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而立之年的转变乾隆制造 作者:李正 |
||||
和珅在初入官场时,非但没有贪污受贿的不良记录,做事反倒是相当勤奋认真的。 乾隆四十五年(1780),31岁的和珅到云南查办时任云贵总督的李侍尧的贪污案。按理说,和珅只是一个查案的钦差,专心查案就可以了。可和珅在一边查案的基础上,另一边同时走访了云南各地,写了一份关于云南吏治和财政的考察报告上交乾隆,而且还针对当时云南当地的官员管理、铜矿开采、官盐滞销、跨境走私等多个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以至于,乾隆一度有让和珅直接出任云贵总督的念头。史书记载: (和珅)奏云南吏治废弛,府州县多亏帑,亟宜清厘。上欲用和珅为总督。[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和珅》,中华书局,1977,第10752页。] 早期的和珅,非但不是一个贪官,反而是相当勤勉务实的好官。可能和珅最初的想法是:我只有好好干,才能够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然而,和珅很快就发现,政治的实际运行和他在课本上读到的并不一样。其中,对和珅价值观冲击最大的,应该是李侍尧案的真相了。 按乾隆朝的相关规定,地方官员贪污超过1万两就要判处斩立决。可李侍尧在至少贪污了4万两的情况下,却只被判处死缓,甚至最后不到一年就被乾隆重新起用了。 老皇帝放李侍尧一马的原因是什么?表面上的理由是李侍尧多年以来勤政、办事能力强,乾隆不舍得杀。可等到和珅回到京后,他才知道,李侍尧得以活命的原因另有其他。 我们今天去翻阅乾隆朝惩办贪污的档案时,会发现在查办李侍尧案的过程中,乾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行动。在和珅出发前往云南,在还没有审定李侍尧罪行的时候,乾隆四十五年二月,乾隆就找人把李侍尧在京城的家产给查封了。而负责查封李侍尧家产的人,正是和珅老婆冯氏的爷爷、和珅本人的太岳丈——英廉。我们在英廉当时查封李侍尧家产后给乾隆汇报的奏折中能发现,李侍尧当时在京城的家产除了部分个人资产外,大致上有两类东西:一类是李侍尧给乾隆七十大寿准备的寿礼;另一类是早年李侍尧给乾隆上贡,被乾隆退回来的贡品。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清朝地方督抚的上贡问题。从秦汉时期开始,地方官其实每年都要给皇帝送一些当地土特产。只不过一般都送水果、药材、笔墨纸砚之类的,江南地区的官员可能还会再送一些丝绸、瓷器,这就算是非常昂贵的了。到了乾隆朝,地方督抚的上贡制度就发生了一些变化。送的频率变高了,之前各省督抚送礼,一年通常送三次——皇上生日送一次,元旦送一次,冬至送一次。而从乾隆朝中期开始,除了传统的三次之外,什么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地方官都开始上贡了。这倒不是乾隆主动提的,而是有的地方长官先主动送了,其余各省的长官也就渐渐开始跟着送。 而李侍尧就是各地督抚中送礼送得最勤的那一个。后来,贡品越送越贵。之前各地督抚送的贡品,一般都以土特产为主,而乾隆朝中期以后,土特产拿不出手了,因为“章总”爱上古玩字画了。于是,地方督抚就开始四处淘古董。这其中,率先给乾隆送古玩字画的人也是李侍尧。史书记载: 李昭信相国侍尧,……善纳贡献,物皆精巧,是以天下封疆大吏,从风而靡。[昭梿:《啸亭杂录》卷四,《李昭信相公》,中华书局,1980,第88页。] 各地督抚一年四季争相给乾隆送东西,而且越送越贵,这钱怎么来的呢?无他,剥削老百姓、贪污索贿而来。乾隆朝中期之后,朝廷吏治腐败、贪污横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督抚上贡传统的异化,使得本来不贪污的官员为了给乾隆送礼,也不得不开始收受贿赂了。 老皇帝乾隆知不知道自己这边玩命收礼,会导致地方官员的腐败呢?他肯定知道。 理由有两点: 一、乾隆在收礼时,为了表示自己并不贪婪,往往下面送上来九件,他就退回去三件,只留三分之二,以表示自己并非贪财之人。史书记载: 盖藩镇贡献,有九种物则每以三种还给。[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十,《正宗一》,中华书局,1980,第4701页。] 李侍尧家中的存货大多是当初上贡太多,被乾隆退回来的。 二,除了乾隆会按比例退礼物之外,最能体现他一定知道自己会导致地方腐败的证据就是,他后来亲口说过: 督抚大吏……若专以进献为能事,已非大臣公忠体国之道,况又籍名以为肥身之计。督抚取之属员,属员必取之百姓,层层朘剥,闾阎生计,尚可问乎?[见《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六十,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九日。] 你们这些督抚大吏这么办,最后遭苦受罪的,不还是老百姓吗? 乾隆话虽然说得漂亮,可礼是照样收的。这样的督抚上贡传统,是直到他死后,嘉庆执政之后才给立刻停掉的。而“章总”则一边公开表示自己不愿意收礼,另一边又悄悄找一些亲信让他们帮自己搜罗各种贡品。其中,乾隆早期最信任的寻贡亲信,就是李侍尧。乾隆曾给李侍尧发过这样一则密诏: 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后,似此样好看者多觅几件;再有大而好者,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进贡几件来。[杨伯达:《清乾隆五十九年广东贡物一瞥》,《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3期。] “章总”此番话说得颇为有趣。他一边跟李侍尧说不要惜价,别在乎钱; 但另一边却要李侍尧多进贡——他就没打算给钱。可李侍尧的钱从哪儿来呢?除了贪污索贿,还能有别的钱路吗? 所以,乾隆最后为什么放了李侍尧一马?因为“章总”自己心里清楚,李侍尧这么多年可以说是在奉旨贪污索贿。而且,在英廉把李侍尧家的资产查封了之后,乾隆才发现李侍尧还真没给自己留什么,基本全送皇帝了。乾隆此刻还能杀李侍尧吗?不可能杀的,对乾隆来说,这不是奸臣,这是忠臣。 而李侍尧家中所存贡品透露的这丝玄机,别人不知道,亲自负责查封的英廉肯定知道,于是,和珅也就知道了。和珅恍然大悟——在乾隆朝,贪污是罪过吗?确实是。但只要是为了皇上而贪污,皇上能开心的话,即便贪污了,最后也问题不大。李侍尧已经为我等打好了样。 此时,刚刚升任户部尚书的和珅,他就发现了一个一准能让乾隆开心的神秘制度——议罪银制。 |
||||
上一章:钮祜禄... | 下一章:议罪腐...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