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教育应当顺从人的天性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作者:费勇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五四时代的“反传统”运动,经常批评中国古代没有遵从儿童天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王阳明的《教约》,证明了五四时期“反传统”的片面。王阳明的《教约》之外,还有一篇《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写于正德十三年(1518),是一篇专门讨论儿童教育的文章。此文开篇就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意思是,从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怎么做人。也就是说,教育是为“成就一个一个的人”,而不是“应试的机器”。

然后,王阳明批评了当时的教育风气:

“每天只是用标点断句、课业练习督促他们,要求他们严格约束自己,却不知道用礼仪来引导他们,只知道要求他们聪明,却不知道培养他们的善良之心,只知道鞭挞束缚他们,像对待囚犯一样。于是,他们把学校看作是监狱而不愿去,把老师看作是强盗和仇人而不愿见,伺机逃避、掩饰遮盖来达到他们嬉戏玩耍的目的,作假撒谎来放纵他们的顽劣鄙陋本性。于是,他们得过且过,庸俗鄙陋,日益堕落。这是驱使他们作恶却又要求他们向善,这怎么可能呢?”

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端,王阳明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适合儿童的天性。

“一般而言,儿童的性情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约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时,如果让它舒展畅快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繁茂;如果摧残,它就会很快枯萎。现在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喜悦,那么他们自然就能不断进步。有如春天的和风细雨,滋润了花草树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的,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壮生长。”

根据儿童的天性,王阳明推出了具体的教育方法:第一是“歌诗”,第二是“习礼”,第三是“读书”。

“歌诗”在古代大约像我们今天的娱乐,被认为不务正业。但王阳明认为吟咏诗歌,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吟咏诗歌,有喊叫,有手舞足蹈,可以发泄孩子的精力,也可以宣泄他们内心的郁结。

习礼,可以严肃孩子们的仪容,也是让他们在作揖叩拜中活动血脉,在起跪屈伸中强健筋骨。

读书,不仅是为了开启孩子的智慧,也是为了使他们在反复思索中存养他们的本心,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弘扬他们的志向。

所有这些教育的手段,在王阳明看来,都是用来顺应孩子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志向,调理他们的性情,潜消默化他们的粗俗愚顽的秉性,这样使他们逐渐接近礼而不感到艰难,性情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中正平和。这才是教育的深意。

王阳明拟定《教约》,具体规定了如何上课。

每天上课之前,一定要对学生提问,比如:“在家的时候,自己那尊敬热爱父母的心,有没有懈怠的时候?能不能情真意切?每天早晚侍奉父母的礼节,有没有亏欠和疏漏?能不能按照礼仪的要求一一做到?在路上过往的时候,步履姿态有没有不检点的地方?能不能谨慎小心?言语行动和内心活动,有没有欺骗狂妄和非礼之处?能不能做到忠实守信、坚定诚敬?”诸如此类。

然后是背诵和朗读课文,然后是礼仪学习,有些孩子在这段时间完成课业练习,再之后是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和教师讲授课文,最后是唱诗。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目的是保存学生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快快乐乐、不知疲倦地热爱学习,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进行教育了。

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里提到,在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时代,基于工作技巧层面的教育已经越来越没有什么意义,但基于生活技巧层面的教育越来越重要。

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越来越成为人存在的意义。王阳明的教育理念,和他的心学一样,是要回到教育的本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会审美的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讲“诚意”,讲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做教育的人自己一定要表里如一,一定要言行一致,否则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学生呢?

上一章:07 下一章:09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