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章 佳兵者,不祥之器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作者:南柯月初 |
||||
任意对待被征服者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力。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吴国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实力已经逐渐赶超中原地区的发达国家,吴王阖闾吞灭楚国、称霸诸侯的信心越来越大。 吴王阖闾问道:“现在国力差不多了,咱们该如何对付楚国?” 伍子胥微微一笑:“四个字——三师肆楚。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吴军分成三部分,轮流不间断地去袭扰进攻楚国,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长此以往,让楚军疲于奔命。楚国执政的人多,而且人心不齐,都不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时间久了内乱必生。等他们真正疲乏时,我们再三军一起出动,必定可以一击即溃! 这其实就是游击战与运动战的结合。袭扰敌人,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不与其正面接触,等到对方疲于应付,再一举定乾坤。不得不说,伍子胥真是一位战略家,他的这条谋略在攻楚之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按照计划,“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楚国内忧外患,已经是风雨飘摇。 压死骆驼的不是稻草,是猪队友 楚国已是强弩之末,那又是谁给了他最沉重的一击呢?没错,就是孙武。吴王阖闾问孙武:“军师啊,咱们的争霸之路应该怎么走啊?” 孙武想了想说:“首先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当年您登基时,前吴王(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佣正好被围困楚军之中,得知国内有变就投降了楚军,之后被楚王封在舒城。这两个叛臣熟知吴国的战法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军备部署,而且十分怨恨您,留着他们必成大患。” 于是,公元前511年,吴王阖闾令孙武领兵讨伐盖余、烛佣。这两个贵族公子哪里是兵圣的对手,孙武轻易拿下了舒城,并诛杀了他们。 吴王阖闾又问孙武:“第二步呢?现在是不是可以攻打楚国的郢都了?” 从这儿可以看出,吴王阖闾太急功近利了,孙武还是很明智的,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行,百姓太劳累了,时机不到。但是我们可以继续前面的袭扰战术。” 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派孙武攻取了楚国的潜、六两城。公元前509年,为了防止越国在背后捅刀子,吴王阖闾决定先修理一下越国,把他打老实了,后方才能稳固,于是派孙武对越用兵,攻破槜里。 吴国这么咄咄逼人,楚国坐不住了。公元前508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伐吴,但这哥们跟伍子胥和孙武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楚军在豫章被击溃,随后孙武又趁势攻克了楚国的巢地。面对吴国的蚕食鲸吞,楚国丝毫没有办法,只能发挥阿Q精神,做一只一叶障目的鸵鸟,继续在中原地区欺负小国耍耍霸主的淫威。 楚国对中原小国的滥施淫威,差点成了楚国亡国的导火索。每一个衰落的国家背后,要么是有一个昏庸的国君,要么是有一个贪婪的权臣,楚国这两点占全了。公元前509年,蔡国国君蔡昭侯来楚国进贡,上交了一件裘皮大衣、一块玉佩,楚昭王非常高兴,设宴款待了蔡昭侯。宴席上,楚昭王穿着裘皮戴着玉佩,蔡昭侯也穿着裘皮戴着玉佩,楚国的令尹子常一向贪得无厌,就直接向蔡昭侯索要:“我说老蔡啊,你说你们蔡国那么菜,穿这么贵的大衣跟你这城乡接合部的气质也不配啊,不如送给我得了。