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非国际派宣言

鸟有什么好看的  作者:川上和人

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咦?怪了……我的英语有这么烂吗?

我不是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曾几何时,我也被同样的违和感笼罩过。难不成是因为我看了太多遍原田知世[日本女演员,在1983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穿越时空的少女》中出演女主角。],一不小心掌握了穿越时空的能力,所以才会一遍遍经历同样的事情吗?不对。只是每次的经历碰巧都一样罢了。麻烦了。这下真的麻烦了。我有英语会话恐惧症!

我的脚下是葡属亚速尔群岛。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人们便将这里定位为大西洋的海上要冲,大力建设。群岛漂浮在大陆以西约一千四百公里的海面上。其实岛屿和海底是连着的,所以说“漂浮”可能不太准确。这就是个修辞,不必纠结。为了发布研究成果,我特意过来参加一场生物学的国际会议。

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都精通英语——这种毫无根据的误会在全社会大肆蔓延,可把我愁坏了。

我是在日本土生土长的纯国产科学家。从没留过学,永远跟友好的留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出国旅游也会细心周到地避开英语圈国家,把提高英语水平的可能性统统扼杀在摇篮里。我能用英语读写论文,但“哑巴英语”才是日本人的默认属性啊。

不过人类的神奇之处在于,会把自己想要逃避的东西小心翼翼地藏在意识的深处,看不见也摸不着。明明没在努力学习,却幻想着“说不定我的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变好了”,就报名参加了国际会议。等到了会场,又被自己的英语水平之低吓到。这已经成了每次出国开会的固定节目了。

说来说去,还是得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有工夫往月亮和火星跑,还不如早点研发翻译魔芋呢。我说“周四要做报告”,对方却附和道“嗯,在周六”。我说“我研究的是鸟”,人家却反过来问“您研究的是什么昆虫呀”。你们可别小瞧了我的会话能力!

这怎么想都不是我的错,绝对是日本教育制度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问题,所以我没什么好难为情的。一咬牙一跺脚,溜进国际会议打探打探情况吧!

对了,上岛吧!

自从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畅享了悠长假期,“岛屿生物学”便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岛屿是四面环海的狭小空间。海洋能起到屏障的作用,限制生物的移动,于是岛上便形成了特殊的生物相。

生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它们有着怎样的特征?

我们该如何保护岛上的生物?

科学家怀着各不相同的目的,用形形色色的方法理解岛屿的特殊性,从中推导出普遍性的理论学说——这就是岛屿生物学。而我这次参加的,就是全球岛屿生物学家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大会。

不过这个会才开到第二届而已。两年前的第一届大会是在太平洋中央的夏威夷办的,所以这一次大家就跑到了地球另一头的大西洋,齐聚亚速尔群岛。

“又不是搞野外调查,只是开会发表研究成果而已,何必挤到交通不方便的离岛去啊?在城里找个普普通通的会议室不好吗?”

瞧你这话说的。温泉专家要开会,那肯定是去温泉。盗窃专家要开会,那肯定是在监狱里。岛屿专家要发表研究成果,去海岛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种活动肯定是参加的人越多越好。越多与会者发表研究成果,会议内容就越充实,学术价值也越高。要吸引那些以岛屿为根据地的科学家,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用岛屿当诱饵”。要是在新宿租个会议室开会,谁也不愿意去的吧?会议的吸引力最能体现主办方的能力了。

提起“会议”,大家可能会联想到“绷着脸的学者们拿着厚重的资料激烈讨论”的画面。但我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专门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

与会者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总结好,当着听众的面发表。发表有两种形式,口头和海报。主办方会同时开放若干个会议室,每个房间有不同的主题,大家可以选感兴趣的听。

口头发表由十五分钟左右的演讲和问答环节组成。对我这个英语会话恐惧症患者而言,口头发表无异于痛苦的修行,全程如坐针毡。当然,演讲部分是可以提前准备的,不至于出太大的洋相,可问答环节就不行了……

有一次,我去加拉帕戈斯群岛参加国际研讨会,进行了口头发表。好容易熬到了提问环节,可我听不懂台下来宾的提问,不知所措。见我这副样子,提问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双方陷入胶着,在场的所有人都走投无路。我只能一边冒冷汗,一边焦急地等待散会铃响起。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再也不想出那种丑了!从那天起,我再也没动过在国际大会做口头发表的念头。

所以这一次我选择了海报发表。把研究结果打印在A0尺寸的纸上,贴在会场,给来宾讲解一下就可以了。只要结合手势和动作,真心跟对方交流,至少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就算引起误会,让人无话可说,那也没关系。反正看海报的人不多,可以把对自尊心的损耗控制在最小。但是俗话说得好,麻痹大意才是最大的敌人。

两年前,我在夏威夷大学用磕磕巴巴的英语给两个美国学生讲解海报。我的英语大概还不如初中生,但只要一个一个蹦单词,对方总能听懂的。毕竟讲解的目的不是展示美妙的英语,而是传达研究成果。说不出准确的单词也没关系,双方可以通过心灵交流嘛。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讲完了,还挺有成就感的。就在这时,女大学生一语惊人——她说的那句话,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其实我会说日语的!”

