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与他人保持距离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作者:大野萌子

我作为专业人员,曾经长年在人际关系和沟通方面对不同的人进行指导。在我看来,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想要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需要记住的第一点就是不要表示与对方“同感”,而是要保持“同理心”。在此基础上,还要维持一种非近非远的距离感。

有的人为了博取他人的好感、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会跨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擅自闯入对方的私人领域。反之,也有的人很难与别人拉近关系,就算是认识了很久的人,也还是隔着一堵墙。很多人会感到非常迷茫,搞不清怎样相处才能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受欢迎的人总会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擅自闯入别人的私人领域。有时人与人的相处不需要完全了解对方。即使双方的交集很少,只要情谊深重,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第76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同感”和“同理心”看起来很像,实际上却完全不同。

当对方在聊天时说起一些消极的话题,而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时,很多人为了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会说“我懂,我也经历过”。

然而,“同感”和“同理心”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却相差甚远。和“我懂我懂”相同,即使是和对方有过类似的经历,双方的想法和价值观也肯定会有区别。

因此,当对方遇到挫折或是困难时,如果想要安慰、鼓励一下对方,可以说“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虽然我们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能理解你”。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接下来即使是为了对方着想,也不要单方面地给出自己的建议。我能理解大家想要帮助对方的心情,但是不同的人所经历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无论是多么具有说服力的建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为别人派上用场。

我们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基本上不会轻易跟对方表示“同感”。但是在日常对话中,有时也会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记住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不同的人所处的情况一定是不一样的”。

第77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是否寻求帮助是对方的自由,我们只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即可。

当对方来找你诉苦水的时候,你会不会回对方一句“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也许很多人在说“你怎么不早跟我说”或者“你要是早告诉我,我不就能帮你了吗”的时候是出于好意,但是在对方听来,这样的回应仿佛是一种责备,只会让对方的心情更加低落。

我的朋友以前也碰到过这种事。他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状态,说自己最近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结果有人在下面评论说“你要是早点跟我说,我不就能帮你了吗?你也太见外了”,他看了之后反而觉得更加郁闷,因为他本来也没想要找那个人帮忙。

在这种情况下,责备对方的做法完全是在无理取闹。说句不好听的话,对方之所以没有来找你说,就是因为觉得跟你的关系没有那么好。如果真的想要为对方出一份力,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坦诚地告诉对方,比如“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或者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告诉对方“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困难可以来找我”。

就算是亲密的朋友,也总会有一些说不出口的事情,没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跟对方共享。在和朋友交往时,一定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第78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比起消极的自我否定,积极挑战会给对方带来更好的印象。

“我这种人”这种表达方式其实带有“警告对方”和“为自己找退路”的意图。说白了,这种说法表面上是在谦虚,实际却展现出了傲慢的态度。

比如,有些人在接到工作任务时,会事先对对方说“我这种人肯定做不好的”。这样,当最后的成果没有达到对方的预期时,可以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你看,我都说了我肯定不行。”这种表达方式和本书第136页介绍的“反正”很相似,都是想事先为自己找好退路。

同时,很多人说“我这种人肯定不行”来贬低自己,其实是在试探对方,想让对方来反驳自己。也就是说,说这句话的人实际上是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

然而,对方既然将工作交给你,肯定是信任你的能力。所以这样拐弯抹角地推脱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很麻烦的人。听到这样的话,对方肯定不能当场放弃,转身就走,只好说几句“你肯定能行”之类的话来鼓励你,同时暗自在心里想“拜托这个人办事可真麻烦”。

所以,当对方愿意将工作交付给你时,不要试图将对方推开,最好大大方方地回答:“如果您信任我的话,请交给我来做。”这种愿意积极挑战自我的态度一定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第79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如果有什么不满或是要求,就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不要用责备的语气。

当我们有一件事憋在心里很久都没能说出口,现在终于想要告诉对方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似乎是一个难题。因为一件事情憋得越久,越是很难冷静、不带个人情绪地传达给对方。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开场白可供选择,比如“我一直没跟你说……”“我今天就跟你明说吧……”“有一件事我一直都想跟你说……”等。然而,这些表达方式都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对方会突然紧张起来,心想:“为什么这么突然?发生了什么?”。

