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11 “想死”时的应对方法关键词 自杀冲动、血清素浓度降低

人生烦恼咨询室  作者:桦泽紫苑

根据日本财团“自杀意识调查2016”的调查结果,对于“是否真正想过自杀”的问题,有25.4%的人回答“是”。

此外,针对“考虑自杀的时期”这个问题,3.4%的人回答“过去1年以内”,甚至有1.6%的人回答“现在”。也就是说,每4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真正考虑过自杀,大约60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现在就想死”。

“想死”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极端、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产生来的想法,但实际上却是许多人共通的烦恼。

日本财团根据调查结果对“过去1年以内自杀未遂者”的数量进行推断,得出的数字是全日本大约有53.5万人。也就是说,全部日本人中的大约2%,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过去1年以内自杀未遂。

有过“想死”念头的人,以及实际尝试过自杀的人的数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事实1 身为精神科医师的个人经验

身为一名精神科医师,我经常能够听到患者说出“想死”之类的话。因此,我在从事精神科医师的25年间,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患者交流,才能打消对方自杀的念头”。我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呼吁”以及“最合适的措辞”。

此外,我在YouTube的烦恼咨询栏目也接到不少关于“想死”的咨询。对于这样的烦恼,我应该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一直面向“想死”“想自杀”的人,从事创作和信息传达的活动,但我却没有找到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建议。

在不断地尝试之中,我发现当有人找我倾诉“想死”的烦恼时,我能传达给对方的只有一句话:

“我希望你不要死。”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并不是什么有用的建议,只是我个人的希望和愿望,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如今正在阅读本书的你,可能和我素不相识。但只要你看过我的书,或者看过我发布的视频,那么你我之间也算建立起了“小小的联系”。如果这样的你自杀身亡,我也会感到非常的悲伤。

因为,我到目前为止,曾经亲眼见证过好几个人自杀。

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或许会认为“我就算死了,医生也不会感到悲伤”,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一位精神科医生不会为自己患者的死感到难过。当得知自己的患者自杀身亡时,每一位精神科医生都会想,“当时我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他自杀”“最后一次诊疗的时候,我应该怎样做”“我身为主治医师是否要对他的自杀负责”。但即便如此,自杀的患者也无法起死回生。

在我负责的患者之中,有一名叫Y的女性。她患有人格障碍,总是将“想死”挂在嘴边。每当她感到痛苦得难以忍受时,我就会让她住院治疗,帮助她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在我担任她主治医师的2年间,她一次也没有尝试过自杀,看起来似乎症状得到了缓解。

后来我因为工作关系被调到其他的医院,Y女士也转由其他的医师负责。

在我转院大约半年后的某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Y女士在附近的河里自杀的新闻。尽管我平时并没有仔细阅读新闻的习惯,而且这条新闻也是在很不显眼的位置只有10行左右,但就好像是上天的指引一样让我看到了这条新闻。

因为换了主治医师,所以我并不知道她最近半年来的病情,但我曾经作为她的主治医师对她进行过2年治疗的事实仍然没有改变。她的死说明我的治疗并没有真正地解决她“想死”的问题,这让我被巨大的“无力感”所笼罩。当时我的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她不要死”。真的,仅此而已。

在我因工作调动,离开医院之前,她曾经送给我一份礼物,是一个钩子部分为动物造型的衣架。现在这个衣架还摆在我的书架上,每当我看到这份礼物,都会想起Y女士的脸,并且在心中暗暗发誓:

“我绝不会再让与我有关系的人‘自杀’。我要竭尽所能减少自杀的人数。”

这也是我开始通过YouTube发送信息以及从事创作活动的契机。

为了尽可能减少自杀的人数,首先要减少精神疾病的患者数量。这不但要对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

为了预防精神疾病,需要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健康知识,减轻压力。

有时候我会收到读者和观众的来信与留言,表示“看了你的书之后我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你的视频救了我”。但当我遇到“想死”的人,我能给出的建议只有“希望你不要死”这一句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能说的。

事实2 大多数自杀的人不会找人倾诉

根据前文中提到过的日本财团的调查结果,“真心想死却没找任何人倾诉的人”高达73.9%。

厚生劳动省研究班的调查(自杀未遂者1516人,自杀成功者209人)结果显示,针对“在自杀前将自己想死的心情告知他人”这一问题,回答告知家人的占16.3%,告知朋友的占8.3%,向精神科医生倾诉的只有3.8%。因为其中有不少同时告知了家人和朋友的情况,所以整体上来看,在自杀前向他人进行过倾诉的比例只有20%。

产生“想死”念头的人,无论是自杀未遂还是自杀成功,绝大多数在自杀前都没有向任何人进行过倾诉。

生存还是死亡?面对这个人生之中最大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向他人进行倾诉,在抑郁症导致无法思考的状态下,或者焦躁症失去冷静的状态下,将“想死”的念头转变为了行动。