不给,我就抓你!” “你这算不算抢劫?” “呵呵,是哒!” “居然不要脸地承认了!这可是皮尔卡丹儿童节限量版,死也不给!” 于是,蔡昭侯就被囚禁了三年。一国国君就这么随随便便地被楚国的臣子给非法拘禁了,可见老牌霸主国楚国上下已经跋扈到了何种地步。 同样倒霉的还有唐国国君唐成公。来楚国进贡,随行骑了两匹肃爽宝马,又被子常看见了,就向唐成公索要:“我说老唐啊,你说你们唐国交通那么不发达,开这两辆宝马也是分分钟堵在路上,不如送给我得了。不给,我就抓你!” “你这算不算抢劫?” “呵呵,是哒!” “居然不要脸地承认了!这是我刚从4S店提回来的儿童节限量版,死也不给!” 于是,唐成公也被囚禁了三年。所幸唐国的大臣比较识时务,合计了一下,人还是比马重要,就把宝马送给了子常,子常这才放了唐成公。蔡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决定效仿,就把大衣跟玉佩也送了一套给子常,蔡昭侯这才重获自由。 蔡昭侯回国路上路过汉水,难以压抑心中的屈辱与愤怒,将随身佩戴的玉佩投入水里,立下埃博拉毒誓:“谁再向楚国进贡,谁就是小狗!如同此玉,葬身汉水之中!”楚国令尹子常把个人私欲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使得楚国失去了北侧的屏障,为后来吴国攻楚埋下了伏笔。 虎!虎!虎! 蔡昭侯带着自己的家当和儿子,北上求晋伐楚。晋国作为当时的另一位霸主,自然早就看不惯楚国的飞扬跋扈。公元前506年,晋国召集齐、鲁、宋、卫等十八路诸侯,在召陵会盟,商讨伐楚之事。遗憾的是,晋国本身的发展已经疲软,内部各族大夫争斗不断,所以对于这些盟国的鸡毛蒜皮的事根本无心接管;再者就是松散的联盟内部矛盾不断,晋国官员因为向蔡昭侯索贿未遂,挟私报复,从中作梗,以至于此次联盟伐楚成了一场闹剧。 蔡昭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打不赢楚国,就打他的小弟!沈国你不是没参加召陵之盟吗,那就是不给我面子喽,于是出兵把沈国灭了。这一冲动就得罪了楚国,楚国出兵伐蔡,也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让楚国在史册中留下了屈辱的一笔。 蔡国为了活命,知道晋国是指望不上了,就以公子为人质,请求吴国出兵救援。吴王阖闾知道机会来了,于是公元前506年冬,由他亲自挂帅,孙武和伍子胥为将,率领三万精锐部队,打着援蔡的幌子,从淮河逆流而上,在楚蔡边境与蔡军会师。这个时候,受楚国欺负的唐国也加入了反楚阵营。三国联军加起来其实也就五万多人,但楚军主帅子常是个门外汉,也知道楚军的真正实力,欺负欺负小国还行,真碰上吴国这样的练家子,可就不敢硬装十三了,于是赶紧撤军逃回楚国。 吴蔡唐三国会师后,沿着淮河继续向西。大军行至淮汭时,孙武突然下令:“全军下船,徒步行进,直逼郢都!” 伍子胥纳闷了:“老孙,吴军大都是水军,擅长水战,你让他们上岸。海豹上了岸可就不是海豹了,而是海报。你这是啥意思啊?” “兵贵神速!咱们逆水行舟速度太慢,等到地方了人家也部署好了。咱们疲于奔命,人家以逸待劳,所以还是从陆路突然袭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伍子胥恍然大悟:“军师高见!牛!牛头梗的牛!” 于是吴军舍舟登陆,改西进为南下,穿过楚国北部的大隧、冥厄、直辕三座关隘要地,长驱直入,直抵汉水东岸。 楚昭王听说吴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汉水、直逼郢都,顿时大惊失色,急忙调集全国兵力集中于汉水东岸,与吴军对峙。 楚国君昏臣贪,但事事都无绝对,楚国还是有睿智的名将的,此人就是司马沈尹戍(亦作沈尹戌)。他分析了一下战局,看出吴军有三不利:第一,千里奇袭,后勤补给跟不上;第二,孤军深入,又舍弃水路,既无援军,又无退路;第三,楚国地广兵多,一旦陷入对峙,楚国各地来援,那吴军就陷入被四面围困的危险境地,所以他们最怕打持久战,也正因如此,吴军急于求战,渴望速胜。 看透了这三点,沈尹戍对主帅子常说:“吴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再而衰三而竭,随着对峙时间的推移,吴军后勤跟不上,士气必然低落。您先在汉水河畔牵制吴军,我带一支特战队迂回到吴军的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烧毁他们的船只,然后夺取大隧、直辕、冥厄三关,最后咱们两面合围,吞灭吴军。” 