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七千唐军一鼓作气,沿着坦驹岭的陡坡冲向谷底。

坦驹岭山脚下的阿弩越城守兵做梦也想不到敌军会从这里下来——光从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们是一支不畏艰险、英勇无比的军队。于是,阿弩越城没有抵抗就投降了。

下一步,就是此次远征的终极目标——小勃律国了。

高仙芝率唐军主力行至小勃律国都城孽多城(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下。他派人切断娑夷河上所有的藤桥,以阻止吐蕃军队前来救援;并以处死五六名酋长的极小代价,肃清了城中的吐蕃派势力。然后,俘虏了小勃律王和王妃。

战役至此,唐军取得了完全的、彻底的胜利。

凯旋时,大军就不必再爬坦驹岭的陡坡了。他们沿着赤佛堂路班师回朝,再次来到婆勒川,与留守在连云堡的三千士兵会合后,返回播密川。

高仙芝此次出征,使唐军声威远播西域,拂菻[拂菻: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大食[大食:指阿拉伯帝国。]等七十二国无不震慑,纷纷投降归附于唐朝。

探险家斯坦因曾对此评价道:“每当我想到高仙芝碰到并克服的种种困难的情形时,就会冒出这样的念头:高仙芝翻越坦驹岭和帕米尔高原的行为,甚至要超过名垂青史的汉尼拔、拿破仑、苏沃洛夫等欧洲将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同时,他还为坦驹岭上没有赞颂高仙芝的纪念碑而深感遗憾。

且说高仙芝返回播密川后,便写了捷报送往长安。

河西节度使夫蒙将军闻讯大怒,心想:是我派高仙芝出征的,即使要向朝廷传送捷报也应该由我来写。高仙芝这家伙,打败了个小勃律国就自以为是,得意扬扬地向上头呈送捷报,真是岂有此理!等他回来时,有他好看的。

不久,高仙芝和监军边令诚一起来见夫蒙灵詧。

关于此事的记载,中国史籍大都中规中矩,一笔而过。只有《旧唐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夫蒙灵詧詈骂高仙芝的场面,语言粗俗、生动,很可能就是夫蒙将军的原话:

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

骂过之后,夫蒙问高仙芝:“你当上于阗[于阗:古代西域佛教王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长官,是谁的功劳?”

“是您的功劳。”高仙芝回答道。

“安西副都护的职位,你是怎么得到的?

“也是多亏了您的推荐。”

“那你为什么不向我汇报一声就擅自向朝廷传送捷报呢?”

“对不起。”高仙芝只得一个劲儿地道歉。

“你是我的部下。从职位来说,我有权处死你。我是看在你立下战功的份上才饶你一命的。”夫蒙将军说道。

高仙芝的性命犹如风中之烛,危在旦夕。

这句话绝不夸张。军队向来赏罚分明,纪律严格;而且,相对于文官,武官的权限更大,尤其是当时的节度使,手中握有对部下的生杀予夺大权。夫蒙灵詧的一个念头,就有可能让高仙芝人头落地。

此时,对高仙芝给予同情的,是监军边令诚——他亲身经历过远征行军、翻山越岭的千辛万苦,所以对高仙芝的遭遇感同身受。何况,立下如此赫赫战功之人,如果仅仅因为擅自给朝廷传送捷报就被处死的话,那么以后还有谁愿为国家尽力呢?

监军是皇帝直属的,有直接向朝廷上书的渠道。于是,边令诚立即派密使前往长安。奏章大意为:“高仙芝立下了前所未有的战功,但眼下却在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为了鼓励后世军人奋勇立功,还请对他网开一面。”

朝廷迅速做出反应,下达了人事调动命令:将夫蒙灵詧召回长安;同时,高仙芝升任鸿胪卿,并被任命为四镇节度使,兼任御史中丞。也就是说,夫蒙被解任离职;而高仙芝代替他成为安西节度使,从此再不必屈居于夫蒙之下了。“鸿胪卿”大致相当于外交部部长之职。当时,为了提高节度使的权威性,会在本职上再加封一个名义上的官职。

官职的变迁,打破了安西都护府内部原本的力量平衡。夫蒙灵詧回京后,他原来的部属就全都在高仙芝的管辖之下了。

过去,夫蒙灵詧手下的副都护程千里、衙将毕思琛等人也因为主人的偏见经常明里暗里地刁难高仙芝。如今,高仙芝升任节度使,手握对部下生杀予夺的大权,他们终日惴惴不安,担心自己会受到报复,甚至有掉脑袋的危险。

一日,高仙芝喊来程千里,骂道:“你空长了一副男人的皮囊,性格倒像个娘儿们似的。”在那个时代,被人骂说像个“娘儿们”无异于最大的侮辱。但程千里也只得跪拜在地上,点头称是。

高仙芝继续说道:“我原来一直很痛恨你们。现在本不想再提起过去的事情,但这样一来,你们就更忐忑不安了。所以,我索性将你痛骂一顿。既然已经骂了,这事就算完了。过去的事情,全都一笔勾销了。”

就这样,骚动不安的军心总算稳定了下来。

后来,高仙芝被加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他的儿子也被授予五品官。至于高仙芝的心腹封常清,经过连续的提拔与推荐,更是一路从判官做到安西副都护,成为他身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上一章:5 下一章:7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