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采铜

高难度挑战,激发无限潜能

如果不是李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一不小心搞坏了自己原来电脑中的Minix操作系统,那么他独自开发的Linux系统可能就会止步于一个非常原始的版本,变成一个被早早废弃的实验项目了。那是1991年底的事,就在三四个月前李纳斯刚刚在一个技术小圈子里发布了第一版Linux系统。他开发这个系统原本只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已开发出的这个初始版本也非常简单,只能执行一些基本的功能,他打算不久后就结束这项工作。可是由于一次操作上的失误,他原本用于开发Linux系统的Minix系统环境被损坏了,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完成Linux开发的扫尾工作,要么重新安装Minix系统,要么直接在Linux系统中进行开发。本来用Linux开发Linux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之前李纳斯从来没有这样实践过,原因可能是Minix系统更加成熟和强大一些,他自己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最终李纳斯决定尝试一下新的挑战,他没有重新安装Minix系统,而是直接在Linux系统中进行开发。这就意味着,这个诞生不久的Linux不再只是个用来摆弄的玩具,而是能发挥实际用处的工具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随着使用Linux越来越频繁和深入,李纳斯一点一点地给这个系统增加新的功能,升级原来的架构设计,同时又开放给越来越多的人开发和使用,终于使得Linux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开源操作系统。

一个恼人的意外变成了迈向成功的契机,这样的事例在人类的历史上屡见不鲜。李纳斯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是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高难度的挑战来刺激的。如果总是一帆风顺,就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肯出来,潜能就无法被充分地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挑战和才能是相伴相生的,没有足够的挑战就催生不出杰出的才能,而越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也越有可能接近高难度的挑战。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接受的教育,就能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面对的挑战是非常匮乏的。中考和高考都是强度很大的挑战,但是它们太单一、太单调了,而大学里面的挑战是多元和丰富的,但这些挑战的强度又往往不高,所以总的来看,我们所接受到的挑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培养自己的才能,我们就需要更具难度的挑战。

国外一些教育专家曾试验过,人为设置严苛的挑战会对个人的潜能带来什么样的激发作用。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学教授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曾做过一个实验。她把班里的学生分成14个小组,每个组只有5美元的“创业资金”和2个小时来赚钱,最后各组要向全班进行展示所赚金额,决出赚钱最多的队伍。这个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力,他们想出五花八门的主意,去完成这个挑战:最后,获胜队竟然赚到了650美元,各队的平均利润率也达到了4000%!一个小组的做法是在学生宿舍门口支一个摊位,免费检测自行车轮胎的气压,如果充气则收取一美元的费用,结果发现同学们不仅频频光顾,而且对这项便民措施非常感激,于是这个小组在一小时后改变策略,把固定收费变为自愿付款,结果营业额提升更快,最后赚了几百美元。还有个小组更绝,干脆把3分钟的PK展示时间卖给了一家公司,让他们在课堂上播放招聘广告,结果这个小组拔得头筹、轻松夺冠……

试想一下,如果齐莉格教授给的任务条件不是“5美元+2小时”,而是资源充足的“50万美元+200天”,学生们还能表现出这么高的创造性吗,还会绞尽脑汁去构思那么多新奇的商业模式吗?是不是他们反倒会落入俗套,仿照一些创业公司的陈旧套路,变得创造力和颠覆性全无了呢?

为自己的学习增加“必要难度”

不仅对于创造性,对于学习能力的激发,有挑战的任务也是非常有效的刺激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和伊丽莎白·比约克(Elizabath Bjork)夫妇是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权威,他们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研究,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原则,叫“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ies),通俗点讲,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对提升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按照比约克夫妇的理论,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来衡量。当你以一种简单容易的方式去学习时(比如学完一个新东西马上测试而不是延迟一段时间再测试),你的记忆提取过程会很流畅,知识提取强度也比较低,这时你的头脑会欺骗你,让你误以为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高估学习的效果。相反,在学习以及练习时,如果能刻意增加难度,给自己增加一点小障碍,比如在学完知识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做练习,或者学习不同科目的知识后进行交叉练习,又或者变换不同的题型和考查点来做练习,那么知识提取强度就会增加,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不夸张地说,练大脑就像练肌肉,得科学“加量”才行。

