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希望妈妈的世界不会成为你的阴影 |
||||
1995年1月的那场相见礼,仿佛冰窗外的风景一样遥远。或许是因为我也曾经历过相见礼,也或许是因为女儿的相见礼让我想起了往事,总之就像玻璃窗上的冰花融化一样,回忆涌上了我的心头,让我想起相见礼那天双方家庭郑重的问候和长辈们的话语。 当时,我和丈夫分坐在各自父母的身旁,毫不掩饰地展露着我们幸福的心情。丈夫在家里排行老大,而我在自己家排行第四,所以双方父母的经验值不同。我的父母经历过两个姐姐和哥哥的婚礼,知道儿子和女儿结婚有什么不同,也知道首尔女婿和忠清道女婿的区别。 当天,公公用一句“你们把女儿培养得很好,感谢你们把如此优秀的女儿嫁到我们家”表示问候,婆婆则用“我就当多了个乖女儿”开场。父亲说“我的女儿有很多不足,她还在学习进步的路上,这让我很担心啊”(当时我正在读研究生),而母亲则没有说话。两家父母从容不迫地讨论着举办婚礼的时间和地点,商定之后,他们开始分享各自家中其他孩子的小故事。 虽然那场相见礼如冰窗外的风景一样遥远,但是公公婆婆口中的“把女儿嫁到我们家”和“就当多了个女儿”的话,却始终没有消融,至今留在我的心里。 筹备婚礼的过程十分顺利,我和丈夫没有争吵和伤心,正式结为了夫妻。婚后,由于公公婆婆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叮嘱我们每周要打两到三通问候电话。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乖乖地照做,于是打电话问候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我的义务。通话基本没什么内容,都是早饭吃了没、衣服穿暖了没,类似这种琐碎的小事。当时我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早上坐着丈夫的车去学校,晚上跟着下班的丈夫一起回家。 我怀孕之后,无论是在家还是研究室,都能接到公公婆婆的电话,他们对我充满了关心,把打电话看作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婆婆曾经是一位小学老师,早晨上班后,她会问我早饭吃了什么,吃完午饭要问,下班前还要问我身体怎么样。说来说去都只有一件事,“只有你吃好了,孩子才能发育得好”,以及“只有你身体健康,你丈夫才能过得舒服”。每时每刻都在通过电话传达和实践“把女儿嫁到我们家”和“就当多了个女儿”的意义。后来,我意识到这话的真正含义:我们得到了为我们家传宗接代、照顾儿子的女人。 产前一个月,我感觉电话铃声就像孕吐一样令我不适。怀孕期间我未曾经受过孕吐的折磨,但孕吐最典型的症状却通过电话铃声传递给我。即便如此,我还是会接起电话,轻声细语地应答。哪怕我心里想的是“哪个女儿会明明不喜欢,还勉强自己温柔地讲话”,但态度上我始终保持着教养,毕竟对方是我所爱之人的母亲。 我知道,孝道不是自上而下自然产生的情感。在目击了父母的人生后,我意识到孝顺是儿女逆向去爱父母的行为。问题在于,我爱的是我的丈夫,而不是他的父母。我和他们只见过几面,他们却不要求丈夫,而是要求我这个与他们没什么感情基础的媳妇尽孝。我要如何逆向付出自己从未得到的爱呢?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这是可行的呢?然而我过去就是在奉行这一原则的父母身边生活了20年。一直以来,我目击了所谓的孝道,领略了长辈们的忠孝礼节,所以我连质疑的声音都从未发出过。 放下电话之后,丈夫会变得小心翼翼,一脸歉疚地看着我:“我妈这人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你理解一下。”说完他就用母亲的往事转移话题,比如她常年莫名其妙地小病不断,又如她生完两个孩子体弱到韩医师都无能为力,再如相熟的僧人说她很难长寿,等等。当时我手里拿着电话,强忍着电话铃声带来的孕吐般的不适,自我安慰道:“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生完女儿后,我在娘家待了一个月做产后调养。