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
||||
皇上疲于理政,任由奸相李林甫专权近二十年。国力日衰,危机四伏。 李林甫死后,杨贵妃的从兄杨国忠坐上了宰相的宝座。他原本只是个市井之徒,却因精明机敏而飞黄腾达。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杨国忠和原来的李林甫一样,拼命打压对手——对于无能的宰相来说,这是唯一的保身之术。他最害怕的,是手握兵权的节度使,其中势力最大的当数安禄山。有传闻说,安禄山一直觊觎宰相之位。 “恕我直言,安禄山有谋反之意。”杨国忠曾多次禀奏皇上。 皇上却笑道:“那人腹中唯有赤诚之心。”不予理睬。 “那可以试一下召他进京来朝。他一定不会来的。这样,他的谋反意图就昭然若揭了。”杨国忠满怀信心地说道。 他是这么考虑的:无论安禄山有无谋反之心,贸然进京都是很危险的;何况安禄山在京城安插有线人,应当了解长安已经在杨氏一族的掌控下,所以,他应该是不会来的。 出乎意料的是,安禄山竟然来了!只见他跪在皇上御座前,痛哭流涕地说道:“臣遭杨国忠忌恨,不久将会死于他手。” “什么话,不必担心。有我在呢!”皇上说道。 安禄山抬起头,仔细端详着玄宗的脸——此时的皇上已经年迈,政务全部交由宰相处理。虽然他说“有我在”,但他的权力还有多大、能持续多久呢?也许,早晚会沦为杨国忠的傀儡吧…… 此时,安禄山心中做出了重大的决断:起兵造反!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打着“清君侧”——铲除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发动十五万大军造反,很快攻陷了东都洛阳,直逼长安而来。 翌年元旦,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 六月八日,相当于长安屏障的潼关落入叛军之手[此处或有讹误。历史上,这次战役又被称为“灵宝之战”,于天宝十四载六月八日打响。翌日,潼关失陷,唐朝方面的守军将领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因此六月八日潼关还未失守。]。朝中大将相继战死[唐朝方面的带兵将领在潼关损失确实较为惨重,但并不都是战死的,比如潼关守将高仙芝、封常清因玄宗听信谗言而被斩首,之后的将领哥舒翰在战败后投降安禄山。]。 守住京城长安已是毫无希望了。 六月十三日一早,皇上逃出长安,前往蜀地(四川)避难。 皇帝离京逃亡又称“蒙尘”。此次蒙尘,只有唐玄宗及其少数近臣在龙武军[龙武军:唐代有左右龙武军,与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并称为北衙六军。所谓“北衙六军”即屯驻于宫城以北,以保卫皇帝和皇家为主要职责的皇帝私兵。]的护卫下逃离。指挥龙武军的大将军是陈玄礼。 龙武军之中也收编了一些来自潼关的残兵败将。这些将士因为经历过惨烈的战斗,所以渐渐开始思考。 “为什么我们非得这样遭罪呢?” “听说,安禄山本来不想叛变,是被宰相逼急了才起兵造反的。” “听说,杨国忠得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还面露喜色呢!” “宰相和节度使争权,把我们给牵扯进来了。简直是荒唐!” “现在放弃了京城,到底该怪谁呢?” “安禄山固然可恨,但杨国忠也不可饶恕。”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皇上沉迷女色、不理朝政?” 行军路上,将士们一边逃命一边纷纷议论。因为粮草匮乏,他们越来越饥饿疲敝。队伍渐渐被一种骚乱不安的气氛所笼罩。 六月十四日,一行人途经马嵬驿。 这时,刚好有前往长安的吐蕃使节团经过。他们也正因缺粮少食而发愁。于是,他们挡在杨国忠马前,请求支援粮食。其实,这些吐蕃使者偶遇唐军、选择杨国忠作为谈判对象,只是因为看他是其中衣着打扮最高贵之人而已。 然而,这个杨国忠却是全军最恨之人。 “杨国忠和吐蕃人密谋叛变!”有一个士兵大声嚷道。 一瞬间,士兵们从四面八方围攻过来。 下一瞬间,杨国忠就已经被杀死,横尸地上。士兵们随即四散,去寻找下一个猎物。 生长繁茂的杂草丛中,鲜血缓缓流淌,一只蜥蜴穿行而过。 士兵们蜂拥而来,围住皇上及近侍的驻地。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玉环的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都被当场砍杀。虢国夫人虽然当时逃掉了,后来也被迫自刎。 夏季的天空,无限高远,一片蔚蓝。鱼鳞状卷积云悠闲地飘浮在空中。 唐玄宗目不转睛地呆望着天上的云,但其实他什么也没看。此时,他已是惊慌失措:逃离京城时自己尚是至尊之身,而现在身边之人——宰相以及杨家显贵们竟在顷刻之间就被杀死了。 “请陛下说几句安抚士兵的话吧。”高力士说道,语气严厉得近乎命令。 皇上走到驿馆门口。高力士弯腰蹲在皇上脚边,像舞台幕后那些操纵木偶的人一般,小声地告诉皇上应该说些什么。皇上便依言向六军将士说道:“朕已经查实,杨国忠谋反确有其事,该当死罪。所以朕不会追究行刑者的责任。在此地发生的事,全都不予追究。朕希望各位将士能竭尽忠诚,共渡国难,重振帝业……此处是不祥之地,全军立即出发,离开此地!” 然而,皇上说完这番话后,六军将士却一动也不动。 “他们为什么不动?”皇上向蹲在脚边的高力士小声问道。 高力士蹲着回答道:“只要贵妃留在陛下身边,将士们就无法安心。”他们担心,杨贵妃随时会向皇上申诉,对此次兵变杀害杨氏一族之人进行惩处。一直以来,皇上对杨贵妃的话都是百依百顺的。以后也难保不会这样。 “六军将士若不肯前进……”皇上仰天叹道。 高力士接过话:“……那么,陛下的命数和大唐江山也就到此为止了。” “朕自身的命数不足为惜,但若从此断送大唐江山,死后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皇上喃喃自语地说道。 “请皇上做决断……为保国家安宁,忍痛割爱。”高力士面不改色地说道。 “由你处置吧。”唐玄宗说完,踉踉跄跄地后退了两三步。 |
||||
上一章:6 | 下一章:8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