为了增加知识和技能的“提取强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经常“自己考自己”,一边学一边测,甚至在学得还不充分的时候就启动测试。这种情况下,测试的成绩可能会不理想,不过没关系,这种稍难的考验正好能强化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存储和构建。

我们还可以刻意地“走走停停”,把原来习惯的集中时间学习一个领域的方式改为把时间打散来学习,因为分散学习的挑战更大一些。集中学习时,相关的学习材料已经反复熟悉,学习过程中会体会到一种“流畅感”,于是人会高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减少继续学习的投入。举个例子,假设你在背一首古诗,现在背几遍记住了,然后过十分钟又尝试背一遍,顺利地背了出来,这时你会自信地认为自己确实已经把这首诗背下来了,于是就不再去背,转而背下一首,但三天以后如果再让你背,你很可能就忘掉了。而分散学习则反过来,每次重新拾起之前一段时间学的东西,你都会感到有点陌生,你都会感受到一点思维的“阻滞感”,这时你会低估学习的效果,从而刺激进一步的学习投入,同时这时做测试也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引发强度更高的记忆提取过程,使得记忆更加牢固和持久。

“必要难度” 理论充分说明了,勇敢地去迎接有难度的挑战,对个人才能的提高非常有益。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关键的操作要领是:不要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大多数领域的钻研,都有一套通行的教育或者培训方法,里面会规定很多练习的“标准动作”,学习并完成这些“标准动作”当然是基础,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常规的训练方法是为大多数人设计的,要照顾到多数人的接受程度,就只能把挑战难度设定在中等或者最多中等偏上的水准。比如大多数的教科书,每章的课后练习都不会太难,就是这个原因。

而如果要在某个领域达到非常优秀的水平,那么显然不能满足于这些标准训练,而是要主动突破,去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如果你有条件或者机会得到某个高水平老师的指导,让他来为你设计这些练习,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若没有这个条件,你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教练,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这样才能达到你所想要的程度。

构建个人的挑战阶梯

在设计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难度适应”。就是经过某个难度挑战的反复训练后,个人的能力提升到了相应的水平,这时这类挑战的难度在学习者看来就下降了,甚至进入了“舒适区”,这时就应该思考如何设计更有难度的挑战。这样一级一级的难度上去,就构成了一个“挑战阶梯”。顺着这个挑战阶梯,人就可能攀上才能的顶峰。

以英语学习为例,很多人主要的英语学习活动就是背单词,可单词背得再多,也只是量的积累,在挑战的难度上只是维持在同一个水平,并没有往上攀升。而反过来,著名的英语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的英语学习之路就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谷大白话原来学的中医专业,和英文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他因为个人兴趣开始自学英语。早期他和很多人一样,背单词、考托福、考GRE,当这些挑战都完成后,他开始听英语电台(VOA、BBC)。刚开始听英语广播,他感觉实在是太难了,但他硬着头皮扛了下来。苦练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再听英语广播一点都不觉得难了。而且他发现,英语广播发音规范、语速适中,有规律可循,也容易练出来。换成别人,可能就到此为止了,可他偏不,他开始了挑战更有难度的任务:听有各种地方口音的英文,就这样听了几个月后,他又觉得这不难了。紧接着,他开始观看英语脱口秀,脱口秀的特点是不仅语速快,而且穿插了很多俚语,这些俚语有时连Google都搜不到,只有凭借深厚的文化背景加上查找很多资料后才可能理解,可最后,谷大白话连这个堡垒都攻克了,他听译出了大量很少有人能译出的英文脱口秀节目。

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谷大白话一直在进行自我挑战,他不满足于常规的英语学习方法,而是不断地去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是在用“死磕”的精神学英语。如果用挑战的观点来看,他就是用“挑战阶梯”来学习,推着自己快速往前走。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谷大白话经历了多少失败、挫折、苦闷,而如果他像其他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样,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则根本不必经历这些,但也正是这样的挫折和失败,加速了他的成长。我想千千万万学英语的中国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原因可能并不在于他们的时间花得不够,或者天赋不行,而是没有胆量和勇气去挑战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让自己停留在常规性任务里,最后取得的成果就和谷大白话有了天壤之别。

上一章:你是“差... 下一章:不痛苦...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