力,分不出精力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同年,楚穆王在厥貂再次与郑陈两国会盟,还拉上了蔡国。四国商议,准备联合攻打宋国。宋昭公听说后,吓得肝颤,急忙派人赶往厥貂求和:“诸位大佬,别打我,我投降!我向你飞,雨温柔地坠,想你的拥抱把我包围,我向你飞,多远都不累……” 楚穆王假装勉强接受了:“唉,我们其实也不是有意要打你。爱到心破碎,也别去怪谁,只因为相遇太美……” 于是宋国也加入了楚国的阵营。楚穆王距离北上称霸,只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 公元前614年,一个凄冷的冬夜,楚穆王正在病榻上昏睡,突然一个激灵,睁眼一看,被自己逼死的老爹楚成王,提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站在床头。楚穆王想叫但是发不出声音,只能看着楚成王冷笑着把宝剑刺进自己的胸膛。楚穆王哇的一声惊醒了,他知道,这是父亲来索命了,自己命不久矣。想想这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率大军北上中原。可时光啊,不听话,从这一站到下一站,总停不下。庆幸的是,自己栽树,后人乘凉,为晚辈开辟了一条北进的坦途,也算欣慰。楚穆王抬着头,似乎望穿了屋顶,望穿了朗朗星空,望见了屏幕前木然旁观的我。他抽搐着,哀求着:“真想活下去啊,我还有好多……好多……好多事想做!” 我愣了一下,停下急促敲击键盘的手,缓缓合上了楚穆王的眼睛:“你做的,足够了!” |
||||
第二章 | 第四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