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六章 早商:仓城奇观翦商 作者:李硕 |
||||
商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异的一段,如果将其分成早、中、晚三期,人们最熟悉的是晚商(殷墟阶段)。殷墟发掘最早,有精致的青铜器、甲骨文和大规模杀祭场。 但其实,早商的奇迹更多,它在二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创造的成就,其后一千年都难以再现。那是一种几乎抵达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气象。比如,它拥有地跨千里的遥远殖民城邑,有规模庞大到脱离当时人口总量和经济水平的大型仓储设施。 可以这么说,在早期青铜时代,早商堪称一场“现代化”奇迹。 东西两都 在古史中,夏和商经常被相提并论,但从考古来看,它们几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体。 夏朝-二里头文化保守,并不热衷对外扩张,虽发展出东亚最为领先的青铜技术,但一直将其封闭在二里头作坊区厚重的围墙之内,很少转化为用于扩张的军事实力。 但商朝不同,经过开国之初的数十年整合和同化,商族开始大规模扩张,到开国二百年时,商的统治范围已经超过夏十倍以上,包含无数语言和风俗不相同的族群。从这个层面来说,早商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 不过,如果回到开国之王商汤的时代,形势还没有这么乐观。就如二里头考古显示的,夏朝的征服者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群或国家,而是来自不同文化区的松散同盟,因此,需要先把他们整合成一个新族群(新商族),并确保继承夏朝的一切技术积累。为此,商汤应当花费了很多思虑:他和后世两三代商王都致力于此;他们的努力及成效虽然没能载入史书,但被两座大城的遗址记录了下来。 从考古提供的信息看,商族人灭亡夏朝之后,一度保留了二里头古城,并同时开始兴建两个中心城市:一座是在二里头以东8公里处 的偃师商城;另一座是在二里头以东100公里处的郑州商城——堪称早商的东西两都。 西都位于昔日夏朝的核心区,似乎有拆分二里头旧民的考虑:偃师商城以旧有的二里头陶器文化为底色,外来文化不多,初始阶段的主要居民应当是被迁来的二里头古城人群,以及少量商人征服者。[《史记·殷本纪》等史书记载,商朝曾经五次迁都,最后一次是盘庚王迁殷。 殷都遗址(殷墟)已经有了充分的考古发掘,至于前面四座都城在哪里,却 一直没有定论,和目前的考古发现也无法完全吻合。] 郑州商城则建立在旧有的二里头文化村落基础上,是商王安置各路同盟军的主要据点,外来文化因素更多,有北方的下七垣、辉卫和东方的岳石等陶器文化类型,也有从二里头迁来的铸铜作坊。一座城邑竟能在中短期内汇聚如此之多的陶器文化类型,在此前和此后的历史中从未有过。 显然,这是一个为攻占夏朝而形成的“东方部落联盟”:各自使用的陶器风格不统一,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也很大,充当“凝结核”的是规模很小的(先)商族。 夏都二里头固然繁华了数百年,但内部一直是二元分立结构:宫殿区和铸铜作坊区长期保持共治,而且彼此的矛盾还是夏朝灭亡的直接根源。征服二里头后,商人对这两种人群加以分化、拉拢,并拆解到二里头和偃师两座古城中,最终把他们同化人自己的王朝之内。 在商朝早期,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都不大,只营建了小型的宫 城。但几十年后,二里头古城已被完全废弃,人口全部迁入了偃师和郑州商城,所以两都迅速膨胀了起来:修建有城墙和规模更大的宫殿,以及兴旺繁荣的各种手工作坊和平民居住区。这两座商城的寿命都有二百年左右,是商朝前期的统治中心。 二里头古城被废弃时,商族统治区内多元的陶器文化融汇成了一种新风格,至少是二里头、下七垣、岳石和辉卫四种成分的杂糅和发展,被考古学家命名为“二里冈文化”。二里冈是郑州商城南侧一处小遗址的名字,和“二里头”只有一字之差,事实上,它也的确继承了二里头陶器的很多特点。 由此,来自各地的陶器工艺在郑州发生融汇,并迅速向外蔓延,说明制造和使用这些陶器的人群已经同化到一起,是新的商民族诞生的标志。它比之前的(先)商族规模大得多,可以称之为“王朝商族”。至此,商朝的多部落联盟体变成了一个整体民族。 当然,旧有的下七垣、岳石和辉卫文化依然在各自故地延续着,它们也许会被新兴的早商(二里冈)文化蚕食和吞并,但那还是以后的事。在早商阶段,迅速消亡的只有夏-二里头文化,因为商朝最优先占领的就是昔日夏朝的疆域。 二里头的衰亡和偃师、郑州商城的兴起,显示了夏商交替之际空前剧烈而复杂的族群整合运动:自新石器以来的漫长历史中,从没有哪一场部族征服和改朝换代,能带来如此剧烈的日用陶器的异地汇聚 与风格转变。 