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尽人生苦后的一点甜

了不起  作者:冯唐

苦不苦,想想杜甫。杜甫这一辈子太惨了,每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就重读杜甫,就多了一点安全感。有时候人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好意思,杜甫,但是还是谢谢你!

杜甫一辈子生活在边缘。一直想做官,一直做不成。一辈子颠沛流离,靠卖中药、吃闲饭生活,过了小六十年。小儿子饿死,最后自己也在江上又穷、又饿、又冷、又病,然后死了。

他一直表达在当下,写的都是他观察、经历的东西和真情实感,真到诗歌可以作为“诗史”,有史料价值。

杜甫的诗又称得上“文心雕龙”,“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遣词、炼句能力,从古至今不能说第一,但一定能排前十。而且他并没有为了新而新,为了怪而怪,为了出奇而出奇,是很舒服地做到了最好、最合适。

杜甫早期的豪迈和浪漫

有天赋的诗人,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写出了优美的诗篇。但是这不是一个必然关系,有很多机缘巧合,有很多造化于神功。

杜甫和时代相互成就,没有那样的时代,很有可能出不了杜甫这样的诗人。

杜甫早年的诗流传得非常少,有一首相对经典的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写了很多古体诗、自由诗,而杜甫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律诗做了非常好的归纳、整理,甚至经典化。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我登上山顶,一看这些山,都太小意思了,都在我脚下。

看这个转化,他是望岳,站在一个地方,没有到山顶的时候去望这个岳,就好像望自己的未来。从无我之境到有我、到我甚至站在了山顶,把山都比下去,都看下去。男儿了不起。

杜甫另一首早年的诗,《房兵曹胡马诗》。胡马是塞北或西域马,“(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就是杜甫早期诗的态度,“万里可横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就像李鸿章当年写的“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一万年来谁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即使离家三千里,我也要扬名立万成为王侯。

年轻人都有一股狗血,少年气、少年血,少年当自强,少年该吹牛。当阳光灿烂,就该歌唱;当春风吹起,就该梦想。

他还有一首相对早期的诗——《夜宴左氏庄》,我非常喜欢。

杜甫的一生是靠卖中药、蹭闲饭生活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而《夜宴左氏庄》,说的就是他在蹭吃、蹭喝过程中的感受。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林里有一丝丝微风,细细的初月落下去,像漂亮姑娘细细弯弯的眼睛闭上了。衣裳沾上了露水,琴声雅静,慢慢地铺开。杜甫是动词之王,“衣露净琴张”,这个“张”字用得,像水样弥漫开。

花旁边的一条小径,暗暗的水流从旁流过。春天的星星,小小的星星,能看见草堂的样子。“流”显不出多高明,但是有“流”的铺垫,“带草堂”的“带”字就显得太棒了。

看看书,不知不觉蜡烛已经快烧完了。拿起一把宝剑比画,看着剑,叹口气,内心肿胀,喝口酒。

我读读诗,写写诗,听到了吴国的口音,想起了范蠡。他离开了权力场,离开了油腻之地,离开了是非之乡,驾着一叶扁舟,带着西施,带着钱袋子,然后就消失在江湖之中。看上去我在江湖,但是江湖中只有我的传说,不再有我的新事发生,而那些打打杀杀跟我已经毫无关系了。想的是挺美。

杜甫:李白是神仙

杜甫最爱谁?爱他老婆吗?可能爱,但是给她写的诗非常少。

杜甫流传至今的1400多首诗里,写给谁的最多?毫无疑问,就是写给另外一位大诗人,比他年长10岁多一点的李白!

这是杜甫赠李白的第一首: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这首诗基本把杜甫的心情、生活状态都交代清楚了。他在东都洛阳已经晃荡了两年,见到的都是一些油腻的人和事。平常他看着别人家吃腥膻的鱼肉,但是自己没的吃,连蔬菜和米饭都吃不饱。青精饭是道家常见的饭,但他也吃不到,所以脸色不太好。想采药,但是没钱,所以山林去得也少了。您李白如果不想干了,不是您才能不高,而是想求仙访药。咱们约一次,到梁宋去玩一趟,希望跟您一块儿去捡点好仙药。(“梁宋”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商丘一带,离洛阳并不远。)

又是一首《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秋天咱又相见了,咱俩还在天地之间飘着,也没有像葛洪一样炼丹求长生。咱们就是整天痛饮狂歌,白白地过日子。最后一句我喜欢。“飞扬跋扈为谁雄?”谁在主宰乾坤?谁在吹牛?谁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如果不是你我,那是谁呢?

