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2 起点注定不平等

好好工作  作者:懒人老猫

有时候人生就是不公平的

多年前曾经有一则洋酒广告十分夺人眼球:“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人生就是不公平的。”无论是职业还是生活,的确有些部分是我们不太能改变的。

比如,家庭背景及出身地域决定了人生早期得到的资源和体验,毕竟我们对于社会和职业的看法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的熏陶,太多人声称自己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很典型的一点就是大部分父母告诉孩子要“稳定”,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这一代父母由于大环境变迁所产生的缺少稳定感这一心理的投射。而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与父母更紧密地缠绕共生,让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维度变得更加复杂—父母是否同意我的求职方向,我是否要选择离家更近的地域以便可以照顾父母,父母是否可以在我的求职中提供“能量”等。

比如性格,虽然不是绝对的,但这影响了我们部分的思维和行为特点:比如,更愿意与人合作还是独立完成工作,更愿意与人交流还是更愿意面对任务,更愿意通过逻辑思维还是直觉来进行判断,更愿意深思熟虑还是行动第一,等等。

比如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是否名校毕业、学习的什么专业,这部分决定了职业起点的高度。我们都在赞美白手起家的故事,但其实很少会有人直说,从底层岗位向上奋斗的路是一个残酷而持久的淘汰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自我学习和奋斗,需要遇到合适的事业机会或者事业平台,需要遇到能够与你合拍的同事与上级,等等。在一个层级向另一个层级攀升的过程中,每一次转换都需要新的视角与行为的转换,起点低,则需要积累的时间更长,突破的障碍更多。

比如,进入职场时的第一个企业、领导或者师傅的职业规范与工作风格,其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在工作中做事的规范程度、风格和方式。为什么大企业社招更喜欢同等企业职业背景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工作背景意味着相似的职业规范和语境。

甚至时代和经济带来的宏观环境差异,也会影响一个人在职业选择时候的取向。但有趣的是,这部分影响不很稳定—我的父辈们在他们作为知青返乡的时候找工作,去工厂是最好的选择,没本事的人才进事业单位,但如今到了他们退休的年纪,工厂和事业单位的优势和劣势基本彻底反转。我毕业的时候,正逢国企改制大潮,没人要去国企—它基本上是半死不活的同义词,外企才是首选。不到 20 年,公务员和国企再次成为求职首选。我们当下的选择是否最优,也许没有任何人能打包票。

至于星座、血型之类,倒不是谈职场发展的必要维度,只是闲聊的话题,不能当真。

谈职场不承认这些差异而妄谈“人人皆奋斗”,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看似正能量的心灵鸡汤,不过是香精与淀粉勾兑的。人饿极的时候喝点这种鸡汤也许会好受点,但终究不解决根本。而谈职场只谈“拼爹”和关系又是另一种耍流氓,“一爹更比一爹强”是个现实问题,但拼爹也不是没有极限的。

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不要说自己只想做一个平平淡淡的普通人,要知道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即使是丰衣足食、有安居之所、不愁父母养老和子女上学这些最基本的目标,也需要很努力才能实现,更不要说被人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了(其实这两点也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不重要)。

但无论如何,每个人手中仍然握着自己的另一半命运—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换来不同的结果。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工作中的困扰,部分来自经验的缺乏。就好像站在一群大人当中挤车的孩子,无论怎么努力,终究因为身量太矮而无法够到那个高的拉手,既站不稳,也看不到车窗外的风景,甚至还会被其他人的皮包碰到头。很多人觉得“80 后”、“90 后”如何狂傲自我,其实接触下来,他们的困扰与 20 年前的年轻人并无本质不同。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职业指导书籍或者文章往往指导初入职场的人,一来话题比较成熟,好入手写;二来入职场已久的人不免习气已深,要看到自己的误区已经很难,要改变则更难。

一入职场深似海,载浮载沉,既然身不由己,就难免歧路彷徨。古人云“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从厚黑学到现在的职场小说,似乎总在表达如果要成功,就要钻营、要出卖自己,当然更不能吝惜出卖别人。然而人天生又有恻隐和羞恶之心,“我想要做一个好人”这个念头总是会在某些时候冒将出来,一个纯粹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也并没有那么好做。

