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亚勤归来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作者:李开复,范海涛 |
||||
1998年8月29日,我们全家人从加州飞到北京,光是行李就有1 000斤,还有两个大集装箱更是上万斤——那是我们在美国的全部家当。 把家安顿下来以后,我一边继续在中美两国寻找合适的人才,一边开始准备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成立仪式。 1998年11月5日,北京国际俱乐部,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同时宣布了我们6年8 000万美元的投资和在未来几年将研究院扩大到100人的决定。 一个只有3个人的小团队却引来了众多的关注。当天,国际俱乐部来了300多位嘉宾,其中包括中科院所有计算机专业的院士,著名大学校长、院长、系主任、教授以及29位政府官员和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比尔·盖茨专门录制了视频,表示对中国研究院的祝贺,首席技术官奈森也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了祝福。 在我的演讲里,我说,“作为软件工程师,能够进入微软公司工作是幸运的。作为一个华人,能够来到中国也是幸运的。作为一个搞研究的人,能够创立一所研究院并带领大家一起迈向人类智慧的高峰,这更是一种幸运。因此,今天这个日子,应该对我来说,是三倍的幸运叠加于一身,因此我非常珍惜!”虽然我无法更贴切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但是想到父亲的遗愿,想到自己的理想,我还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到了别样的温暖。 研究院成立后,有一天,一个猎头公司找到我,告诉我张亚勤愿意跟我聊聊,他也是中国人,在美国一个著名的科研机构当总监,现在有意回北京工作。 “拿简历来看看吧。”我一贯要求先看对方的资历。没想到,张亚勤的简历一下子就把我给震住了。这个年轻人真的不简单呢,这么厉害的人,我以前居然不认识! 1978年,年仅12岁的亚勤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的首届少年班。20岁就完成中科大的本科和硕士课程,留学美国,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学博士。23岁,亚勤以该校史上唯一的满分论文,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91年,张亚勤被派到美国桑纳福研究院做部门主管的时候,曾经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桑纳福研究院的收购,收购完成后,桑纳福研究院和斯坦福研究院合并。之后,作为主管的他必须从纯科研环境里跳出,想办法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这样的经历,无疑让他体会到了“市场”的重要意义。 这样优秀的人才愿意加盟研究院,真是再令人高兴不过了。我当即在电话里跟他简单交流了一下,我们聊得很投机,听得出来,他是一个内向、踏实、严谨的科研人员,而他也表示即将飞来和我作个交流。 1998年9月,一个年轻人出现在香江花园的大堂。他冲我微笑,满脸诚恳,像老朋友那样跟我打招呼,“嗨,开复。” 我们聊了很多对科技领域的想法,也聊了很多对中国的看法。我发现,我们的内心都为开创一个事业感到无比兴奋。拥有激情,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了。仅仅聊了几句,他就告诉我,条件无所谓,他会加入的。亚勤的到来,让我内心充满了力量。 浓浓的秋意里,我陪亚勤游览了北京的一些景点,逛了逛街,买了一些北京的工艺品。我邀请他到我尚未布置好的新家做客,看到我的小孩已经就读国际小学,非常快乐地和小朋友打成一片,先铃也在全力以赴地装饰新家,亚勤回国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后来,张亚勤被任命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 我坚信,张亚勤的到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使一批有实力的,同时也愿意回国的人加入微软研究院。一个优秀的人的言行,总会影响到其他人。这也就是人才的滚雪球效应,我相信,这个雪球会越滚越大。 事实证明,把张亚勤招到微软中国研究院是一个绝对划算的“广告行为”,因为张亚勤飞到任何一个国家去开计算机的学术会议,如果提到微软中国研究院,大家都可能会摇摇头说,“不知道!”但是,一提到张亚勤,大家肯定会露出吃惊的表情,“啊!张亚勤!” |
||||
上一章:进驻希格玛 | 下一章:聪明人...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