母亲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乳喂养孩子的我。剖宫产手术之后,我行动不便,母亲会用心地将餐食放在小饭桌上端给我吃。有时候女儿的小嘴动着要奶喝,我就会问母亲:“妈,要不我先喂完她再吃饭吧?”彼时,母亲斩钉截铁地说:“吃饱了奶水才会多。你先吃饭,孩子饿10分钟不会怎么样。别担心了,你慢慢吃。孩子我来抱着哄。” 母亲的一番话坚定有力,女儿躺在外婆的怀里,只是静静地流口水,不再继续哭闹。 产后调养结束后,我来到了婆家,公公婆婆看着怀中孙女的一举一动,笑得合不拢嘴。产后一个月才去婆家,于是我准备了晚饭,坐到餐桌前拿起餐具,正准备喝汤的时候,到了吃奶时间的女儿就开始哭闹。婆婆开口说:“你给孩子喂完奶再吃饭吧。” 我不禁叹了口气说:“好,我这就去。”我好久没有做家务了,烧完晚饭已经饿得不轻,现在只能忍着饥饿给女儿喂奶。女儿一边吃奶,一边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我心想:这就是做父母的会因为生的是女儿而失望,而公婆会感谢亲家把女儿嫁到自己家的原因吧!从那时起,我深深地明白了,为何公婆会高兴地觉得自己多了一个女儿、他们欢喜的到底是什么。 我的公公婆婆并不是过分的人,而是非常平凡且传统的人。然而,从那时起我开始一点一点地看清,我所感受到的父母的样子原来是如此的不同。 我生完二胎后,从教师岗位退休的婆婆说要帮我做产后调养,我十分小心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记得当时即使儿子哭闹着要喝奶,我也依然在餐桌吃饭。婆婆问我:“孩子饿了,该怎么办啊?”我低声恭敬地对她说:“现在是我不是您在喂孩子,我吃饱了,才有奶水喂他。孩子饿个10分钟而已,不会有什么大事的。我吃完之前,麻烦您先抱着他。”婆婆怀里抱着孙子,眼睛里却充满震惊地紧盯着我。 “哎哟,你饿了吗?你得等你妈吃完了,才能吃上饭啊。你先等着吧。”婆婆抱着她视如珍宝的孙子说道。 尽管我们的制度教育宣导平等,但实际上我们仍然接受着不平等的家庭关系。而这种不平等,往往被打上优秀的韩国文化的标签,这让人感到疲惫。我希望人们能放下“把女儿嫁到我们家”,或者“对媳妇爱如己出”的想法了。无论是和儿子结婚的媳妇,还是和女儿结婚的女婿,他们需要的不是“爱如己出”这种口头承诺,而是付出时间去互相了解和尊重。 孝道这种逆向付出爱意的事情是很辛苦的,也正因如此,才更加显示出它的珍贵。我认为,尽孝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然而,父母若想讨回当初付出一生给予子女的爱、在艰难和痛苦之中付出的爱,以及哪怕只有一半也想收回的爱(孝道),可不可以先向自己的亲生骨肉提要求呢?或许做父母的也很清楚尽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他们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求“像女儿一样的媳妇”以及“像儿子一样的女婿”来向他们尽孝。只因尽孝太过艰难。 参加完女儿的相见礼,我开始自我反省。无论在哪里,女儿和儿子都是我人生和存在的投射,我在想自己所展示的行为样本是不是太过于传统和刻板。我指的是他们会通过我尽孝的行为举止,学会这种沿袭已久的风俗,以及我的行为习惯。换句话说,当我抱着“辛苦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忍一忍就好”的想法,做出那些顺应长辈的举动时,其实是将一种与平等毫不相关的、有形无形中毫无原则的行动展示给了我的孩子,继而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存在性投射,将这种行为和思想传递给他们。 ——女儿啊! 我希望,人们能放下“把女儿嫁到我们家”,或者“对媳妇爱如己出”的想法了。 无论是和儿子结婚的媳妇,还是和女儿结婚的女婿, 他们需要的不是“爱如己出”这种口头承诺, 而是付出时间去互相了解和尊重。 |
||||
上一章:等价交... | 下一章:保姆有...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