特别是当你想对对方提出要求,或是感到不满时,有些直接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的表达方式很可能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演变为欺凌行为,比如“我一直没跟你说,你这个人有点太随便了”,或是“我今天就跟你明说吧,你迟到的次数实在太多,太懒散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用揶揄嘲讽的语气,而是将自己的要求和不满明确地告诉对方比较好。

如果在开头加上一句简短的话语,对对方的想法或行为表示接纳,那整个句子给人带来的感受就会完全不同。比如我们可以说“你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是再慎重一些比较好”,这样就不会给对方带来太大的压力。当然,当我们想跟别人坦白自己的事时,用刚才提到的那些开场白完全没有问题,比如“我一直没跟你说,其实我前段时间结婚了”,或者“我之前就一直想告诉你,我这个月打算从公司辞职”。在这种情况下,对方通常可以正常地接受,表达自己的祝福或是惊诧。如果你有件事想要提醒对方,但是又觉得难以启齿,还是尽早跟对方开口为好,不要憋在心里,让其发酵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第80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面对对方的烦恼,做一个倾听者就好。

善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通常不会高高在上地将对方和别人进行比较,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在平时的闲谈中,一不小心就会脱口而出,引发对方反感的一句话就是“你这种情况已经不错了”。比如当我们想要鼓励别人时,是不是会随口说出“这次的失误没造成更大的损失已经不错了”这样的话?

类似的说法我也经常会听到。比如在地震灾区做志愿者的人为了让灾民打起精神,会安慰对方说“虽然房子是塌了,但是人只是受了点伤而已,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但听到这样的话,对方只会感到气愤,心想“你又不是我,怎么能理解我的感受”。

当别人经济上出现困难时,有人会安慰他说“好在至少生活还能维持,已经不错了”,当别人很在意自己的外表时,有人会鼓励他说“至少身体是健康的,已经不错了”,这样的发言也都是大同小异。身为一个局外人,这样鼓励对方只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话虽如此,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闭口不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结合事实,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比如“虽说受了伤,好在已经可以出院了”。如果对方的事情比较私人,可以简单附和一句“原来是这样啊”。作为一个局外人,不要轻易用自己的感受去揣测对方。

第81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面对对方的烦恼,做一个倾听者就好。
在评价别人时不要光看结果,过程也很重要。

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人在看待问题时很容易停留在表面。他们通常会认为“结果就是一切,说别的都没用”。有的时候,大家也会在鼓励别人时说“平时无论在哪、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工作能做出结果就行”,但是对方可能反而会感到有压力,觉得自己就算平时很努力,一旦最后的结果不理想,所有努力就会完全失去意义。

假如你有一个同事,他今年的业务目标是销售额达到1000万日元,然而最终只完成了950万日元。此时,一名上司对这个结果很是不满,责备他说:“你为什么没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另一名上司对他说:“虽然结果有些遗憾,但是我看到你真的很努力了。企划案的资料做得也很好。”前者只针对结果,对他做出了负面的评价,而后者则看到了他努力的过程,对过程做出了正面的评价。显然,后者的话能更好地起到激励效果。

如果你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有些隔阂,原因很可能就在这里。也许对方没有满足你的期待和要求,而你只看到了结果,忽略了对方平时的努力。这样的思维方式还是转变一下比较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建立在对对方“认同”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学会认可对方的优点和努力。受欢迎的人通常会让人际关系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下。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人们也会推己及人,在评价他人时更多地关注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单看结果。

第82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嘴上说“为了你好”其实只是一种自我满足。

在职场和家中都爱对别人说“我是为了你好”的人要多加注意了。这句话表面上是表达了对对方的善意,而实际上却只是一种自我满足,希望支配对方,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

类似的,使用“不是我说你”这种开场白的人也是一样。在想要控制对方时,这样的话往往会脱口而出。说完这句话后,紧接着通常是对对方的不满和攻击,控诉对方辜负了自己的期待。他们的“期待”一旦没有得到满足,很容易就会转化为对对方的“攻击”。

在职场中,有很多人会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越是胜负欲很强的人,越是会像“抢椅子游戏”一样,想要证明自己比其他有能力的人更强。那些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的人,或者喜欢指出上司的错误的能干下属经常会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一旦对方威胁到自己的领导地位,他们就会立刻提起警戒。