但无论你要做一个好人还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先摸摸胸口问自己:“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凡事最怕首鼠两端没有定念,没有定念,则烦恼生。如果总是纠结“该这样还是该那样”,就会一面做着自己觉得没有价值的事,一面又被现实的结果辜负。很多抱怨“会做事不如会说话”的人,不过是误认为自己只喜欢做事,其实他们还是希望被认可并升官发财的。既然想求被人认可,又怎能不具备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伯乐相马”只是个故事,现实中的赌马是要看比赛记录的。

很多人想要在职场的熙熙攘攘中看透老板、同事以及客户,希望这种超能力可以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谁存心要害谁,大家利益相争,没占到便宜也不能算吃亏;又有很多时候,不过是“形势比人强”。若要讨个公道,那也不过是日日上演“罗生门”。

若不知道自己图什么,又怎么去争呢?难便难在,第一要知道自己图什么,第二要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道德经》中几句话说得倒很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其实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往往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但很多人并不认同。大部分人直接表达出来的是裹挟着情绪判断的片面事实,这种自然非常容易伤人,因为其中充满了“你需要 XX,我才会感觉好”的情绪,别人自然不买账。直观地讲,员工总不能找老板谈工资说:“老板你多给我点钱,我必然比现在干得好。”,而只能说:“老板我做了‘123’事情,我还能承担‘567’,能否考虑给我涨工资?”而不直接说的表现则是:“老板你看我也做了一年,XX 也做了一年,为什么她的工资比我的高?”以及“XX 公司想挖我走,给了这个数,您看怎么办呢?”后者还容易生是非。

做到上乘功夫很难,但原理并不深奥,无非是对他人的情绪有接纳与体谅,由此而带来对人的洞察与理解。这样,你的一举一动虽然不出于刻意,但决不会脱离他人的感受规律,让人觉得被刺伤。通达永远是好的,即使一时达不到,也不能否定这种存在。

简历上无法体现,却不得不重视的阅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维度很难衡量,它几乎不会体现在简历上,但却会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观念、待人接物等每一处细节和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中体现出来—这就是阅历。阅历不仅仅来自工作,也来自对于生活的经历与体验。

是否经历过人生起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往往我们会注意到,一个一帆风顺的人很容易刻薄(虽然刻薄的人不一定是因为顺利)—这是因为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能轻易做到的事情,有人就做不到,甚至还有人无法理解或者压根不知道。阅历包含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更包含了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当中吸取营养、找出规律,让自己的灵魂饱满起来。

在我们阅历不够的时候,总会碰到很多看起来两难的局面—我跟同事以及领导对一个项目的意见不一致怎么办?我怎么处理跟同事的关系,我需要讨好老员工和那些看起来很有影响力的家伙吗?这件事情听甲领导的还是乙领导的?客户要求再降价 30%,如果不答应会不会导致客户流失?父母希望我早日结婚生子,但我人生的理想不是这样的……在面对所有这些“怎么办”的时候,有时我们会问朋友,有时我们会问百度,有时我们会问看起来权威、中立、客观的人,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代替从自己的角度和目标出发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坚定地站在自己的重心上

阿根廷探戈是一种很美的舞蹈,女舞者在男舞者的引领之下舞蹈,看起来非常浪漫。但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反复强调女生虽然要服从引领,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定并将自己的力量表达出来,一定要每一步都稳定地落在重心上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移动过程,否则两个人的姿态都会变形、站不稳、磕磕绊绊,然后舞蹈的乐趣就烟消云散了。

其实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样,如果你不能坚定地踩住自己的重心,让自己稳定住,那么就会因为各路人马的愿望、不负责任甚至是隐藏恶意的建议而让自己的行为变形、让自己失去对目标的掌控,最后让自己的价值被削弱、被轻视,从而觉得人生更加艰难。在人生的波折起伏中坚定地踩在自己重心上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方法,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自己所希望达成的最终目标来决定的具体行为。

