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任务心态”为“实验心态”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任务心态和实验心态

上一节中讲道:人的成长本质上是我们的心智世界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来更好地拟合现实世界。但是,由于大脑对节能和稳定的需求,我们总会有一种维持现状的心态,希望一切都是稳定的、不变的,方便我们以更少的信念为中心,去构建稳定的心智世界。

这就会很容易导致一种思维:生活中,一切的问题和挑战都是一种意外,它们会打破稳定的状态,需要我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处理。因此,我要用最小的成本把它们全都搞定,让它们尽量不要影响到我。

我把它叫作“任务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我们就很容易奔波在“救火”之中,总是想要把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变得稳定,难以有闲暇真正去思考和反思,只是想着把手头的任务做完,让自己恢复稳定状态。

这种心态的问题在于:它会让你一直停留在目前所处的状态和圈子里面。如果你能够接受这一点,那也好;但如果你将来面临新的、未知的挑战,或是企图迈出这个状态,由于你一直没有锻炼过大脑,就很容易遭受风险的冲击。

那么,更好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是让大脑从习惯稳定变成习惯变化,让大脑接受一个事实:生活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你的任务不是偏安一隅、得过且过,而是通过一切的机会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样,当以后面对新的场景和挑战时,才能让自己快速适应过来。我把它叫作“实验心态”。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以“让自己变强”为目的,把生活中一切问题和挑战,都视为一个实验的机会,从中获得经验,作为大脑成长的养料,不断充实大脑。

我把实验心态分成6个模块。

打开心智
图6-1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探讨每一个模块。

1. 问题与假设

实验心态的起点是我们对每一天日常生活的审视、质疑和思考。你首先要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是“不够好”的,你才会有动力和空间去思考“如何做实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感到无聊,而这本来就是逼迫你去思考“为什么会无聊”“哪里令我不够满意”的机会。但很多人是如何对抗无聊的呢?用短期诱惑,来填满自己的无聊时间。

许多人感到无聊了,就“刷剧”、看电影、打游戏、看小说,要么就是跟朋友出去聚会、喝酒、聊天,想办法来消磨时间。而从来不去思考:造成无聊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对我来讲才不是无聊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你白白耗费了大脑对你的提醒,浪费了一次反思和审视的机会。

对此,一个建议是慢慢减少获取单一的刺激奖赏的数量。当你感到无聊,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寻求外在的刺激,而是让自己沉浸入这种状态,问一问自己,

我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我有什么隐藏在心里的想法还未实现?

什么样体验和经历会让我觉得更充实?

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去做一些延伸思考:如果我稍微作出一些改变,会怎么样?

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的工作都是事务性、机械性的,那么可以想一下: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让我的工作变得更贴合业务,有一些不那么机械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你每天都坐在电脑前,从来不跟别人交流,可以想一下:如果我每天多一些与人的交流,比如跟跨部门的同事有一些沟通和对接,我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你每天都被一系列琐事占满,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发展一些自己的爱好的事,可以想一下:如果我每天能有半小时的空闲,那么有没有什么爱好和活动,是可以在这个时间里面去发展的……

如果你每一天都在重复自己的前一天,那你这种状态是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改变的。因此,第一步就是去找出,

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够好”?

这种“不够好”的根源是什么?

我也许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2. 尝试和对照

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后,下一步就是去制订一个“实验计划”。

什么是实验计划呢?简单来说,它需要包含以下几点。

• 设计目标:我要调整的是什么,哪个地方是我可以去做出改变的?

• 实验对照:我可以尝试着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让它跟原本的做法形成对比?

• 观察结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关键的,需要我去留意和关注?

