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修身)

老子  作者:老子

本章论厚德之人,重在修身。

老子以赤子比喻厚德之人,认为赤子质朴纯真,元气充沛,筋骨柔弱,内力刚强,精神和谐,这正是行道之人必须具备的品德修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克制内部的欲望和冲动,抵制外部的伤害和影响,归于大道。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 (1) ,猛兽不据 (2) ,攫鸟不搏 (3)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4)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 (5) ,和之至也 (6) 。

知和曰常 (7) ,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8) ,心使气曰强 (9) 。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10) 。

【注释】

(1) 毒虫不螫(shì):蜂虿之类毒虫不蜇刺。螫,蜂虿行毒螫人。

(2) 猛兽不据:虎豹之类猛兽不抓伤。据,通“豦”,兽以爪抓物为据。

(3) 攫(jué)鸟不搏:鹰隼之类凶禽不搏持。

(4) 朘(zuì):小男孩儿的生殖器。

(5) 嗄(shà):哑。

(6) 和:和气。《四十二章》曰:“冲气以为和。”

(7) 常:指永恒不变的规律。《十六章》曰:“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8) 益生:有益于养生。

(9) 心使气:欲念放纵任气。

(10)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同此。

【译文】

人饱含深厚的德,可以比得上初生的婴儿。蜂虿之类毒虫不蜇刺他,虎豹之类猛兽不抓伤他,鹰隼之类凶禽不搏持他。婴儿筋骨柔弱而拳头紧握,不知男女交合而小生殖器翘起,这是精气非常充足的缘故。整天号哭而嗓子不哑,这是和气充盈的缘故。

知道和气叫“常”,知道“常”叫“明”。有益于养生叫“祥”,欲念放纵任气叫“强”。

事物发展到盛壮就要衰老,就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提早消亡。

上一章:五十四章 下一章:五十六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