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反应:表达同理心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作者:蕾切尔·西蒙斯 |
||||
采访时,我请每一位成年女性和女孩为父母对她们困境的第一反应做出评价。结果很明显,那些积极倾听的父母最能帮得上忙。这些父母每天都会询问学校生活如何,在女儿哭泣时把她们紧紧搂住。他们会满足女儿的特殊需求,无论是晚一点去学校、放学铃声响起后立刻接走,还是准备特别的美餐。第七章提到的伊丽莎白向我吐露:“要不是妈妈,我一定会疯掉。她尊重我什么都不想说的需求,也尊重我希望她安安静静陪着我的需求。(我只需要她)抱住我,搂着我。” 这些表示基于同理心,是每个父母在尝试和孩子感同身受时都会做的。同理心是你的女儿陷入社交斗争时最渴望得到的东西。请记住,你的女儿的同龄人文化常常拒斥或否认感受:“你太敏感了”“我没那样,你误会了”“我只是开玩笑”。那么多人都说她的感受毫无根据,她需要你的帮助,才能认可自己的感受。同理心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人们惊恐焦虑时,同理心往往是最先被抛在脑后的。首先,就像火警一响我们就去灭火一样,我们觉得自己可以靠让问题消失来让孩子好受点,这情有可原。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习惯这么做:饿了就喂,困了就睡,哭了就抱。然而,随着孩子慢慢独立,同龄人对她的影响力会日渐增强,让麻烦“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依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女孩比父母先接受这个事实。)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反而让同理心反应短路了。 其次,感同身受会令人痛苦。这需要父母慢下来,承认并思考孩子受伤、被拒绝或悲伤的感受。这对父母来说也许是种痛苦的体验。同这些感情联系起来,会让你感到无助和手足无措。因此,如此之多的父母倾向于火速行动,这是可以理解的。琳达略带懊悔地回忆起自己对女儿的第一反应。事后想来,她说道:“我真不该步步紧逼(让她反击)……那样就成了按我的需求走,而不是按她的需求,有时我会想自己之所以犯下那种错误,是因为太揪心了,看不下去。” 向霸凌行为的目标女孩表达同理心,语气大概是这样的: “发生了这种事,我很难过。” “听起来太可怕了。” “换了我,我也会感到很_______。” “听起来你现在很_______,可以理解。” 同理心和表露情绪不是一回事,这不是你分享自己感受的时候。如果父母在孩子最需要同理心的时候哭泣或倍感无力,会让孩子感到非常不舒服。她们会感到需要照顾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你的反应会影响到女儿继续倾吐秘密的意愿,她可能会觉得不该让你知道这些混乱的感受,这是为了你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不太适合与你分享。 苏珊娜·科恩总是很难将自己的感情与女儿的感情分开。汉娜备受折磨时,苏珊娜差点崩溃。“我分不清哪些是(我的感情),哪些是她的。”她告诉我说。在一位治疗专家的帮助下,她明白了自己不能代女儿受苦,她的行为让汉娜感觉自己需要安抚母亲。“我希望自己能做好,”她说道,“但某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说谁要做好什么,而是只需要静静听着。(我需要)给她肩膀,让她发泄,让她将这种情绪释放出来,我是母亲,不能替她解决问题,只能给她关爱,而不是自己替她战斗。”最终,苏珊明白了她在女儿的经历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既尊重孩子的情绪,也能保持自我。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如是说。 常言道,控制你的情绪,否则就会被情绪控制。为了避免在女儿的情绪中迷失自我,你需要反观自己的感情。正如第九章提及的母亲们那样,许多人都和女儿一样经历过霸凌行为。你对女儿的反应,印着你的从前、恐惧和童年记忆。请思考下列问题: · 成长过程中,我与同龄人相处时最艰难的是哪一部分?这可能会对我现在的反应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 这种情况下,我最怕什么?这种恐惧理智吗?这种恐惧会让我产生怎样的反应?这种情绪能让我有效帮助孩子吗? · 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指导孩子渡过这种难关,我会给他或她哪些建议? 了解自己的感受,能让你脚踏实地。如果你知道自己会愤怒还是恐惧,就能更好地自我控制,并反思自己的冲动——更有可能扼制那些不假思索的破坏性冲动。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情感从何而来,做决定时就会三思而后行。 若想在回应女儿时正确地保持镇定,可以回顾一下她当初是怎样学走路的。当她滑倒摔跤时,如果你表现出惊恐之情,她就会感觉到你的惊慌,号啕大哭。如果你笑着说“哎哟!没关系!站起来!”并平静地把她扶起来,她也会更乐意继续练习。在关心的同时帮助她重获信心,激励她坚持下去,这才是你现在应该为她做的。金·卡明斯基(Kim Kaminski)是一位资深学校心理辅导员,她督促父母从自己的惊恐中走出来,做女儿坚强的后盾。“家长就应该有家长的样子,告诉孩子:‘有我呢,我会帮助你,我知道你能挺住的,我们一起想办法。’”如果女孩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形势会有好转,这时父母的力量能给她极大的鼓励。女儿自己没有勇气时,你要用自己的勇气来为她加油。 陪伴他人熬过痛苦或不幸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你需要照顾好自己。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善待自己,无论是运动、朋友的支持、咨询、冥想还是吃块芝士蛋糕。作为父母,你的成就并非是根据怎样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活下去来衡量的,如果你自己很虚弱,就无法照顾他人。 记住,除了语言外,行动也可以表达同理心。思考并询问孩子,怎样帮忙会让她在学校和家中更好受。观察孩子的日常情况,看看怎样可以帮她减轻负担。想办法了解她午餐和课间时做什么:如果自己一个人待着,去哪儿比较好呢?可不可以每周安排她去图书馆、艺术课或健身房两次?这些都不是终极解决方法,她也不能习惯性地逃避学校的日常,但如果她真的很痛苦,也许你可以为她找到一个喘息的空间。 平时她有其他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吗?鼓励她午餐或课间时加入那些小伙伴。如果你好友的孩子能和女儿玩得来,找他们聊聊。不过要小心:别让女儿觉得你在逼她和别人交朋友。一定要和对方父母沟通好,确保两个孩子有可能玩儿到一起去。不管你孩子的情况多糟糕,都别误以为朋友的孩子有责任帮助你女儿。让另一个孩子放弃自己的社交需求来帮助他人,会再一次强化刻板印象,让孩子觉得关爱和自我牺牲才是自己的首要任务。总之,能否玩得来要看孩子们自己。 |
||||
上一章:帮助女... | 下一章:女孩为...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