当你想跟对方说“我是为了你好”的时候,请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如果真的是为对方着想,换成更加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会更好,比如“我觉得这样做的话会更好”。人的负面情绪很容易透过话语表现出来,一定要注意客观地看待自己,冷静地处理问题。

第83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总爱评价别人的人会给别人留下高高在上的印象。

好与坏、对与错,用这样的词语来做出论断,实际上就是在评价对方。

一般来说,用这种二选一的方式做出评价的人,是把自己放在了比对方更高的位置上。很多人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能干,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喜欢通过评价别人来自我满足。

无论是说对方“做得不对”“别这么做比较好”,还是全凭主观地告诉对方“你做得不错”,这些都属于评价性的态度。我就曾经听说过一个年轻的员工对上司说“您做得不错”,结果被上司训斥了一顿的例子。

单方面得出结论很容易导致对方不快。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说类似的话,那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多注意,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评价对方。

当你想要反驳对方时,不要立刻下结论,可以先询问对方“你这么做是出于什么样考虑呢”。

你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直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即使被对方驳回,也不要用好与坏、对与错这样的词语来评价对方,尽量让双方能够互相理解。

让我们不要被情绪所左右,和对方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展开交流吧。

第84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不要随便插手别人的私生活。

在工作之余的闲聊中,有时会以对方的私生活作为话题。比如当对方是单身的女性时,有些人会问很多“有没有男朋友”“不打算结婚吗”“打算要孩子吗”这种跟私生活有关的问题。

当然,如果双方的交情足够深,这样的问题可能也不算什么禁语。但是很多人会对恋爱、结婚和生孩子等话题有些敏感,不假思索地寻根问底很可能会冒犯到对方,甚至被打上“性骚扰”的标签。

特别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一定不要过多地询问关于对方私生活的问题。一上来就问对方“你多大了”“经常跟男朋友约会吗”“结婚了吗”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同理,女性也最好不要问男性类似的问题。

更让人头疼的是,有些上司还抱有老一辈的想法,会跟自己的下属说“你还单身吗?还是早点结婚比较好”“最好……岁前生孩子”“等你结了婚生了孩子就可以靠老公养了,真好”。这样很容易给对方造成侵扰,甚至遭到对方的投诉。

人们经常会和关系亲密的人谈论自己的私生活,但是没有人会愿意让关系不够亲近的人涉足自己的私人领域。

对方如果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主动和你说。在此之前,还是不要试探对方的底线为好。人际关系的亲密度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提升,在双方的关系变得足够亲密之前,一定不要尝试越过红线。

第85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是不是“大不了”要让对方来决定。

当你感到烦恼时,如果别人对你说“那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不要去在意那种事”,你会怎么想?一个人的烦恼究竟是不是“大不了”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来决定,如果想不在意就能够不在意,那一开始就不会感到烦恼了。

这样的发言将对方的烦恼看作是一种“无意义且没有价值”的事情,相当于直接否认了对方,只会让对方越发沮丧。

如果你只是有些担心,想要让对方打起精神,可以问一问对方具体是哪方面觉得不顺心,让对方把烦恼讲出来。

例如,如果同事被上司训斥后陷入沮丧,你可以问问他:“上司说的哪句话让你觉得难过?”让他先把心里的郁闷发泄出来。此时并不需要提出什么具体的建议。听完之后再附和一句“原来是这样”,其实就会让很多人觉得心里舒畅了不少。

如果进展顺利,对方可能还会对你说“谢谢你愿意听我讲”,这样双方的关系也会进一步往好的方向发展。

第86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一点烦恼都没有”仿佛是在说对方神经大条,有些缺心眼。

没有烦恼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看上去一点烦恼都没有”或者“感觉你永远都不会生气”,此时你的心情会不会有些复杂?