比如是否要给客户便宜 30%,关键取决于我对客户的理解是否准确,满足了这一个条件就能成交,还能保证应有的利润。多数情况下,客户提出这种要求的时候离真正决定下单还有很长的距离:他在比较,并且也在试探你的底线,甚至还会故意在几家之间造成竞争压力。最先屈服不等于能够战胜对手,成为炮灰的可能性倒是比较大。更深入的交流、更合适的价值匹配以及合理的盈利才是持续维持一项合作的路径。被微薄利润和过长账期压死的企业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以极大代价拿下一个客户然后成为持续的负担,并不算什么好买卖。如果你和你所服务的公司只能达成惨胜,相信我,你们坚持不了太久。

又比如在公司里我应该听谁的、是否应该讨好同事;又或者反过来,我是否该纵容一个能干的下属—它们是一类问题,即我的价值在哪里?如果我仅仅因为他们的否定就无法在企业立足的话,那么是我的能力和我所能产出的工作成果已经薄弱到这种没有存在感的程度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觉得任何没有下限的讨好都是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的。

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是这样。我们因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被企业招聘,因此,我们需要站在我们产出的价值上,依据我们想要的目标去组织我们所需要的资源—谄媚或者清高、听从或是反对、站队与否都有可能是对的,而且这中间还都存在着可以回旋的空间,但无论最后选择的行为是什么,都必须是出自我们主动的选择。其实在多数情况下,工作中并不太存在“我讨好了谁”就足够稳妥的情况,领导可能会换人,自己的岗位可能会被调整,甚至还有各种跳槽和企业生生死死、兴盛衰落的变化,而在变化太复杂的情况下,只靠跟随也是没有办法保证自己境况的。

又或者我们的父母、亲戚总是叨叨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以及对于我们人生的安排。不听,似乎从感情上对不起父母的一片慈爱(以及亲戚莫须有的好意);听,似乎又对不起自己对人生的理想与期待。我觉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倒是值得深思:“听话是因为本事还不够,翅膀硬了就不会听话。”倒不是说父母子女之间一定要谈到“经济基础决定话语权”这种极端的言论上去,但是一个人做到起码的经济独立,可以自己找到还过得去的工作,不至于饿死或者每天精神压抑,有自己的朋友以及可以交流的圈子,就基本上不会长期停留在大量问题都要与父母斗争的状态上—父母多数是拗不过子女的,而且多数父母也没有盲塞到执着地反对子女靠谱的意见和行为的程度。

大多数时候争论的焦点都在于可能性—比如探讨这份工作是不是比那份有前途,这个男人是不是比那个男人更适合做一个好丈夫。大家谈的都是感觉:公务员的工作稳定,私营企业朝不保夕但有更多挑战性,所以成就更大事业;我觉得他老实,以后不会花心,以对方家的条件能过上好日子但我不爱他……而不是实实在在地对生活的计划与实践,以及让人看到成功的可能性:我选这家企业是因为我能够从中获得 XX 经验,由于这个经验我可以做到 XX;我们为将来结婚所做的计划是这样的,而我们现在已经做了 XX……如果是很具体的计划与实践,即使双方谈不拢,也至少可以保证在自己的节奏上行走而不会迷茫于“听还是不听?他们的意见似乎都很有道理,我听谁的?我该怎么办”。

倒是有一种情况—浪子回头金不换,那真得是他的重心已经低到一个极致,乃至于任何改变都是向好发展的,这倒也能成功地“勒索”到周围的人。

作为年轻人,我们会发现同样是长者,有些人的话语和行为总能更让人尊重以及信服,但还有很多令人不以为然—应该说,这正是在一生的种种选择过程中,做出的一个又一个选择带来了最后的结果。也不得不说,我们总会有老去的一天,我们的行为和我们逐渐积累起来的“阅历”会慢慢展示给我们: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以及我们最终被这个世界如何对待和看待。

上一章:Lesson1 下一章:Lesson3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