这整个过程,就叫作“尝试和对照”。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你用新的模式去替代旧的模式,并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让自己逐步适应新的模式,成为新的自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社恐患者,每次跟别人聊天时,都不敢跟别人直视,那么可以试着做一个实验计划。

设计目标:我想试一试,下次跟别人谈话时,和他直视,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实验对照:尝试当对方说话的时候,鼓起勇气看着他的眼睛,然后点头表示应和。

观察结果:观察一下,看看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以及对方给出的反馈,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控制变量,也就是不要追求太大的变化,每一次只采取一个新的行为就可以,着重去观察这个新行为跟以前旧行为模式下,你的心理状态有什么不同,你又会获得什么样的反馈。

同样,你学了一门课程,想改变自己日常的工作模式,那就不妨先从课程里面拎出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然后找到一个具体场景(设计目标),有意识地用新的做法代替自己旧的做法(实验对照),再观察看这个新的做法做起来感受如何、结果如何(观察结果)。

我自己也经常采取这个做法。比如每一次讲课,内容大体上是一样的,但是在执行的细节上,我会加入一些新的做法,采取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做一个简单的尝试和对照。这样,我就可以更加明确地判断出我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有可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把它们之间做一个逻辑上的联系,充实自己的经验库。

一旦你适应这个模式,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中其实有非常多的地方,都可以采取这种尝试和对照的做法。

比如你的工作流程已经非常固定,它不坏,但可能也不够好。那么有没有可能,针对具体的某个环节,想办法采取一个新的措施,再对比它与旧模式的优劣、差异,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循环,最终优化出一个最好的工作流程?

这可以帮助你把重复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有趣,非常充实。

3. 观察心态

在“尝试和对照”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你要具备一个观察者的心态。

什么叫观察者的心态呢?简而言之就是:把自己抽离出来,不要过度沉浸进去,也不要过于看重结果,而是关注过程中自己的感受、细微的变化、获得的反馈,以及从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结果。

举个例子,假设你学到了一个思维模型,你想把它用到生活中,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

你首先要理解它,知道它是用在什么地方的,然后在生活中去寻找对应的场景,并用它去代替掉旧的思维模式(尝试和对照)。

随后,在使用这套思维模型的过程中,你要注意的是如下的事。

(1)避免对结果的过分关注。你刚开始使用它,不熟练是必然的,也必然很难获得你想要的结果。因此,要特别注意让自己脱离“计数器陷阱”;

(2)记录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技能,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被你掌握,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让你感觉不舒服、不适应、不理解的地方,请及时把它们记下来。这就是你弄懂它们和掌握它们的关键;

(3)针对问题做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测。针对第二步记录下来的问题,不要停留在这里,而是对它们做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测。基于你对这套思维模型的理解,你认为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它们可以如何被解决?试着动手做一下,并把你的猜测和动手过程记下来;

(4)反复练习,检验有效性。第三步你采取的假设和行动,里面必然有些是比较有效的,有些是错误的或者无效的,但你只通过一次的经验,显然很难判断出哪些有效哪些无效。这时,就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实现。

每一次的练习过程中,都着重去关注每一个行为和它取得的结果(同样参考第二步:尝试和对照),检验它的有效性。那么,当你经历了若干次的练习,你就最终可以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针对问题的应对方式。这个时候,这个思维模型才算真正地被你理解。

当然,这个时候它在你手中,未必跟原来的那个模型一模一样。但这没有关系。我经常说不要去“复制”别人的做法,而是要去理解这些做法为什么奏效、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微调这些做法,让它们能够切实地解决你自己的问题,这才是属于你自己的工具。

不难发现,观察心态的重点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观察过程而非结果。这里又有两层含义。

(1)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有很多可能是重复的、机械的、简单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是用旧的路径去快速解决它们,着眼的是“解决”。但这其实是一种浪费,更好的做法是把它们当成机会,拿它们来练手,训练自己新学到的技巧和思维模式。

(2)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很多时候,结果可能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这个时候,不妨分出一些注意力,去思考“这个方法为什么能奏效”。一方面这能够切实增进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你思维和大脑的锻炼。

4. 经验心态

除了观察心态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经验心态。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把一切挑战和困难,都看作一个提升经验值的机会。不要去过度关注“我是否会失败”,而是更多地关注“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这也是我践行了很多年、对我帮助颇大的一个习惯。

