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章 一个得偿所愿之人的悲伤之事错失恐惧 作者:帕特里克·J.麦金尼斯 |
||||
你如果能学会不奢求那些你得不到的东西,就很容易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 小时候,在看什么电影这个问题上,我没怎么遭受更好选择恐惧症带来的痛苦。那时没有奈飞(Netfix)、亚马逊金牌服务(Amazon Prime)以及可以提供无限选择的其他服务,我只能将就着看HBO电视网的节目。去他的更好选择恐惧症!这就是我看了无数遍《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原因。我虽然已经好几年没看过这部电影了,但仍然能凭记忆背出这部影片的最后三句台词。旺卡先生把他的巧克力工厂送给了年轻的查理·巴克特。当他们乘坐旺卡的多层观光电梯冲向云霄时,他们的对话如下: 旺卡先生:“别忘了那个突然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的人,他后来怎么样了。”
查理·巴克特:“他后来怎么样了?”
旺卡先生:“他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撇开把复杂的工厂交给一个青少年这样明显的管理问题不谈,这个结局一直很打动我。从情感上说,这个结局就像旺卡工厂里的所有产品一样,黏糊糊、甜滋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从情感上说,那种“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的想法,相当于旺卡生产的糖果——永恒存在的彩色大糖球。当然,它酷酷的,味道好极了,让你回味无穷,但它的营养价值有限,并且早晚会腐蚀你的牙齿。 这个“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的神话建立在一个天大的假设上,假设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能力选择它。这是最困难的。即使你能像查理一样,得到你一直想要的东西,你会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吗?谁说查理想要经营一家巧克力工厂呢?当旺卡把工厂的钥匙交给查理时,他并没有别的选择。他是如此贫穷,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同一张床上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日子。他如果不去争取那家工厂,就是疯了。 如果我们来想一下“假如事实并非如此,又会怎样”,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假如在旺卡把工厂交给查理时,查理除了成为巧克力商业巨头,还拥有很多其他选择,那会如何?如果他在考虑去另一个城市上大学,去亚洲背包旅行,或者成为一支摇滚乐队的主音吉他手,他的反应会有什么变化呢?他从此还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如果他通过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的眼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那么答案将是否定的。西尔维娅·普拉斯没有沉浸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里,她只看到了危险——选择越多,危险就越大。在《钟形罩》的这段文字中,选择的激增使她陷入优柔寡断中,使她最终一无所有。 我看到我的生命在我面前分叉铺展,就像故事中的绿色无花果树。在每一条丫杈的末梢,美好的未来就像一个肥嘟嘟的紫色无花果,在向我招手,在对我眨眼……第一个无花果是丈夫、孩子和幸福的家庭,第二个无花果是著名诗人,第三个无花果是才华横溢的教授,第四个无花果是EeGEE——那个了不起的编辑,第五个无花果是欧洲、非洲和南美洲,第六个无花果是康斯坦丁、苏格拉底、阿提拉和其他一群名字古怪、职业离奇的情人,第七个无花果是奥运女冠军。除了这些无花果,还有更多我无法辨认的无花果。我看见自己坐在这棵无花果树的丫杈上,快要饿死了,因为我拿不定主意该选哪个无花果。每一个无花果我都想要,但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其他的无花果。我坐在那里,拿不定主意,而无花果开始起皱变黑,一个接一个地掉落在我的脚边。[Sylvia Plath, The Bell Jar (United Kingdom:Heinemann, 1963): 80.] 普拉斯看到无花果树被腐烂的果实包围,这一荒凉景象所代表的东西,与旺卡先生逃避现实的行为截然相反。人生也许有许多不同的道路可走,对很多试图搞明白这一点的人来说,普拉斯描述的那一幕也许更契合他们。你即使很幸运,拥有很多很棒的机会,也得做选择。做选择带来的挑战之一就是你必须同时放弃那些你无法选择的东西。虽然我相信有人做到了,但大多数人都无法同时做到: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找一堆名字古怪的情人,环游世界,成为奥运冠军。为了选择一条你要走的路,你必须做出权衡,告别那些异国风情的、令人莫名兴奋的、迥然不同的冒险经历。你应该选择哪条道路呢?你怎么知道选哪条路才好呢?你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么选择一个行动方案而忘记其余的,可能会令你畏缩不前。