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寻觅意义  作者:王德峰

复旦大学的本科生有这样一个社团,名为国学社,而且历史已经蛮长,是1991年起始,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国学社的存在,其意义不仅限于少数几位同学对中国古典学问有研究的兴趣。这种兴趣是非常好的,非常有意义,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中国,国学社的活动越来越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下如何选择未来。

我们借鉴、改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我们也引进了诞生于西方的经济制度,也就是现代生产关系的体系。在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两件大事情。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向西方学习其思想和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向西方学习的文化运动。从西方找来老师,不仅是德先生和赛先生,清末开始还引进了西方的哲学,例如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进入了中国。也就是说,在思想文化的领域里边,我们向西方也学习了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来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的进步有很大的意义。

这个进步,它的标准是西方设定的,因为我们是被迫进入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前提,就是必须引入市场原则,引入资本的逻辑。

我们有过一段不短的时期,就是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仍然属于资本的时代,是一个没有资本家的资本社会。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搞的是商品经济,即不是产品交换,是商品交换。不同的生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要通过价值,亦即商品价值的交换来实现的,所以价值规律一定起作用。价值规律一旦起作用,剩余价值规律也就发挥作用。

后来改革开放起步,我们全面接受了市场的原则,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发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巨大的转型。四十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努力地学习资本的逻辑,我们以为,通过进一步地让市场经济健康、正常和完善,就会带来中国的进步。但是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这个基本问题就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并没有由于资本逻辑的引进而形成了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独立的个人,彼此之间按照以理性做基础的契约原则打交道。这一点,直到今天没做成。将来会不会成?

以前中国人有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就是一盘散沙的中国人。但是这个“门”是家门,它还是家。家在内部有它的伦理法则,有它的道德价值。

今天这个以家庭或者家族为单位的“沙”也已经分解了。今天的沙粒,是利己主义的个人。于是,信任危机发生了,导致不良社会现象层出不穷。

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我们看到了国学社的活动,以及社会上许多阶层对国学的再度关注和国学复苏这样的现象。这现象有深刻的原因,也有重大的意义。所以今天我带来这样一个话题: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在语言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今天这个资本全球化的时代,会不会被抹去呢?在西方诞生的资本,造成了真正的世界史,它结束了各个民族孤立发展的历史。世界通史是资本带来的。资本诞生于欧洲,但它一定要突破欧洲的疆界来征服世界,因为资本是这样生存的:资本的生存就是资本本身的增殖,资本一旦停止增殖,它作为资本就死掉了,它变成了消费基金。以资本为主导、以资本逻辑为原则的现代人类的经济生活,不可以停止资本的增殖。

既然资本的生存方式就是它的增殖,这就意味着它必须把全世界的人的消费需要看成是它的市场,把整个地球的自然资源看成是它增殖的材料,于是,它一定突破欧洲的疆界,去征服非欧洲民族,从而带来了世界史。

由资本的逻辑所要求的社会关系的主导原则是什么呢?是在独立的个人之间建立以理性为基础的契约。于是,人权的原则和人道主义的原则被广泛地接受。在中国文化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似乎只存留在我们中国人的记忆之中了。

事情真的会如此演变下去,直到有一天,中国文化以及从中国文化精神中所形成的社会原则只成为历史的回忆?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国学社的同学,进入中国古典学问的研究之中,就是为了探讨当下之中国重建精神家园的思想资源究竟在哪里?以及,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化,是否可能?再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否可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离不开中国思想做基础。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中国文化精神传统与马克思学说的关系问题。

因此,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其实是全民所关心的基本问题。

我相信,资本的全球化不可能夷平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假如夷平的话,全世界的人类只有一种文化精神,只有一种思想,只有一种智慧,而这绝不是我们可以期待的美好的远景。假如全体人类只有一种思想,只有一种智慧,那就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束。

我们中国人还是中国人,这一点恐怕是不用怀疑的事情。

80后90后,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度认为他们是世界公民,“中国人”只是一个种族的概念。我儿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会这样想,因为他读书的过程,进入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少数课程科目,比如说历史课里边有一点中国历史,语文课里边有一点古典诗词,这算中国文化的,至于数、理、化、外语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学问,再到大学的学问体系,大家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国学只有很小一块,是吧?