杜甫青壮年时期写的《饮中八仙歌》,当然八个人里也有李白。他们喝酒、聊天、谈诗,互赠诗歌,这是唐朝顶尖文艺活动。

直书战乱,饱含忧患和悲悯

杜甫关于打仗的诗,描写得就比较惨了。

比如《兵车行》,背景涉及几场大战,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诗句是“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下面一首《月夜》也是讲战乱的,背景是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杜甫携家眷逃难至鄜州。到了七月,玄宗退位,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只身投奔。他在投奔途中被叛军所俘,当了俘虏。他被带到长安,对着月亮,想起老婆孩子,写了这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大意是:我望着月亮,不知道老婆跟孩子在哪儿,但他们也会看月亮。小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思念,虽然老婆懂,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著名的惨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大意是:国破了,大地还在,春天挡不住,草木还是长得挺好。但是看花的时候觉得花也在落泪,听鸟叫的时候觉得鸟也在伤心。连天的战火已经持续三个月了,没有一点家里的音信,我现在头发全白了。

读《赠卫八处士》,能体会一下人生之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生活的时代战乱频仍,大家就像不同的星星一样,碰不到一起。忽然能见了,感觉时间过得可真快,二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是个少年。这次见你的时候,你已多了一行儿女,人生真是神奇。他们问我从哪里来,还能给我斟酒。咱们终于见面了,吃点好的。夜里下雨,在园子里剪点春韭,炒点鸡蛋,真好。多喝一杯吧,明天再分手,今生有可能就再也见不了了。

经历过不寻常,才明白寻常的幸福

杜甫号称晋代名家杜预的十三代孙,其降生以后,家族的声势渐渐地衰落到底。杜甫在诗里经常推崇杜预和杜审言——杜预能打,杜审言能写诗。虽然这样,但十三代,基因都不知道稀释成啥样了,简单地说就是个破落户。

而杜审言的诗比杜甫的差远了,但杜甫很推崇他的爷爷杜审言。他在他儿子生日的时候吹牛说“诗是吾家事”——诗是我们杜家人的事。他经常吹牛、自恋,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些人,他都不看在眼里。我觉得杜甫有一半是实事求是,跟曹植、刘桢、贾谊比起来,他确实强出了好大一块。

青年:没写什么诗,也没多少心事

杜甫在20岁到29岁期间有过两次长期漫游,基本上都是在吴越和齐赵,基本上都是交朋友、喝酒和写诗,可惜只留下了两三首诗。其中有一句是“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登兖州城楼》),意思是:我向来以古为师,古人圣贤的智慧都在我心胸里。

他这近十年虽然玩得开心,但没考上进士,没交上什么有用、有名的朋友,基本上就是“鬼混”去了。

杜甫30来岁的时候,他爹死了。本来他爹还能给他一些生活费,而此后,他就开始了这一生的主题——讨饭。文人讨饭,要讲点风骨,不能叫讨饭,而是说去拜会那些贵族。贵族总得活得有点情调,需要文人、乐工、书家、画师,作为生活的点缀。他们点缀你的生活、装饰了你的梦,你就给人一口饭吃——就是这么一种生活环境。

中年: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杜甫这口饭吃得并不好,可能因为杜甫的身段不够柔软,可能因为杜甫就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那时候的文人比现在惨多了,现在我的读者还能给我口饭吃,那个时候读者能背你的诗,就是对你最大的支持。

在那段时间里,他有了一个大的副业——采药,“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但可惜了,他如果真在卖药上好好发展,比如杜甫大补丸、杜甫消气丸、杜甫神仙散、杜甫销魂丹……文案一通写,往药丸上一贴,一卖,就不用“寄食友朋”了。

我从做生意的角度讲,杜甫被他祖上当官的传统害了。他如果跳出来不做官迷,就“卖药都市”,认真做也挺好。

漂泊、乱世、死亡

杜甫在40岁前写的诗歌留下的不多,而《兵车行》的出现是个标志性的事件——他开始把目光放到基层,放到身边,放到他自己熟悉的、心中不满的事情上。

杜甫45岁时,国破了,旧日的朋友不是跟皇上跑了,就是被弄死了,不是被俘虏到洛阳去了,就是投降了。杜甫开始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在这十四年中,他写了很多非常接地气、除了惨就是苦的诗歌,比如《月夜》《春望》、“三吏”“三别”等。这期间,他还是靠卖中药和吃闲饭这两种主业过活。

在草堂:尝尽苦药后的一点甜

再后来,杜甫到了成都,找到了他的好朋友严武。成都是天下富庶之地,杜甫在50岁左右,终于迎来了他这辈子最快活的时光。他在当地地方官严武的帮助下,建了座自己的草堂,终于可以不用流离失所,能有个自己落脚的地方。

他的有些诗写得非常舒服,比如说《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到了765年,他53岁的时候,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开始往家走。他停在了夔州,也就是四川奉节这个地方。由于山太险,地太偏,又没人,又没乐,交流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他写了好多跟当地生活有关的诗歌,而且写了好多有关回忆的诗歌。他身体时好时坏,各种老年病开始缠绕着他,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最后牙齿掉了一半,耳朵也聋了,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两年里写了430余首诗,这是他一辈子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一叶孤舟,人生落幕

两年之后,杜甫离开夔州,走到了湖南,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他登上了岳阳楼,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最后这两三年,他一路奔波,没家、没房子、没钱、没朋友,大部分的岁月都是在船上度过的,船成了他的家。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湘江遇上大水,停在一处,在船上五天五夜没有吃的。我想他当时一定想起了他那个不满周岁就被饿死的幼子。

在770年的冬天,杜甫在湘江的船上,离开了地球。这是郁郁不得志的一辈子,只有过四五年好日子的一辈子,写了1400多首诗歌的一辈子,是最终在江上小船上死了的一辈子。

上一章:留不住... 下一章:人生的...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