这样做似乎风险太大了。 想要打破僵局,有一点似乎不言而喻:你必须学会设立一些标准,这样你才能从可供你选择的各种选项中进行挑选。从直觉上来说,设立标准的目的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你想选出最好的。至少,你想从你所能得到的各种选择中挑选最好的。对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争议,是吗?你当然不会选择最糟糕的,那么你为什么要满足于平庸呢? 事实证明,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直截了当。与错失恐惧症一样,生理因素在诱发更好选择恐惧症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天生渴望得到最好的东西,再加上自恋的心态和爆炸式的大量选择,那棵无花果树就出现在你的面前。这三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会让你在行走人生之路的过程中不知所措。你即使面对每天都会遇到的小事,也会感到无从选择。 想要得到最好东西的生理根源 想要拥有多个选择或者寻求最佳选择,本身并没有错。如果那些志向远大的人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充分利用自己所生活的世界,那么人类将止步不前。它是必需的,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在史前时代,那些害怕被排除在群体外的狩猎采集者,出于本能,被迫最大化利用他们的资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流动性很强。一旦采集食物变得过于困难、耗时,他们就会卷铺盖走人,换别的地方另起炉灶。他们的行为体现出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自然法则。 如果你是一个狩猎采集者,或是一只寻找花粉的蜜蜂,那么决定你是否应该前往其他地方以获得最大机会的标准非常简单。你既然知道为了生存和发展你需要什么,就可以客观地判断你目前所处的环境是否足以让你生存下去。如果你所处的环境不能让你生存下去,那么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改革和创新:种植一些庄稼,稳定食物来源,这样你就无须四处游牧了。这就是你的选择,它可能决定你的生死存亡。 选择是生存下来的关键,也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吸引力。假如你每天需要使用的东西只有一个选择,那会有多无聊。有了更多的选择,你消费的东西就更符合你的实际需求,这样,你就能更好地利用你的时间和金钱。通过选择,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选择自我实现之路。然而,不断增加的大量选择,会让确定最佳选择变得更加困难、更加耗时。当你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时,问题就出现了。 在经典之作《选择的悖论》(Te Paradox of Choice)中,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指出,人拥有的选择越多,做出选择时压力就越大,难度就越高。关键的一点是,他研究了这种态势是如何影响那些完美主义者(那些只追求或只接受最佳选择的人)的[B arry Schwartz, 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New York: Ecco, 2004): 77.]。你如果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就会评估尽可能多的选择,以保证你能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做,你会比其他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各种不同的选择,然后选出最佳选项。这与易于满足者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易于满足者会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他们不会担心可能还有更好的东西。[Barry Schwartz, 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New York: Ecco, 2004): 78.] 矛盾的是,就像施瓦茨说的那样,你如果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么你即使已经做出更好的选择,最终还是会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那是因为,作为一个非常挑剔的人,即一个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的人,你已经评估了这么多潜在的选择,你感到压力很大,而且你倾向于规避风险,免得日后后悔。想想这一点,你会觉得太讽刺了。你已经做了功课,做了一个更好的决定。