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没有“福子”的饱食社会 |
||||
连载栏目《为了生命闪耀之日》结束后,有人给了我一个珍贵的建议,那就是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考虑唐氏儿的生死问题。 从前,在日本的村落社区中,一个孩子出生后是如何被人们接受并养育的?假如孩子生来就有残疾,人们将如何对待他?如果我们探究这些习俗的话,或许能发现日本人儿童观、人生观的雏形。当时的观点和我们今天看待儿童的方式将会形成怎样的对比?这一定是个有趣的角度——我马上动身前去请教了几位民俗学研究者。 A教授是在以《远野物语》等诸多成就著称的民俗学家柳田国男门下直接受过指导的学者之一。 教授说,与现在的境况大不相同的是,那时,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孩子会受到许多当地成年人的欢迎。 “当时生孩子要遵循这样的顺序:首先,母亲怀孕五个月的时候要举办绶带仪式[指在孕妇的肚子上缠上带子,祈求安产的仪式。],按照惯例,拿带子的人便是孩子的‘绶带之亲’,有的还请媒人的妻子当绶带之亲;等到孩子出生的时候,会再找一个‘接生之亲’。” 所谓接生之亲,是指把孩子从神的世界带来人间的人,这个人未必是接生婆等实际参与接生的人,但按照习俗,一般会找一个帮助孩子出生的人,成为他的接生之亲。 女性生产时,会找一个“哺乳之亲”。由于刚生完孩子的母亲很难喂奶,所以,如果她生的是男孩,另一家有女孩的母亲就来帮忙喂奶;反之,如果她生的是女孩,另一家有男孩的母亲就来帮忙喂奶。 “这样的习俗可以帮助宝宝学会吃奶的动作,不过更重要的是,人们认为如果让不同性别孩子的母亲来帮忙喂奶,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这种行为被赋予了咒术般的意义。” 另一位民俗学家向我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交换性别”的习俗,他说:“也许当时的人认为,人只有拥有两种性别才是完整的。” 接下来是第七天晚上[在日本习俗中,家人通常会在婴儿出生后第七天晚上举办祝贺仪式,为婴儿取名。]的“命名之亲”。作为命名之亲的,一般是村子里有权有势的人,这种人被称为“福者”。近年来还出现了请神主、寺庙住持或学校校长来担任此职的习俗。 此外,还有“拾捡之亲”。如果有的家庭里孩子不太健康,或者是出生年份不好、生来体弱多病,家里人就会提前请人帮忙把扔到村里某个地方的孩子捡回来。捡回来的时候甚至还会给孩子穿上新的和服再带回村里,或者由亲生父母把和服和酒给拾捡之亲送去,再把孩子接回家。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就算是体弱多病的孩子也能健康成长,这都归功于拾捡之亲。 当一个孩子出生时,不仅有亲生父母,还有村里找来的“绶带之亲”“接生之亲”“哺乳父母”“命名父母”“拾捡父母”等多位亲人。在大家的欢迎之下,孩子们降临在这世上。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提供了如此慷慨的支持,孩子才能长成一个完整的人。育儿本来就不只是亲生父母的责任,更是借助村子里人们的力量,也就是当地社区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承担的责任。这种传承的风俗教育了我们应该如何养育孩子。 然而另一方面,日本还有一段在孩子出生后就立即将他杀死,即所谓“弑子”的黑暗历史。这种风俗据说一直持续到明治三十年代左右,在江户晚期最为流行。据说当时民生窘迫,人们如果多生孩子就会导致整个家庭难以度日,因此才被迫杀死自己的孩子。 与现代生物学意义上认为生命一诞生即为人的观念不同,当时的人们认为孩子出生后经过喂奶、命名、穿衣等仪式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所以他们觉得杀死刚生下来的孩子并非是伦理上的恶事。 另外,人们认为,人哪怕死了也终究会复活,因此弑子只是一种将孩子一时归还给神的行为,并将其称为“还”或“回”,有的地区甚至还有“去摘艾草”或是“去捉泥鳅”的说法。 尽管如此,父母对亲生孩子的怜爱应该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在传承的风俗中感受到过去的人虽然把孩子暂时“送回去”,但内心一定盼望着他能回到自己身边。 |
||||
上一章:相互拖... | 下一章:带来幸...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