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饥饿营销+顶级产品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作者:俞敏洪

在新东方的发展过程中,品牌传播其实在无意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主要归因于两个要素:一个是饥饿营销,另一个是顶级产品。所谓“饥饿营销”,并不是指只要学生有意愿和足够资金来报名,你就无限制地把学生都招进来,而是要像爱马仕做限量版的包一样,爱马仕的包之所以能卖那么贵,就是因为它一年就做那么几个!它也不会因为一个包的利润有几十万元就大量生产——一旦生产几万个或者几十万个的时候,就不值钱了。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饥饿营销,我的产品少,你提早来了就能得到。所以,当时的新东方为保证教学质量采取了一个策略,那就是:没有名师不开班,班级是限量的。这就促使很多人都帮助新东方做宣传,动员身边的人赶快去新东方报名,要不然就没办法上新东方的这些班,一旦你晚一年报名,你出国的事就会耽误一年。而且,出国还需要高分,当时中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托福、GRE、GAMT的考试中得高分就成了能够拿到出国奖学金的最重要的途径。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生出国是不大可能自费的,有能力自费的学生只是极少数,几乎所有的学生出国都要靠拿奖学金,而这需要有较高的托福、GRE或者GAMT的分数。所以,培养学生得高分就成了我们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得高分的学生可以影响另一大批学生继续来到新东方学习,于是我要求老师必须把课程打造成精品课,必须把课备得滚瓜烂熟。而且,备一堂课上一堂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一个老师要讲十次课的话,他必须从第一次课到第十次课都备得非常完整,过关后才能走进教室讲课。

后来,课讲得多了,不少新东方老师都不带讲义了,直接走进教室讲课。当时,还没有什么PPT(演示文稿),也没有什么反投系统,只有一个需要手写的投影仪,老师拿着讲义在教室讲课。所以对于老师来说,熟练就变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技能。当所有老师讲课都讲得非常熟练的时候,实际上就打造出了精品课。

由于开班数量有限,学生报名就形成了非常壮观的场面。新东方的报名期,一般是在寒、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暑假快结束时报寒假期间的班,寒假快结束时报暑假期间的班。再加上有一大半学生是外地的,最后就形成了冬天的报名季。有的学生为报名会排整整一夜的队,这种情况出现了好几次,夏天的时候也是一样。当时正常情况下,2月寒假期间开始报6月的暑期班,开10个班,基本上一天就全部报满了。有些学生宁可等上半年再上新东方的课,也不去别的培训班。

由于学生越来越多、班级越来越多,我也加强了对老师的培训,不断挖掘有潜力的老师。新东方的优秀老师从10个变成了20个,再变成30个……班级的容量也在扩大,最后就形成了几乎所有想要出国的优秀学生都在新东方、生源辐射全国的局面。当时,有些上海的学生周五晚上坐夜车来上周末的课。那时没有高铁,周日上完课,他们再坐夜车回上海。甚至从广州来的学生也都如此。

学生人数多了,高素质的学生也就多了,所以新东方的学生考高分的就比较多。当时,新东方先是出了一个托福考满分的学生轰动一时,紧接着又出了五六个托福考满分的,接下来又出现了GRE考满分的,GAMT考满分的……在此之前,这个考试是没人考满分的,可后来,所有考满分的学生都来自新东方。当时,还有很多人都认为是考题泄露了。其实完全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当时新东方的学生水平比较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比较高,师生互学互动的频率非常高,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水平。当时,GRE满分为2400分,在新东方,考2300分的学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分数,托福考660分(相当于现在托福的115分)以下也不好意思说。这种高水平的教学互动使得新东方逐渐成了中国出国考试培训领域的第一品牌,这个地位其实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你从占领心智的角度问中国老百姓,新东方是干什么的?大家还是会说:搞英语培训和出国培训的。尽管现在新东方的中小学全科培训已经达到了几百万人次的规模,但大家对新东方的印象还是搞出国培训和英语培训的。这就是新东方在当时出国考试培训领域独步天下的结果。由此可见,一个品牌的发展,从某一个点上进行突破比全面铺开发展要更容易些。比如海尔,当初张瑞敏把自己生产的冰箱给砸了,最后把冰箱做到了全中国最高水平之列。现在一提到海尔,大家还是会下意识地把冰箱跟海尔联系在一起。很多其他品牌也是这样,从某一个点上把自己带到最高点,让自己占领用户的心智,再向最高点延伸,这可能就是品牌的成功之道。

上一章:竞争对... 下一章:励志的...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