商人对待夏人和盟友的手段也很高明。至于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曾经长期游牧和贸易,在东部平原迁徙游走数百年,积累了足够多的关于东方各族群的知识。这是其他任何人群都不具备的优势。 灭夏时,商人已有了初步的文字。这是建立真正王朝统治的必要工具。商人应当也会利用宗教的神秘感和威慑力,虽然我们目前对于商初宗教的了解还很少,但从后来其在商朝的重要地位看,早期的商王们肯定在宗教上投入过相当大的精力。 待东西两都初具规模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主城面积(不包括外郭城)分别约为3平方公里和2平方公里。其共同点是,都有宽约10米的夯土城墙,城内有宫城,有大型夯土宫殿区,而且宫殿区北侧都有石砌的长方形人工池塘;不同点是,偃师商城内有好几处大型仓储区,但铸铜等手工业规模不大,郑州商城则面积更大,人口和各种手工业设施也更多,外围还有一圈外郭城。 两座商城的保存情况也不一样。在后世,郑州商城一直是重要城邑,到现代更被市区占据,遗址破坏严重,各发掘地点比较零散,难以重现商城的整体风貌。偃师商城则一直是农田,所以保存相对完整,比如,有石砌的城市供排水系统,排水沟宽近1米,从西到东贯穿整座城市。 但新石器以来,早商的东西两座庞大都城,可谓绝无仅有。它们都有厚重的夯土城墙,显然是要防御外来威胁,但从当时的形势看,似乎没有什么势力能威胁新兴的商王朝:夏都二里头人不重视城防,一直只有小规模的宫城,没有修筑大城;相比之下,新兴的商人更有危机感,可能是担心被征服的夏人聚落以及土著部族随时会揭竿而起,所以不遗余力地修筑了两座大城。 更早的石家河、良渚和石峁古城,虽然面积接近郑州商城,但内部有很多不宜居的部分,比如,石峁城内梁穿坡地起伏,石家河和良渚的城墙本质上是防洪堤与建筑台地,城内有很多湿地和河汉。而郑州和偃师商城,则方正规则,内部多是宜居的平坦土地,能容纳的人口更多。 二里头出现的各种现象显示,早期王朝内部大都是自治部族,和王权的关系相对松散,而偃师和郑州商城则规划严密,内外分明,呈现的是早期商王整合各部族的决心:在聚族而居的状态下,一个部族聚落(族邑)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有自己的手工业和农牧业,而入住到大城内,需要放弃很多传统的自给自足生活,融入王室主导的更大的经济和政治体中。 相比偃师,郑州商城更特殊,其主要的手工业都在城外,如铸铜和制骨作坊,而城内很可能主要是为王室服务的人群,提供武装力量和管理、差役等。 早商王朝应当已经使用文字和文书。郑州商城范围内曾发现少数几件残破的刻字骨片,其中一片牛肋骨上有若干个字符,被释读为: 又,毛土羊,乙丑贞,比(及)孚,七月[李维明:《郑州二里岗早商骨刻字符与毛土祭祀》,《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 2021年9月。] 它的行文风格和殷墟甲骨卜辞很相似,但这几片卜骨的原物和地层信 息已经缺失,无法判断更精确的时代。据推测,属于商代早期[尤柔螭的一篇文章《二里岗遗址牛骨刻辞》(http://www.kaogu.cn/cn/kaoguyuandi/kaogubaike/2013/1025Z34220.html)有这样的概述:1953 年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货栈街的属于二里岗商文化期的两片牛骨,分别为牛 的肋骨和肱骨。现下落不明,不知所踪。原骨曾由陈梦家先生鉴定研究,相 关资料刊发于《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及其著作《殷墟卜辞综述》以及 1959年出版的《郑州二里岗》报告中。其中牛肱骨刻辞仅有1字,今各家考 释多读为“又”字。而牛肋骨刻辞,陈梦家先生认为有10字,李学勤先生 也认为有10字,但李维明先生认为各家释文漏掉1字,应为11字。全文原 10字释文为:又土羊乙丑贞从受十月。李维明先生将其释为:又,毛土羊, 乙丑贞,比(及)孚,七月。陈梦家先生认为该刻辞不是卜辞,而是习刻文字, 时代为殷墟时期。后来河南省考古工作者认为,该牛骨出土于经过扰动的二 里岗期的地层中,应属商代早期。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此观点。],比殷墟早一百年以上。这说明,早商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而且还出现了在卜骨上刻占辞的做法。 青铜扩张潮 早商阶段,商朝的扩张极为迅猛。就连上千里外的长江边(今武汉市郊黄陂区),都出现了一座繁荣的城堡盘龙城;而在中原地区,商人城邑更是星星点点。 