这条计策可说是非常绝秒,如果真能付诸实践的话,别说是孙武,就算是战神转世也救不了吴军。但既然当初孙武敢提出这样的计策,肯定早就料到这种局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了解沈尹戍的才能,但更了解楚国令尹子常的为人,所以他在赌——用三国联军数万条性命赌楚国将相不和,庆幸的是,他赌赢了。 子常听完沈尹戍的战略,还是非常赞同和欣赏的,决定按照他的计划行事。但等沈尹戍带兵出发后,就有好事者来挑拨离间了。大夫史皇(这名字起得真高贵)对子常说:“百姓本就不喜欢您而拥戴沈司马,如果此计成功,那不世之功可就归老沈了,到时候众望所归。” 子常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楚国这么大,输一场仗也无所谓,但如果打赢了就把令尹之位丢了,那可就是用漏斗称黄金、给别人作嫁衣了。为了保住权力而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这是春秋末期卿族大夫的通病。于是子常擅自改变了之前的计划,向对岸的吴军发动了进攻。 机会来了,但孙武又要考虑了:楚军战斗力弱于吴军,但楚军的兵力优势弥补了这一点,如果不能一次全歼他们,他们剩下的兵力依旧可以依托天险与吴军对峙,但孤军奇袭的吴军后勤早已不能支持,必须速战速决。所以,如何能把楚军主力全部吸引出来,是个棘手的问题。经过之前的交手,楚军对吴军的战斗力有了忌惮,不会轻易倾巢出动,除非有重大利好,否则不见兔子不撒鹰。孙武看透了楚军的心思,于是“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 看官手中有地图的话,应该会十分疑惑:孙武令吴军沿汉水向南,穿过小别山,向大别山方向移动,这个方向距离自己的后勤补给线唐国和三关越来越远,也就是把自己的西北侧完全暴露给楚军,如果楚军兵力充足,从北面迂回合围,那吴军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面临被全歼的危险。孙武是兵圣,他不可能把部队置于这样的绝境而浑然不知,其实《孙子兵法·始计》篇已经给出了答案:“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所谓“能而示之不能……利而诱之”,意思是故意向敌人暴露自己的弱势,给敌人取得重大胜利的机会。楚军忌惮吴军,不敢轻易出战,一旦坚壁清野,吴军此战无功不说,还可能在撤退时遭遇楚军反攻。既然如此,不如我提前给你制造反攻的机会,远离唐国和三关的后勤补给线,自断经脉、自废武功。而楚国令尹子常志大才疏、急功近利,定然会倾巢出击、围剿吴军,如此一来便达到与楚军主力速战的目的。 战略既定,吴国在前面跑,楚军在后面追,到了小别山,两军列阵小小地摩擦了一下,那个给子常出馊主意的史皇(这名字越看越高贵)带兵出来向吴军挑战,吴军大将、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率领三百勇士迎战。这三百勇士不用刀枪,都扛着又粗又大的木桩,跟《王者荣耀》里苏烈的技能差不多,一遇到楚军就大吼一声:“斯巴达!”然后把木桩向楚军抡过去。楚军都蒙了,这是啥技能啊?在军校老师没教过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带尖儿的、带刃儿的、带钩儿的、带刺儿的,咱啥兵器没见过,可这光着膀子挥舞着南孚电池的大汉是个什么鬼! 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楚军落荒而逃,夫概这一怪招居然有了不错的效果,用三百勇士就打败了楚军的先头部队。 楚军这边,史皇逃回大营。子常一听打了败仗,非常生气地质问:“当初是你要过河,过河就过河,现在打了大败仗,还有脸滚回来?!” 史皇急中生智,又出了一个馊主意:“令尹莫急,现在吴军驻扎在大别山附近,今天又打了胜仗,晚上一定松懈,不如咱们毕其功于一役,偷袭吴王,彻底歼灭吴军。”子常觉得很有道理,反正作为一个没啥本事的领导,手下说啥他都觉得有道理,于是亲率精兵数万从小道向吴军营地进发。 吴军这边,夫概刚刚打了胜仗,大家准备庆祝一番,孙武却一脸阴云,对手下说,楚军今天只是略受小挫,精锐未损,今夜月黑风高,估计会有豺狼出没,不得不防啊!于是急忙下了三道命令:第一,请吴王离开营地,移驾汉阴山,以保周全;第二,派夫概、专毅率兵埋伏在大别山两侧,等楚军一到,围而歼之;第三,将计就计,子常亲率精兵出来劫营,楚寨必定空虚,派伍子胥从小别山迂回,偷袭楚军营地。 