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冰糖葫芦小贩的集体死亡

六神磊磊读金庸  作者:六神磊磊

这是《鹿鼎记》里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小故事:

话说康熙年间的某一天,北京热闹的天桥左近,突然发生了一件很离奇的事,有几个卖冰糖葫芦的突然被查办了。

现场的情形是,二十多个差役忽然“蜂拥而来”,两名捕快带头,手拖铁链,把附近所有卖冰糖葫芦的统统抓去,糖葫芦也都没收了。整个查办的过程效率极高,快如闪电,雷厉风行,但又十分蹊跷。群众都表示很诧异:


“这年头儿,连卖冰糖葫芦也犯了天条啦。”


而那些卖糖葫芦的人,估计也是满脑子懵懂和不解:我怎么卖个糖葫芦都犯事啦?

所有人都感觉到发蒙,是可以理解的。这件事在他们看来确实是各种费解。首先,卖糖葫芦怎么会犯事呢?衙门怎么突然没事干,忽然想到打击一把糖葫芦了?

按照常理,天桥上那些手艺人和做小买卖的,打击谁都不奇怪,大家都可以理解,唯独打击糖葫芦让人费解。

比如打击一下卖艺的,因为他们耍刀弄枪,还收一大帮徒弟,搞不好滋生黑道帮派,制造不安定因素。又如打击一下说书卖唱的,这些人一张嘴巴不关风,只图痛快,整天胡言乱语,散布虚假历史故事和荒谬观念,影响力又大,有事没事打击这么一下,众人也理解。

可是卖冰糖葫芦,招谁惹谁了呢?众百姓甚至以为,卖冰糖葫芦是最无害、最与世无争的,别的买卖都做不下去了冰糖葫芦都会让卖呢。你要说是食品安全问题吧,隔壁还有卖毛鸡蛋的呢;你要说无证经营吧,天桥左近哪个有证?可别家也不见被打击。

并且往大里说,冰糖葫芦非但不影响安定,反而有利于安定。大伙买几串冰糖葫芦,吃在嘴里甜甜的,哈哈一乐,心情就好了,不顺心的事儿也想开了,不闹事了,岂不是对社会安定有利吗?

所以书上说,附近百姓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所以然。平时他们是最擅长阴谋论、最能胡扯瞎掰的,可这次愣是被难住了——冰糖葫芦招谁惹谁了?

那么,这次抓捕卖糖葫芦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来由是这样的:

某一日,宫里的假太后要杀韦小宝,将其擒住了。韦小宝情急之下,为图保命,胡说八道,临场编了一套说辞来吓唬太后,自称有一亲信,伴随在五台山老皇爷身边,随时监护自己在宫中的安全。一旦自己出事,老皇爷便会得知讯息,迅速处置太后。

这其实是一套非常幼稚和粗糙的说辞。假太后半信半疑,喝问韦小宝平时怎么和那名亲信接头联络。韦小宝被逼得急了,就胡诌了一句:


每隔两个月,奴才到天桥去找一个卖……卖冰糖葫芦的汉子。


韦小宝要给这个线人编一个职业,情急之中不知道编什么好,结巴了一下,顺口说了一个“冰糖葫芦”。于是,就发生了天桥打击冰糖葫芦的事件:


太后……将天桥一带所有卖冰糖葫芦的小贩都抓了,自然不分青红皂白,尽数砍了。


真是灾从天降,卖糖葫芦的可谓倒了血霉。倘若韦小宝当时说“天桥卖艺的”,那就是耍把式的倒了霉;如果他说“天桥说书的”,那就是郭德纲的祖师爷们倒了霉。可他偏偏说出来的是冰糖葫芦。

何其可怜,何其可叹。那些卖糖葫芦的,他们平时固然有无数忧虑,也许担心过收入不高,担心衣食无着,担心孩子吃不饱,但他们大概从来没有担心过安全问题。他们做过最坏的人生打算,但怕从来也没想到过犯官横死,身首异处。

假太后一念之间,因为一个很随机的原因,一个人们眼里最安全的职业就变成了最高风险的职业,一个最人畜无害的细分垂直领域就变成了最倒霉的领域。估计那段时间,本来卖糖葫芦的都在疯狂转行,家里的沙果子、糖浆都要赶快挖坑埋掉。如果你揭发谁是卖糖葫芦的,对方一定和你拼命:你才是卖糖葫芦的,你全家都是卖糖葫芦的。

连带效应之下,天桥上恐怕做近似生意的都要转型,卖冰糖的、卖鸡毛换糖的、卖葫芦丝的怕都不敢做生意了,生怕也跟着陷进去。孩子们也都不敢吹葫芦丝了,家长会一把打掉:小王八蛋你还要不要命?

而且,任凭天桥百姓想破了脑袋,也绝对猜不透这起大血案的原委。因为你从下往上捋,无论如何捋,都只能按常理去猜,是不是因为证照啊,是不是因为卫生啊,等等。可是《鹿鼎记》里,那个世界的很多事情,人家上面动议的时候是不按常理的,是随机的,是不能预测的。清廷之中,足够伤害小小糖葫芦贩子的强大存在太多了,谁吐个茶叶渣都可能把你埋了。

再说深一步,天桥左近的人其实有两种死亡的可能:一种叫常规死,就是你干的事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是要打击的,区别只是早打击、晚打击而已;另一种是随机死,按常理不会收拾你,但谁知道呢。

可能是谁的一念之间,或者是一个什么偶发事件,谁的一句话、一次误解,都会把倒霉的糖葫芦贩子们套进了瞄准镜。韦小宝这边扇动翅膀,那边天桥上掀起风暴,一堆卖糖葫芦的就挂了。先把你收拾了,末了自然有人解释官方原因——糖葫芦太甜了让孩子长蛀牙,又或者是,根本不解释原因。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总会太平,人们终究是需要糖葫芦的,孩子的嘴里终需要点廉价的甜味,大伙的日子还是得过。所以一段时间过后,卖糖葫芦的又会探头探脑地出来,重新走上天桥,包括差役自己也会买糖葫芦吃。

一切都会和打击之前一样,天桥上又恢复了熙熙攘攘,只不过新一代的小贩会跑得更快一点,一看苗头不对,扔了草棍子就溜。而“糖葫芦招谁惹谁”了,则会成为永远的谜团。

上一章:补锅匠... 下一章:金庸会议学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