和满大街的那些易于满足者相比,你选择了更好的房屋、配偶、汽车或酒店,但你无法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你即使像查理·巴克特一样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也不会因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完美主义不仅与人的生理有关,它还有很强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由你的家庭教育、国籍和社会阶层决定的。比如,你如果是美国人,在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很可能从小就受到熏陶,坚信自由和自主——表现为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这是《独立宣言》提到的生存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等基本权利的基石。你受到的教育告诉你,在美国,言论自由和选择自由是社会契约的一部分。正是这一点,让企业家勇于追逐疯狂的梦想,让孩子们相信他们长大后可以成为他们梦想成为的人,让艺术家们能摆脱约束,用他们的作品挑战现状。因此,选择的价值对你来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就像对我一样。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斯坦福大学的黑兹尔·罗斯·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与施瓦茨合作研究发现,人们对选择的看法因文化和社会阶层的不同而不同[Hazel Rose Markus and Barry Schwartz, “Does Choice Mean Freedom and Well Be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no.2 (2010): 344–355]。比如,北美国家看重个人主义,认为选择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规范,而一些更重视集体主义的国家(如东亚和南亚国家),则更强调相互依存,更重视你的决定和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什么影响。此外,美国的工薪阶层往往会告诉他们的孩子,整个世界并不是围着你转的,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遵守规则和制度。因此,当布鲁克林褐砂石街区的那些富有的爸爸妈妈告诉小波比或小杰克世界属于他们的时候,皇后区或世界另一边孟加拉国的工薪阶层家庭却在向他们的后代传递着一种截然不同的信息。 你如果从小相信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你拥有自主权,相信拥有大量的选择等于自由,就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你有选择的能力。但是,选择就像许多重要的资源一样,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拥有大量选择还是没有什么选择,从根本上决定了决策过程。 选择的商品化 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忙于筹集基本的生活保障物资,比如食物、衣服和住所,这些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都处于较低的层次。他们没有时间处理像更好选择恐惧症这样的高层次的问题。如今,人类面对的事情更加复杂了。能人需要做出若干重要的决定,而现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小康社会中的人,需要对大大小小的事情进行更加复杂的筹划。你虽然和我一样,觉得巴里·施瓦茨的关于选择和满意度的著作令人信服,但你也许难以想象,《选择的悖论》出版于2004年,而我的朋友们和我第一次互相发起挑战,任由更好选择恐惧症干扰我们的生活,也是在2004年前后。回顾过去,我们的“奋斗”显得多么好笑。那时候还没有苹果手机、社交媒体、短信,或许还没有带来很多选择的亚马逊金牌服务。可以说,那是一个选择的石器时代。在过去的15年里,所有这些新技术和新服务都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并屈服于更好选择恐惧症的诱惑。 如今,你可能比一个世纪前最有钱有势的人都拥有更多的选择。你不需要特别富有或交游广阔,就能发现自己拥有丰富的选择——你想要购买的大多数商品,几乎都有大量的选择。选择已经成为一种商品,随着它走向大众市场,它对受益者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些选择可能会让你应接不暇、无力招架。确切地说,你被大量的选择宠坏了。你如果无法管理这种状态,就会反反复复地陷入优柔寡断的陷阱。 正如你所知道的,你如果没有什么选择,就不会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大量的选择(它们往往是由富余带来的)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你不期望有更多的选择出现在你面前,那么问题还没出现就已经解决了。想象一下,假如你正在等待器官移植,而你很幸运地接到了电话通知:捐赠者已经找到了。这个时候,你不会问医生,下周是否会有更好的器官。你不会苦苦等待一个更年轻、更健康或滴酒不沾的捐赠者出现。