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美就在一米之间

了不起  作者:冯唐

艺术不应该是一小拨人在书房和美术馆里研究的东西,而应该跟红酒、花一样,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普通人需要艺术?因为人生苦短,我要赏心悦目。

想要自己的眼睛更舒服、内心更愉悦,就去欣赏艺术。在人生的真、善、美中,艺术占了很重要的比重。温饱之后,艺术就跟你相关了。因为艺术,人间值得。

在古代的中国,普通人是这么生活的——文人四件雅事:焚香、泡茶、挂画、插花。

西方画家在早期有明确的工作:装饰教堂,通过艺术的力量捕获人心;装饰宫殿,通过艺术的力量让皇权得到巩固;为贵族有钱人画像,把他们房间里空白的墙壁补上。

现代人也有住房,也想看能让眼睛开心的东西,也希望有心灵的触动。所以把艺术放到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只局限于知识分子的书房。

审美是容易被低估、被忽视的价值。我们在美的事物中生活一辈子,是一辈子;在丑的事物中生活一辈子,也是一辈子。为什么不在美的事物中生活一辈子呢?如果你熟读《唐诗三百首》,如果去十家好的博物馆,你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一点。

从艺术品中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抚慰让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得到适度舒缓。

我们非常缺乏美学教育。我们的理科、工科教育很强,文科教育相对弱一点,差的是常识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三观教育更差的,是美学教育,让你直接就明白一个东西是美的还是丑的。

通往艺术的小径

2000年,英美几家杂志用民意测验的方式推选出影响人类思想的20世纪百部著作,艺术类的只入选了一部,是《艺术的故事》。英文版据说卖了700万册。这是世界范围内评价非常高的美术通史著作。

作者贡布里希出生在维也纳,一直从事艺术史领域的工作。

《艺术的故事》是以绘画为主、以欧洲为中心的美学入门书。如果你喜欢艺术,喜欢看画、雕塑,跟着这些艺术来了解整个欧洲的历史,这本书会是一条兴趣盎然的小径。

作者贡布里希从古代讲到现在,大脉络是从人的视角出发——所知、所见、所感三个阶段。

所知阶段,是你画的、描述的是你认为的知识,something you know(你知道的东西)。在古代,世界太复杂,人类太渺小。巫师、王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就怎么去刻画。

所见(what you see)这个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典型是生动、精准、完美的雕塑,比如说《大卫》《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

现在更多的绘画、艺术想表达的是你如何感觉,所感占据了主流,比如说莫奈的《睡莲》、罗斯科的《无题》,就是大块的色彩放在一起。有人看到伤心,有人看到不舍,有人甚至能够看到一时的抑郁。

跨越5000年,人类在艺术上越来越感性,越来越宽容。

你和美就相隔在一米之间

艺术是人类对美的呈现,这是我总结的定义。呈现美的这个过程就是创造艺术;看到一个东西形成审美,产生愉悦,就是欣赏艺术。

我创造出一个我觉得美的东西,我可以叫它艺术;我看到一个东西,别人不觉得美,但是我觉得美,我也是在欣赏艺术。

有一个著名的公案说,有个艺术家看到雪地里的一泡狗尿,说太美了,这个黄色实在太美了。这个艺术家是傻吗?不是。这个艺术家这么说没有犯任何错,但并不是说对于所有人来说,雪地里的一泡狗尿就一定是艺术品。艺术是颇为个体、主观的活动。

植物皆美,人不是。人创造出的艺术品有没有高下之分?我的答案:有高下之分。我自己的划分是四品:金线之上的艺术品、基本及格的艺术品、不及格的艺术品以及自娱自乐的游戏。判断依据有四点:

第一,是不是真实生动?

第二,技术是否能让人产生愉悦或冲击?

第三,是不是达到了打动人心的目的?

