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立我学网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作者:李开复,范海涛 |
||||
从2000年开始关注中国大学生工作以后,我与很多大学生有了近距离的交流,他们像对朋友一样对我吐露心声。而和他们交流得越多,我的心情就越沉重。大学生的这些痛楚,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一些叩问和思考。 尽管2000年7月,我被微软公司一纸调令调回西雅图总部工作,我的居住地也从中国变回了大洋彼岸,但空间上的变化并不能改变我与中国大学生们的心灵距离,我依然时常回到中国在高校进行演讲。 每当我去演讲的时候,高校的学校领导们总是向我抱怨师资力量的薄弱,留不住人。中等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要么出国深造,要么就业赚大钱,总之他们都不愿意留校任教。待遇不好造成师资不足,师资不足造成学生不满,学生不满造成老师的社会地位降低,低的社会地位造成待遇无法提高。这就形成了中国师资的一个恶性循环,而师资的欠缺也成为中国高校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但每次见面结束,校方总是会安排让我参观他们用银行贷款建设的华丽校园。 所以,每每离开高校我都会暗自感叹:“是否可能有这么一天,校长引以自豪的是该校聘用的那些学识渊博、声名卓著的大师,而非华丽的大楼;校长激情畅谈的是无私的教育理想,而非大而无当的校园?是否还能有这么一天,高校里走出的每一个毕业生都是能得到21世纪企业认可的人才,而不是总是徘徊在失业边缘的‘待业者’?” 随着我到高校巡回演讲的次数越来越多,一个想法开始在我的内心萌芽、滋长,乃至后来变得越来越迫切。我能否用自己融汇中西的教育背景去真正解决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那段时间,我如鲠在喉,常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心情。于是,我做了力所能及的调研和思索,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判断以及建议整理成文字,以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到绵薄之力。 我知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先生非常关心教育和教育改革,所以就冒昧地将这些文字写成一封信,并通过朋友递交到了李岚清副总理手中。 没有想到的是,我很快就收到了反馈,李岚清副总理让一个专员联系到了我。当我再次来中国后,这个专员还和我一起共进了晚餐。他对我说:“副总理很认同你信中的观点,他已经把信批下去了。” 他又说:“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具体的看法?要是你来做,你怎么改革中国的教育?” 得到了他的鼓励之后,我就决定,无论面临多少困难,我都一定要为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做出自己的努力。后来,我得到了李岚清的亲自接见。 在那段时间里,我一边在美国微软总部忙碌地工作,一边思考我所能够做的事情。我开始疯狂阅读一些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在书籍的空白处做满了笔记。 在几个月时间里,我读了加州大学校长卡拉克·科尔(Clark Kerr)提倡研究性大学的《大学的用处》(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他的自传《金色和蓝色》(The Gold and the Blue),批评大学教育商业化的《市场中的大学》(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以及《美国大学的崛起》(The Role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等书籍。同时,我还认真学习杜威等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我试图在这些书本里面挖掘有关教育的真经。 通过阅读我发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中有70%在美国,世界上最好的10所大学中有8所在美国,为什么美国会有这么多优秀的大学?而且,不管是中国、日本还是印度,这些国家的学生都向往去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府读书?而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所堪称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些问题引发了我深深的思索。 每天的工作完成之后都是夜幕降临的时刻,而此时我都在孤独而快乐地做着研究。我发现美国教育的一个独特之处是:最成功的大学往往都是私立大学,尤其在最关键的一些新学科领域。比如,本科前十名的大学全部是私立的,商学院前十名里面有九所是私立的,工程类前十名中有五所是私立的,最新的生物技术方面前三名全是私立的,计算机前三名都是私立的。这些私立大学在美国扮演了一个很特殊的角色。 为什么私立大学在美国能取得独特的成功?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私立大学拥有相对没有束缚、非常灵活的运作制度。