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疑窦丛生的陵墓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作者:陈舜臣 |
||||
秦始皇陵与万里长城、阿房宫并列为秦始皇的三大弊政。因为被建在骊山脚下,也被称为骊山陵。 秦代的王侯之墓大多规模宏大。但据说在秦代以前,古人从不在墓地祭祀。到了秦代,出于“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陵墓上方建有名为“寝”的建筑,供墓主的灵魂在其间饮食起居。“寝”中设有马厩,还为墓主准备了新的换洗衣物及各种日用品。[中国古代帝王崇信人死后依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如生前一般。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以及随葬的生活用品都仿照阳间的规制。陵园大体呈“回”字形,以封土下的地宫为核心,有内外两重城垣。根据考古数据,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地宫所处位置相当于秦始皇生前的“寝殿”。内城垣以内为内城,属“宫廷”范围,内外城垣之间为外城,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外城垣以外发现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等遗址。] 有观点认为秦始皇开创了建造“寝”的先河,或者扩大了“寝”的规模。我们无法断言秦始皇之前的陵墓都没有“寝”,但可以确定的是,像这种规模惊人的“寝”,是秦始皇首创的。为了修建陵墓,秦始皇曾将数万名的囚犯当作没有自由的奴隶一样使唤。 《史记》是这样描写秦始皇的墓室的: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挖地的时候挖得越深,就会挖到越多的地下水,工人们在修建墓室时甚至挖到了三次地下水。挖好后,在墓室底部铺上铜板后放入棺椁。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秦始皇命人在墓中建造宫殿,以及亭台楼阁。设置百官席位,几乎将咸阳宫里的所有奇器、珍怪都搬了进去。 令匠作机驽矢。 秦始皇又让工人制作机关驽。 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一旦有人靠近,机关弩就会自动射出箭矢,以防有人盗墓。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墓中用水银制作了河流、甚至大海,并采用了一种装置,让水银能像喷泉那样循环流动。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墓室上方点缀着日月星辰,下方有仿造的山川地貌。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我不知道人鱼这种生物是否真的存在过。但据说人鱼的脂肪即使在氧气稀薄的地方也能一直燃烧,为了让墓中万古长明,秦始皇便选用人鱼的脂肪制成了蜡烛。 在《史记》的描述中,提到了“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百官,虽然指百名官员,但关于秦始皇陵中的“百官”有很多种解释,支持者较多的一种说法是墓中设置了百官的座席。但自从兵马俑坑被发现以后,又有人推测墓中有用铜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的真人大小的大臣像。如此一来,不仅墓中有人对秦始皇俯首称臣,墓外还有兵马俑坑里的士兵守卫着他。 秦始皇登基后不久就命人为自己修建陵墓,但动用七十万人的人海战术加速修建,应该是从他去世的十年前开始的。十三岁就开始给自己修墓好像太早了点儿,秦始皇可能是先选定了陵墓的位置,之后再交由专门判断风水吉凶的风水师平整土地。 修建秦始皇陵一定花销不菲。郑国渠之类的水利工程至少有建设性,修建陵墓又有什么建设性可言呢?我有时感到很困惑:秦始皇明明注重实际又明辨利害,怎么舍得为修建陵墓花这么多钱? 首先,根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成果,可以了解到古代人对陵墓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他们相信人在死后,灵魂会以陵墓为归宿,继续在那里存活下去。与此同时,古代帝王在位时最重要的大事便是祭祀先王。陵墓包括寝和宗庙,宗庙就是后人祭祀祖先的场所。 其次,秦始皇笃信世上有神仙,也相信人有灵魂。这一点从他为神仙疯狂砸钱的举动来看就不难理解了。他在位时,虔诚地供奉神仙,并且寄希望于这种方法,可以使自己死后能够享受比生前更好的待遇。 而且,秦始皇后来又改称自己为“真人”。这个称呼寄托着他对永生的渴望。在使用“真人”这个称呼之前,秦始皇就一直祈祷自己能长生不老。虽然,秦始皇也懂得“人终有一死”这个道理。 秦始皇享年五十岁。在他死后,骊山陵上演了人间惨剧。胡亥(秦二世)是秦始皇最愚钝的儿子,他将秦始皇下葬后,便把秦始皇后宫中没有子嗣的妃子都拉去殉葬了。并且有人向胡亥进言:“修墓的工人制作了墓中机关,又知道陪葬的金银财宝埋在哪里,他们要是把这些消息透露给外面的人就糟了。” 胡亥深以为然,在封闭墓道时把工人们都关在了墓里。这些可怜的工人,就这样在一片黑暗中活活饿死了。 |
||||
上一章:规模宏... | 下一章:刘邦和...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