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痛失爱妻的疯狂乾隆制造 作者:李正 |
||||
乾隆一行人是在乾隆十三年二月初四启程的。18天后的二月二十二日,恰好是富察氏的37岁生日。乾隆在路上就组织起来,给富察氏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史书记载: 皇后千秋令节,赐扈从王公大臣等宴。[见《清高宗实录》卷三百九,乾隆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只是当时的乾隆一定没想到,这会是他给富察氏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在这场生日宴过后不到20天,他眼前的结发妻子,就会香消玉殒。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二月二十四日,他们一行人到了曲阜,先祭孔;二月二十九日,富察氏和乾隆一起去爬泰山,祭拜了碧霞元君。 下山后,他们就前往济南。整个日程安排其实是既紧密又费力的,于是本就大病初愈、身体有些弱的富察氏,刚到济南又病倒了。这一天是三月初四。得知富察氏病倒了之后,乾隆立刻让大部队在济南就地驻扎。这显然是一个日程之外的安排,因为通过乾隆朝的起居注册的记载就能看出来:此前每天的行程从不重复的乾隆,在济南期间先后在三月初四和三月初七去了两次趵突泉——想来实在没地方可去,只好硬逛了。因为当时随行的除了富察氏之外,还有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十六叔允禄等一大批亲属,乾隆要是不逛逛,其他人也不好意思逛。 然而我们还是得说,富察氏真是太贤德了,她觉得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拖累大家的行程。于是她就跟乾隆说自己病好了,大部队可以动身了。 史书记载: 将息数天,(孝贤皇后)已觉渐愈,诚恐久驻劳众,重廑圣母之念,劝朕回銮。[见《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十,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二日。] 三月初八,乾隆宣布启程,三日十一日改水程,一行人就上了船。而富察氏原本病就没好,上船后受了寒,病就更重了,偏偏她自己还忍着不说,等到了半夜,她头昏脑涨、上吐下泻,太医们已经无力回天了。最终,在三月十一日的夜里,富察氏过世了,享年37岁。 富察氏的死,对乾隆而言,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纵观乾隆的一生,不管是富察氏生前还是死后,乾隆提起自己的发妻时,永远都是只有赞美,没有批评。在他心里,富察氏就是完美的。 所以,当乾隆想要用一场完美的丧礼给妻子的人生画上句号的时候,他状若疯狂,做了许多诡异之事。 按康、雍两朝的惯例,皇后过世,只需要在京官员守孝。可乾隆说不行,他说不仅自己要辍朝9日,而且全国各省官员都要为富察氏守孝,同时,大小官员必须要严格遵守各项守孝要求,27天内不准嫁娶作乐,100天内不准剃头。 很多人说,乾隆之所以对富察氏的丧礼要求如此之高,并不是因为她对富察氏有多深厚的感情,而是他想借题发挥、整顿官场。这其实是很难令人认同的一种观点。因为乾隆当时的许多做法根本不像蓄意为之,更像是因为富察氏的突然死亡让他心理崩溃了,他在胡来。 比如乾隆让全国官员为富察氏守孝这件事,在《清会典》里,就从来没有任何皇后的丧礼能有这么高的规格。最后,逼着主持皇后丧礼的履亲王老十二允裪拿着前朝的《明会典》做依据来办这场丧礼。史书记载: 《明会典》载皇后丧仪,十三布政使司及直隶,礼部请敕差官讣告。[见《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十一,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九日。] 乾隆作为一个清朝皇帝,发妻去世,让一位满洲亲王根据明朝的会典办丧礼。这是自满洲入关以来,破天荒的一次。 这是借题发挥吗?不,这是失心疯。接下来,乾隆的一通操作则越显疯狂。 在京城内,乾隆因翻译谥文有错、祭祀用桌不洁、册文粗糙、礼制流程疏忽等一系列问题,前后革职或降级了4个尚书、7个侍郎,1个侍读学士、数个光禄寺卿[官名,始设于南朝,主要掌管皇家膳食。],外加许多礼部堂官。 京城外,各省的督抚、将军等被乾隆一次性处罚了50多人,因为他们没有第一时间上奏申请到京城为富察氏奔丧。 当时不管是中央的京城六部,还是地方的各省督抚,凡是在富察氏丧礼期间有瑕疵的官员,基本被乾隆惩治了一遍,而且乾隆是无差别攻击,根本不存在什么“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倾向。所以,痛失爱妻的乾隆,他的许多做法是基于冲动的。举个典型的例子,乾隆本来已经以大不敬之罪判了刑部尚书阿克敦斩监候,可等他回过神来,又毫无理由地放了阿克敦。这些出尔反尔的做法,其实是很损害君主权威的。 所以,对乾隆这些疯狂的举动,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在富察氏刚去世的那段时间,因为伤心过度而处于一种很不理智的状态。他想给自己的亡妻一个无比隆重的葬礼,谁要是在戴孝期间做得不到位,就是不尊重富察氏、不尊重皇家、不尊重朕,那就得重罚。 乾隆他自己,在富察氏丧礼的各个环节上都做得非常好。自从办丧礼开始,富察氏的初祭礼、大祭礼、满月礼、百日礼、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三周年礼等,只要是礼法上有要求的,不管当时手上有什么工作,乾隆一定会亲自去祭拜亡妻。 甚至有些日子跟祭祖有冲突,乾隆也会选择去给富察氏扫墓。像是富察氏去世当年的中元节,也就是所谓的“鬼节”,乾隆就派别人去祭祀皇陵,自己则守着富察氏的梓宫待了一晚上。 有人说这是乾隆在作秀,可问题是,乾隆有必要在这种事上作秀吗? 我们经常拿乾隆写诗这件事开玩笑,但大家也基本承认,乾隆一生中最高水平的诗,就是他悼念亡妻孝贤皇后的那些。像他最有名的那首: 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弘历:《御制诗二集》卷三,四库全书本,第26页。] 咱们夫妻二十年,携手同心,早知是如今这样的结局,哪怕不要那两个儿子,朕也想你能多陪陪朕啊! 尽管很多人都说乾隆是“政治动物”,但他对富察氏感情至深这件事,我们是不必怀疑的。还有两点可证明: 第一、乾隆这一辈子,只为富察氏这一个老婆庆祝过生日。自乾隆十三年富察氏死后,乾隆没有主动为任何一个妃子庆生过,“白月光”就是永远的“白月光”。 第二、因为富察氏是在济南染病去世的,乾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数次南巡,都要求绕过济南。在富察氏过世后,乾隆终其一生都没有再踏进济南半步。 乾隆在晚年选择退休,把皇位让给了嘉庆之后,他在嘉庆元年(1796)还带着新帝一起去祭拜了富察氏。 当时的乾隆已经86岁了,富察氏也已经走了48年了。或许乾隆也在想:朕如今当了太上皇,你要是还活着,就能当上皇太后了呀! 有些人说忘不了,那就是忘不了。甚至我们自己都以为自己忘了,但当我们突然看到曾经的一些东西时,记忆就会在顷刻间涌回脑海。 乾隆晚年在宫中收拾东西,忽然看到了富察氏当年给他绣的荷包,老皇帝一下子就感慨万千,吟道: 何事顿悲成旧物,音尘满眼泪潸然。[弘历:《御制诗二集》卷四,四库全书本,第1页b。] |
||||
上一章:天意弄... | 下一章:继皇后...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