相反,你会不停地感谢上帝的恩赐。因为这是你唯一的选择,也是其他人梦寐以求的,所以你会欣然接受你所得到的,并为此而深深感恩。 不妨将上述情形和星期六早上你在星巴克的一幕对比一下。首先,后者并不会决定一个人——哪怕是对咖啡因最上瘾的人——的生死存亡。其次,对一款只需花几美元、准备时间不到5分钟的商品来说,可供选择的品种多得惊人。所以星巴克最后变成了这样一个地方:有人悄然走到咖啡师面前,宣称今天他要喝超大杯精粹浓缩全糖低因脱脂豆奶肉桂冰拿铁。多亏了这样的订单,星巴克才能因提供超过8万种不同的饮品组合而深感自豪。 星巴克丰富的饮品选择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只是一个缩影,足以说明一个选择丰富的环境如何使一个决定变得不必要复杂——即便是一个无害的决定。由于制造业的进步、从实体商品向数字商品的转变以及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商家能够提供的商品比过去丰富多了,并且这些商品通常是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的。商家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不同选择,而在20年前,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像飒拉(ZARA)、海恩斯莫里斯(H&M)这样的快速时尚零售商,现在只需短短2周时间,就能将一种理念从T台推广到他们的全球各家门店中。亚马逊网站可以为你提供超过当地超市一万倍的货品选择,并且它从来不关门。它会根据每个消费者的情况来调整定价,还能让你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欣赏数百万种书籍、歌曲和电影。 这应该是件好事,对吧?如果有人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你的更好选择恐惧症不就都解决了吗?选择和定制化服务的指数级增长,从表面上看像是一剂灵丹妙药,但实际上恰恰相反。你如果想让整个世界迎合你的需求和喜好,围着你转,就必须知道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这样才能斩钉截铁地说“行”。 无人能逃避更好选择恐惧症 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所有选择是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的前兆,然而,当你的控制欲根植于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时,这种冲动就会增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朋友、家人或同事,他永远不会承诺任何事。无论他买了什么,几周或几个月后,他都会改变主意去退货。当你在聚会上遇到他时,他总会越过你的肩头看向你的身后,希望能和其他人说上话。他从不接受酒店给他安排的第一个房间,也从不接受餐厅给他安排的第一张饭桌。他想多看几个房间,或者先观察一下整个餐厅,衡量一下各个位置的利弊。你如果要和他一起吃饭,那么一定要离他远点儿。他无法忍受只食用自己点的一样菜品,因此会不断地问坐在他身旁的人,是否可以尝尝对方点的食物。 有些更好选择恐惧症患者并不认为这样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你什么意思啊?”他震惊地抗议道,“我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呢?”的确,凡事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设定基本标准和过度思考、反复纠结不是一回事。后者会让你失去判断,将日常决策复杂化,把生活变得不必要的复杂。当你把生活当作一次次移动球门柱式的谈判时,别人基本上没法儿和你谈拢。你如果没有固定的立场,那么终将给周围的每个人都带来不便,你们之间的互动也会变得越来越像是一种交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你两者都想要,永远不愿意做出取舍。相反,你却期望他人做出让步。 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你有一大性格缺陷——自恋,这会让你举步维艰。2017年6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在《爽约的黄金时代》的专栏文章中,描述了更好选择恐惧症是如何渗透到人际关系中的。这至少吸引了美国全民的注意力好几个小时。在错失恐惧症肆虐的年代,这相当了不起。 显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爽约的黄金时代。整个美国的人都会在星期一做出决定,要在星期四和X一起去喝一杯。但当星期四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回家躺在床上看《拼车卡拉秀》会更美妙。所以,他们会发短信或电子邮件爽约:“非常抱歉!今晚我不能来喝酒了。我不知该怎么办,我的祖母刚刚得了黑死病……”[David Brooks, “The Golden Age of Bailing” opinion,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7, 2017] 如何判断你的行为是不是自恋驱动的呢?当你放前同事鸽子时,你是为了他好吗?