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唯有做“新人”致新人 作者:大江健三郎 |
||||
1 我是按照《在自己的树下》的写法来写这本书的,画插图的妻子和我都没有想到那本书会有这么多的读者。我想要再写一本书,给同样的读者看,也就是那些可以叫作孩子的人以及年轻人,还有孩子的妈妈们看。 再写一本书,这件事对我这个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刚才提到的那本书是把我小时候做的事、想的事、看的书等愉快的回忆,以及恐怖的悲伤的等更加复杂的感受,尽可能如实地写下来。 尽管如此,书出版以后不久,我又想把某个地方再改得深刻一些,更有意义一些。要想实现这个想法,就得再写一本书。 妻子虽然成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里,却也是和我同时代度过少儿时期的人,她在愉快的回忆中花了许多时间画出来的画,我想是那本书受欢迎的重要因素。妻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画画,但是,她并没有为了当画家而专门学习过。 和我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妻子既没有去文化中心学习绘画,也没有结交绘画的朋友。 实际上,我开始注意妻子的画,是在智障儿子五六岁时,在我发现他对妈妈画在卡片上的东西、人物特别感兴趣以后了——当然不是我让她画的。光过生日时,妻子将光喜欢的乐器、野鸟、光的妹妹等等,画在我看书用的卡片上,并把它们贴在起居室的门上。 从那以后,家里所有人过生日时,都把卡片贴在那里。过了几年,我请妻子给我的文章画插图。那次是为了给一个面向医生的季刊写随笔——这个刊物是某财团为资助日语法语互译工作而出版的——因为需要彩色插图,我就想到了妻子的画。 妻子接下这个任务后,一幅水彩画要画两个星期——同时要做家务——她画了花草和孩子们。妻子的哥哥是电影导演伊丹十三,也画得一手好画儿。他曾经叫着妹妹的小名说: “阿由的画儿里,自有她的风格。” 我对伊丹说: “由小姐(这是我的叫法)好像一直在回忆小时候见过的东西。她小时候,第一次看到什么时,一定也是目不转睛的吧。平时,即使没画画儿,也是这样努力准确地回忆,所以,脑子里就有模式了。她是在花时间把它们复制出来。” 我能够马上做出解释,是因为我有时也和她差不多。小时候,我发现没有刮风,树叶也在晃动。由此我认识到,无论看东西还是景色,不仔细去看,就等于什么也没看。 我为了确认自己是不是仔细看了,看过后,就马上在脑子里用语言进行描绘。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现在我有时也会这么做。 我每星期去游几次泳,已经持续了快四十年了,我常常一边游泳,一边把途中所见所想自言自语地说出来——反正在水中,谁也听不见——以至于旁边看我游泳的教练,要纠正我的自由泳姿势,对我说: “要像螃蟹那样吐泡儿啊。” 就这样,我也在不断地形成、改变着自己的写作风格。 2 我想要再写一本书的时候,制定了新的方针。就是首先弄清楚,要传达给读者的最根本的信息是什么,然后再开始写…… 这个信息,是这十年来,我在游泳的时候反复念叨的话,将它们凝聚成一句话就是:希望你们这些孩子和年轻人都要做“新人”。 希望你们至少能朝着“新人”的方向努力。希望你们在自己的心中勾画出“新人”的形象,行动上朝着那个目标接近。小时候努力这么做和不这么做,会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完全不一样。 我还想要强调的是,希望你们不是把“新人”这个词,作为“新”/“人”这样两个词的组合,而是作为不能分开的一个词“新人”,牢牢记在自己的心里。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想说的是,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其各自的意义,这一点儿没错。但各种各样的人里面没有“新人”这个种类,因为“新人”并不是与“和蔼的人”“美丽的人”或“聪明的人”并列的。所谓“新人”,是和其他的存在方式不能比拟的独特的东西。 对上面的解释我自己也觉得不太满意。也许有人会说,作者自己想说什么都不知道吗?我只是希望大家,现在至少要把“新人”这个词牢牢记在心里。这样的话,你会在今后的某个时候真正了解到:啊,“新人”原来就是这样的人啊。 而那时,你就朝着“新人”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3 我第一次见到“新人”这个词,是在《圣经·新约全书》的保罗的信里。我不会希腊语,说不上来这个词的语源是什么感觉的词汇。在英语和法语的《圣经》里,分别译成new man和homme nouveau,所以我不清楚按照日语《圣经》里的“新人”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是否合适。 