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采铜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国画大家齐白石先生的成才经历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16岁开始拜师学习雕花木工,贴补家用。齐白石的木工师傅手艺很好,而他又认真好学,所以他的手艺也越来越好。又由于经常跟着师傅在外面做活,四处跑,也在那个地方渐渐有了些名气。

齐白石学手艺,不仅勤动手,更善动脑。他发现,师傅雕的花,以及其他木工做的,翻来覆去就几个固定的式样,什么“麒麟送子”“状元及第”,没什么新意。于是他就搞了些创新,把国画里其他的一些元素如虫草、花鸟等迁移到木雕里。起初只是试探,没想到雕出来的这些新品,颇受大家欢迎。

这种经历让他对国画有了强烈的兴趣,但没有人教他画,而他能看到的国画画册也是比较初级的,所以他一直无法真正入门学画。

直到20岁的一天,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时,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一套非常经典的国画教科书。一个想学画的人看到一套画谱,就如同一个想学武的人看到了一套武功秘籍,如获至宝。可是这套书是别人的,在当时又很稀少珍贵,他没法从别处得到。于是只能向书主借来,用薄竹纸覆在书页上,描红一般把原画一笔一笔勾描在竹纸上。就这样勾画了足有半年,画了16册,才悉数描完,然后再把原书交还。接下来的五年,齐白石靠这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并且闲时也反反复复将书拿出来临摹,勤学苦练,他画画的底子就这么打了下来。后来齐白石的画在当地出了名,引来名画家收他为徒。有了专业指导后,齐白石的画技更上一层楼,终于成了一代国画大家。

发现一本好书,花半年时间抄下来,又花几年时间学这一本书,这是在信息匮乏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求学若渴的年轻人所做的事。而在今天,有几个人可以像齐白石那样去读书呢?

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各式各样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我们总是被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后匆匆看两眼又马上关掉;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无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到第二天就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幻想在一篇网文中寻找“干货”,希望发财致富、人生辉煌的不传之秘能被一二三四五和盘托出,没想到只是又一次被骗了点击;我们总是在找更多的资源,搜索、下载、囤积,然后闲置,错把硬盘当成自己的大脑……

如果说齐白石的故事是一个“信息匮乏时代的手艺人的故事”,那么第二个故事就是“信息过剩时代的‘手机艺人’——我们的故事”。

像齐白石先生这种长期专注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想必少有人可以企及。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趣文,叫《差不多先生传》,文章里虚构了一个叫“差不多先生”的人物,这位先生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而这位“差不多先生”在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影子,所以胡适写道:“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历史学家罗尔纲年轻时曾担任过胡适先生的助理,受胡适言传身教颇多,他回忆说胡适先生令他最为受益的教诲就是三个字:“不苟且。”什么是“不苟且”呢?胡适说,不苟且就是“狷介”。胡适认为,狷介不仅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也就是“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罗尔纲早年就受这种“不苟且”精神的熏染,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一以贯之地践行,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

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是热情有余,少了一些冷静踏实;急于求成,少了一些耐心细致。如果能早一些明白“不苟且”的重要性并躬身践行、一以贯之,那么人生之路可能就会好走很多,个人的才能也更容易培育和施展。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从经历中总结出了七条人生经验,其中第一条是“追求完美”。18岁的时候他每个星期都会去歌剧院看一场歌剧演出,有一次他观看由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法斯塔夫》,被深深震撼到了,随后他查阅资料,发现这部伟大的作品竟然是威尔第在80岁时创作的!80岁的威尔第早已经功成名就,享誉天下,为什么在如此高龄还要辛辛苦苦地创作一部歌剧呢?威尔第在一篇自述文章中是这样写的:“身为音乐家,我一辈子都在追求完美,可完美总是在躲着我。所以,我有责任一次次尝试下去。”这番话给年轻的德鲁克以很大的触动,甚至成为他一生行事的准则,所以直到90岁时,已经著作等身的他还在辛勤工作,写出了思考未来管理问题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

