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意失荆州:谁是第一责任人野史未必假 作者:王磊 |
||||
公元219年冬,曹魏设在汉水北岸的军事重镇樊城已经被关羽的荆州军围困了好几个月。 荆州军的大营中,一支曹操军的箭矢静静地放在关羽面前,原本绑在箭杆上的书信也平放在桌案上,上面写着一个真假难辨的消息——孙权将派兵偷袭荆州。 这个消息让关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此次他率领荆州军主力北上进攻曹魏,留守后方的兵力并不多。一旦樊城没打下来,孙权再来个背刺,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但这个情报是真的吗?就算是真的,以孙权的能力,他能打下荆州吗? 听说东吴名将吕蒙请病假回后方治病去了,新上来那个叫陆逊的小年轻只会说好话,就凭他能翻出什么浪?更何况后方的江陵、公安是关羽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城防体系完整,沿江还设有烽火台预警系统,如果东吴真的出兵,自己接到消息后再往回赶也来得及。 二爷捋了捋自己漂亮的大胡子,还是觉得优势在我。于是他决定无视这个所谓的情报,继续围攻樊城。 然而没多久他就收到了来自后方的三个坏消息: 1. 吕蒙是在装病,陆逊是在装,他们果真动手了; 2. 沿江的烽火台被人端了,整个预警系统都失效了; 3. 守卫公安和江陵的傅士仁、糜芳连一秒钟都没抵抗,直接投降了。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荆州,真的丢了。 再之后就是关羽父子败走麦城,一代武圣殒命,三国鼎立的格局就此奠定,更留下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但是荆州,真的是因为关羽的大意丢的吗?或者说“大意”的,只有关羽一个人吗? 在襄樊战役期间,曹操派出了曹仁、于禁、庞德、徐晃、张辽等重量级名将,东吴方面则派出吕蒙、陆逊、韩当、蒋钦、朱然、潘璋、周泰等全明星阵容,而蜀汉这边却自始至终都只有关羽一个人孤军奋战。 刘备和诸葛亮在开战前没有提供支援,开战后也没有配合出兵,几乎是眼睁睁看着关羽一步步走向败亡,实在是诡异得令人摸不着头脑。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就曾说荆州之战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借刀杀人,故意不派援兵,以达到弄死关羽的目的。 啊,这……难道我们都读了一个假《三国》不成? 别激动,这个说法因为太过离奇,后来连章太炎自己都圆不下去了。所谓的“借刀杀人说”既小瞧了刘关张之间的兄弟情,也低估了荆州的战略重要性。 赤壁之战后,孙曹刘三家瓜分了荆州,曹操占据北部,刘备在西南,孙权在东南,有点像三国鼎立的微缩版。 公元211年,刘备受刘璋邀请进入益州,让关羽“董督荆州事”,负责镇守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后来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主力部队陆续入蜀,关羽就成了荆州地区的唯一大佬。 在刘备看来,只有关羽这样政治上可靠、军事上过硬的好兄弟,才是镇守荆州老家的最佳人选。更何况关羽手中掌握着一支强大的水军,在荆州这个水网密布的地方正好有用武之地。 但他忽略了,关羽坐镇荆州的最大隐患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性格缺陷。要知道连马超和黄忠这样的当世名将,关羽都看不上,更别说其他人了。史书记载关羽的职场作风也用了“性颇自负,好陵人”这样的负面评语。 翻译过来就是,关羽是那种日常相处时看不起同事,动辄对他人颐指气使、呼来喝去,毫无领导艺术的孤儿型上司。 荆州治中潘睿和关羽关系紧张,南郡太守糜芳和屯驻公安的将军傅士仁也都忍不了关羽的粗暴作风。作为荆州的一把手,能同时把手下最重要的文武官员全都处成仇人,关羽这份得罪人的功力也称得上是超凡脱俗、震古烁今了。 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领主力部队发动了襄樊战役,意图夺取荆州北部。这场战役的发起究竟是刘备的命令,还是关羽的独立行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但从关羽的性格来看,是他自行决定开战的可能性更大。 关羽拥有“假节钺”的头衔,可以不必请示就自行开战。而且此前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立下了大功,被封为后将军,和关羽、张飞、马超并列为四大将军。