比如私立大学可以更快地转型,增加科系,提升老师待遇,而不需像公立大学那样要经过各种流程及审批。比如说在一个特别热门的领域内,私立大学可以开创新的科系,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出高薪聘请最好的教授,他们不用像公立大学那样担心这样的高薪在政府体制里是否会带来不公平。这样灵活的运作就像市场经济一样,酝酿出最出色的教育体制。 如同滚雪球一样,一所学校经过竞争之后取得的成功就会带动其他学校的成功,这类优质大学如同雨后春笋一样争相冒出,而每一所私立大学都有它的特色和办校理念,比如哈佛大学是人文特色,斯坦福大学是创新特色,卡内基·梅隆是用IT改变所有教学和研究,加州理工大学则是小而精深。 在阅读美国不同院校的建校历史的过程中,我对教育的领悟逐渐加深。中国的青年学生拥有世界所公认的优秀资质,他们应该有一个最好的教育系统、有一批最好的学校和他们匹配,而这批最好的学校中应该包括公立、私立、民办、中外合资等种种模式,而且要引入市场竞争。就像中国因为市场竞争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一样,我相信,只有同样经过市场竞争才可以让中国的教育取得长足进步。而最终,无论是哪一种或哪一所学校获得成功,最终的赢家都将是中国的青年学生。 经过这番研究,一个宏伟、庞大、令人心动不已的梦想已经逐渐在我的心中诞生: “要在中国创办一所一流的大学,这所大学不仅能够促进中国高校的教育,同时还能引领中国的高校教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这个梦想一诞生,我就兴奋不已。和一些朋友交谈后,他们也对这个观点表示了支持。因为在中国高校质量明显落后的今天,如果能够实现这个梦想,那其中潜藏的价值和对中国教育的推动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也有些朋友善意地提醒我这个计划很困难。我对他们说:“我也知道这个计划很困难,但它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困难。” 我在心中已经慢慢勾勒出这所高校的创建过程,如同创建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院一样。在这所高校中,我们可以号召周围最优秀的人才培养博士生,然后再慢慢招收硕士,最后再招收本科生。这样一来,时间成本不仅最低,而且还可以慢慢搭建起整个师资框架。而这样的优秀大学将能带动教育领域的市场竞争,从而达到逐渐优化教育体制的作用。这种阅读和准备持续了整整一年多,在微软工作的全部业余时间,我一边读书一边撰写筹办大学的计划书。在这份蓝图的结尾,我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所世界级的大学却能长久存在。希望这所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将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中国教育的未来之路。” 这本蓝图有100多页,每一个字都经过仔细推敲。它代表着我心中最美好的愿望,同时也燃起了我心中的一线希望。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计划书,我开始全力以赴地为梦想四处奔走。 鉴于美国的私立大学都是由民间捐赠促成的,所以在2003年年底圣诞假期来临的时候,我放弃了整个长假,开始了我筹集创立大学资金的旅程。我所做的事情就是寻找中国各地的富人募集办学资金,当时,我的足迹遍及香港、台湾和内地。当我接二连三地碰壁并几乎要放弃整个计划时,一线转机出现了。 一个在某集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希望我能在香港多留两天,因为他们的大老板想见我。两天后,我在午餐桌上见到这位富豪,他已经读完我的整个计划。他对我说:“你的想法太好了,这和普通的慈善事业不一样,你改变的是中国未来的教育。我从小就在外国学校读书,也深深地体会了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学府的悲哀。我很多年前就想做这样一个捐赠,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负责人。如果你愿意投入,我可以一次性捐赠16亿人民币!”闻听此言,我简直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么“豪爽”的富豪,我激动不已,难道这个计划能够起死回生吗?尽管这个数目只够一所大学运转几年的时间,但对于捐赠来说,真的是一笔“巨款”了。 我当时感动地说:“既然您愿意捐助这么多资金,我认为,这所大学应该由您的名字冠名!这样,人们以后会永远记住,是您的慷慨,使得中国出现了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但这位老人的回答很是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开复,千万不要挂我的名字,我知道16亿元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有一天学校资金缺乏,而我已经不在人世时,那你为挂着我名字的学校寻找资金时,别人可能不愿意投资。如果不挂我的名字,你也许有机会利用冠名权去募集下一笔资金啊!” 看着这位年过80的耄耋老人,我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才是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真正的雅量。