在电影《爆裂鼓手》中,以教学严苛著称的音乐教师弗雷彻说,世界上没有两个词比“good job”(干得好)更加有害了。因为这两个词让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尤其对于那些小有天分或者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这句评价会使他们陶醉在短暂或肤浅的成功里,失去了进一步向上冲刺的动力。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也反思自己,我以前也是一个经常会对自己说“good job”的人。由于还算有点小聪明,我经常不费太大力气就能走到别人前面,可是由于轻易的自满,不久之后脚步不知不觉地慢下来,反而可能落到别人后面去了。在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我也许是对自己说了太多的“还不错”“差不多”“挺好的”,所以很多事情常常是“高开低走”,开局噼里啪啦打得不错,后面就慢慢没了声响,最后不了了之。所以虽然曾经倾心做过很多事,但是仍没有一件事做到了顶尖和极致。

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可你不要以为,我在提倡凡事都要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我提倡的并非是这一种“完美主义”。事事都追求完美的问题是,忽略了每个人所具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就那么点时间、那么点精力,如果每件事都追求完美,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到完美。所以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到完美,就必须进行取舍: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它们,就够了;另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则能不做就不做。

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在于“舍弃”。有舍,方才有得。齐白石的一丝不苟,是把几年的时间都倾注在了一套画谱上;罗尔纲的不苟且,是在太平天国史领域一以贯之的耕耘;德鲁克的追求完美,是每三四年自学一门学科,一次只准自己学一门;村上春树为了专心写小说,关闭了自己苦心经营、收入颇丰的爵士乐酒吧。

当然,也有一些人可以做到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但这些人并非是以“三心二意”的方式取得这些成就的,更通常的情形是,他们首先花了几年的时间专注在某一个领域,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后又转投到另一个领域,并把以前成功的经验迁移到新领域中,然后又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可是在生活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什么知识都懂一点,什么事情都要尝试一下,可是什么事情都做不精,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擅长的。这就像挖了很多口很浅的井,结果一口井都没有水出来,白费工夫。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是爆炸的,知识是过载的,观点是鼓噪的,热点是速朽的。而反过来,专注在一件事上,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则是最稀少和最珍贵的。

当然,专注、坚持和一丝不苟并不是说要把与主业无关的其他所有东西都屏蔽掉或者抛诸脑后。专注是一种态度,但专注的行动是富有技术性的。关于如何专注,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投资家和数学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的“杠铃策略”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来划分世间万物。“脆弱”的东西就像瓷器一样,经受不起些许的波动,一旦出现某种波动,可能就会出现毁灭性的后果;“强韧”的东西好似岩石,可以经受各种冲击和意外而毫发无损;而“反脆弱”的东西,与前两者都不同,它不强韧,但可以从程度较小的负面波动事件中受益,比如人体的免疫系统,经受小病小灾的冲击后,反而会更加强大。因此,不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组织,都应该尽量追求避免陷入“脆弱”的境地,而尽可能地实现“反脆弱”。

在知识的范畴下,也存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例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现象”是强韧的,而“理论”却是脆弱的,因为现象可以被重复观测、反复证实,而理论却很容易被推翻和代替。很多人听说过诸如马太效应、破窗效应、鲶鱼效应、鸡尾酒效应和责任分散效应,可是解释这些背后的理论呢?很少有人能说得出来。实际上,理论界本来就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而“反脆弱”的知识往往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掌握的,特别是人们在不断地犯错和反思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最为强大。

再回到专注的取舍问题上来。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他可以学习的宝贵知识却是无穷无尽,他一旦作出学习某块知识的选择,就意味着付出了暂时无法学习其他知识的机会成本。更普适的问题就是,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一个人,到底应该完全专注在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上,还是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呢?

塔勒布的答案是采用“杠铃策略”。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具体来说,假如你每天有10个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那么你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其中的8个小时专注在你的主业上,在这些时间里,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种网络噪声的干扰,不要让各种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媒介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在余下的两个小时中,你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尝试一些富有创意的游戏……

一方面我们要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上一章:没有突... 下一章:挑战是...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