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长安  作者:张明扬

安禄山拿下洛阳后,除了称帝导致的进取心减退之外,令他没有大举西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作为大后方的河北乱了。

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和从兄颜杲卿都在安禄山的辖区内任职,颜真卿是平原(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太守,颜杲卿是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太守。

颜真卿觉察到安禄山起兵前的欲盖弥彰,料定其必反,就开始秘密做一些应变战备。他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但表面上装得岁月静好,天天与一帮文人泛舟饮酒,赋诗唱和。安禄山接到密探的情报后,认定颜真卿是一介书生,不足为虑。

安禄山起兵后,河北传檄而定,只有颜真卿的平原郡独挂大唐旌旗,还派人骑快马向长安通报紧急军情。李隆基刚听闻河朔尽陷时,还哀叹说:“河北二十四郡,就连一个忠臣都没有吗?”直到颜真卿的信使到了,李隆基这才喜出望外地对近臣说:“我以前不太了解颜真卿这个人,想不到他是如此忠义之士。”

平原郡本来只有三千军队,颜真卿又增募了一万人,秣马厉兵。文人最擅长的就是做政治动员,他把部队集结起来,举办盛大的劳军酒宴,席间慷慨陈词,热泪盈眶,全军感奋。攻下洛阳后,安禄山为震慑河北特别是平原郡,派人将洛阳三忠(李憕、卢奕、蒋清)的首级巡回示众于河北。颜真卿将安禄山使节腰斩,用蒲草编作人身,为三位忠烈接上首级,装殓后全军上下哭祭。很多年后,颜真卿对卢奕之子卢杞回忆说:“当年你父亲的头颅送到平原时,满脸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奸相一时为之动容。

颜真卿深知平原郡势单力孤,要在河北生存下来乃至大显身手,必须找到外援。颜真卿秘密派信使去常山郡找到了颜杲卿。

问题是,颜杲卿此时其实已经“降”了。

安禄山起兵时,颜杲卿不像颜真卿那样预先做了预案,知道消息时安禄山已兵临城下。猝不及防中,他只得与长史袁履谦开城“迎接”。安禄山命他们继任原职,还赐给颜杲卿一件紫袍以示恩宠。毕竟,安禄山算是颜杲卿的老上级。

投降后,颜杲卿找到袁履谦,两人心照不宣地互相传达了“投降是权宜之计”和诈降的心意。很快,颜真卿的信使来了,他们随即相约共同起兵,欲断安禄山归路,缓解叛军对潼关和长安的威胁。

颜氏兄弟相约起兵时正值叛军刚刚攻陷洛阳时,叛军势力如日中天,但他们还是在李唐国运最晦暗的时刻,对强大的安史叛军拔刀相向,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

颜杲卿起事后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控制着山西通往河北要冲的土门关。土门关可以看作井陉关的主体部分,夺取这里可以打通平原郡和朔方军的联系,当时安禄山派两名部将率军五千镇守在此。十二月二十二日晚,颜杲卿兵分两路秘密行动,趁对方不备先后拿下了两名土门关守将,一擒一杀,一时间群龙无首,溃如散沙,土门关遂被颜杲卿占领。据说当天半夜袁履谦带着敌将首级来见颜杲卿,激动时二人相对垂泪,他们顶着巨大压力逆势起事,终于一击即中。

就在第二天(十二月二十三日),颜杲卿又活捉了安禄山的亲信何千年。两次漂亮的“斩首行动”过后,颜杲卿传檄河北各郡,说朝廷已派三十万大军出征,不日将兵出土门关,直趋河北,号召诸郡弃暗投明、重归大唐,“先下者赏,后至者诛”。

河北诸郡当时降得有多快,此时反正得就有多快。据说在一天之内,河北十七个郡“杀贼守将,远近响应”,同归朝廷,共推颜真卿为盟主,各路联军人数加起来号称二十余万。正可谓: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河北十七郡反正之后,仍在安禄山控制之下的河北诸郡就只有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和邺六郡了。

