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乾隆寳譜乾隆制造 作者:李正 |
||||
![]() ![]() ![]() 宝谱,即皇帝宝玺印谱。 自秦始皇始,秦、汉、魏、晋都御用六玺,后来逐渐增多。南北朝时的北齐曾经使用一个大的木印,压在公文等文书上,这方印进入御用宝玺的范围,使皇帝御用宝玺变为七方,唐代时是八方,明代时是二十四方。 清朝初期,御用宝玺数量较少,也没有明确的规定。随着清朝的发展和皇权的逐渐壮大,御用宝玺的数量逐渐增多。康熙、雍正时期,御用宝玺的数量已经达到三十多方。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根据《周易》中“天数二十有五”的记载,将御用宝玺数量钦定为二十五种,他希望清王朝至少能传至二十五世。而这二十五种印章,也被后人称为“清二十五宝”。 本辑即乾隆十三年(1748年)定本《乾隆宝谱》,由清末民初的陶湘辑编。 这二十五种御用宝玺的排列顺序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之宝、皇帝之宝(满文)、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其中,除一枚专用满文印的“皇帝之宝”外,其余御用宝玺均为满汉合璧。这二十五方宝玺一直到晚清都没有变,始终被放在交泰殿中,不管是谁继位,这二十五方宝玺都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 这“二十五宝”以文治为经、武功为纬,贯穿了“章总”的一生,在他一生拥有过的一千余方印玺之中,是最熠熠生辉的存在,也款印出了那个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最后一个盛世。 ![]() (盘,白玉) ![]() (盘,碧玉) ![]() (盘,檀香木) ![]() (交,金) ![]() (交,白玉) ![]() (交,青玉,满文) ![]() (盘,白玉) ![]() (交,白玉) ![]() (蹲,碧玉) ![]() (蹲,碧玉) ![]() (交,青玉) ![]() (交,白玉) ![]() (交,白玉) ![]() (交,青玉) ![]() (交,青玉) ![]() (交,碧玉) ![]() (交,墨玉) ![]() (交,碧玉) ![]() (交,碧玉) ![]() (交,青玉) ![]() (盘,青玉) ![]() (交,青玉) ![]() (交,青玉) ![]() (交,墨玉) ![]() (交,墨玉) ![]() |
||||
上一章:不欢而... | 完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