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店”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  作者:松浦弥太郎

开始卖书后不久,我在赤坂的商业街HuckleBerry的一角开了一家小店,以低廉的月租租下一方空间,开始了我的书店生意。这是m&co.首次面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群。此前,我从事的工作更类似于“资料销售”,除了在路边卖书以外,客户都限定于艺术以及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我开始渴望以书籍为工具,与普通人进行交流。而且说实话,总是背着沉重的图书奔波也令我感到疲倦。也许,我在内心想结束路边摊的不稳定生活,尝试开一个名副其实的店铺。

开店前夕,我接到一通电话。“我是BRUTUS杂志的冈本,听说松浦先生要开店,不知能否见面详谈……”我画了张地图,标明住址,传真给了冈本先生。当时我住在横滨,图书库存都放在家中,但是离车站比较远,所以我一度怀疑对方是否真的能来。天气这么热,怎么会有人大老远地跑到一个连店面都没有的人的家里来呢?没想到,对方真的依约按时到访。他就是现在(二〇〇三年)RELAX杂志的总编冈本仁先生。亲自登门来见一个无名小卒,可见冈本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编辑。与他相识,是我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之一。我与他相交至今,之所以一直对他尊敬有加,我想是初次见面时打下的基础。

冈本先生看了我家中的库存,非常喜欢。他表示要全部收购下来。并且,两个月之后,在BRUTUS杂志的卷首,出现了关于我的文章。新店开张前的宣传,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很多咨询接踵而来,开店那一天,店前甚至还排起了长龙。当时,经营二手杂志和海外老画册的店铺凤毛麟角,大家都觉得很稀奇。其后,几乎各家杂志都前来采访,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书店一时门庭若市。

在赤坂的书店里,我结识了很多人,并至今与他们保持着关系。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值得珍惜的事情。我认识了音乐团体PIZZICATO FIVE的小西康阳、音乐组合Fantastic Plastic Machine的田中知之以及以冈本先生为代表的媒体人。与各种人相识相交,让我的世界更加广阔。在HuckleBerry开店时相识的人,很多到现在都是我的好朋友。在HuckleBerry里,有时会举办烹饪家和造型师的个展,我也因此结识了长尾智子、福田里香、佐佐木美穗、冈尾美代子等人。

在此之前,我交往的都是比自己年长的人,从未有机会一起做些什么或谈论与此相关的话题。而在赤坂认识的人,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并且几乎都是同龄人,所以我们经常一起搞活动,制作免费宣传杂志。与田中先生最初相识于中目黑一家叫作“摩登厨房”的俱乐部,后来,我们一起举办幻灯片展览,将自己选好的图片进行复印,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项活动大受好评,还进行了地方巡演。

小西先生也参加进来,还有ESCALATOR RECORDS乐队的音乐人。记得当时小西先生曾说:“松浦君可以尝试像DJ做音乐那样做书啊!”“以前,音乐都是音乐人做出来的,但是后来,DJ凭借自己构建起来的感性,也开始做起了音乐。松浦君看过那么多优秀的视觉艺术类作品,如果能利用起来,自己做些什么就更好了。”这番话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觉得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第一次写文章,就是在赤坂开店期间。最初发表在BRUTUS杂志上。文章是关于神保町一家名为“东京泰文社”的二手书店闭店的事情。此后就开始陆续接到约稿。我几乎来者不拒,尽力做到有求必应。带着渴望回报的心情,整日忙碌,尽量满足所有有求于我的人。

那时,每天都好像节日。曾几何时,我觉得自己在日本无处容身,但在赤坂开店之后,我开始交游广阔,事业的方向也逐渐明朗,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感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时也经常会去美国,与美国的老朋友相见甚欢,但是我的心境开始起了变化,想去未知的地方旅行。我觉得这种变化源于一种认同感,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会有人与我产生共鸣。在赤坂开店之前我从未有过这种体验,从未想到同龄人中会有人与自己一样,能够从书籍中找到乐趣。