无论是谁,都会有一两个烦恼,碰到烦心的事也必然会感到恼怒。说别人“没有烦恼”“不会生气”,就仿佛是在说对方“神经大条”“缺心眼儿”。这听上去并不像是在表扬别人,只会让对方觉得有些郁闷。

类似“你还真是无忧无虑啊”这样的说法,听上去就像是一种讽刺。有些人被这样说会觉得对方瞧不起自己,从而陷入沮丧。

如果你只是单纯想夸赞对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说“你总是那么有精神”,这样对方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如果对方是一个和颜悦色、笑口常开的人,你也可以夸赞对方“你总是这么温和,一直面带笑容,真好”,这样就能将自己的感受直接传达给对方。

如果你也想跟对方学习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可以告诉对方“你总是那么乐观开朗,跟你在一起,我的心情也会变得更好。我要向你学习”,这样对方也会感到很开心,觉得你说的确实是真心话。

总而言之,一定不要轻易去用自己的想法推测别人。

第87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如果光是说自己的事,很难加深双方的关系。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那种对别人的话题毫无兴趣,只爱谈论自己,让周围人很是头疼的人?比如,当你提到自己最近看了某个电影时,对方会马上把话题抢过去:“啊!我也看了!那个电影拍得很有意思,让我一下子就想到我年轻的时候。当时我也是……”,然后就开始没完没了地谈论自己的青春时代。

这种类型的人并没有恶意,甚至可能是想用自己的话题来取悦别人。但是交流毕竟是为了促进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如果光是谈论自己,并不能加深双方的关系。

特别是当对方比自己年轻、经验也相对较少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跟对方多说一些自己的经验也是为了对方着想。

然而事实上,如果强行将话题抢走,那不管你说的话内容有多好,经验有多么宝贵,对方都不会认真去听。对方只会觉得自己被无视,失去了话语权,从而心生不快,对你的印象也会变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交流时一定要先将对方的话听完,表示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可以询问一下对方:“你愿意听我说一说我的经历吗?”这样对方一定会更加认真地倾听你的发言。自己单方面说个没完,只会让谈话陷入僵局。

第88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如果对对方的东西感兴趣,可以礼貌地请求对方提供信息。

关于私生活的话题,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

例如,有些人对别人的爱好和生活感兴趣时,很容易开始问这问那。比如有些女性会对对方的穿搭感兴趣,就会问对方“你这个是在哪儿买的呀”“多少钱呀”“这个包是哪个牌子呀”等细节上的问题,甚至进一步发展到“你周末一般干什么呀”“你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呀”等涉及别人私生活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如果是对方主动想说,那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有时,即使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一旦过分涉及对方的隐私,也会让谈话的气氛立刻陷入尴尬。对方只会心想“这种事没必要跟你说”,然后默默地与你保持距离。

如果对方先提出“你看我这个包不错吧”,就说明对方想要谈论这个话题。此时,就可以继续问对方一些关于这个包的问题。但如果对方没有主动提出,而我们很感兴趣的话,可以礼貌地询问对方“可以告诉我这是在哪个商店买的吗?我想参考一下”。这样的问法就不会让对方感到不快。

一定要记住,在双方的关系还不够亲密时,千万不要对对方的私人兴趣过多地寻根问底。如果想要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可以先对对方敞开心扉,说一些关于自己的私人话题。

第89条

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
用“互相体谅”来结束话题,总会给其中一方留下不满。

假设某个客户向你提出要求,希望你们的公司能够提前交货。此时,如果你想要跟对方交涉,适当地提高商品价格,会不会直接把一句“咱们互相体谅吧”抛给对方?

在对方看来,自己的公司每次都会跟你们订很多货,偶尔有一些小要求也应该通融一下。而在我们看来,既然需要赶工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价格也应该适当地提一提才对。

在这种情况下,一句“咱们互相体谅吧”,其实相当于是说“我们也很不容易了,你们就忍一忍,咱们互相让一步吧”。这样的表达方式会给对方一种无声的压力,让对方心里感到不舒服。即使勉强达成一致,也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直接说“咱们来商量一下,找一个折中的办法吧”,这样才能更加圆满顺利地完成交易。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很多公司的经营都遇到了困难。很多合同和计划不得不中止,需要双方一起坐下来进行协商。

此时,如果以“现在情况比较特殊,咱们就互相体谅吧”为由来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又能给出怎样的回应呢?即使是双方都很难让步,也要拿出诚意,表示出愿意进一步协商的态度,这才是沟通的关键。

上一章:08 下一章:10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