这让关羽十分看不上眼,你这“老兵”[东汉末年至魏晋,称他人为“老兵”是贬称,因为“士卒”身份卑微低贱。]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跟我同一个级别?那二爷我就打一个更大的胜仗出来,让你们都知道谁才是天下第一! 唉,这个该死的胜负欲啊。 当然关羽也不是脑子一热就冲动为之。 入夏以来,襄樊地区连降暴雨,汉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大片土地。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水,恰好可以发挥荆州军善于水战的优势。所以关羽才能以少胜多消灭了于禁、庞德的增援部队,并把曹仁堵在樊城里暴揍。关羽还派人策动曹仁防区内的叛乱,严重威胁着曹操统治中心许昌的安全。 战争的走势对关羽越来越有利,如果他能攻克襄阳和樊城,就能打通荆州和汉中的联系,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很可惜,这一切并没有实现。因为关羽空有“天时地利”却没有“人和”。 关羽的水军实力强大,但打攻城战不是他的强项,真正能投入一线作战的兵力也不足,于是关羽赶紧命令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孟达发兵支援自己。 咱也知道二爷那个脾气,让你来给爷打配合是看得起你,史书是这么记载的:“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命令语气——那个谁谁,赶紧来,记住!这是通知,不是商量! 刘封和孟达本来忙着内斗,没时间更没意愿搭理关羽的“命令”。失去了友军的支援,关羽只能独自支撑。于是他一边抽调后方的守备兵力,一边又给负责后勤的糜芳、傅士仁送去了一封杀气腾腾的警告信:前方战事不利,都是因为你们后勤保障没搞好,看我回去后怎么收拾你们! 关羽的“假节钺”除了可以开战,还可以直接杀人。所以他说要收拾谁,那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生命受到威胁的糜芳和傅士仁一不做二不休,暗中勾结东吴,在吕蒙偷袭荆州时直接开城投降了。 自此,荆州丢了,关羽陷入了被两面夹击的绝境。他只能带着残余部队向西撤退,但这个时候想走也已经晚了。 襄樊战役的惊天大逆转直接影响了整个三国历史的走向。关羽先赢后输,不但没有实现预想的战役目标,还赔上了自己父子的性命,丢掉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彻底断送了刘备团队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可能。 “大意失荆州”这口锅,不能让关羽一个人来背。他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只是战役执行层面的操作失误,并不能掩盖蜀汉高层整体战略规划上的严重失误。 坐镇后方的诸葛亮和刘备,才是荆州丢失的最大责任人。 对于远在益州的刘备团队来说,关羽在襄樊的抛物线式崩盘确实有点突然。八月份刚听说二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呢,怎么十二月就荆州失守、二爷丧命了? 说到底,荆州出事其实从诸葛亮加入刘备团队的那一天开始,就埋下伏笔了。 诸葛亮为刘备量身打造的《隆中对》中提出了两个堪称神来之笔的战略构想:一是“联吴抗曹”;二是“跨有荆益”。 “联吴抗曹”是指导思想,“跨有荆益”是行动方案。这是时年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对未来天下格局的规划和预言,更是刘备最终成就帝业、实现三国鼎立的行动纲领。 这真是听君一席话,思维大爆炸。 《隆中对》让陷入自我怀疑的刘备豁然开朗,瞬间就觉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奋斗也有力量了。 但《隆中对》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联吴抗曹”和“跨有荆益”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 东汉时的荆州相当于今天湖南、湖北加河南南部,正处在天下之中的枢纽位置,既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沟通长江上下游的关键节点,是魏蜀吴三方的必争之地。曹操团队的郭嘉、孙权团队的鲁肃都提出过抢占荆州、进取天下的战略。 失去荆州,对曹操来说是赢得不爽,对刘备来说是慢性自杀,对孙权来说则是当场暴毙。 