虽然都是客人,但是我从未把他们当作销售的对象。能够在一起谈天说地,比在店里买书更让我觉得快乐。当时,六十年代的艺术类书籍颇受关注,大家也都开始能够在免费杂志上分享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发表相关的意见和看法,整个时代氛围都特别好。发现新东西时的喜悦是可以感染周围的。无论是音乐、书籍还是家具,对旧物件的所见所闻,都朝向发现新鲜事物的方向。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也受到感染,想向大家推荐书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书的美好。一本本、一册册,如数家珍……虽然是工作,但快乐得让人几乎忘记了它是工作。

我也一直坚持做推广,因为开店需要推广。通过推广提高利润,也是开店的一部分。于我而言,自我在赤坂开店前愿意接受我上门推销的客户都是我的恩人。从一个单枪匹马的年轻人手中买下几万日元的书籍是多么难得,我也真正明白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大家都是云上之人,现在想来,他们能够屈尊见我,难能可贵。不仅如此,他们还会鼓励我说:“你做的事情很了不起呀!只有在书上才看到过!”我备感振奋。当时的一些传真往来,如今我仍然像宝贝一样保留着。

出去做推广之前,我会事先了解一下对方的工作内容,并查看其作品,大致判断对方受什么时代的影响,再选择相应的商品带过去。我只在对方感兴趣的范围内选择。书很重,我不想再背回来,所以出发前会再三甄选。如果光凭臆测带很多商品过去,对方会觉得:“这家伙就是专门来卖书的,这不是强买强卖吗?”我会选择对方真正喜欢的东西,如果自己的预判正确,对方的快乐会让我觉得开心且满足。为了报答,我又会努力去寻找新的东西。

直接见面交谈,认真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观察对方以及对方书架上陈列的图书,便可以了解对方的需求。渐渐地,你会整理出自己的顾客档案。了解一个人的喜好之后,就能将新的相关信息传真过去或是通过电话联络。而对方看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东西寄过来,惊奇之外,也会觉得很高兴。

就算不买,有的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获得了极为有趣的经验。比如摄影家荒木经惟先生。忐忑不安地拨通电话,听到接电话的居然是他本人时,我不禁大吃一惊。就像这样,战战兢兢地从一通电话开始,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学到很多经验。虽然大部分都是婉拒,但是其中有的人肯听自己讲话,便已给我带来很多希望。而且,我对自己的商品非常有自信,所以没有觉得很辛苦。一些客户在当年有耐心地听我介绍,并买下我介绍的书,而现在,他们居然与我在一起合作共事,世事真的不可思议,但也的确令人惊喜。

从各种迹象当中发现一个人的喜好,这项能力大概是在美国期间培养起来的。不会说英文的我,只能通过拼命想象,去了解对方想要向我传达什么,以及对方在思考什么。集中精力思考和想象,是所有工作都需要具备的素质。这种能力,在如今写文章和做编辑的时候仍然能够派上用场。

这期间,对于图书知识的学习,我依然不变地在进行着。而且,我深感自己需要更多更广的知识,为此渐渐沉浸在书的世界当中。被公认为一流的东西自然会得到好评,而在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二流领域,在教科书上未曾出现过的作品里,也有很多佳作。但是,如果不亲自前往、亲眼过目,那些书就会被埋没在二手书店的角落里,终年不见天日。虽不是时代的主流,但反映了时代气息的作品,即所谓的亚文化,曾是我的兴趣所在,是我曾经经营的商品内容之一。

我看过很多杂志和作品集,通过实物进行学习。要知道,有很多虽然未曾出版过摄影集但却活跃在杂志上的优秀摄影家,也有很多虽然没上教科书但是却很优秀的作品。现在也应该学习的东西,不仅限于自己已知的世界当中。只有踏足未知的世界,才能够有新的发现。

一边工作,一边时常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那个年代是快乐的。经常会感到一天太短,时间不够用来学习更多的东西。记忆当中从未有过因忙碌而疲倦的感觉。就在那之前不久,自己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做过各种外向的努力。而与此同时,兴趣开始慢慢走进内心。随着交到朋友,需要自己的人不断增加,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开放自我。我觉得那时的自己,曾经身处底层的困苦已经一笔勾销。因为,虽然也遇到过困境,但是相比之下,快乐的事情要多得多。

上一章:学习与交流 下一章:m&co....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