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修身)

老子  作者:老子

本章以诗的语言,描述了行道者的修养和风貌,重在修身。

老子认为,理想的行道者应该具有小心谨慎、心存畏惧、恭敬庄重、温和融洽、敦厚自然、虚怀若谷、浑朴纯正、深沉宁静、飘扬放逸的修养和风貌。其实,这正是老子自己的人格精神造型。所有这些品格的核心,在于不求满盈;只有不求满盈,才能吐故纳新。这与道的空虚(道冲)一脉相承。


古之善为道者 (1)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2) :

豫兮 (3) ,若冬涉川;犹兮 (4) ,若畏四邻;俨兮 (5) ,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6) ;敦兮,其若朴 (7) ;旷兮 (8) ,其若谷;

混兮 (9) ,其若浊;〔澹兮 (10) ,其若海; 兮 (11) ,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12)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13) ?

保此道者,不欲盈 (14)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5) 。

【注释】

(1) 善为道者:善于行道的人。

(2) 容:形容。

(3) 豫:犹豫。

(4) 犹:犹豫。

(5) 俨:恭敬。

(6) 涣兮,其若凌释:融化流散啊,像河冰消解。涣,流散。凌释,河冰消解。

(7) 敦兮,其若朴:纯厚自然啊,像未经雕凿的原木。敦,纯厚。朴,未经雕凿的原木。

(8) 旷:空旷。

(9) 混:浑,浑厚。

(10) 澹(dàn):宁静。

(11) (liú):高风,飘扬。这两句原在《二十章》内,疑为本章错简,移于此处。

(12) 徐清:慢慢澄清。

(13) 徐生:慢慢产生。

(14) 不欲盈:不求盈满。

(15) 蔽而新成:敝旧却能新生。蔽,通“敝”。《二十二章》曰:“敝则新。”

【译文】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玄妙,深邃而不可认识。正因为不可认识,只能勉强地来形容描述它:

迟疑踌躇啊,像冬天涉过江河;犹豫狐疑啊,像畏惧四面的威胁;恭敬庄重啊,像充当宾客;

融化流散啊,像河冰消解;纯厚自然啊,像未经雕凿的原木;空旷宽阔啊,像远山的幽谷;

浑厚质朴啊,像混浊的水流;宁静深沉啊,像浩淼的大海;飘扬放逸啊,像永无止境。

谁能够将浊水静止,慢慢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启动,慢慢产生?

保持这些大道的人,不求满盈。正因为不满盈,所以敝旧却能新生。

上一章:十四章 下一章:十六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