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六里庄遗事  作者:东东枪

248.

金道士他妈生他的时候难产。特别难。有多难?他的生日是每年的八月二十八到九月初三。

249.

法聪问慧吟禅师,师父,咱这寺有多少年了?慧吟禅师说,你觉得多少年合适?法聪说,什么叫多少年合适啊?我问您这寺有多少年了!慧吟禅师说,你问这个干嘛?法聪说那天有人进寺来烧香,跟我问起,我答不上来。慧吟禅师说,你也笨,你给他随口说一个不就完了吗?一百年!法聪说,那么新?看着不像啊。慧吟禅师说,是吗?那说古一点啊,一千八百年,够不够古?不够咱还能加!

法聪想了想,问:师父,先有的佛祖还是先有的咱这寺?

250.

慧吟禅师当年也问过自己的师父,说师父,咱这寺有多少年了?师父说,五十年。慧吟禅师说,这么新?看着不像啊,你看这大殿什么的,都破旧成什么样了,我那天看,正殿东边的一片木板墙都糟朽腐坏了。师父说,都是做旧。慧吟禅师说,做旧?师父说,嗯,你说的那片墙,我老在那儿尿尿。慧吟禅师问,为什么要做旧?师父说,不做旧卖相确实不好。

251.

后来听到的说法是,五十年可能都多说了——慧吟禅师的师父就是普济禅寺的头一代住持,而这寺,是一位女施主送给他的。

为什么会有一个女施主为他盖一座寺?慧吟禅师问过,师父笑了,说,嘿,她不让说。

252.

王三姐跟好多人睡过觉。沈三变问过三姐,三姐,你为什么跟那么多人睡觉?三姐说,因为他们好。沈三变说,好就非得睡觉?三姐说,不睡不知道他们是真好还是假好。沈三变说,是说睡得好不好?三姐说,不是,是睡过之后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他们。

沈三变说,什么意思?三姐说,人都这样,一睡完就真了,不睡不行。不睡,你跟他们之间就总是隔靴搔痒,那个靴子得脱下来,脱下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沈三变说,只有睡觉这么个办法?没有别的办法脱这靴子?三姐说,可能以后会有,或者别人有,现在,我不知道。而且,这办法有什么不好吗?

253.

闵四跟闵五是孪生兄弟,俩人长得一般无二。既然是闵四闵五,就一定有闵一二三。一二三都是姐姐,男孩就他俩。虽然都是男孩,可爹妈都爱小五,不喜欢老四。家里分萝卜吃,萝卜心儿都是小五的,萝卜皮都给老四吃,说萝卜皮顺气、败火。

闵四从来不觉得萝卜皮顺气败火。问爸妈,说是吃得不认真,得认真吃,细嚼慢咽,才顺气,才败火。

254.

八岁那年,河里涨水,闵四闵五一块儿去河边看,小五脚下一滑掉河里了,闵四吓坏了,赶紧伸手去抓,没抓住,再抓,可就够不着了,不敢下水,眼瞅着小五让河水冲走,一开始还一边扑腾一边喊了几声,一会儿就不喊了,再过一会儿连扑腾也不扑腾了。闵四就沿着河岸追,边哭边追,追到天都黑了,也没追上。

再哭着走回家,已经快半夜了,腿都走肿了。爹妈在家已经急坏了,见回来了,忙问怎么回事儿。孩子还哭得跟泪人一样,边哭边说:我俩上河边看水,我哥掉河里,让水给冲走了。

255.

第二天,闵四头一回吃着萝卜心儿。萝卜心儿是脆脆的,甜甜的,一点都不辣。他说:妈,萝卜心儿真好吃。妈说:对,萝卜心儿顺气、败火。他想了想说:嗯。

256.

孙德龙孙大人晚年被朝廷派去契丹两年,去之前找同僚打听了半天注意事项。同僚们说,去北边,虽是苦差,但好在待遇不错,途中若有个灾病意外,朝廷也往往大有恤赏,运气好的话,封妻荫子也是有的。

孙大人那年六十八岁,听了同僚的话,不免有些动心,出发前跟妻眷儿女们把后事都交待清楚了,启程时又吩咐从人,说老爷我专爱吃各种腥膻生冷,咱们这一路一定要胡吃海塞,百无禁忌。

历二载,全身而返,甚憾。

257.