因为历史上割据江东的政权一旦守不住荆州,那也就离完蛋不远了。后来的西晋灭东吴、隋灭南陈、元灭南宋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拿下荆州是东吴不可动摇的国策,更是孙权不容侵犯的核心利益。 但《隆中对》却要求刘备在占有荆州的同时,还能和孙权结成同盟,相当于一边在孙权的心理底线上疯狂试探,一边要求孙权选择原谅向前看。 只要是脑回路正常的人都得替孙权问一句:凭什么呀? 其实也不凭什么,一切都是现实利益的考量结果。 《隆中对》的实现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曹操的威胁要大于孙刘之间的矛盾。但三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利益冲突是动态变化的,只要来自曹操的压力一减轻,刘备和孙权就必然因为荆州而翻脸。 荆州,是从一开始就埋在孙刘联盟之间的巨雷,被引爆只是时间问题。 赤壁之战后,刘备从孙权手里借来了江陵城所在的南郡,并以此为跳板拿下了益州。孙权派人向刘备索要借出去的南郡,结果刘备直接祭出了老赖嘴脸,竟表示要等到拿下凉州后再说,气得孙权直接出兵攻下了属于刘备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也带着人马准备和孙权开战。 就在孙刘联盟即将破裂之时,曹操进军汉中了。强者带来的威胁迅速压倒了两个弱者之间的矛盾,于是刘备和孙权展开谈判,以湘水为界把荆州南部一分为二,东边的地盘归孙权,西边的地盘归刘备。 所以不要听歇后语说什么“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人家刘备虽然没还南郡,但还了长沙、桂阳等地,并不是真的一点没还。 孙刘联盟虽然因为曹操的威胁而暂时维持住了,但双方都心知肚明,他们早晚有一天还得因为荆州打起来,这是利益计算之下不容违背的底层逻辑。这就需要刘备团队尽最大努力让孙刘两家处于一种“斗而不破”的脆弱平衡中,尽可能推迟两家在荆州翻脸的时间。 但是很可惜,最终负责和东吴方面对接的却是关羽。在对待盟友东吴的问题上,诸葛亮是主张合作的温和派,而关羽却是个“不服来战”的强硬派。在二爷看来,我负责“斗”,你东吴负责“不破”,咱俩加起来就是“斗而不破”喽。 也是,关羽连同事关系都处不好,你还能指望他搞好同盟关系? 作为“联吴抗曹”战略的倡导者,也清楚“跨有荆益”行为的危险性,诸葛亮就算不能留在荆州维持孙刘联盟,也应该提醒蜀汉高层重视来自东吴的压力,提出针对性的预警、预判和预案。 但翻遍史书,却找不到诸葛亮在荆州问题上的任何作为。难道“算无遗策”的小亮哥失算了? 恐怕诸葛亮不是不想有所作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从赤壁之战到永安托孤的这十几年里,刘备并没有特别重用诸葛亮,至少不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言听计从,离了军师就啥也干不了的样子。 虽然史料中说刘备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但事实上法正既是和平时期行政系统的一把手,又是战争时期野战部队的参谋长,是真正横跨军政两界的大佬。 而诸葛亮在刘备团队中的功能定位更类似于“汉初三杰”中的萧何,是在二线打辅助的后勤总管,在官员武将任免、对外政策调整、前线军力部署等方面几乎毫无存在感。 所以对于荆州的丢失,刘备才是最应该负责的那个人。 从现实地理环境上来说,处于长江中游的荆州和下游的扬州才处于同一个地理区块,益州和荆州反而是相对隔绝的两个地区,只靠狭窄的长江三峡水道保持最低效度的沟通,像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沙漏。 这就意味着刘备团队必须在益州和荆州之间随时调整战略重心,哪边有事就把力量往哪边倾斜。在汉中战役结束后,刘备应该第一时间补充荆州方面的力量。即便是在关羽出兵襄樊后,刘备也可以选择在汉中方向配合进攻,牵制曹操西线的兵力,或者选择充实荆州的守备力量,防范孙权可能的偷袭。 总之,按道理来说他是应该做点啥的。 但他却什么有用的事都没做。在汉中战役结束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刘备在军事上可以说是毫无作为、全程划水,不靠谱到令人发指。 后世很多人读史至此,都恨不得冲到刘备面前,发自灵魂地问上一句:皇叔啊,恁这是弄啥嘞? 如果说诸葛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刘备就是彻彻底底的心不在焉。因为他此时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称王称帝。 