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小课堂: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努力的危险性——产生抑郁的“精神母胎”抑郁的力量 作者:泉谷闲示 |
||||
努力的人才有价值,这种想法深深地刻在不少人的心中。 很多抑郁症患者原本都意志力极强,在发病前曾度过一段比普通人更加努力的时光,而失去积极性、活力下降的症状可以看成他们的身体做出的一种反抗,即反抗重视努力的生活。 因此,医生需要认真研究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可以被称为“努力信仰”的价值观,理解其中蕴含的危险性。 “努力的人一定会成功”是一种谬论 假设,一位少年每天都努力练习棒球,总是练到太阳下山才回家,后来他成了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运动员。 他的邻居们都在感叹:“以前他每天都没日没夜地练习棒球,现在才能这么成功。果然,比别人更加努力的人一定会成功。” 可是,在听到邻居们的感叹后,他的回复却出人意料: “不,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比别人更加努力。我喜欢棒球,只是一心想打得更加开心、更加畅快。总之,我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虽然这个故事是我虚构的,但是从各个领域的优秀者的发言来看,我认为这个故事是非常接近现实的。我想指出的是,某人做自己热衷的事情往往会被别人视为努力。 在沙堆里堆沙堡到太阳下山、熬夜打通游戏的全部关卡、沉迷于练习电吉他,这些行为很少被身边的人视为努力。然而,认真学习、积极运动、练习钢琴或小提琴,这些行为就算是某人因为自己热衷于此才去做,别人也通常会将其视为努力。没错,别人的看法就是如此偏颇。 努力和热衷的区别 对人类来说,做有天赋的事情会感到快乐,做没有天赋的事情会感到痛苦。 因此,对有棒球天赋的少年来说,练习棒球并不会让他感到痛苦,反而会让他感到快乐。可是,对没有棒球天赋的少年来说,练习棒球则完全是一种折磨,他就算非常努力也无法取得太大的进步。 努力这个词带有“忍受痛苦去做某事”的含义,而热衷这个词则带有“主动去做喜欢的事情”的含义。 像棒球少年那样因为热衷于某事而取得成功的人,通常会被误认为是因为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我认为,这是“努力信仰”出现的重要原因。 “努力信仰”为什么危险? 信奉努力的价值观很可能将人推向没有天赋的方向。 人类与生俱来的愉快和痛苦“感受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将生活导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信仰”通常会美化忍耐痛苦这件事,它会为自虐的快乐赋予价值,这隐藏着引起反常倾向的危险。 我再次用第1章中的图2(参见第6页)进行说明。 当人们做出不符合自己天性的行为时,内心和身体会发出抗拒的信号。可是,头脑如果推崇“努力信仰”,就会驳回这些信号,坚持让人做出不适合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反常的价值和快乐。在头脑的“独裁统治”下,内心和身体一旦忍耐到极限,就一定会做出某些反抗行为。于是,内心和身体选择以全面“罢工”的方式进行反抗,人就进入了抑郁状态。 从“骆驼”到“孩子” 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一章名为《三种变形》。在这一章中,尼采用3种动物比喻人类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它们分别是骆驼、狮子、孩子。“骆驼”象征着忍耐、顺从、放弃、敬畏,它会服从“巨龙”的命令,以“应该如何”为行动指南。 在某个时刻,“骆驼”发出“我想要”的呼喊,变成“狮子”打倒了“巨龙”。“狮子”从此获得自由,保护了属于自我的领域。 最终,“狮子”变成了“孩子”。“孩子”象征着纯粹、无邪、自发性、创造性,认为“我本该如此”。 信奉努力的状态正是尼采口中的“骆驼”的状态。发出“你应该如何”的命令的“巨龙”,归根结底相当于头脑中的“努力信仰”。抑郁状态可以视为“骆驼”因被“巨龙”鞭打得太狠而陷入的消极状态。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先让筋疲力尽的“骆驼”远离“巨龙”,得到充分的休息,再帮助它变成“狮子”。 这样一来,患者头脑中的“巨龙”就会被“狮子”赶出去。接下来,“狮子”会主动变成“孩子”,开始富有创造性地玩耍,这就相当于进入热衷于某事的状态。 就算放弃努力,也会有热衷之事在等待 内心的声音会在不知不觉中决定我们的样子,人类就是这种特殊的生物。 因此,如果盲目听从“巨龙”的命令,人就会陷入“骆驼”的状态,像奴隶一样生活,不再充满活力,甚至变得抑郁。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只要放弃努力,转而去探索自己热衷的事情,像“孩子”一样自发性、创造性地玩耍,生命力就能逐渐恢复。 人们心中总是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即放弃努力就会堕落成无所事事的人。这同样是“巨龙”的手段之一,目的就是将人们束缚在“骆驼”的状态之中。 记住,就算放弃“骆驼”的顺从和勤勉,人也绝对不会堕落,前方一定有富有创造性的游戏(热衷之事)在等待。如果想要摆脱不自由的“骆驼”的状态,一定要理解这个道理。 从被努力束缚的状态中得到解放后,人们会暂时进入逆反状态,即什么都不想做,只想享乐。不过,这种状态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人们一定无法忍耐长时间的无聊、单调和空虚。随后,他们就会开始探索富有创造性的游戏,即自己真正热衷的事情。 |
||||
上一章:为什么... | 下一章:把抑郁...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