被派去契丹是有原因的。孙德龙孙大人处理一案子,本来只是两家争产业,结果被告那边越牵连关系越多,越攀扯事情越大,到最后竟然扯出一位王爷来,这王爷还不是一般的王爷,是皇上的亲侄子——也不怎么皇上都知道了此事,派人给孙大人传了个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定要秉公办理。孙德龙孙大人赶紧递了个折子上去,说皇上,不是微臣不想秉公办理,是真没办法秉公办理。

皇上又回话,说这是什么话?让你秉公办理,就得秉公办理。孙德龙又写折子,说皇上您是不知道您这侄子身上有多少事儿,要真秉公办理,得灭九族。

当天晚上,让孙德龙去契丹的圣旨就送来了。

258.

徐增福的爷爷是个奇人,当年人称“徐画龟”,因为这老头儿有个绝活,是在纸上画龟,竟然能化作真龟。有说是幻术的,有说是仙术的,反正确实是能变出抻脖子蹬腿的活王八来。

那时候就靠这招,他爷爷行走江湖,没少赚钱。后来有一年饥荒,他们家乡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的都有了。他爷爷就一个接一个地画龟,把变出来的活龟送给饥民们炖汤喝。据说连画了七八天,画了得有好几万只龟,救活了好几千户饥民。

不过不知怎么回事,龟画得越多,他爷爷就越瘦越老,那七八天下来,就枯瘦不堪,最后吐血而死了。而且,奇的是,吐出来的血里都还有几只指甲盖大小的小龟。

那几只小龟也让饥民们一块儿给嚼了。

259.

刘美丽小时候,他爸老从宫里带红枣回来给他吃。枣不大,都是去了核、烘干过的,又脆又甜特别好吃。

后来刘美丽才知道,那些枣是宫女们拉屎的时候堵鼻孔用的。

260.

叶四姑当年在长安的平康坊当过好几届花魁。当时全长安敢称花魁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她,一位是比她年长二十多岁的一位老前辈,叫倪爱爱。

冯有道的诗歌代表作就是他年轻时写的一首《赠倪爱爱》,全文如下:万邦济济多如云,唯有大唐冠群伦,大唐当数长安好,你比长安胜三分。

倪爱爱后来确实有个艺名,就叫“胜三分”。

261.

慧吟禅师晚年经常跟弟子们回忆自己当年在普济禅寺里的生活。他的回忆往往以同一句话开头:“有一年,咱们寺里香火不好……”弟子们后来就问,师父,怎么这寺里香火老不好?

慧吟禅师说不是啊,有好的时候。弟子们说那怎么你回忆里头这寺一直是香火不好?禅师说:香火好的时候能有什么故事?好故事都出在香火不好的时候儿。我师父跟我说过,他当年就是因为以前在的那寺里香火太好才上咱们这儿来的。

262.

刘美丽小时候发现同一坊里住着的那些达官贵人们家里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就自己家里一到晚上就黑黢黢一片灯也不点。

刘美丽问妈说妈咱家是不是没钱点不起油灯?爸在旁边答话说当然不是,不点灯是因为咱家喜欢这样,我跟你妈都喜欢让屋子里暗一点黑一点。刘美丽又问爸那你们为什么喜欢屋子里暗一点黑一点?刘遥远想了想,叹口气说:因为便宜。

263.

都知道李太白梦笔生花,李有鬼说他也梦过。细一打听,他梦见的是笔尖往外蹦蛤蟆。

“花呢?”“花蛤蟆。”

264.

六里庄的孙矬子和于矬子是双胞胎,都三十多岁,长相也一样,五短身材,黑脸无须,见人就笑。不过,他们一个是孙宝善家的二小子,一个是于敬德家的老大。村里人都纳闷儿,但这么多年了,谁也没闹清楚。

有人去问他们,他们说自己也说不清。幸好村里人都通情达理,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闹不清也可以理解。

265.

孙脆弱和韩孤独曾经结伴去长安找差事做,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专业对口儿的,只发现有一家马戏班在招人。孙脆弱和韩孤独就想去试试。

就去了。人家先一人发了一张履历表让他俩填。除了姓名籍贯之外还有一栏叫“特长”,孙脆弱想了半个多时辰写了俩字儿:憋尿。出来之后问韩孤独,韩孤独说他写的是癫痫。

孙脆弱叹了口气说:完了,这活儿八成是你的了,你这个难度比我那个高不少。

266.