有人说,人生如下棋,高手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几步;低手只能看两三步。高手顾全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标;低手则寸土必争,疲于奔命且屡犯错误,以失败告终。战争何尝不是如此呢?孙武能从胜利中看出危机,筹措防备并伺机反攻;而子常却贪一时之功,抽空了兵力,致使后方空虚,给敌手可乘之机,所以这场战争从一开始,楚国就败局已定。 子常率兵来到吴军的营地,急不可耐地冲进去一看,连根鸡毛都没有。突然,擂鼓声响,喊杀震天,夫概与专毅的伏兵从两面杀来。 子常的手下慌了:“主帅,有埋伏!我们是不是完了?!” 子常一脸镇静:“不,并没有,你现在出去大喊三声‘楚国令尹在此’。” 手下照做了,回来后又问:“这样就能震慑住他们了?” “不,刚才我不知道,但现在,我们是真的完了。” 呃…… 子常带领残部边打边退,刚要逃脱,又被追上——追兵不是吴军,而是被子常羞辱、囚禁的蔡昭侯和唐成公。话说这俩人还真是够小心眼的,追上子常后第一句话既不是问候也不是唾骂,而是要债! 蔡昭侯说:“呀呀呸!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打此过,留下买路财!敢吐一个‘不’,我是一刀一个不管埋!不想死的,就还老子限量版的大衣和玉佩!” 唐成公也说:“呀呀呸!此处略去四十二个字!不想死的,就还老子的宝马!” 子常无奈了:“宝宝现在也没带,怎么还你们啊?” “那就留下你的脑袋吧!” 眼看子常就要被送到田里做化肥了,幸亏楚军援兵来救,子常才保住了一条性命。之后又听说主营被偷袭,后勤军备皆失,不由地心生放弃之念,就对手下说:“咱们跟孙武不是一个等级的,人家是孙子,咱们是孙子,还是撤吧!” 史皇这时候倒是说了一句公道话,把子常踏踏实实地送上了绝路:“不行啊主帅,遇到问题不能逃避,还是冷静下来想想办法,您必须死在战场上才能弥补您以前的过错啊!”子常一听泪流满面:“我是不是上辈子欠你五块钱啊,非得我死了你才开心,但是仔细想想,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话说另一边,吴国刚打了胜仗,夫概想扩大战果:“楚国主帅子常不讲仁义,手下都不愿为他卖命,现在咱们乘胜追击,一定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楚军。” 吴王阖闾想了想:“猥琐发育,别浪!不要越塔杀人,还是在野区再发育几天吧。” 夫概回到营中,心中不忿,就对手下说:“将领在战场上应该审时度势,按道义做事,君命有所不受!”于是带着自己的五千兵马直接去攻击子常的部队。楚军已是惊弓之鸟,一听到吴军的喊杀声,立马作鸟兽散,再也形不成战斗力。吴军势如破竹,主帅子常逃到郑国,史皇战死。 吴军一直追击到清发河,楚军正准备渡河,夫概的手下提议立刻攻击楚军。夫概不愧是一个英明的将领,他能在几战连胜的情况下不被喜悦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精准的判断。他说:“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意思就是,不要把敌人逼得太紧,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肯定会做困兽之斗,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背水一战的敌人最可怕,如果不再顾忌生死,那懦夫也会变成勇士,所以要给他们留一条活路,让楚军有一部分人先渡过清发河,后面的人就会认为只要渡过河就不会死。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楚军积极地筹备渡河,不至于陷入死战状态。等楚军主力到河中间时,再采取最传统的战术——半渡而击,一举歼灭楚军主力。 夫概的这招放纵敌人、消磨其斗志再加以歼灭的手段,被后世很多名将效仿,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孙子兵法·军争》中论述的战争八大原则之一——围师遗阙。 春秋无义战 战争还没结束,残余的楚国军队继续跑,吴国军队继续追。跑到半路,狼狈的楚军饿得前胸贴后背,心想吴军估计也跑不了多快吧,于是架锅烧火做饭,估计也就是黄焖树叶、酱爆树皮、蚂蚁上树——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蚂蚁上树”。 