但是,我们无论是怎样在西方的知识体系和学问体系当中成长,我们的业余生活无论是怎样地欣赏好莱坞大片,读西方的书,吃麦当劳、肯德基,西服革履,我们变成了西方人没有?我们还是中国人。

80后现在逐渐认识到这一点,越是到海外去留学的80后,越是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西方国家生活,在短短的三个月里,一定会遇到cultural shock(文化震荡),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是中国人。

我们现在要问,为什么向西方学习了一百多年的这个民族,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曾经崇拜西方、向往西方,我们却始终学不成西方人?其根源在汉语。

我们如何理解语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就会认为语言属于人这种高级的动物,人比其他动物更聪明,发明出一套符号工具系统,用一个个词语做符号,给外部事物贴上一个个标签,再把这些符号组织在一个句子里边,用一个个句子来保存和传达信息和知识。这样来理解人类的语言,就是关于语言的科学观点。

这种科学观点只是把人类的语言当成符号工具,但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

“人以语言之家为家”,这是海德格尔的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动物没有语言,除非你在比喻的意义上说。动物没有语言,所以动物没有“世界”,只有“环境”。人有语言,于是人有一个“世界”:大地山川,星辰河流,向人呈现出来;万事万物,整个宇宙,向人呈现了,因为人在语言中。

人类对世界的基本经验,是在语言中的经验;人对世界的基本理解,是在语言中的理解;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所形成起来的最基本的生存情感,也是在语言中形成起来的。人的基本的人生态度,也是在他所在其中的母语给他的。所以,只要汉语存在一天,我们就仍然在中国思想中,我们因此仍然是中国人。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除非有一天,汉语消失了,我们才不在汉语所积淀和保存的中国思想和智慧里了,也不在汉语所凝聚和保存的人生态度、生命情感和世界理解之中了。一种语言的消失,是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框架的消失。所以,我们不管怎样向西方学,我们仍然是中国人,根源就在汉语。

凡是能够体现凝聚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精神的汉语的词语,没有一个能够翻译成欧洲语言。

例如“缘分”这个词,就无法译成欧洲语言。比方说:今天3月27号,我来到了复旦大学3108教室跟大家见面,这是我的缘分。

大家马上听明白了,是吧?不用解释的。你把缘分这个词翻译成英语试试看,怎么译?“我认识你真是缘分啊”,我很感慨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你马上听懂了,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第一层意思你已经明白了:我认识你,不是我们预先计划好的,没计划过——偶然性在里边了。

但是我们同时又用缘分来说必然性,例如说:五百年修来同坐一条船。这是要五百年修来的,这是在说必然性了。我跟大家,在今天这样一个晚上,济济一堂地讨论中国文化问题,这要多少年修来?要算一算的。总而言之是必然性。

缘分这一汉语的词语,把一对对立的范畴——偶然性和必然性——统一在一起。在英语中你一定找得到表示偶然性的单词,也找得到表示必然性的单词,但在英语中有哪一个词同时表示偶然性和必然性?没有的。我们都是中国人,彼此说话方便,但当我要跟一个英国哲学教授说“我见到你真是缘分啊”,你用英语试试看?你最多说“幸运”是吧。说幸运,他也承认的,幸运就是偶然的开心的事情。然而我告诉他绝非偶然,他会很奇怪:怎么不偶然?

这种事情,跟中国人讲,全明白的;跟欧洲人讲,怎么能明白呢?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差别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

佛家三句义

《金刚经》中有三句义,这是一种表达式,在经文中经常出现: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一句话,“如来说世界”(如来说,有一个世界);第二句话随即来了,“非世界”(就不是世界);第三句又来了,“是名世界”(所以称它为世界)。

这叫三句义。又如:“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

我当初念中学时,有幸读到了《金刚经》,读到三句义时脑子就乱了,我搞不懂这是在说什么。

而今看来,其义大抵如下。

第一句,“如来说世界”,就是有一个世界,但你千万别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实体。西方的宇宙观长期以来是实体的宇宙观,实体的最小单位最初称“原子”。后来物理学发现原子也不本原,里边还有基本粒子,以为找到基本粒子,最终的实体就找到了,但后来发现还不基本,据说还有夸克。总而言之,他们无穷无尽地追问:使世界成立的实体基础是什么?