刘备的前半生颠沛流离,疯狂跳槽,始终没有在汉末乱世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实在是太渴望成功了。 刚拿下荆州南部的时候,刘备就成立了一个“宜都郡”,表达了“适宜建都”的内心独白。攻占益州后,刘备先是纵容士兵哄抢国库中的现金,然后又鼓励群臣瓜分成都精华地段的不动产。最后是赵云站出来用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的例子才劝住了上头的众人。 拿下了汉中后,刘备迫不及待地自称“汉中王”,然后回到成都准备享福。在这一刻,帝王梦、功名心、虚荣感、享乐欲已经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 我刘玄德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接着奏乐!接着舞! 荆州局势紧张算什么,现在刘备最关心的就是把称王称帝所需的硬件设施全都修起来。所以负责后勤的诸葛亮在短时间内为刘备修建宫殿楼阁、亭台馆舍等四百余所,至于桥梁、道路等辅助设施更是数不胜数。 关羽在围攻襄樊时,有两个襄阳人自称找到了丢失的玉玺,关羽还第一时间给大哥送过去了。这个“玉玺”也不知道真假,但刘备着急称帝的心,很明显一点都不假就是了。 如果我们用上帝视角观察建安二十四年的华夏大地,就会看到一出很黑色幽默的大戏: 当襄樊战役刚刚发动时,曹魏忙着调派援军救援樊城,刘备在忙着称孤道寡,大赏群臣。 当襄樊战役陷入僵持时,东吴开始秘密联络曹魏,紧锣密鼓地部署偷袭荆州的兵力,刘备在忙着建造宫殿搞基建。 当襄樊战役突然逆转时,东吴忙着派兵西进抢地盘,曹魏忙着招降孟达、夺取上庸,刘备在忙着筹备称帝。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正式称帝。第二年四月,刘备谎称汉献帝已被曹丕害死,于是在成都称帝,改元章武,终于圆了自己的皇帝梦,史称蜀汉昭烈皇帝。 然后,刘备终于想起来:哦,荆州丢了啊,二弟没了啊,那我得替我兄弟报仇啊!于是他举全国之兵,不顾诸葛亮、赵云等文武群臣的一致反对,执意对孙权开战,最终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一个火烧连营打崩了,然后就是永安托孤,刘备谢幕。 就此可以看出,在刘备及其核心团队看来,称王称帝瓜分胜利果实是第一要务,什么开拓进取、布局未来统统靠边站,咱还是先把眼前这点好处分完了再说吧。 魏、蜀、吴这三支创业团队在人员构成、组织架构、业务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借用《三国演义》里常说的三个关键词——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有天时,他的团队以沛国谯县宗族为纽带,以颍川士族为骨干,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号召,是组织架构完善且正规的国家队。 孙权有地利,他们家“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早就洗白了外来户的身份,和江东世家豪族结为一体,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头蛇。 而刘备既没有曹操那样的官方头衔加持,又缺乏孙权那样的基层组织支撑,所谓的“皇叔”身份不过是说着好听。这就决定了他凝聚团队的方式只能靠“人和”,要么是私情恩义,要么是现实利益。简单来说就是好兄弟,讲义气,跟着大哥混饭吃的有组织社团。 无论曹魏国家队还是东吴地头蛇,都能让团队的整体利益覆盖成员的个人利益,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 所以曹操手下的张辽和李典互相讨厌,但这并不妨碍他俩精诚团结,在合肥城下“八百破十万”,教孙权做人,止江东小儿夜啼;东吴这边的凌统和甘宁有杀父之仇,可这也不耽误他们在逍遥津并肩作战,保护孙权逃出生天。 孙权:咱能换个人举例子吗? …… 这种以大局为重,不因私怨而坏公义的事在蜀汉这边就很稀罕了。前面提到的刘封和孟达的争斗,糜芳、傅士仁对关羽的背叛,包括后来李严给诸葛亮拖后腿,杨仪给魏延扣谋反的罪名等,全都说明了刘备团队内部山头林立,派系众多,内耗严重。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疏忽大意,主次不分,各怀鬼胎,是蜀汉丢失荆州的根本原因。这不是关羽一个人的“大意”造成的,而是整个刘备创业团队的先天性不足所导致的。 |
||||
上一章:巫蛊之... | 下一章:甄宓之...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