先商族的贸易游商生涯,使他们比其他族群更了解各地的交通地理和物产民俗,不仅如此,新王朝的成员来自周边各文化圈,对于扩张疆域也有很大帮助。而且,商王家族擅长用生意人的思维来管理新王朝,扩张目标主要指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如盐矿和铜锡矿产地。对商朝的远程扩张来说,贸易是和征战同样重要的手段。 商人很重视夏朝的青铜冶铸技术,偃师和郑州商城初建时,还没来得及建城墙,就从二里头古城移植了铸铜作坊。郑州商城的铸铜业尤其发达,当城南的铸铜场不敷使用时,又在城北的紫荆山新建了一座冶铸场。这些冶铸场沿袭了二里头的遗风,在铸铜工作区地面下均埋有人牲。 青铜技术曾长期被圈禁在二里头,而商人则更现实,各商人部族均掌握了冶铸铜技术,而且不仅是在偃师和郑州两座核心商城,每一支向远方征伐的商人队伍也都有铸铜技师。他们携带着铸造铜镁、铜戈的石范,一旦发现小规模铜矿,便可以就地生产兵器。在早商阶段,铜兵器的生产数量急剧上升,出土地点遍布中原各省,甚至蔓延到长江流域,促使一些南方土著族群也借机学会了铸铜。可以说,是商朝人真正普及了青铜冶铸技术。 王朝扩张的基础是人口数量,而这需要农业的支撑。在这方面,商朝也超越了夏朝。熟悉商贸和水牛养殖的商族人一旦经营农业,就表现出超常的能力:夏朝-二里头古城主要依赖水稻,这是夏人改造洛阳盆地沼泽的成果;而商人兴起于黄淮湿地平原,对水稻不会陌生, 但他们的农业更为均衡。对郑州商城粮食浮选的一篇统计论文显示,样本中,粟、水稻和小麦各有1576粒、191粒和91粒,统计者的结论是:“至少在商代早期,粟仍是郑州地区古代先民种植的最重要的农作物种类。”[贾世杰等:《郑州商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浮选结果与分析》,《汉江考古》 2018年第2期。] 小麦颗粒的千粒重接近稻米,把各种粮食籽粒折算成重量,粟米只比水稻略多,小麦则占到了18.3%,也很可观。 如上表所示,和二里头时代相比,水稻的比例下降得很明显,旱作的粟和黍则明显回升。小麦更特殊一点,虽然属于旱作庄稼,但在春末灌浆季节需要的水量大,而华北春末时节少雨,要在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小麦,需要更成熟的灌溉知识和设施。因此,小麦应当是水稻种植的衍生产品。此外,这个阶段的气候湿热程度可能比二里头时期有所下降,也可能导致水稻数量减少。 郑州商城的粮食样本显示,商人已熟练掌握了各种主要作物的种植技术,而其意义不仅是人口增殖,也便于商人向各地殖民扩张,因为他们拥有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粮种和技术。 晋南的殖民城垒 早商王朝的扩张轨迹,在山西南部表现得最明显。 从偃师商城向西北,逐渐进入丘陵山地,200公里后渡过黄河,便是山西省垣曲县的古城镇。黄土台地上有一座夯土小城,控扼黄河渡口,是沟通豫西和晋南的要塞,考古学者称其为“垣曲商城”。 从垣曲古城继续向西北,翻越中条山脉,进入开阔的运城盆地,又出现了一座夯土小城,这便是夏县东下冯商城。垣曲和东下冯商城都不大,城墙边长三四百米,城池面积约0.1平方公里,建造时间也接近,都在商朝开国之后近百年。 晋南中条山区有零星的铜矿,夏朝时,夏县东下冯和绛县西吴壁都出现了冶铜工场,应当和二里头夏都存在铜料贸易,但还无法确定是否属于夏朝直接统治。而在商朝初期,关于王朝统治的铁证出现了。 在早商,东下冯不但建起了夯土城墙,还有密集的大型仓库建筑:位于城内西南角,每座建筑的夯土地基皆圆形,直径10米左右,中央有柱洞,十字形夯土墙基把建筑分成四个扇形隔间,圆形地基外缘还有外墙的一圈柱洞和墙基。总体来看,仓库是圆形的造型。 圆形建筑成排分布,密集而有序。有限的发掘区内已经挖出十几座,而根据钻探迹象推测,这组建筑至少有七排,每排六七座,总数近50座。 2019年,东下冯发掘四十年后,在偃师商城也发现了同样的大型仓储区:地基呈圆形,室内有十字形木骨土墙,和东下冯的建筑完全一样。由此,证实了东下冯和商朝的直辖关系。 偃师商城内的这片仓储区,紧邻西城墙,编号为VIII基址群,区域面积达四万平方米,接近三个标准操场,估计有圆形仓储建筑100—120座。 偃师和东下冯的圆形仓储区基本同时建成,造型和整体布局完全一致,说明出自同一群规划者,是商王朝主导之下的产物;尤为重要的是,它也显示了商王朝的政治控制范围。这是仅靠陶器“文化”难以确证的命题。而且,东下冯和偃师商城的政治关系一旦确定,处在 它们之间的垣曲商城的归属也就解决了。 以上说明,在商朝早期,王朝的统治已伸入晋南运城盆地。这段路程不算太遥远,但隔着黄河和中条山脉,地理环境和之前商人习惯的东部大平原很不一样。可见,商人在努力探索新的地域。 巨型府库之谜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圆形建筑的功能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是粮仓,也有认为是存放食盐的仓库。