好不容易做好了,楚军拿着碗筷兴奋地说:“我开动了!” 突然,吴军从四周冲过来,兴奋地说:“我开动了!” 楚军很无奈,好不容易把饭做好了,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命更重要,于是边跑边骂:“你妹!做饭的时候你们不出来,饭做好了就出来,故意的吧!” 吴军吃了楚军做的饭(这饭也能吃啊?!自断后勤补给的吴军也是饿红眼了),接着追楚军,一直追到郢都城下。 无计可施的楚昭王看自己的士兵和战马都比不过吴军,就对手下说:“马不行!给我换头象!” “好的大王,没问题大王!是QQ头像还是微信头像?” “谁说那些‘头像’了!寡人要的是真象!真象!” “好的大王,没问题大王!这是隔壁剧组的‘糨糊串柯南’!” “真相只有一个!” 呃……这一段纯属跳戏,咱们往正经了说。 楚昭王为了抵挡吴军的攻势,派人找了一批大象,把大象的尾巴点着火,想让大象冲击吴军。大象也很无奈呀,让我听话就给我香蕉啊,你烧人家尾巴干啥!疼的时候谁都会往前跑,但是是胡乱跑啊!所以这大象火尾阵也没能阻止吴军。 公元前506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吴军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打败了稳坐霸主宝座几十年的楚国,还攻破了郢都,赶走了楚昭王。 整场战役就像一个奇迹,楚国这些年虽然衰弱,但也拥有车四千乘,兵力号称二十万,吴国倾全国之力也就三万有余,而且楚国作为霸主国,身边的小国呈众星捧月之势,楚国位居中枢,辐射八荒,所以要攻打楚国,必须先攻破楚国的缓冲带。楚国令尹子常自己作死,因贪婪而得罪了楚国的附庸国蔡国和唐国,有他们借路和向导,攻楚之路一片坦途。 吴军借援救蔡国之名,沿淮水一路向西,随后弃船转陆,千里奇袭,兵贵神速,直逼汉水东岸与楚军对峙,再示弱于楚军,故意露出破绽,引楚军主力速战,聚而歼之——其实整场战役的精髓都体现在《孙子兵法·始计》中:“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武一战成名,无愧于“兵圣”的称号。 无论战争的过程多么精彩,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永远是残酷的。伍子胥率兵攻入郢都,搜寻楚昭王,但没找到,顿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他千辛万苦、忍辱负重、筹谋经营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一朝攻灭楚国,以报父兄之仇。但现在,不共戴天的仇人楚平王死了,他的儿子楚昭王跑了,那要怎样才能平息怒火!愤怒的伍子胥带兵掘开楚平王的陵墓,挖出尸体,鞭尸三百下(也有鞭墓之说),打到筋疲力尽了才停手。 即使如此还不能解伍子胥的心头之恨,《吴越春秋》记载:“即令阖闾妻昭王夫人,伍胥、孙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马成之妻,以辱楚之君臣也。”可见伍子胥对楚国君臣的恨有多深! 吴国君臣按照等级,一一对应地奸淫了楚国君臣的妻妾。原本吴王阖闾还担心奸淫一国国母违背仁礼,伍子胥就劝说,成王败寇,谁睡不是睡啊,吴王阖闾就堂而皇之地入住了楚国后宫,此处省略几千字。不止如此,吴国的其他大臣也按照自己的等级去各个楚国大臣家寻找温柔乡。吴王阖闾的儿子公子山跑到楚国令尹子常家中,抢劫了财物后,发现子常的老婆风韵犹存,正准备行周公之礼,这时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冲了进来:“你个臭小子,没大没小的,按照级别,也轮不到你啊!”于是把公子山赶走,自己霸占了。 楚国一夜之间变成了淫窝,从国君到普通士兵,几乎整个郢都的男人都被戴了绿帽,连伍子胥跟兵圣孙武都加入了奸淫大军的行列。虽然我不愿写这些,但史书正是这样记载的,我能说什么呢?任意对待被征服者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力。我心中的偶像原来也不是完美的圣人,甚至带着一些丑恶。我痛恨他们的丑恶,但更痛恨的,是战争的丑陋与残酷。 佳兵者,不祥之器! |
||||
第九章 | 第十一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