难道你想的是“我只是想让他休息一晚,让他在奈飞上看一晚上电视剧比和我见个面强多了”?这怎么可能?患有更好选择恐惧症的人不会放过各种各样的社交和职业机会,但他们始终都不确定去不去参加,一直等到他们在约好的时间走进房间的那一刻,才算确定了。在此之前,无论是一天前还是一小时前,他们都给自己保留着爽约的权利。他们会发一条短信或一封电子邮件,给自己找一个真实的或想象出来的借口,然后选择他们在那一刻拥有的最佳选项。他们自恋的本质是一种算计:他们的时间比你的更宝贵。 在这个打破承诺、玩失踪的循环中,科技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在过去,比如15年前,如果你想取消和某人的约会或改变原定的计划,你必须给对方打电话,说明情况。你也不可能在半夜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让你决定爽约去做别的事情。现在,你可以利用多种低摩擦的方法取消原计划,哪怕你已经参与其中了。另外,你可以躲在科技的后面,科技会让这样的体验相对无痛。你可能会感到些许难过,但除了来回几次通过电子产品进行的交流,你不必应对其他结果。 当“保留选择”这一强迫性欲望成为你行为方式的关键特征时,自恋和更好选择恐惧症就产生了交集。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改变计划,或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把自己的计划强加于人。但是,你如果在回复简单的问题前,要牵扯上一大堆人,或是经常让你的助手加班,为你编排50份不同安排的差旅日程表,抑或让你的分析师每个周末都去工作,没完没了并且可能毫无意义地修改融资演讲稿,那么你可能患上了更好选择恐惧症,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在为此付出代价。并不是只有华尔街董事会会议室的高层管理人员才会出现这种行为,各种公司的各个级别的员工都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无论他们是在德国的小企业、内罗毕的科技初创企业工作,还是在迈阿密公司的销售部门工作。它无处不在。 贯穿一生的更好选择恐惧心理 对很多人来说,一定程度的更好选择恐惧症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你住在哪里,无论你做什么,到了某一时刻,你的生活都会变得复杂起来。随着你从幼年步入成年,你必须学会做出决定。你必须做出决定的次数会随着逐渐长大而不断增加,令你畏惧。能做更多决定,明显对你有积极影响。你可以自行决定你在哪儿生活,以什么为生,什么时候睡觉,晚餐时喝什么(是红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虽然和以前相比,你现在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也不全是美酒鲜花。你必须做出无聊的、困难的或者无趣的选择。那时你才意识到,还是小时候过得惬意。你宁愿花几分钟时间挑选一样玩具,也不愿花费半个周末的时间去评估那些无聊的保险方案。 在儿童期,你生活在一个高度受控的环境中,无法做出太多的选择,因此很难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即使你特别挑食,你的父母也只能满足你这么多,最后他们会放弃,让你挨饿,直到你收了自己的臭脾气。如果你告诉他们你不想吃鱼条,他们不会递给你iPad,让你随心所欲地自选餐厅,自己点餐。他们会让你拿着鱼条干坐着,直到你咽下去;或者,他们如果特别宽宏大量,会给你吃炸鸡柳。他们控制着局面。 随着进入青春期,你的生活开始迅速改变。你获得了一点点独立的自由,经验也日趋增长。你开始形成自己的好恶,这会引发一系列你不熟悉的情绪和可能性。成年时期的你是否容易患更好选择恐惧症,与你的人生是否拥有丰富的选择直接相关。你如果高中毕业后接管了家族企业,或者在你家乡的两大公司中的一家就职,那么至少在择业方面,你不容易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你正在踏上一条非常清晰的道路,一条你熟悉的道路,因为你周围的许多人都选择了类似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你去了一个新的城市上大学,参加了多家公司的面试,并且身边聚集着一群行为与你类似的人,那么你的选择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结果。在这样一个选择丰富的环境中,你患上更好选择恐惧症的风险将高得吓人。 从那以后,你取得的成功、积累的财富越多,更好选择恐惧症就越有可能渗入你的人生,并影响你的生活方式。你即使越来越忙,花在重要决定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会有足够的资源供你考虑更多的潜在选择。你也会开始重视你的时间。你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对个人价值的评估会比10年或20年前要高得多。这时候,规避风险和自恋的心理在驱动行为方面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你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害怕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不会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上。