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苦于“社交求职”的学生们手机废人 作者:石川结贵 |
||||
在Facebook、Twitter上找工作的活动被称作“社交求职”,是使用社交媒体求职的简称。根据日本总工会2014年6月发布的《关于求职活动的调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求职的学生达31.5%,约为三分之一。 他们在进行“社交求职”时会使用多种手段,除了“关注企业的官方账号”(11.8%)、“和其他求职者保持联系”(10.8%)等方法外,还有“尽量避免被别人发现写有真心话的账号”(4.2%)、“会特意发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2.2%)等措施。 另外,有68.4%的人“不选择社交求职”。他们平时会使用SNS,但在求职过程中十分谨慎,大概也是考虑到社交求职特有的困难。正如前文杉本在求职班里接触到不少“因为SNS上都是生活琐事所以求职失败”的案例一样,SNS会让个人状况变得透明。 事实上,在上述人群中,有36.5%的人表示“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信息”,16.4%的人表示“害怕在SNS上被人发现隐藏的缺点”,总之非常担心在社交媒体上暴露自己。 在求职者经常浏览的求职信息网站上,也经常能看到诸如“随手写的一句话或者故意引人发笑的照片就导致了求职失败”“失误留言让一切付之东流”这样的内容。 比如,“喝醉了,完全记不得是怎么回的家”“今天去男朋友家留宿”之类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过是私下随便说说罢了,但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就不会录取这样的人。再比如,“某某公司的面试官对人非常好”这种看上去积极的内容,在其他企业看来也许就不太合适了。 可如果不用SNS,又可能被解读成“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是不是没有朋友”,这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失误。 根据求职信息网站JOBRASS的调查(2015年8月),有37.7%的招聘方会看求职者的SNS,19.8%的招聘方“重视发布的内容”。 在原本就竞争激烈的毕业生人才市场中,“社交求职”让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学生不得不每天面对SNS,思考要在虚拟世界里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自己、希望别人能看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在受益的同时,稍微不注意也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情况发生。 即便顺利通过“社交求职”的考验,来到了理想的公司上班,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可能就是被工作专用手机监控的每一天,被上司指名去做“SNS市场”的推广,没日没夜更新信息、回答问题。 “社交求职”不过是一块敲门砖,在之后漫长的职业生涯里,他们也可能一直被手机束缚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权衡利弊呢? |
||||
上一章:找工作... | 下一章:为拯救...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