这个实体的观念,别以为它仅仅存在于我们对物理学的学习当中,它也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是世界不是实体。所以在三句义第一句“如来说世界”之后,马上就要否定它是个实体的存在,这就是第二句“非世界”。但是,把这个世界作为实体否定掉了,并非世界就没有了。这个世界虽然不是由实体组成的,但它是缘起组成的,所以有第三句:“是名世界”。

佛教最基本的原理是四个字:

缘起性空

这是佛教的各种宗派共同承认的,不承认这一条,就不能算佛教的宗派。

何谓缘起性空?比方说,我手头拿的这个矿泉水瓶子,有没有它自身的实体存在?按照西方观点,有。它要被分解为物质的最基本的单位构成,比方说基本粒子。

佛家的观点是,它没有实体性的存在,这叫“自性本空”,没有自己的本性。矿泉水的瓶子怎么来的?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各种条件汇合起来,成了这个事物。这个条件会聚合,也会离散,“缘会则生,缘离则灭”,万事万物无不如此。

你先要同意这一条。你不同意这一条,就不能进入释迦牟尼的智慧。

我小时候也蛮早知道缘起性空四个字,我也觉得理论上能够接受,因为一切事物都无常,没有常住不变的事物,“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同意的,我就以为我懂了缘起性空,其实没真懂。什么时候真懂了?不是逻辑上理解的。2000年,我母亲去世;2006年,我父亲又去世。当我父亲去世的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缘起性空。

我出生在我父母所组成的家庭里,我在这个家庭里面长大,我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family(家庭)应该永远存在。到2006年的那一天,我知道,它没了。这就叫缘起性空。

释迦牟尼讲佛理开宗明义,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就是缘起性空。但是不要因为性空就执空了。执着于空,又错了。世界作为实体是不存在的,要把它空掉,但世界作为缘起是要承认的,缘起是真实的。不因为性空而否定缘起的真实性,于是第三句话要说,“是名世界”。

这世界就是一系列缘起,缘起本身要确认为真实。这一个基本道理,年轻的一代应早早地领会它。

我们来想一想这三句义之妙义。当我们在恋爱的时候,我们正在寻找一个理想的丈夫或理想的妻子,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我们自己在心中构成了一种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念”,理念是柏拉图所讲的“实体”——我带着关于“怎样的妻子才是理想的妻子”的想法,追求了那个女性;那个女性呢,也带着“怎样的丈夫是理想的丈夫”的想法,追求了一个男性;然后他们终于结合了,每个人带着一个实体做标准来衡量对方。

错在哪里?实体本不存在。哪有一个女性是天生的妻子?哪有一个男性是天生的丈夫?丈夫是谁做出来的?是妻子做出来的。而妻子是丈夫把她做出来的。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是交互性关系,缺了一方就没另一方,这种关系叫:

“我就是一个最标准的丈夫,向你走来”,有这种事情吗?其实是我等待着你把我做成丈夫。你也不是作为一个标准的妻子向我走来,你等着我把你做成妻子。我儿子出生的那一天,我知道他把我也生出来了——他把我作为父亲生出来了。别以为只是我们生了一个儿子,其实,儿子把我们作为父亲或者母亲,也生出来了。哪有一个男性是天生的父亲、天生的丈夫?哪有一个女性是天生的母亲、天生的妻子?都不存在。所以鲁迅先生说得好,他说妻性不是天性,母性和女儿性才是天性。当然,这个天性也要有体现的机会,这机会就是你把女儿生出来,女儿把你作为母亲也生出来。

鲁迅先生讲的妻性是什么?妻性就是母性加女儿性,终于还是缘,总而言之是缘。所以,要破除实体之观念,要懂得这三句义。中国思想,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这三家没有一家有实体观念。

西方文化的源头

西方文化,要从它的源头说起。源头是,在有哲学之前已有宗教,即原始宗教。希腊的神话很发达,还发展出神谱学(哲学的前身)来。希腊的原始宗教构造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奥林匹亚山上,最高的神是宙斯,还有诸神,诸神之间的关系有它的道德法则、道德秩序……希腊人用这样一种原始的宗教和神话,构造出一个和人世间不一样的世界:神的世界。