这样的人如果事前向人倾诉一下的话,肯定大多能够避免自杀的悲剧发生。

但如果对“想死”的人说“请向他人倾诉”,对方肯定会说“就算倾诉也解决不了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但正如本书之中反复强调的那样,倾诉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倾诉可以缓解压力,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因此,倾诉一定是有效果的。

行动1 虽然改变不了“想死”的念头,但可以平复“自杀冲动”

倾诉的目的是“缓解压力”,更具体地说,是平复“自杀冲动”。如果分解自杀行为,可以分为以下的要素。

人生烦恼咨询室
图 自杀行为

“自杀念头”指的是日常就有“想死”的感觉。“自杀冲动”则是“现在立刻就想死”“现在必须去死”的无法抑制的冲动。

拥有“想死”感觉的人,占全部日本人的1.6%,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采取自杀行为,是因为“自杀冲动”很低。

自杀需要极大的勇气。死亡是很可怕的事情,这种对死亡的恐惧成了自杀行为的抑制力。

很多“想死”的人在为自杀做准备的时候,都会感到“非常恐惧”,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自杀成功的人”和“放弃自杀的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自杀冲动”的强弱。

虽然“自杀冲动”会使人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死亡欲望,但这种冲动并不会持续很久,自杀冲动的高峰期只有5~10分钟。如果在产生自杀冲动时能够与人交流30分钟的话,就可以使自杀冲动平复下来。

我在急救门诊也见过许多怀有强烈自杀冲动的患者,但在我与他们交流30分钟之后,原本情绪激动的患者都会不可思议地冷静下来。

当我事后询问他们当时的状态,患者们都回答:“当时我失去了冷静”“我那个时候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会继续说:“幸亏当时没有冲动地自杀,真是太好了。”

导致自杀的真正凶手并不是“自杀念头”(想死的情绪),而是“自杀冲动”(瞬间爆发的冲动)。

因此,当产生想死的情绪时,请等待30分钟。为了能够顺利地度过这30分钟,“与他人交流”非常有效。如果实在没有人能够倾诉,可以打给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等电话专线。

即便你对人生感到绝望,人生却并没有对你绝望。你一定还有能够做出贡献的地方,未来在等待着你。

——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奥地利精神科医师,即便被关在纳粹的集中营里仍然没有绝望,一直在思考生存的意义)

行动2 不要用喝酒逃避

对于已经间歇性出现“想死”的情绪的人,我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喝酒”“戒酒”。根据对日本自杀者的调查,32.8%的自杀者血液中都能够检测出酒精,特别是采用非常残忍的方法自杀的人,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浓度更高。

此外,在自杀未遂被送往医院抢救的人之中,大约40%在血液中都能检测出酒精。也就是说,有30%~40%的自杀者,在自杀之前都曾饮酒。

有研究表明,与偶尔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3杯以上的人自杀的风险会高出2.3倍。

持续性喝酒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强化孤独和“想死”的想法。而且醉酒还会降低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淡化对死亡的恐惧,引发连自杀者本人都没有预想到的自杀行为。

“遇到讨厌的事情,用喝酒来进行逃避”“借助酒精的力量来忘记那些烦恼”,如果总是这样借酒消愁,就会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搭上“自杀的电梯”。在这种情况下,使你自杀的并不是你自己的意志,而是酒精的作用。

行动3 改善生活习惯

正如前文中提到过的那样,抑制“自杀冲动”是防止自杀行为的关键。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自杀冲动”其实就是“血清素浓度降低”。

从头一直看到这里的读者对血清素这个词想必已经不陌生了吧。要想提高血清素的浓度,“早起散步”是非常有效的习惯。我向大家推荐的“睡眠”“运动”“早起散步”这三个对健康非常有好处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自杀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想死”的人,因为长期以来受这种念头的困扰,所以会认为“这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答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想死”的念头完全是因为大脑内血清素的浓度降低导致大脑产生的“错觉”。就像血糖值下降会使我们感觉到饥饿一样,血清素浓度极度降低会使我们产生“想死”的情绪。

如果因为这种大脑内物质的一时失衡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实在是太遗憾了。

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降低导致的抑郁状态,完全可以通过药物,以及“保证睡眠”“运动”“早起散步”“戒酒”等生活习惯来治疗。每天保证7小时以上的睡眠,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运动,每天早起散步。根据我的经验,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都不会产生“想死”的念头。

希望进一步了解的人

《从12层楼跳下已经死过一次的我想要告诉你的事》(MOKA,高野真吾 著)

难易度★

曾经有患者对我说:“您根本不可能理解想死的人的心情。”对于真正“想死”的人来说,与精神科医师写的书相比,同样想要自杀但自杀未遂的人写的书应该更容易引起共鸣吧。因为烦恼、痛苦、绝望、陷入“抑郁”的泥潭无法自拔,从公寓12楼一跃而下,但最终幸运地保住了性命的本书作者,他说的话应该很有说服力吧。如果你现在有“想死”的念头,一定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

上一章:心理10 下一章:生活方法1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