颜杲卿派人潜入范阳,招降安禄山的范阳留守贾循。信使劝说贾循:“安禄山负恩悖逆,虽得洛阳,终会败亡。您如果能杀掉不愿意归附的将领,以范阳归顺朝廷,倾覆安禄山的根基,这就是不世之功啊。”贾循心悦诚服,但他犹豫不决,畏缩而不敢行动。但这件事被贾循手下知道了,密报安禄山,安禄山当机立断,派人以密谈为名勒死了贾循。

颜杲卿功败垂成。如果贾循如愿起兵,等同于安禄山全然失去了大本营,平叛之路将顺遂得多。

何千年虽号称安禄山亲信,但被俘后迅速向颜杲卿献计称:“常山的军队刚刚招募起来,战斗力不强,难以临敌,宜深沟高垒,勿与争锋。等到朔方军到了,常山军再与其并力齐进,传檄周边各郡,断燕蓟要膂,安禄山就只能束手待擒了。”何千年建议,要对外放话说李光弼已经率一万步骑从山西杀入河北,以迷惑安禄山。颜杲卿对此深以为然。

何千年的建议可谓精准切中了颜杲卿常山棋局的胜负手,但谁也没料到,安禄山的反击来得这么快。

颜杲卿起兵才八天,紧急回援的史思明和蔡希德就兵临常山城下。颜杲卿深知城中兵少、寡不敌众,就向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求救。欲夺颜杲卿之功的王承业拥兵不救,颜杲卿只得孤军奋战,血战六昼夜后,饮水、箭矢和粮食全部消耗殆尽。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初八,常山城陷。

颜杲卿在受命之际已预见种种艰难困厄,而终究不肯引身远避,以一己之身承当世运。旋起旋灭,求仁得仁。

军兴以来,唐军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核心原因之一就是临时招募的军队缺乏训练,战力孱弱,这是封常清和高仙芝的统兵大才无法解决的,也是颜杲卿的周密布局无法解决的。颜杲卿通过斩首战和奇袭肇启了一个极出彩的开局,对“深沟高垒,勿与争锋”的战略也用心施行,但乌合之众这个症结在短期内近乎无解。更何况,安史骑兵机动性极强,千里奔袭,根本不会给颜杲卿充裕的时间去练兵和加强布防。

颜杲卿断舌就义时,颜氏一门被杀掉的有三十多人,随父死战的颜季明也在其中。

两年后,也就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颜真卿派人到河北寻找从侄颜季明的尸骨,谁知道只找到侄子的头颅,他在巨创深痛中写下一篇祭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这篇祭文就是名满天下的《祭侄文稿》,真迹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共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号称“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齐名。2019年年初,《祭侄文稿》真迹出借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特展,引发热议。

《祭侄文稿》真迹更接近于一篇草稿,字随颜真卿“抚念摧切,震悼心颜”的情绪而起伏。开端是平静易读的行书,随着内容的展开,颜真卿已是悲不自胜,“书写笔画开始变得急促,到了最后几行已是匆忙潦草的草书,涂抹得不成行”。当书写到常山陷落时,“颜真卿的悲痛之情使得在叙述过程中的停顿极为明显”。“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极具感染力的几行字被反复涂抹修改,所谓贼臣就是见死不救的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参见[美]倪雅梅《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杨简茹译,祝帅校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70页。]

颜杲卿之死为颜真卿一生所感念。颜杲卿死去二十八年后,颜真卿被叛臣李希烈所执,面对着同样的生死抉择,颜真卿骄傲地对李希烈提起了哥哥:“君等闻颜杲卿无?是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兵,及被害,诟骂不绝于口。吾今生向八十,官至太师,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岂受汝辈诱胁耶!”

“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颜真卿做到了,终年七十七岁。

而回到颜杲卿就义的那个历史时刻,颜真卿并没被来势汹汹的胡骑吓倒,选择了在平原郡死战不休。

上一章:一 下一章:三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