我遇到这个词的《以弗所书》中是这样使用的。基督体现和平,于是将对立的两个东西,通过他自己挂在十字架上的肉体,制造出一个“新人”来。这样一来,基督消除了敌意,达成了和解…… 我所描绘的“新人”,就是给这样尖锐对立的双方带来真正和解的人。而且,我想象他们是为了成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建立和解的“新人(们)”而存在的人,并且不断将“新人(们)”的形象传递给自己的子孙,永不放弃这个希望。 《以弗所书》是在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以及其他人一起生活的地方——犹太民族和别的民族互相对立,充满敌意的地方——讲述怎样传播耶稣基督学说的信。保罗写了好多封这样的信,为了将基督教传播给其他的民族即异乡人而去各地旅行。最后,保罗被反对他的意图和行动的人抓住并处死了。 信仰基督教的人和虽然没有信仰基督教却一直读《圣经》的人都知道,保罗原来是镇压耶稣基督学说的犹太教一派的学者,但他后来完全转变成了坚定不移的基督教徒。 我不是基督教徒,关于《圣经》的知识也很少。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通过自己的肉体将对立的双方制造出一个“新人”,带来了真正的和解。关于这些,我不能够讲得使大家完全明白。 我只知道,死在十字架上,变成了“新人”的耶稣基督后来复活并又向弟子们传教这件事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多么的重要。 而这之中最重要的,是作为“新人”而重生这件事,其本质是永远活着的“新人”这一形象。 4 爱德华·萨义德在给我的信中说,他在思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未来时,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希望大家今后自己来教育自己成为“新人”。当然,教育应该是从别人那里接受的。但是我认为,其基础是自己期望得到这样的教育。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基于这本书里写的那些我小时候的经验。 自己期望得到这样的教育,是没什么经验的年轻人的幼稚想法,所以也会有错误,但这是能够通过微调来修正的错误。因为是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个错误本身会起到某种作用。我自己就经常愉快地回忆起,那件事做错了,但是很有意思。 我希望你们努力去做“新人”,并且不断努力地进行自我教育,做一个能够消除敌意、达成和解的“新人”。 “既然这么说,你自己去当‘新人’好了。” 也许你们心里会冒出这样的抵触情绪。 说得不错,但是我已经是老年人了,我清楚自己是“旧人”,当不了“新人”。前年,看着九月十一日纽约恐怖袭击的电视画面时,我想的就是这些。 “新人”消除敌意,达成和解——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为榜样——保罗就是这样思考的。距离保罗生活的时代已经过了两千年了,我们人类仍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其证据,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都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了吧。 而我们这些大人,这个世界上的旧人,却以为依赖可能毁灭整个人类的核武器,就可以保持地球的和平。尽管如此,也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期望用很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减少,直到最终全面废除核武器。支撑这些人的行为原理中,肯定含有念念不忘广岛、长崎的原子弹造成的死难者的情感。 然而现在,由那场纽约的恐怖袭击开始,到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以维护现在持有的核武器并使之随时可以使用为目的的亚临界核试验。现在美国又开始生产已中止很久的钚,用于制造新的核武器,这就是“旧人”世界的现状。 因此,我再一次使用这个单纯的词作为结尾,向大家呼吁:你们要做消除敌意、达成和解的“新人”,要把“新人”当作你们的目标。 因为你们必须做“新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怎么烦恼,你们首先必须活下去。被钉在十字架上又复活了的人,两千年来只有一个,而建设今后的新世界所需要的“新人”,是越多越好啊。 |
||||
上一章:慢读法 | 下一章:后记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