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世显赫的青年乾隆制造 作者:李正 |
||||
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身世显赫。 父亲是乾隆朝首席军机大臣,一等忠勇公傅恒,孝贤皇后自然就是福康安的姑姑了,那么,乾隆是福康安的姑父,福康安是乾隆的侄子。 不过,福康安与乾隆的亲戚关系还不仅如此。 当时,乾隆的后宫中有一位妃子舒妃叶赫纳喇氏,她是福康安母亲的亲妹妹。也就说,这位舒妃是福康安的亲姨。所以,乾隆不但是福康安的姑父,还是福康安的姨父。 有这样显赫的家庭背景,福康安可以说从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的,打小就有无尽的荣华富贵。然而,真正让福康安在一众满洲子弟中鹤立鸡群的,除了他皇亲国戚的身份,还有他童年时的特殊经历。 福康安虽然是傅恒的儿子,但他其实是被姑父乾隆亲自养大的。用乾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福康安由垂髫豢养,经朕多年训诲,至于成人。[见《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二百九十六,乾隆五十三年正月十二日。] “垂髫豢养”,就是说福康安还只是个披头散发的小孩的时候,乾隆就开始教导他了。福康安后来也回忆过这段经历。他41岁的时候,在奏折里对乾隆说道: 窃奴才幼叨豢养,长沐生成,四十年来备蒙劬育隆恩。[见福康安:《福康安奏疏》,乾隆五十九年五月十七日奏。] “劬育”,辛苦的培育,其实指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恩了。这40年来,乾隆对福康安,就像父亲对儿子一样。 乾隆不仅是福康安的姑父、姨父,在某种程度上,他也可以算作福康安的养父。或许就是因为福康安和乾隆之间过于亲近的关系,以致始终有人说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说乾隆给傅恒戴过绿帽子。 这种说法无异于造谣。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关于“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说法或者资料,基本是清亡以后出现的,几乎没有清朝的史料可以做依据。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说法甚至可能不是野史的造谣,而是文学的虚构。 但是仔细思索一系列谣言的源头,我们会产生疑问:乾隆为什么会把福康安接进宫中亲自养大呢?台湾历史学者黄一农先生做过一个分析。 在福康安出生的前一年,乾隆十八年(1753)的时候,乾隆的皇十子夭折了,年仅3岁。这位皇十子,其实就是舒妃唯一的儿子。考虑到在福康安出生前,傅恒已经有两个儿子了,而且都顺利长大了,黄一农教授推测:福康安出生后,乾隆有可能是为了安抚舒妃的丧子之痛,才把福康安接进宫中的。福康安毕竟是舒妃亲姐姐的孩子,自己的亲外甥,是有血缘关系存在的。 因此我们说,福康安的人生起步便获得了在乾隆朝一个非皇族出身的满洲子弟所能拥有的最高分的开局了。养父乾隆,父亲傅恒,大清朝的一号人物、二号人物都是他“爸爸”。这谁能比?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福康安,会就此成为一个沉溺于安逸生活的纨绔子弟吗?想都不要想。因为不管是傅恒也好,乾隆也罢,他们教导孩子都是相当严格的。 乾隆历来主张“满洲至上”,一张嘴就是“咱们满洲子弟,弓马骑射的传统不能落下;读书写诗的功夫,也一定要比汉人强”。傅恒虽然不像乾隆这么夸张,但他一辈子都是以勤勉谨慎著称的,工作辛劳,上了战场比谁都能吃苦。因此,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傅恒多半也不会心软。纵观傅恒那几个儿子,也的确个个是人才。 于是我们会发现,福康安从小就文武两手抓。论文,福康安的汉文和书法水平都相当不错;论武,福康安14岁出任三等侍卫,16岁升任二等侍卫。虽然这其中有受乾隆偏爱的影响,但结合福康安此后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少年时期的拳脚功夫也一定是过硬的,以至于乾隆会如此放心大胆地起用他。 当然,人生怎么会是一帆风顺的呢?福康安17岁那一年,意外发生了。他的父亲傅恒,因为出征缅甸感染了瘴疠,回到京城后没几个月就不治身亡了。 傅恒去世时年仅49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傅恒也是被姐夫乾隆一手带大的。傅恒去世的那年,乾隆60岁,他在出席傅恒丧礼时,老泪纵横地写了一首诗去追念傅恒。其中一句特别感人: 平生忠勇家声继,汝子吾儿定教培。[弘历:《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一,四库全书本,第30页a。] 傅恒你放心,你的儿子就是朕的儿子,朕一定会把他们培养好的。 做事历来简单直接的乾隆又会怎样培养福康安呢? 单看福康安接下来的升迁速度,说是私生子都不足以形容乾隆对他的偏爱,因为乾隆对亲儿子也没有这么好。乾隆在傅恒死后的头几年,对福康安进行了疯狂的委任和升迁,不难看出这其中寄托着“章总”对傅恒的强烈哀思,和对富察家男人的强烈期待。 我们大概看一下福康安早年的升迁履历。 在傅恒去世的当年,年仅17岁的福康安就升任了正三品的头等侍卫;转年,18岁的福康安升任了正二品的户部右侍郎,管理财政。到这儿,乾隆够胡来了吧?还不够。一年之后,乾隆宣布: 命户部侍郎福康安,在军机处学习行走。[见《清高宗实录》卷九百八,乾隆三十七年五月初八日。] 就这样,福康安年仅19岁就成了清朝许多官员一辈子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军机大臣。可问题是,此时的福康安只是一个19岁的小青年,既没展现过任何卓越的政治能力,也没有立下过任何足以服众的军事功勋,大家又会怎么看待他呢?这不就是一个仗着裙带关系和皇帝偏爱混饭吃的典型的贵族二代吗? 那么,少年得志的福康安,他自己会甘心当一个躺在亡父功劳簿上吃老本的公子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
上一章:富察·福... | 下一章:威震四...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