它跟成长思维其实是紧密相关的。许多人容易陷入固定思维里面,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失败只会给我带来坏结果,让我出丑,降低别人对我的评价。于是,很容易踟蹰不前,被陌生的恐惧所吓倒。

但事实上,人的能力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你的训练逐步加强。因此,采取成长思维的人,会把一切挑战都视为一种契机——一种为自己获取经验、让自己变强的契机。

因此,采取这种心态,可以带来两个层面的变化。

一个层面,是可以把你的视角,由“关注可能出错的地方”转移到“关注我能做对的地方”,让你卸下对于“我可能会失去什么”的担忧的恐惧,更多地关注到“我可能会得到什么”,从而提升进取心和行动力,不容易被困难吓倒。

另一个层面,是释放你的潜力和可能性。一旦你不再抱着担忧和恐惧,你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时,就越有机会去尝试新的做法、采取新的行动,从而不断化解和克服面临的问题,让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5. 复盘和提炼

经过对问题的挖掘和假设,对行动的尝试和对照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对结果的复盘和提炼。

复盘和提炼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进一步地榨取我们所采取的一切行动的价值,是为了让我们的“过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未来”。

也就是说:你要从前面的行动里面,提炼、抽象出一套更加普适的,针对一系列同类型场景和问题能够生效的经验,也就是专属于你的思维模型和方法论。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这套步骤。

(1)记录下在前面的“尝试和对照”行动中,你都采取了什么行动,获得了什么反馈,总结成一系列“行动-反馈”的联系。

(2)以这套联系作为原材料,把其中有效的做法提取出来,再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有效的“行动-成果”链条。

(3)针对这个链条,向下挖掘,去思考为什么这个行动能够奏效?它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子问题?它背后有没有什么可能性的原理在支撑?如果有能力,试着找出这些原理。

(4)基于步骤3,进一步去思考这套“行动-成果”链条能否扩充和拓展?在保持它的核心主干不变的情况下,它对什么样的场景是能够适用的?它适用的问题具备什么特征?

(5)结合步骤2~4,汇总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包括这套方案可以应对何种类型的情境?它包含哪些步骤?每个步骤的原理和要点是什么?

总而言之,就是先汇总自己的行动和思考,作为主要材料;再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提取出它们的共性;随后进行向下挖掘和向上总结,最终得到一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对应的原理来支撑,那是最好的;如果找不到,也可以自己试着去理清它的逻辑——这其实就是一个构筑知识体系的机会。

长此以往,你一步步积累下来的这些模型,就会成为真正属于你的、与别人完全区隔开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就是我们去“实验”所得到的成果。

6. 探索可能性

最后,在这套流程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充沛的好奇心,让自己保持源源不断的外在信息的输入。

“任务心态”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呢?一旦你内化了这种“追求稳定”的规训,就很难真的走出去了。因为,你每多走一步,就意味着多一分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多一分的不稳定和高耗能。

于是,你就会活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任凭这个圈子越来越狭小,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哪怕你对自己的生活不够满意,你能够改变和调整的空间,也会相当有限。

所以,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就是:在你还没有彻底固化的时候,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生活边界,接触更多的、不一样的人,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知道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还可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建议你先从社交开始。如我在前几节里提到的,多参加一些能够结识陌生人的活动,多认识一些人,去寻求各种潜在的“合作”的可能性,把自己放进一片更大、更浩瀚的海洋里面,任自己浮浮沉沉,看到更大的世界。

然后,试着去做一些创造性的产出,对外部的世界输出你的影响力,扩大你的影响范围。

简而言之:把对于“节能”和“稳定”的追求,变成对于“干预”和“可能性”的追求。不是由于局限在小天地里得到安全感,而是由于接触到的信息网络和资源网络越来越广,有无数的可能性,从可能性之中来获取“安全感”。

这才是开启一个良性的“实验心态”循环的不竭动力来源。

上一章:心智拟合度 下一章:四个思...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