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担当法则
01 在世间行正道,究竟有多困难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作者:费勇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平定南赣匪患之后,王阳明请求退休不成,升官至三品,继续留在江西。这一留,又遇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却成就了王阳明一生中最大的一件事功。1519年六月十三日,宁王在南昌起兵造反。当时绝大多数官员采取观望态度,只有王阳明以很少的兵力,用计谋击败了宁王,保住了武宗朱厚照的江山。

七月三十日,王阳明写了《江西捷音疏》和《擒获宸濠捷音疏》,上报朝廷。这两封报告到达皇帝那里时,正好是他御驾亲征的第二天。按照常理,收到王阳明的捷报,应该班师回朝。却不想,这个皇帝非常奇葩,收到这个捷报后,假装没有看到,继续向南进军。王阳明在八月十七日又上书,告知叛乱已经平定,请皇帝返回北京。但令王阳明完全想不到的是,他的上书,让皇帝很不高兴。皇帝身边的人,一堆宦官,见到皇帝不高兴,有几个更加进言王阳明一定是和朱宸濠有勾结的,否则,他一个书生,也没有什么兵力,怎么能那么快打败宸濠?

因此,皇帝继续向南。王阳明手上抓着朱宸濠,却要等候皇帝御驾亲征。缘由只是皇帝一直有当大将军的梦想,还为自己另外取了一个名字——朱寿,并封朱寿为“大将军”。皇帝一直梦想着做大将军,而且是想做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宸濠叛乱,是很难得的机会,皇帝一定要让“大将军朱寿”生擒宸濠。皇帝周围的人,为了让皇帝实现梦想,绝对不能让王阳明上报已经擒获宸濠。他们一直对皇帝说前方如何紧张,宸濠的军队如何横行之类,等着大将军去剿灭。

这就把王阳明置于非常尴尬又危险的境地。这件王阳明一生在军事上最大的功劳,给他带来的不是什么奖励,而是几乎丧命的危险。

这正是明朝官场的一般情形:真正做事的人很少,皇帝身边的人基本都是热衷于尔虞我诈,争着哄皇帝开心;而大多数人,只是在看热闹。

在明清时代,不论好官还是贪官,只要有所作为,很多都下场不好,轻则流放发配,重则灭九族。能够平安的,基本上都是无所事事的平庸官员。清朝有一个“不倒翁”官员传授“成功经验”:“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多磕头,少说话。”但这类平庸官员,为了皇帝的欢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说别人坏话的机会。

王阳明在宸濠之乱后,心情沉重。他在一首诗中说:“世路久知难直道,此身那得尚虚名。”另一首诗:“百战归来一病身,可看时事更愁人。道人莫问行藏计,已买桃花洞里春。”在这个世间要行正道,实在是太困难了。

此时的王阳明心灰意冷,起了归隐的心。但就像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去陷害别人,但也不能被别人陷害。这个时候,王阳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然后,利用了皇帝身边的宦官张永的力量,才让自己逃过了一劫。

按照张永的设计,1520年七月,王阳明重新上报,把功劳全部归于大将军,以及皇帝身边的几个宦官。皇帝回到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那些完全没有参战的宦官,得到了各种嘉奖。而王阳明,却受到很多同僚的嘲笑。

上一章:11 下一章:02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