你对自己说,毕竟这是你应得的。你努力工作,忙忙碌碌,你的时间是宝贵的。你的愿望和需求,以及你的亲朋好友的愿望和需求,是你唯一关心的事情,即使你的行为和态度会给那些受你决定(或缺乏决定)影响的其他人造成间接伤害。 如果你继续走在这样的道路上,拥有丰富的选择,你的更好选择恐惧症就一直不会减轻,直到你来到一个节点——步入中老年的时候。到那时,你对世界的看法开始改变,更好选择恐惧症对你控制的力度才开始减弱。你已经积累了很多人生经验,消除了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给你的很多决定蒙上一层阴影)。最重要的是,你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你在痛苦折磨中多度过一刻,就意味着你享受劳动果实的时间少了一刻。根据你一生积累的智慧,你会意识到最好的选择就是,确保你不会因为更好选择恐惧症而多浪费时间。 上图所示的更好选择恐惧心理在人的一生中的起落变化趋势,在那些一直生活在拥有丰富选择的环境中的人身上表现得比较典型。当然,没有哪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一模一样的。有两点需要记住:首先,更好选择恐惧症的起起伏伏,尤其是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将决定你的人生会出现类似的曲线,还是会形成与之截然不同的曲线。你可能会失业、离异或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你的人生突然变得面目全非了,你不再生活在一个选择丰富的环境中,至少在涉及人生重大事项时,你不会有太多的选择。其次,“拥有丰富选择”并不意味着选项最多的人会比那些选项较少的人更富有或更幸福。没有理由认为,那些每年登上达沃斯《财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会比从未离开过自己村庄的人更有成就感。事实也许恰恰相反。 你是更好选择恐惧症患者吗 你是不是出了名的犹豫不决、难以做决定?你是否经常重新安排或取消几天前或几周前做的计划?你是否常常花时间思考那些对你的生活没什么影响的事情?你如果对其中一个以上问题的回答是“是”,就患上了更好选择恐惧症。为了确定这一点,你必须更深入地思考:你是如何做决定的?你做事的方式方法(或毫无方式方法可言)对你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下诊断性测试问题都突出了慢性更好选择恐惧症患者的行为和态度。 为了确定你是否患上了更好选择恐惧症,你需要收集两组不同问题的答案。首先,和判断自己是不是错失恐惧症患者一样,你需要完成一份自我测试。接下来,你需要向你的核心圈子里的人提问,获得第二组问题的答案。更好选择恐惧症的一个特征是,它会直接影响你身边的人。你的家人和朋友既了解你,又愿意说实话,他们会诚实而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如果你在欺骗自己,或者没有意识到你的行为影响了他人,这个测试将给你敲响警钟,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状态。 回答下列问题,并给自己打分。1分为完全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 自我测试的问题 1.我花费太多的时间或精力去做相对不重要的决定(那些事情我一周后就不记得了)。 2.如果没有大量选项供我权衡,我就没办法做出正确的决定。我即使手头有可以接受的选项,也会在做出决定前继续寻找其他选项。 3.我经常会制订多个计划,直到最后一分钟才从中选择一个(或者一个也不选)。 4.我经常拒绝别人给我的第一选择(比如餐厅的餐桌、酒店的房间,或者某一商品的报价),并试着通过谈判或讨价还价得到更好的东西。 5.我买了东西后,经常过一段时间就退货。 6.我认为取消原定计划,甚至在最后一分钟取消,是我繁忙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7.由于我无法执行既定计划或遵守约定,我已经破坏了我的人际关系。 要问别人的问题 8.我是否难以做出决定或执行计划、遵守约定? 9.你是否觉得我是个怪人或者不可靠的人? 10.你会因为我无法做出承诺而避免和我一起制订计划或做出约定吗? 算出这10个问题的平均得分。如果你的平均分超过了3分,那么你就可以把自己归入更好选择恐惧症患者的行列了。如果你的平均分高于4分,那么鉴于你有那么多其他选择,我很惊讶你居然还在阅读这本书。说正经的,这份测试题中列出的内容,当然不是详尽无遗的。说不定你就认识受到更好选择恐惧症束缚的人(按照你的分数,也许你就是这个人)。为什么一些表现得很自私的人,也可能过着受束缚的生活呢?原因是,除了让别人付出代价、做出牺牲,那些人也要为那些看似给他们带来自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他们把选项值放在了首位,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法通过做出决定卸下决策过程的重负,所以仍然被困在介于模糊和确定之间的严酷荒凉的不毛之地。在偶尔的清醒时刻,你意识到,你已经陷入了一个可怕的窘境——在你做出决定前,你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或者至少无法继续前进。但你无法做出决定,你被困在了炼狱里。 |
||||
上一章:第四章 | 下一章:第六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