朝廷来旨意,说皇后总算生了太子,要求各地上报祥瑞,报得好的上边给奖赏,好的有粮帛,次的也有个流动小红旗什么的可以挂。祥瑞分好几等,枯松再生算五等祥瑞,死者复活算四等,老头儿老太太活过一百二十岁又长了新牙是三等半。

连流动小红旗也一次都没挂到过六里庄。因为每次报祥瑞,李有鬼都报“大姑娘怀孕”。

267.

有一次杨温柔来姜胡子家串门,姜胡子聊着聊着天突然说了句“你等我一下”就转身去了后院,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

杨温柔问他干什么去了。他说,有亲戚给送来一筐桃,他刚才忽然想应该拿几个给杨温柔带回家。杨温柔说:哦,那怎么又空着手出来了?姜胡子说:嘿,翻了半天,一个要烂的也没有。

268.

沈三变去冯有道家,瞧见冯有道歪坐在墙角正在叹气。

沈三变说老冯你这是因为什么叹气?冯有道说:唉,我是叹自古圣贤不数出啊,你想——伏羲,神农,周公,孔子……算上我才五个。

269.

徐增福十四岁那年,夜晚在灯下看小说,被书里的妖异故事吓得够呛,他妈从隔壁屋过来,跟他说:增福,害怕就别看了,早点躺下,睡吧。说完又出去了。徐增福说好,然后就躺下来,吹了灯,准备睡觉。

但躺下又睡不着了,因为想起一件事来:妈死了好几年了。

270.

姜胡子曾经给自己做了件儿龙袍穿,只不过绣得不太像,几条龙有的像皮皮虾有的像大蜈蚣,布料也黄不黄绿不绿的。

不知道谁给举报了,上头派了几个人来查,看完捂着嘴乐着走的。姜胡子挺爱穿,穿就穿吧,除了有点像寿衣倒也没别的坏处。

271.

穿着龙袍的姜胡子天天在自己家上朝,每天五更天就坐在院子里面北背南吆喝“有事早奏!”,把半个村儿的公鸡母鸡全都闹腾起来,站在他院子里听他处理国事。

有邻居被吵醒了,过来抗议,姜胡子就从三条腿儿的破龙椅上下来,走上前去赔笑:“爱卿莫恼,朕准奏便是!”

272.

老高太太的丈夫是高老太爷,高老太爷以前是当官的,年轻时先凭文才考上了举人,同时又以武艺高超箭术奇绝闻名。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高老太爷好像并不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这从他为孩子取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老高太太和高老太爷一共有子二人,老大名唤高不举,老二名唤高不射。

273.

有一回,高不举瞧见高老太爷在自己家门外的路上撒了几枚铜钱。

高不举说爸你干嘛?高老太爷说我没干嘛。高不举说你怎么没干嘛?没干嘛你那是干嘛呢?高老太爷说嘿嘿我就往地上撒点儿钱。高不举说你往地上撒钱干嘛?高老太爷说一会儿你妈过这儿准能捡着,我让她高兴高兴。

274.

老高太太确实老捡着钱,每回捡着都挺高兴。回家都会跟高老太爷念叨念叨。当然,这都是高老太爷生前的事儿。后来高老太爷没了,捡着钱就没人可念叨了。

钱倒还是能捡到,只是次数少点儿了,而且因为没有高老太爷可念叨,所以好像也没以前那么值得高兴。

275.

刘美丽跟沈三变说自己的爸爸以前是从西域往云南贩马的,好几年才能走一个来回。但他跟王坏水又说自己的爸爸以前是给白居易家管账的,白居易家有多少钱、家里谁最爱乱花钱,他爸爸比白居易都清楚。

杨温柔听说的又不一样,杨温柔听刘美丽说,刘美丽他爸是造船的,他家祖祖辈辈造船,秦始皇那时候徐福出海坐的就是他家的船,到他爸这辈儿已经是几十代了,现在来大唐的遣唐使,乘的船都是他爸给造的,日本那边的国王特别感谢他爸,隔三岔五就接他过去住着,给吃好的喝好的,临走还给金条。

冯有道问刘美丽,你老这么胡说八道你爸,你爸乐意?刘美丽说,老冯,你不知道,这都是我爸当年告诉我让我这么编的。

276.