此刻映入我脑海的是父亲留给我的两句话:“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这位老人的言行,正是对这两句话最好的印证。 如同一句著名的英谚,“The richest man is not the one who has the most,but the one who needs the least.”(最富有的人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需求最少的人。)这位老人让我见识了真正的“无求”。 得到了16亿元资金的承诺后,我开始和教育部沟通,希望弄清楚应该用什么方式办校。同时,我开始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展开学校的选址工作,而这个工作得到了每一个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异常巨大。就算有16亿资金,建完校园后,也只够几年的运营经费。没有长期的运营资本,又如何开始从国外聘请专家?从博士班建起的想法也碰到了许多原来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而没有博士班,又如何开启研究工作? 这类问题累积到2004年年底,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现了。在努力两年、奔走一年之后,我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从一点点呈现雏形,到几乎可以妥协地建立,又到一点点失之交臂,最终梦想渐渐陨落了。由于无法突破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因素,计划终于被迫流产。在整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方方面面的艰难。 这个梦想失败以后,我感到心情无比失落,更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人就像海边的流沙,虽想驻足更久,但在某个无法预知的瞬间就会被海浪冲走。回到家中,我看到一摞摞有关教育的英文书籍,一种深深的无奈和不舍涌上心头。 但是,当我看到中国学生们源源不断飞来的信件,当我对他们的渴求感同身受之时,我的失落和无奈还是被深深的使命感所替代。有人说:“不要因为一个梦想没有实现就放弃你所有的梦想!”而帮助中国大学生,帮助中国人未来的希望,是我终生的事业。我坚信,我身上依然存有一份炎黄子孙的责任。 于是,我下定决心:“我不能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但是我依然可以帮助中国学生。” 2003年,我自己出资创立了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开复学生网”。慢慢的,学生们开始在这里发问,我们用共同的努力一起维护着这个精神家园。后来,随着这个公益网站的流量逐渐增长,它也开始慢慢地迈入正规的网站规划道路。为了降低个人色彩,并且达到“中国青年学生成长离不开的互助平台”的目标,2006年,“开复学生网”更名为“我学网”。 在网站建立以来的这些年里,我坚持不懈地在论坛中回答了上万个中国学生向我提出的问题,在线上和线下结识了无数希望与我直接对话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我们的交谈从学习、工作、求职、留学,到家庭、成长、事业、恋爱……通过“我学网”这个平台,我和50万位注册访问者有了“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我们一次次对话的内容又经过四通八达的网络传播到更多我从未到过的地方,传播给了无数素不相识,也许永远不会见面的人们。 让我欣慰的是,这个平台仍在不断发展,现在已变成了大学生互相帮助的平台,它正在传递力量、传递理想、传递希望。我希望它能够一直延续自己的使命,哪怕学生们在我学网上仅获得点滴启示,那也足够温暖一段人生旅程。 我总是记得在大学的时候,一位教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一个墓志铭代表了这个人一生的意义,留下了他这一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墓志铭必须简洁、清晰、掷地有声。所以,“墓志铭测试”一直是我深信的。 在科技界打拼多年,从加入苹果的那一天起,我认为我的墓志铭应该是: 科学家、企业家, 他曾经经历多家顶尖高科技公司, 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 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 这个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墓志铭,我依然向往。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当我看到在教育界里我可以做的贡献,还有那么多愿意接受我的帮助的学生,我会想,如果我只能有一个墓志铭,我更希望它是: 热心教育者, 通过写作、网络、演讲, 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 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 他们亲切地呼唤他“开复老师”。 |
||||
上一章:我与中... | 下一章:世界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