中条山北麓有一片咸水湖泊形成的古盐池一一解州盐池,距离东下冯商城仅有60公里,路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而再去往垣曲和偃师商城,则需要翻山和渡过黄河,交通比较困难。所以商人很可能在东下冯设立了庞大的食盐仓储和转运站。有学者称,已经对东下冯商城仓储区的土样做过鉴定,这里的钠离子浓度远高于其他地点。这似乎也证明了圆形建筑是食盐仓库。[马金磊:《运城盐池在史前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4期。但该论文没有列出检测样本的具体数据,所以目前少有学者 采用。] 西都偃师商城并不只有这一处仓储设施。在它之前,已经发现两处长方形的大型仓储建筑群,分别编号为II区和III区:南北狭长,呈网格状紧密分布,每座建筑南北长约25米,东西宽约7米。 数量同样惊人。II区有六排,每排约16座,总数近百座。III区的规模类似。仓储建筑中间还有水池的遗迹,可能是为灭火储备的水源。 东下冯和偃师的这些仓储区,环境都很类似:有院墙环绕的封闭空间,戒备较严;使用时间可能近百年,有修补和重建的痕迹;仓储区内少有生活垃圾(陶片),说明几乎没人在里面生活,应该属于守卫森严的王朝禁地。 偃师II区和III区的仓储区里藏的到底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答案。遗址破坏比较严重,保留下来的只有夯土地基,基本没有留下墙垣和室内设施。有学者推测是兵器库,但规模过于庞大,当时应当没有如此多的兵器需要集中存放。 从空间和需求等因素看,粮仓的可能性比较高。但当时的粮储很难装满如此巨大的空间:以单个建筑容积长20米、宽5米、高3米统计,这二百座建筑的容积为六万立方米,可储粮七万余吨。当时的偃师商城总人口不可能达到六万,即使以六万计,这些粮食也足够吃四五年。在以自然经济为基调的上古时期,如此巨大的粮储设施很不可理解。 从粮食来源估算,哪怕是当时洛阳盆地的所有聚落缴纳的粮赋,也难以填满这些仓库;也许还有外地缴纳,但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粮食并不适合陆路远距离运输——除非借助黄河-洛河航道。从商族人习惯湿地生活和行船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东汉时期,都城洛阳东郊就有巨大的国家粮仓“常满仓”:“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于城东,粟斛直钱二十。”(《晋书·食货志》)常满仓位于偃师商城以西近10公里,其运输也大半依靠洛水-黄河水道。 再来看圆形仓库。如果东下冯和偃师商城的圆形建筑确实是食盐仓库,就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食盐库存远远超过了当地的需求总量。不考虑十字形隔墙,按直径10米、高3米计算容积,100座圆形盐仓的总容量可以达到五万吨,扣除掉隔墙、廊道等空间,容纳一二万吨食盐绰绰有余。而以每人每年需要食盐一公斤计算(比现代平均消费量略低,上古时代食盐比较奢侈,普通人很难满足需求),这些盐可供一二千万人吃一年。在早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总人口不会有这么多,商朝也不可能把食盐销往这么大的地区。 且不论偃师和东下冯的大型仓储区的具体作用,到晚商殷墟时期,甚至后来的西周和春秋,都没有发现过如此规模的仓储设施。直到战国时期的洛阳,才出现了堪与早商偃师相比的粮仓[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洛阳考古集成·夏商周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也就是说,在之后一千年里,偃师商城的仓储区规模都没有被超越。 如此巨大的仓储区说明,早商时期的王权有极强的控制力,甚至需要一个专业的官僚机构负责营建和管理。可以和它进行类比的,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君主集权国家机构。但很可惜,早商时代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宏大王权像是昙花一现,然后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即便是殷墟晚商的甲骨卜辞,也没有任何关于早商政权和社会形态的记录。考古发现的这些现象,给我们提供的疑惑多于解答。 |
||||
上一章:第五章 | 下一章:第七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