构造这个神的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人间的秩序有神圣的保证,有神圣性。而中国人却不需要这一点,中国人建立的社会秩序是以血缘做基础的,一开始就是亲族制度,然后上升为政治上的关系。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差别?追溯它的根源,首先是地理环境。中国是广大的内陆国家,中国人很快地从游牧生活转入农耕文明,在土地上建立起自然的村落和定居的生活。在一个自然村落里,人与人的关系都有血缘关系可以追溯,谁是我的伯伯,谁是我的叔叔,谁是远亲,都可以追溯得很清楚。这样一种定居的自然村落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可以用亲族关系做基础来奠定其社会秩序。

古希腊的文明是爱琴海文明,多岛屿的地理区域,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部落为了寻找到更好的自然环境,殖民到另外一个岛屿上去。海上殖民运动频繁地发生,于是,不同的部落会在同一个岛屿上相遇,他们如何和平共处呢?他们无法像中国人那样按照血缘关系、亲族制度来建构社会秩序,他们只有一个办法:

契约

如果三个部落共居于一个岛屿,这三个部落之间的关系不可能用血缘做基础,只能建立契约。但契约是人定的,也可以被人破坏,所以要让契约神圣,其方法就是构造一个神的世界。用神与神之间的秩序、道德,来规定人间的秩序。让人间的秩序有神圣性,这就是西方在哲学之前的宗教的基本任务。

宗教的本意是什么?是恢复人与神之间所订立的契约,这正是religion这个词的本意。人类社会的罪恶都来自人破坏了人与神之间所订立的契约,于是人受到了惩罚,而重建这个契约,就是宗教。重建人与神之间的契约就是宗教的活动。

这一点告诉我们,在西方哲学起步之前,西方的宗教思想已经区分出两个世界了:一个现实世界,一个神的世界;一个此岸,一个彼岸。然后哲学才起步。哲学起步后不久,出现了苏格拉底这样的人物,后来又有他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建立起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哲学,概括地说,就是:

理念论

柏拉图不再用宗教的语言说话。他凭理性说话,要用理性的语言同样构造出一个彼岸的世界来,这个世界就是理念世界。

我们先要懂柏拉图。理念论,在这里无法展开,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理念的成立。

比方说:

什么叫一把锤子?

我们所看到的这把锤子,它的特殊形态,比如这样一个锤子的柄,加上这样一个锤子的头,这便是一把锤子吗?

不。锤子之为锤子,不在它的外部特征。我们之所以认识到这是一把锤子,是因为我们心中本就有锤子之理念,于是每一把具体的、感性的锤子,其实是对锤子之理念的模仿——我们听到这种说法,会觉得很奇怪。

按照理念论,每一个感性的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比如说,这匹白马、那匹黑马,都是对马之理念的模仿。当然,模仿出来一定不完善,一定有缺陷。怎么理解这件事情?很简单。

假如我现在要完成一个任务:把一个图钉敲到这桌子上去,我常用的那把锤子不在场,但我是还要做成这件事,我就举起我这块手表,把图钉敲到了桌子上——这时候,它是手表吗?不,它是锤子。锤子就是这样对人而存在的,它是理念。所以,锤子之为锤子,不在于它的具体形象。手表一点也不像通常的锤子,但我就是把它做锤子用了,因为我心中有锤子之理念。

我们现在有一点懂了。由柏拉图的理念论产生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因为现实世界由感性事物构成,而感性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天下没有任何一把具体的锤子,可以被称为锤子之理想。假如一个丹麦人举起他们所造的锤子,向全世界各民族宣布:这是唯一真正的锤子。这话就很荒唐,不是吗?所以,感性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模仿,并且一定不完善,于是又一个重要的结论来了:

现实世界的缺陷来自它跟理念之间的差距,所以世界应当被改造。

西方自从柏拉图思想成为传统以后,改造世界的要求就不断被提出来,为什么?