好流利的日语啊!

“啊,其实我也会说。”

敢情你也会啊,怎么不早说啊!一把年纪的大叔被两个学生耍得团团转,操着磕巴的英语一通乱讲,怎一个惨字了得,我都要哭了。

夏威夷有很多日裔居民,去日本留过学的也不少。只怪我太纯真,不会怀疑别人。这段经历在我心中播下了猜疑的种子。

万幸的是,这次的会场在大西洋,懂日语的人应该很少,至少不用再出同样的糗。可仔细一琢磨,这哪里是“万幸”,客场作战的感觉明明更强了,好在英语总比葡萄牙语容易。在设计海报的时候,我以“抓人眼球”为第一要务,字体一律用红色。虽然最后的成品实在太红,看着有点扎眼,好在它吸引了很多与会者的注意,帮我搞定了发表环节。此行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一半。

近距离目击

任务的另一半当然是听其他人发表。这次的国际会议有来自四十六个国家的四百多位学者参加,发表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

而且因为会场设在欧洲,有很多关于大西洋、地中海岛屿的报告,日本学者不太熟悉。为什么岛上的鸟类大多颜色朴素?全球气候变暖会对岛屿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学者们从形形色色的角度入手,剖析岛屿生物的秘密。

从未发表过的成果、调查时的创意……学者们能在这里接触到论文中无法获取的信息,还能与外国同仁建立联系,扩展研究的人脉。最重要的是,你能在这里学到很多和自己的专业领域没有直接联系的学术知识。

科学家在日常搜集信息时,难免更偏重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但是国际大会发表的内容涉及各类领域,和鸟类有关的研究寥寥无几。所以我能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其他领域的研究,汲取新的灵感。

而且发表往往会结合图表进行,英语会话恐惧症患者也很容易理解。问题是,这条路也布满了陷阱……

这虽然是“国际会议”,可发表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无论是什么内容,他们都能抬头挺胸、堂堂正正地发表,这大概跟欧美的教育理念有关吧。其实仔细一听就会发现,漏洞百出的发表也不少。

不能这么解释吧!你没考虑到栖息地环境的影响啊!这可不是岛屿独有的特征啊!好想提问,好想订正,好想点评,好想和蓝眼美女交朋友。无奈我的会话能力实在太差,没有那个条件。作为天生的话痨,我差点被活活憋死,没办法,只能每天去药店看看有没有能让我变成老外的神药。

这类国际大会一定会有“实地考察”的环节。野外学者就该近距离接触各国的自然,开阔眼界。这一次,主办方安排我们去岛屿中央的森林散步,观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大西洋海岛的森林会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林子里肯定长满了我从没见过的奇怪树木,在有锁国倾向的岛国建立起来的自然观大概会被彻底颠覆吧。

我满怀期待地坐上大巴,朝山林进发。乍一看,这车跟日本的大巴没什么区别,只是驾驶座在左边罢了,可我坐下来之后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抬头一看,才发现天花板上居然有个紧急逃生口。也不知道这是为哪种紧急情况留的,开在那种地方多不方便啊?

所幸一行人并没有遇到紧急情况。岛上的低地都被开垦过,放眼望去都是牧场。大巴从每天早上为我们提供美味奶酪的荷兰奶牛之间穿过,开到山顶附近的森林。然后我们就下车散步了。

森林周边开满了蓝色的花朵,压弯了枝条。蓝花背后是广阔的针叶林。我明明是第一次来这里,却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难道是这几天太累了,产生了既视感?不,我的身体状态一直很好。不知为何,一种不祥的预感掠过心头……

“这是……绣球花吧……”

“嗯,从日本引进的,它是亚速尔最有代表性的花哦。”

“林子里的都是……杉树吧……”

“对呀,杉树也是日本产的,岛上的杉树种植业非常红火哦!”

这座海岛的开发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虽然有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却还将视线投向了远东的树,不得不说这边的开拓者很有眼光。没想到我大老远飞过来,逛的却还是杉树林。话说回来,我在夏威夷也见过杉树组成的人工林。各位祖宗,你们有工夫推广杉树,就不能花点心思推广日语吗?

看到这里,思想肤浅的人也许会说:“英语都烂成这样了,干吗不报个英语班呢?”不瞒您说,我也是有苦衷的。毕竟我肩负着培养科研生力军的重任啊。

世上有的是优秀的科学家。一边一篇篇发表着论文,一边用英语谈笑风生,一边和金发淑女亲切拥抱……看到这样的前辈,学生会有何感想?他肯定会觉得:“拉倒吧,我不是这块料……”然后放弃做研究的念头,离开鸟类学的世界。培养不出年轻人的研究领域是妥妥要完蛋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挺身而出了。

“别看他平时很拽,英语却非常烂哦。四十好几了还这副样子,不是也混得挺好的嘛。”

我能点燃学生们心中的希望。然后他们就会努力赶超我,成为肩负未来的人才了。鸟类学的明天完全取决于我的外语水平啊。

年轻人,这里有我呢,你们尽管往前冲吧!

上一章:1 下一章:3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