有一年腊月,周如麻跟着师父唐瞎子去给人唱苦曲儿。

那时候周如麻还没瞎,眼瞅着师父刚唱了几句,就有嫩绿的小草苗从冻土里挤挣着钻出来听唐瞎子唱曲,等唐瞎子唱完,又缩回土里去。

277.

冯有道有一天忽然要去长安城,说是要去看一个老朋友。他说他这老朋友叫葛春风,从小一起长大的,但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聊文学艺术什么的聊急眼了,吵起来了,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冯有道跟沈三变说,之所以要去找葛春风,是因为自己想了几十年,终于想明白当年那次聊天,确实是葛春风说得有道理。

冯有道还说,葛春风家附近有一家卖乌梅饼的,特别好吃,这次去了一定要再买点尝尝。石胖子说,那老冯你也给我们带点儿来呗。冯有道说,其实细想想也没那么好吃。

278.

冯有道是清晨出发,到傍晚就回来了。石胖子问他见到葛春风没有,他说见到了。石胖子问吃到乌梅饼没有,他说吃到了。石胖子问乌梅饼好吃不好吃,他说好吃。石胖子问乌梅饼是什么味儿的,他说是你一辈子吃不到的那么个味儿的。

279.

冯有道去长安城那天其实没见到葛春风。他找到了葛春风家,但见到的是葛春风的侄子。葛春风的侄子也没见过葛春风——那侄子说,听说自己这叔叔活到二十三岁那年就死了。

卖乌梅饼的铺子,这侄子听都没听说过。

280.

那天回六里庄的路上冯有道想,自己早该死了。好玩的人都死了,好玩的东西都死了,好玩的一切都死了,自己又那么老,活着做什么。不过冯有道可能确实是太老了,所以后来这些念头,他又都给忘了。

281.

金道士有一回被人请去外地抓鬼,出发前他来找石胖子,说想要几首诗。

石胖子说要什么诗?金道士说,就你平时写的诗,那些作品,给我用纸抄点儿,我带着。石胖子说你不是去抓鬼吗你带这个干什么呢?金道士说,我拿你这诗吓鬼用。

282.

刘美丽九岁那年,有一次,在学堂里让几个大同学给打了一顿。挨打的原因是背书背得好。其实刘美丽已经故意背错了好几句,结果还是挨了揍。

不敢让家里人知道,可裤子给扯烂了,回家奶奶就看见了。奶奶问:裤子怎么破了?刘美丽说:让狗咬的。奶奶说:狗咬的?多大的狗?刘美丽说:两个十二,一个十三,还有一个十岁的。

283.

第二天早上,刘美丽的爸爸刘遥远跟刘美丽一起去的学堂。刘美丽不想让他去,刘遥远说没事,爸去了跟你们学堂的裴先生说说,先生想必是讲理的。

到了学堂,进了门,刘遥远瞧见学堂的裴先生正被几个学生脱了中衣绑在门框上逼着学猫叫。那几个学生说你是谁?你找谁?刘遥远说没事儿没事儿你们忙你们的别理我我就是上厕所路过。

284.

自称是上厕所路过儿子学堂的刘遥远被那几个学生给打了。对,就那几个,两个十二,一个十三,还有一个十岁的。刘遥远的裤子也给扯破了。逃跑的时候被门槛绊倒,还把小腿给磕破了一大块儿,不紧不慢地流着血。刘美丽搀着他,俩人沉默着,慢慢地往家走。谁也不说话。快到家了,刘遥远说:美丽,一会儿见你奶奶,你就说爸爸是让狗给咬了。刘美丽说:好。然后,又沉默。

又走了一会儿,刘美丽说:爸,你别着急,我快长大了。

285.

刘美丽那几年特别想学点穴功夫,有个在班里江湖地位跟他差不多的同学跟他说他家祖传会点穴,让刘美丽拜他为师就教给他,刘美丽问怎么拜?那同学说你就给我磕三个头就行。刘美丽二话没说跪在地下给磕了九个。

同学说磕三个就行你磕这么多干嘛?刘美丽说我怕你认为我心不诚。那同学说好好好,心诚就好,然后就传授了刘美丽一套点穴手法,说你照着这个练练,几个月一定有变化。刘美丽就照着练,天天练,有空儿就练,练了几个月下来果然有了变化:手指头骨折了。

286.