第一,现实世界被发现有缺陷。怎么发现的?因为心中有理念,拿理念来对比现实,现实就有缺陷了。第二,有了缺陷怎么办?改造它,让它更接近于理念,这叫进步。这个逻辑,完全可以用来说明锤子的历史。我们今天的锤子,跟原始的锤子,形态差别很大,我们有了水压机,这就是现在的锤子,形态上跟最初的锤子差别很大,而且,这同时代表着从原始的锤子到今天的锤子的进步。

所以,西方一定提出历史进步论:世界应当被改造,因为它只是不完善地模仿了理念,要克服它的缺陷,而每一次克服都带来一次进步。

理念论表明西方文明跟中华文明有根本的差异。我们中国人可曾想过要改造世界?今天确实想了,这是因为受西方的影响,以前只想到天人合一。

在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精神当中,永远发展不出西方的技术来。我们改变自然物的方法不是处理它,不是改造它,而是更好地实现天人合一,其原则是艺术。手工业劳动者的技艺不是技术,这是两种不同的关于自然的态度。

由于西方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在资本的要求下发展出以技术来改造自然的要求,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它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比方说泡泡糖,自然界中本无此东西,所以你在吃泡泡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咀嚼完了它的滋味之后你不能咽下去,因为它无法在你的身体内部完成代谢,你必须把它吐出来。若追溯渊源,泡泡糖就要追溯到理念论。这些东西一旦造出来,就无法进入自然界的循环中,所以被称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只可能产生于西方文明。

更可怕的事情是什么?爱因斯坦发现了E=mc²,这在理论上发明了原子弹。按照这个公式,在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其质量与光速之平方的乘积!

于是人类开始了对核能的利用。但我们不能利用核能,我们只能利用太阳赐给我们的能量。为什么?核能的利用要有一个前提:它能绝对安全地被利用。我们且不管核武器的事,假定全体人类做出共同决定销毁一切核武器,仅仅和平地利用核能,比如说核电站,这同样包含巨大的危险。因为这样做的前提是:人类能够绝对安全地使用核能。那么这里又有一个前提:人不会犯错误。但人是会犯错误的动物。这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和宗教的命题。人不能以为自己在理性的武装之下可以不犯任何错误,达到完美和无限。这不可能。人归根到底是有限的,他被虚无包围着。

所以,柏拉图主义有重大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当中也包含了重大的危险。

还有另一个成果,就是人类以理念论的原则来建构社会秩序。我们现在都欣赏西方理性的社会秩序。现在的社会秩序不再按照宗教的法则来建立,社会生活不再有唯灵论的光环、神圣的光环,一切的社会组织,不是暗示着个人向更高的精神价值攀登的道路,而是一个平面化的、理性的架构,社会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单位,它组织的秩序都是按照理性来建构的。为什么按照理性来建构,并且大家都接受了这一点呢?唯有一个理由:

效率。

这样的社会秩序,这样的组织内部的秩序和制度,我们接受它的原因就是:理性的安排给我们带来了效率。于是社会世界的非灵化也就完成了。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西方近代以来的文明压根儿就是一个很不好的、充满了毛病的文明,我们必须承认它带来的进步成果。

比方说,我们在技术的运用下实现了“不靠天吃饭”这件事情。中华民族是农业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一个民族,但它在历史上始终面对着靠天吃饭这件事。所以北京有天坛,皇帝要率领众臣祭天,祈祷大自然的风调雨顺……

中西之比较

我们已经知道了西方文化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柏拉图主义。它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它广泛深入地影响了非欧洲民族。现在我们回过来,看一看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特征。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我们有佛教,而且佛教还中国化了,但佛教在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宗教,因为它是无神论的:

佛教没有神。

佛教在民间的信仰方式当中才有了宗教的特点。比方说我们拜一个菩萨,拜一个佛像,我们仿佛在拜神,并且请他们帮助我们,我们会去烧香许愿,然后再还愿。

这是佛教在民间信仰当中产生的形式,佛的世界仿佛是一个神的世界。其实佛、菩萨、罗汉……不是神,都是普通的人。普通人修佛可以修到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阿罗汉,第二境界是菩萨,再往上走,是佛。佛不是神。释迦牟尼是普通的人,Buddha这个梵文单词被翻译成佛,它的本意是觉悟者。所以,佛就是觉悟者。

我们现在还不是佛,是因为我们尚未觉悟,但是我们都有佛性。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所以佛教是无神论的。

有一个禅宗的公案是这么说的。一个弟子,有一天终于忍不住问他的师父:“师父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佛究竟在哪里?”师父跟他这么说:“在你面前,听你说佛法的,就是佛。”