第四,最上品的艺术品,就是上天把艺术家当成媒介,传递上天之意。

普通人如何跟艺术发生关系

有四个方法,可以让艺术品进入我们的生活。

第一,忍受麻烦,去博物馆。去任何一个城市,一件必须做的事就是看它的博物馆。管理完善的博物馆,人也不多,逛起来舒服,你可能跟凡·高的《向日葵》、鲁本斯的画作就隔着一米,为什么不去?几百年的时间立刻缩短,你和美就相隔在一米之间,你那边就是美。

第二,多看画册。买几本好的画册,经常翻翻,文字都不用细看。

第三,买有眼缘的、买得起的原作。原作承载了太多复制品没有的原始信息和质地。买得起就是,如果有余钱,你可以把余钱的10%~100%去买艺术品。能买成名艺术家的成名作,当然好;如果买不起成名艺术家的成名作,就买成名艺术家的小幅作品,或买不成名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买有眼缘的,就是买能够看对眼的作品。

第四,如果是艺术的门外汉,最简捷进入艺术的方法是四个“10”:10个必看的博物馆,10本必看的艺术书,10个必须了解的艺术家,10个需要了解的艺术专业词汇。

多买、多看、多让它们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之中,你的生活也就沉浸在艺术里了。

钱和艺术是两码事

有没有钱是一回事,能不能当个好艺术家,又是另外一回事,两者都不可控。有钱并不等于能当好艺术家,好艺术家也并不等于有钱。

学艺术跟成为艺术家又是两回事。艺术家很少,但是艺术工作者很多。你可以做设计,可以做服装。学了艺术之后,你可以做很多跟艺术相关的事。如果你观察日本、英国日常生活里的橱窗、街道、标志、包装等,到处是对艺术的需求,到处都需要从事艺术工作的专业人士。

我们可以把艺术和钱分开。你可以用别的、非艺术的方式去挣钱,同时追求艺术,不让艺术跟钱发生必然联系。分开有分开的好处,你在追求艺术、滋养灵魂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钱。当然也有分开的不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中去。所以穷孩子可以做艺术,但是不一定用100%的时间去做艺术。

在艺术的山尖种自己的草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第一版是在1950年出的,他坚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这里我解读几句。

有些人滥用“科学的”语言,不是意在启发读者,而是要读者对他们肃然起敬。难道不正是他们高高在上、坐在云端向我们“垂教”吗?

我特别同意。好多专家写所谓的专著,心里在想:看不懂吧?费劲吧?你看不懂说明:一、你傻;二、我是专家,你要对我肃然起敬。

但实际上,如果这些人不能把复杂的事说清楚,说明他自己不懂。你不应该难受,应该责备所谓的专家没有吃透。如果他吃透了,还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那说明他的文字表达能力有限。

渴望独出心裁也许不是艺术家的最高贵或最本质的要素,但是完全没有这种要求的艺术家却是绝无仅有。

如果艺术家只是重复他人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甚至重复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为什么还要创作?

把艺术的不断变化天真地误解为持续不断的进步。每一个艺术家都确然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上一代人,而且在他看来,他所取得的进展前所未有。

认为艺术跟科技一样是进步的,一代比一代强,这是可笑的误区。艺术像座山,自古以来就在那儿,只有极少数的艺术家爬到山尖儿,跟古往今来的伟大艺术家并肩,就已经不错了,不可能再大范围地超越。他爬上去之后,能做的是在山尖种下一棵自己的“草”。从山下到山上的过程,他可以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也就到此了。

搭配一束花时,要掺杂、调换颜色,这里添一些,那里去一点儿,凡是做过这种事的人,都会有一种斟酌形状和颜色的奇妙感受,但又无法准确地讲述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和谐。

这句话揭露了艺术的本质。和谐,是形状、颜色、构图、光线等这些主要因素的平衡。可能无法表达,但是有些作品就能呈现,这种和谐就是“金线”。

上一章:不以效... 下一章:恋物是...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