高老太爷过世后,有一回,高不射瞧见高不举在老高太太家门外的路上撒了几枚铜钱。高不射说哥你干嘛?高不举说我没干嘛。

287.

季西芒本来是开布铺的,那年,他们那小城里忽然冒出来一首童谣,叫:城门见血色,满城皆遭祸。别人都不当回事,就季西芒胆小,当了真,每天都去城门口附近转转,看是否有变化。大家见了,都觉得这季掌柜有毛病。有好事者,打算吓吓他,故意弄了盆狗血,泼在城门上了。

季西芒见了,大惊失色,回家收拾点细软,带着妻子儿女仓皇出城而走。有心善的上前提醒,说季掌柜你不必着急往城外跑,那血是狗血,是那些人为了吓你故意泼上的。季掌柜说我知道,他们那盆都没收起来,我都瞧见了,谢谢您,回头再聊吧,我先走了——您最好也赶紧躲躲。那几位好事者都乐坏了,知道此事的也都笑季掌柜迂笨。

当天晚上,城里就起了一把大火,风助火势,烧了一夜,城内房屋店铺基本上尽皆烧毁,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288.

季西芒在外避了些时日,回城去看。城里只有些幸存者在收拾那些断壁残垣,见他来了,都急了,说你还有脸回来?还我们妻儿老小的命来!一块儿把季西芒打了一顿,身上的钱也抢了。季西芒这才带着家人来到长安附近,留在了六里庄。

289.

石胖子也写过白话诗。说这个好写。没事儿就写。一摞一摞地写。写了好多年。

写得挺肉麻。翻开一看全是顺口溜儿——“为你的头上戴一朵野花,让它替我亲吻你的头发。我命令夕阳陪你走完这条山路,暮光中我的歌声随你缓缓回家……”,这首诗叫《可惜我从不曾这样对你》。他拿给沈三变看,沈三变说,也就这名字还凑合。

290.

郑魁升老跟杨温柔说自己从小就热爱文学,熟读三国故事,特别崇拜三国人物。杨温柔问他最崇拜三国里的谁,郑魁升说最让他崇拜的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孔明。

291.

吴不利被派到高句丽去搞文化交流,去了三年半,回来之后看见媳妇儿刚生了个大胖小子。问怎么回事儿,媳妇儿说是某晚梦见一个金盔金甲的神人驾云而来进入房中,因而有孕。

吴不利表示很高兴,嘿嘿地笑着说那可不得了,这孩子是神人所赐,今后八成出将入相。

沈三变后来听说了,跟他说:你是不是傻?这也信?吴不利还是嘿嘿地笑,跟沈三变说:还是信了好。

292.

丁三两叫丁三两是因为他喝酒的习惯——逢酒就喝,喝就三两。据他说,一两是甜,二两是美,三两是爹。甜和美都容易理解,什么叫“爹”?起初大家都理解成这酒喝到三两,就觉得自己是全世界的爹了。后来才知道不对。丁三两说,你们不知道,每次喝到三两,我爹就来跟我聊天。

说这话那时候丁三两他爹就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喝死的。

293.

丁三两他爹上次来找丁三两谈的是保甲制度改革的问题,上上次谈的是茄子的栽培技术,再上次谈的是租庸调制度的长处及弊端,以前还谈过诸葛亮确有其人否、星座与命运的关系、青少年早恋的危害等等。

294.

人家文人都爱写诗。写得好写,写不好也写。不写让人瞧不起。冯有道就很少写诗。写过几首也大多数是大白话。

那些诗大多数都散佚了。除了个别著名的如《赠倪爱爱》什么的,只有个别诗句还留了下来。比如某首七言绝句里的两句——“生活对我没有爱,我跟生活耍无赖”。

295.

金道士跟一个吐火罗的胡人学过种羊之术。据他说,每年初冬时节,将羊肉切成小块,埋入水边的土中,在旁吹胡笳作咒语七日不断,土中就会自然隆起一个小土包来,从此,每隔七天要来浇一次水,直至来年春日,风破土包,就有小羊自土内而出。

杨温柔问他种过几次,成功了没有,他说一次都没种过,只见那胡人种过,确实有小羊从土内钻出来,特别萌。

296.