佛性不是神性。众生是佛,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我们年初一要拜佛,严格来说,不应该到寺庙,而应该彼此互拜。我在拜你,你也在拜我,就是佛与佛在互拜。

中国思想跟西方思想,根本差别在哪里?简单说来,儒道佛三家都论道,都没论出两个世界来,我们中国人只有一个世界。

天道在哪里?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它不脱离人民生活。所以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道不远人。

天道不在彼岸世界里,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

同学们大概都知道《大学》《中庸》这两篇重要的儒家文献。它们跟《论语》和《孟子》并列在一起,称为“四书”。四书的次序是先《大学》,后《中庸》,后《论语》,后《孟子》。

《大学》为什么放在第一篇?因为它是“初学入德之门”。开篇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被称为“三纲领”。这三个纲领能表现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

在“明明德”中,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跟“德”连在一起,“明德”,还要对这个“明德”来一个明,叫“明明德”。为什么?

明德是我们本有的仁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赤子之心,一定是明德,所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明德是虚灵不昧,人人都有。

最早把这件事讲出来的是孟子,他说人心有四个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本性具备的,所以可称为“明德”。

我们把这个思想跟西方思想比较一下,特别是跟西方基督教比较一下。按照西方基督教的观念,人本有的是罪,原罪,不是明德。所以人的希望在于信仰上帝。侍奉上帝、敬重上帝、敬畏上帝,等待上帝对这个有罪的灵魂的拯救。我们自己的灵魂,对于我们自己的罪孽是无能为力的。

而中国儒家思想一开始就讲明德。但是我们会遮蔽明德,因为在现实世界当中,人还有器质(肉体)的一面。明德是天地之性,肉体给我们器质之性。食色性也,我们要饮食,我们要男女,我们有各种趋利避害的要求,这一切,都有可能让我们的明德被遮蔽。于是有一个功夫一定要做,叫明明德。但前提总归是有东西好“明”——我们都有,即明德。再度让它呈现出来,是明明德,儒家称之为复性之功夫。

儒家讲的修养,就是复性:恢复我们本有的明德,让它呈现。真理不要到外面去求。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明明德怎么明?明德肯定是跟天道统一的,否则不能叫明德。德者“得”也,我们从天道那里获得了我们的德性。《中庸》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的明德跟天道贯通,那么,天道在哪里?高高在上吗?你如何明明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苦思冥想,能够把明德明出来吗?不是的。

第二条纲领是:“在亲民。”

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进入和体察人民生活,叫亲民。后来朱熹把亲民改成“新民”,错了,那叫改造。要改造百姓吗?不,要亲民。

不是说,你做了君王要亲民,做了官员要亲民,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都要亲民,我们都在体察人民生活,我们也在人民生活中。

真切地体察人民生活,是明明德的唯一途径。

“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不做小人,做君子。做君子一定要关怀天下,体察人民生活,这就叫亲民。

第三条纲领是“在止于至善”。讲人生的最高目标,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完善。

回过头来看《大学》开篇。第一,讲明明德是复性之功夫。第二,这个功夫哪里去做?体察人民生活,真切地领会在人民生活中体现的天道,然后身体力行,以达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完美,“在止于至善”。这就是三纲领。

我们把这三纲领跟西方思想,例如柏拉图学说比较一下,差别很清楚:真理不悬在现实人世之外,而就在人世之中。

同样,把佛学中国化的惠能,讲过这样的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是在人世间的,不能离开世间去求觉悟。离开这人世间去寻找最高的觉悟(菩提),就好像要在兔子头上找出两个角来一样荒谬。兔子只能长两个耳朵,没两个角。

佛法在世间,天道在人民生活中,众生的烦恼以及克服烦恼的努力,就是天道之体现。用惠能的话说,“烦恼即菩提”,不要害怕烦恼,烦恼倒是用来修行的,烦恼是修行之资具。

我们拿中国思想来跟西方思想做比较,所达到的最基本的认识是两条:

第一,在中国思想中并不包含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区分。

第二,中国人所能接受的真理,不是逻辑的真理,是生命情感的真理。

后面这一条,现在要专门地说一说。《中庸》的第一段是这样讲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命之谓性”,我们人的天性是从天命下贯而来。“修道之谓教”,我们并不是少数那种圣人,圣人不需要教化,大多数人都需要教化,所以要修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片刻都不能脱离的,“可离非道也”,天道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都有天道在其中,你不能说生活归生活,或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不可以的,天道也在这里边体现的,所以不可须臾离之。“故君子慎其独”,你不欺于暗室,你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做什么事情都没人看见,可以肆意妄为吗?也不可,因为你过的是人生,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方面都是天道在其中,所以,“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戒,就是提醒、警告,我做什么事情人家看不到,你也要慎重;“恐惧乎其所不闻”,你做的事情没传出去,你也要恐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我们来看天道的内涵。中国哲学讲的天道,绝不是如柏拉图讲的理念,也不是西方近代哲学讲的理性的法则。天道在哪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心里活跃的是喜怒哀乐,全部丰富的生命情感都在内心。“发而皆中节”,生命情感一定会表现出来,但每一次表现都要恰当,不过分,叫“中节”,叫“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在我们喜怒哀乐的生命情感中。天下之大本不是理念世界,也不是现在的科学所揭示的所谓自然的规律等等。天下之大本是我们的生命情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情感,一定会表现出来,而且肯定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如果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生命情感的表现都是中节的,就是“天下之达道”:社会生活跟天道一致了。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人民生活达到了中和,那么天与地的关系就是正的,而万物也都有了生机。

这里面我们读到什么?读到了中国哲学所讨论的真理。中国哲学所讨论的,无一不是生命情感的合适问题以及它如何升华。中国无宗教,中国有哲学,而中国的哲学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哲学,尤其不同于欧洲哲学。因为中国的哲学是升华人生情感的哲学,这一点请大家注意。所以中国哲学讲到底是人生哲学,这人生哲学不是给我们一些干巴巴的理性规则,而是诉诸我们的生命情感本身,把它的真相说出来,让我们去体现、去发挥生命情感的时候都中节,这就是中国哲学基本的目标。

那么人生哲学意味着什么?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就是《诗经》,《诗经》里面全是诗歌,全是表达人的生命情感的,都是喜怒哀乐。孔子赞扬它“思无邪”,无邪什么意思?诚。一个诚字,什么意思?性情之正。

让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站在大地上的,绝不是我们头脑的理性,而是生命情感。西方的哲学,把人类心灵当中的情感放得很低:第一等级是理性,第二等级是意志,第三等级才是情感,放得太低了。他们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逻各斯中心主义,中国哲学恰好是相反的,把生命情感提到根本的位置上来。我们想想,中国哲学这样做对不对?若我们的行为是合适的,若我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当中带来的不是破坏和灾难,而是带来和谐和幸福,是不是因为我们生命情感的运用是正的?所以孔子说“思无邪”,无邪者,诚也;诚者,性情之正也。这是最根本的修养。

我们不要以为,可以用冷冰冰的理智思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情感之中。我们不是恰好拥有了一份欢乐,或者拥有了一份悲哀,而是当我欢乐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欢乐,当我悲哀的时候,我就是这份悲哀。而不是我有一个冷冰冰的与情感无关的“心灵的实体”此刻恰好处于悲哀的状态,然后我把这个状态排除掉,没这种事情的。生命情感之方方面面就构成我们的心。如果它正了,佛家叫本心。所以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之用力所在,是使我们的生命情感合适和升华。

所以,同学们去读中国的经典,儒家的也罢,道家的也罢,佛家的也罢,一定不要如读西方科学或者西方哲学那样去读,去梳理概念,讨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包含或者不包含关系,或者逻辑上的推演,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读中国哲学典籍的方法,若你这样读,就会误读了它。

中国的人生哲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教科书,是人生的教科书,而不是理论的书,一定要懂这个道理。除非你准备到哲学系以后一辈子教中国哲学,那你要将其梳理一下,这些工作也有必要,但它和修养没关系。

比方说,如果你读了五十遍《金刚经》,却没有流过一次泪,心中也没有过法喜,你就肯定没懂。那种喜悦,在佛家的言说当中叫法喜,“法喜充满”,你感受过吗?这种喜悦,无可名状,你一下子把生活的某一个方面看通了,而且这个通不是理智上的通,是生命感受上通了,你仿佛融入了宇宙,这是何等之感受?总而言之,无可名状,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读儒家的经典也应当这样,读道家的也应当这样,否则你是不能真懂的。

