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章 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 |
||||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不需要的东西在生活中到处泛滥呢?我们有必要仔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找到答案,为彻底实践断舍离做好准备。 假设你的房间里到处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已经到了根本无从下手收拾的地步。即便是这样,你也没必要觉得愧疚,自责不已,因为严格来讲,我认为这并不全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毕竟你就生活在这么一个不断生产出新东西的社会里。也就是说,除了个人本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所造成的个人对待物品的意识,这些也都是重要的原因。而且,假如说你家里有四个人,那四个人必然都拥有属于各自的物品,可负责收拾屋子的却只有你一个人,这就是说,你一个人要处理四个人的东西,所以处理不好也很正常。在这个问题上,最起码有社会、家庭和自我三个原因,而自我充其量也只是三分之一的责任。这么想的话,你是不是觉得轻松多了? 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 在这个消费社会里,劝人买东西的商家可是做了相当高明的研究的。为了让人失去理性地大买特买,他们可以说是研究透了里面的技巧。 就说让人产生占便宜的错觉吧,这里我要举个我母亲的例子。有一次,我在独居的母亲家的冰箱里发现了一管特大号的商务用蛋黄酱,这真让我吓了一大跳。那管蛋黄酱实在是太大了,怎么想都觉得我母亲根本吃不完,而且还过了保质期,颜色都变黄了。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么大一管啊?”她只回了一句话: “因为便宜。”我猜也是这么一回事。这种大号蛋黄酱原本要500日元,结果打折只卖350日元,而母亲经常买的那种她自己能吃完的普通大小的蛋黄酱要卖300日元,这种300日元的蛋黄酱不打折,还是原价。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会觉得大号蛋黄酱“便宜了15块”,买这个自己就捡了大便宜了,而根本不会比较300日元和350日元的差异。要是买300日元的普通款,可是一分钱的便宜都捞不到,这是显而易见的。可结果就是这种大号的根本就吃不完,白白损失了50日元。我们总是不知不觉中就一头扎进商家的陷阱,做出这种看着是占便宜其实是吃亏的傻事。 此外,我们在面对打折商品这件事上也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比如说,你想买件1万日元左右的衬衫,可在差不多价格衬衫旁边有一件原价10日元左右的西装正在打五折,便宜了5万日元。可就算是便宜了5万日元,你也得花上5万日元。但这种时候,我们往往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完全看不见自己要花多少钱,眼里全都是打的折扣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是会被折扣比例蒙蔽,看不清“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冲动之下买回家去,然后几乎就不怎么穿,一直搁在衣柜里白白占地方。这种事真的太常见了,当然了,到底买不买最后还是由自己做决定,所以自己也得至少负上一半的责任。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请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就像是在河水中游靠近岸边的水池里生活的小鱼,生产出来的物品从上游哗啦啦地流下来,需要的物品可以从池子的入口处进来,不需要的东西就直接流走了。水池的入口就是“断”的闸门,而出口则是“舍”的闸门。如果只需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话,那涓涓细流差不多也就足够了,不过,作为人类,我们还是需要文化生活的滋养的,所以水流还需要再增加一些,差不多需要隅田川(隅田川为东京都内的河流,全长235公里,自古以来一直是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的水源.并且是重要的水路运输河道。—译者注)那样的吧。可现今的日本社会,物质泛滥的程度简直已经到了亚马孙河洪水泛滥时的程度,可我们的意识还仍然是隅田川的程度。我们就是这样,丝毫没察觉到这二者之间巨大的差异。 我们水池的入口闸门本来是打算关得死死的,可来自外部的物质的压力却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贪便宜和商家布下的折扣陷阱,所以这闸门常常是打开的。可通往下游、负责排泄不需要的东西的出口的闸门,如果不是有意识努力的话,反倒不会开启,因为那上面已经长满了“好可惜啊”、“垃圾分类太麻烦了”这样的铁锈了。 换句话说,社会因素令物质不断地涌进来,而由于个人和社会的某些原因,这些涌进来的东西却出不去,永远就堆在自己的这个空间里。我们所处的空间只有固定那么大,不可能因为东西的增加而增长,我们必须得意识到这一点。 可是,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物品过度泛滥的社会,很多时候根本由不得我们进行选择。让我举几个常见的过度泛滥的例子吧: 中元节礼、年货 奖品、礼品 赠品(“本日限定特别奉送”之类的句子频频出现的邮购品,说不上品位有多高的饮料、杂志的赠品) 超厚的商品邮购目录(只要买过一次,就会连着寄上好几年) 广告邮件与宣传单 包装纸、包装盒、纸箱、冰袋 便利店的方便筷子、勺子、湿纸巾 仔细回头想想,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几乎每天都会流进我们的生活里。 香鱼变成鲶鱼了吗 我们就这样生活在这个“不断涌进来,但却只进不出的水池”里。这样下去的话,水池里恐怕已经浑浊不堪、满是淤泥了吧。我们就像鲶鱼一样,活在这个全是淤泥的环境里动弹不得。要是环境适宜的话,我们原本是能像居住于清水当中的香鱼一般来去自如的,可现如今却因为四处堆满了淤泥而无力游动。也就是说,家里堆满了物品,把本来悠闲的空间全堵死了,我们也因此而不能自在活动。 可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到这些呢?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只要静止不动,淤泥就会一点一点地向下沉淀。这样一来,不管到底有多少淤泥,最上层的水都一定是清澈的。如果单纯只关注最上面一层水的话,那我们自然察觉不到自己已经陷进淤泥里了。不过,虽说察觉不到,可我们却总会觉得莫名的疲惫,没有精神,原因非常简单——那些藏在清澈的水面下的淤泥越积越多,死死困住了我们,让我们无力动弹。 淤泥越来越多,有的人可能就会深陷在淤泥里草草度过一生。由于工作原因,我有时会参与一些整理遗物的工作,常常会看到令逝者家属吃惊不已的现象。想着过时的奶奶没准会留下什么好东西,可结果打开壁橱,看见的全都是包装纸、纸箱子之类的东西,或者净是一些收礼得来的尚未开封、满是灰尘的床单,总之就是一些没用的东西,想要的却一点都没有。 如果非要问为什么人在这种环境下就会静静地不动弹,恐怕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如果乱翻腾的话,好不容易清澈了的上层水面也会变得浑浊不堪。静止不动的话,水就不会浑浊,这样的话还能有点喘息的空间。不过,要是下定决心实施断舍离,就必须得把池塘翻个天翻地覆,也就是得把放在衣柜里、壁橱里的东西全都拽出来,这显然会是个大工程。要开始断舍离,就得把立体的、探得高高的东西变成平面,铺满整个屋子,正所谓“五倍的物品,三倍的灰尘”的状态。如果家人碰巧在这个时候回来了,一定会惊呼:“你干吗呢!你这是要折腾乱了还是要收拾啊!”这可真是让人火大,而你自己也会觉得是在白费劲。这种事反反复复,结果那些淤泥——家里的破烂儿——就没办法一扫而空了。这不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吗? ■物品的流动——“断”的闸门、“舍”的闸门 |
||||
上一章:东西要... | 下一章:三种扔...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