石胖子屁股大,学生们背后跟他叫“石大屁股”。

刘美丽跟他说:石胖子,你说你这屁股生这么大,有什么缘故?够用就好了呗!石胖子白他一眼,问:那你告诉我,多大的屁股算够用呢?刘美丽想了想答:你还别说,我还真答不上来。

297.

又有一年,普济禅寺里香火又不好——香火不好这事儿和尚们都习惯了,但这次不好得有点厉害。不好到连和尚们的伙食都不好了。

伙食一不好,和尚们就都急眼了。每次一急眼,慧吟禅师就组织徒弟们一起搞头脑风暴想主意,这次大家饿着肚子想了三四天,想出个主意来:咱们找点儿行头,假扮佛祖跟菩萨,在咱们寺里显显灵——各地群众听说咱们寺里真有佛祖、菩萨显灵出没,还不都来烧香许愿?就算不烧香许愿,过来看热闹也行,咱们不靠香火,靠在寺门口儿卖酸梅汤赚点儿茶饭钱也是好的。

创意想出来了,执行就简单了。徒弟们奉命下山,暗暗查访附近哪个村庄里正有戏班演出,然后直奔后台找老板借闲置不用或陈旧残破的行头道具。后来统计,半月之内共借到戏装十余套,虽然大多是宫女、士兵的服装头饰,但混搭一下穿戴在和尚们身上,效果也是很震撼的。大家问慧吟禅师:师父,这行吗?慧吟禅师说:行,很好,很好。大家又问:师父,要是佛祖和菩萨看见咱们这么瞎整,不高兴了,真显灵来批评惩治咱们怎么办?慧吟禅师说:屁话。他们来批评咱们?我还批评他们呢!有空儿监督,没空儿救济?

道具收集工作完成之后,和尚们用了两天研究造型,又用了一天排演动作,之后就又跑到周围的村庄里散布消息,说你们听说了吗我们寺里最近每到半夜就有菩萨显圣,有时候还菩萨佛祖一块儿来,牵着手搭着肩,站在房顶上唱歌跳舞吞宝剑吞铁球拿大顶什么的,特别哏儿,不信你们明天半夜来看看,我们出家人不打诳语,谁骗你谁是尼姑养的。

298.

结果还真来了人,头一天就十几个热心群众,二一天就上百了。和尚们都很兴奋,有的打下午开始就勾脸化妆,师兄师弟的还互相纠正动作、唱腔。师兄说师弟你这几句散板还得练练,师弟说对对对戏比天大艺无止境还是师兄德艺双馨。

到了半夜,和尚们根据事先的安排纷纷上了房,站在山门外头观礼的乡亲们一看就是一个碰头好儿——好菩萨!和尚们更来了劲,在房顶上把一身的天性都解放了。刚开始还是按剧本唱歌跳舞拿大顶,唱的都是之前慧吟禅师给写的词儿——“盛世四海庆升平,我们几位来显灵,普济禅寺香火好,感谢天下众宾朋”什么的。后来就唱乱了,佛祖唱起了河南坠子,菩萨唱起了山东快书。观众们看得高兴,纷纷鼓掌叫好,还有点播的:菩萨再来一段儿!佛祖给唱个粉的!

299.

显灵秀是八月二十八开演的,演到九月初四那天出了事儿。

演到中途,观众和演员都发现:房顶上怎么多了一位?这一位的穿戴也是佛祖模样,但身高要比其他和尚高出二尺,而且脸是金色的,双手也是,在月光照耀下闪着似金非金似银非银的那么一团光,也不参与表演,就在这些和尚们旁边静静地站着,微笑着看他们上蹿下跳。

直到所有人都因为发现他的存在而停下了手脚,他才朗声说了一句:告诉你们领导,以后不要这样子,再这样我可不高兴了,我会常来检查的……然后只听他喊了声“阿弥陀佛”,在他四周就腾起一片金黄色的雾气,而他,竟就在那雾气中消失不见了。

屋顶上的和尚和山门外观礼的群众们都跪下了。不知谁先喊了声:佛祖,再见!大家就都喊起来了。有喊“佛祖再见”的,也有喊“佛祖慢走”的,还有喊“佛祖把我带上”的,喊得一点儿都不齐。

300.