读西方哲学可不这样,各位,读过黑格尔的《逻辑学》没有?他那是一个一个范畴推演的,每一步的推演,在逻辑上都没有漏洞,而我们读的时候也必须一环一环地跟上去,不能有任何脱节。

这就是西方哲学的著作,它是锻炼我们的头脑的,把我们的理性思考训练得十分彻底和周密,效果跟学数学差不多。

中国哲学的典籍,是滋养我们的心灵的,因为它涉及我们心灵本身的种种生命情感。你读得懂这一段,是因为你有过这一份生命感受;你读不懂那一段,是因为你的人生还没有那份感受。

中国哲学的著作,它的文字表达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充满了形象、比喻、例证、暗喻,有文学的价值。先哲的一句话,并不是他推理出来的,他是直接告诉你的,你需要慢慢去体会。中国古代的圣人把他直接所见的说出来,这叫直觉的真理。

中国哲学典籍给出的,全是这些东西。先哲直觉到的那些真理,我们可以拿来做我们的推理的前提。先哲之所说,即是他之所见,是心灵的悟道、伟大的哲思。所以中国哲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举个简单的例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老子讲的。这两句话,你可能老早就知道,懂了还是没懂?假如你问老子:为什么反者道之动?你推给我看看?老子说,我看到的就是反者道之动。

它不是任何推论的结果,它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之法则的直接的领会。然后我们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做推论,结果推出很多东西。

第一,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就是认识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走向它自己的反面。正如冯友兰所说,这一点,让中华民族有了一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跟我们比的。什么智慧?在最黑暗的时候,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对未来始终保持着它的信心。为什么?黑暗终会过去,因为它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

同时,它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的时候、最得意的时候,保持必要的警觉,为什么?事情正在走向反面。在这个前提下,你可以推出道家为人处事的两条通则。

第一条,如果你要得到一个事物,你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因为反者道之动。你要强大,必须从弱开始;你要高,必须从低开始。所以,一个中国人如果懂得道家的思想境界,他开始做事时一定低调,极其低调,低调到让你觉得他不存在。

第二条,若你要比较长久地保持一个事物,就须让这个事物包含它的对立面。因为反者道之动,一个事物如果没有能力包容自己的对立面,它很快要结束。

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比方说,资本主义要活得长久一点,就必须包含自己的对立面,即社会主义。一个不能包含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很快会垮台,各位同意吧?比方说失业的人,也就是离开生产过程的人,经济学家不再看到他们的存在,经济学家是讨论资本运动的,在资本运动之外的人不是他讨论的对象。但这些人,他们真实地存在着,只不过在经济学家眼中不存在;这些人还得活,只不过不再用货币来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因为失业了,没有货币。这时,社会应该怎么样?应该不用市场原则了。不用市场原则,他们就还活着;一用市场原则,他们就活不下去。所以,不要以为必须永远坚持市场原则,永远坚持资本逻辑。资本逻辑要生效,前提是和平的社会。和平的社会要求承认在生产过程之外的那些人必须活着。所以资本主义如果想要长久一点,就必须包含自己的对立面:社会主义。

各位的学业要成功,也必须包含对立面:困难。

一切顺利都要包含它的对立面——困难,你才能把事情做好。可以说这样两句话: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敌人是我们的老师。做事情要有对立面,要有反对你的人,你才会把你的事情做得更好。

年轻的一代学西方的科学较多,与中国的智慧疏离长久了,其实我们还得懂这些道理。我们希望一路顺风,我们希望没有挫折,我们希望没有人反对我们……你要知道,谁反对你,你应该高兴,你获得了提高自己的绝好机会,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当的。但是——

谁保证你正当?儒家。

道家不跟我们讲道德理想。道家教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自由一点,自在一点。好和坏,它不讲;善与恶,它不讨论。所以我们如果光有道家,是不行的,很可能形成一种奸猾的人生态度,是非不分。

我们怎么运用道家的思想?必须有儒家做根、做基础、做前提。儒家告诉我们要明明德,要亲民,要止于至善。

中国人未来的生活也将在这条路上。

谢谢大家。

上一章:没有了 下一章:中国哲...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