九月初五,普济禅寺里和尚们假扮佛祖结果引来真佛现身的消息就在附近的几个村儿里传遍了。当天下午开始,各地群众就纷纷奔这寺里来。没来看过显灵秀的那些也都来了。寺门口负责卖酸梅汤的小和尚后来回忆,打那天开始,他的营业额就接连不断地翻了好几番。

各地群众来到这里,除了喝酸梅汤等真佛现身,也都纷纷传说着这寺里的慧吟禅师让人假扮佛祖显灵结果被真佛拆穿的故事。都说这和尚弄虚作假光搞邪门歪道,幸亏真佛法力无边眼里不揉沙子。

301.

多年后,慧吟禅师圆寂,法聪等弟子收拾师父的遗物,发现一个木箱子底下有少半瓶金粉,一套戏装,两根高跷。

大家都纳闷师父这些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有人问谁看见过师父穿这套衣服吗?大家想了半天,谁也没想起来。法聪在旁边叹了口气,说:唉,留着也没什么用,烧了吧。就都给烧了。

302.

六里庄有个王哑巴,王哑巴娶了个媳妇儿,媳妇儿不哑巴,但跟王哑巴一块儿过了几年,慢慢就也哑巴了。都想问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可已经哑巴了,问不出来了。问她她就光摆手,笑。

303.

常元庆家两口子把自己家孩子送到石胖子的学堂来念书,石胖子问那孩子说你叫什么,孩子说我叫吊儿。石胖子说你再说一遍你叫什么?那孩子说我叫吊儿。石胖子说这是什么破名字,你有大名没有?孩子说没有,我爸说了,麻烦老师你给起一个。石胖子说,我不给你起,名字这种事,最好还是让你父母给起。孩子说,我爸说他喜欢文雅的,越文越好,之前他自己想了一个,说可能还是不够文,想让你给起个更文的。

石胖子说那你也先说说,你爸本来给你起的那个叫什么?孩子说,叫“常云雨”。

304.

老高太太的儿子高不举特别喜欢翻跟头。从十几岁时就常在村里翻,后来变成了走到哪翻到哪,一天不翻都不行。

问他为什么爱翻跟头,他说翻跟头舒服,不翻就头晕脑胀。他爸爸下葬那天,他从坟地回来的路上就开始翻跟头,穿着一身孝袍子沿着官道自己翻走了,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翻了好几天才停下来,停下来的第一句话是:这是哪儿?

305.

普济禅寺里来了一个小伙子,非要跟慧吟禅师聊聊。

慧吟禅师问你要聊什么?小伙子说大师我就想问问你,你看我这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年轻有为才高八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内外兼修经天纬地战无不胜光芒万丈的,我就想啊,我今后稍微努努力,肯定就做出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业成为万世敬仰的伟人了——可我就愁啊,你说,我都这么完美无瑕了,我要是真想做这个伟人,哪儿还有我的进步空间呢?我该往哪方面再努努力呢?

慧吟禅师沉吟片刻,说:这位施主,据我观察,你确实离成为伟人这个目标没多远儿,你跟历史上那些伟人相比,基本上也不少什么了,要说唯一还欠缺点儿的,也就“英年早逝”这一项还没做到了。

306.

“王三姐闷坐北楼珠泪满腮,忽想起青春一去再不能够回来。思来想去呀我的心不自在,躺在了牙床我就梦入了阳台。鼓打了三更我偶得一梦,我梦见那春秋四季颠倒过来——正月里掐樱桃在长街去卖,二月里游春带了菖蒲棒儿来,三月里牛郎又把织女会,四月里这严霜一打百草衰,五月里挂秋千高灯挂起,六月里鹅毛大雪铺满了街,七月里挂签儿一贴新年来到,八月里喝雄黄喜笑颜开,九月里闹花灯多么样儿地热闹,十月里摘了那桃杏花儿来,十一月农夫们前去耕地,腊月里头是暑伏热难捱……”

据说是王三姐当年唱过的歌。冯有道不知怎么也会唱。有人说,是倪爱爱当年唱过的,应该也不是原创。

上一章:卷第五 下一章:卷第七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