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比山更高  作者:宋明蔚

一个春日的午后,赵兴政正在清华大学东操场的小岩壁下练习攀岩。这条攀岩路线他已经死磕了快一个月,可就是过不去。这一天下来,他的小腿肚子爬得又酸又胀。

严冬冬站在水泥台阶下,观察着这位山野协会的大二学弟。他上前拍了拍赵兴政的小腿说,小的肌肉群是可以一夜之间恢复的,你今天使劲磕一磕,我觉得你明天就能过去。

赵兴政知道,面前这位穿着红色T恤、戴着扁圆眼镜的学长就是严冬冬,但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名传说中“登山很牛的人”然而他舒缓平和的声音又坚定得不容置疑。

赵兴政和这位传奇学长一样:协调性不行,平衡感不好,柔韧性很差,只有体能、耐力还勉强说得过去。自从2007年考入清华、加入山野协会,经历了一次次暑期登山之后,他对社团越发投入。他热烈地参与协会的各种活动,甚至为此抛下了清华工程学院几乎所有的课程。在协会里,何浪还给赵兴政起了个外号“赵哥”。赵哥的外号传开后,就连严冬冬见面也要调侃一声赵哥。

有一天,赵哥看到著名的“Vstarloss”在B版上出高山靴和冰爪,正想淘来为接下来的双桥沟攀冰训练做准备。当时赵兴政和严冬冬还不熟,只是在集训中见过几面,有过简单的交流。他联系上学长,来到严冬冬在上地东里的房间拿装备。学长翻上阁楼,猫着腰在里面翻来翻去,最后塞给学弟一双靴子和冰爪,另外又免费送了他一双价值不菲的高山靴和一顶帐篷。

等赵兴政再次见到严冬冬的时候,这名刚登顶幺妹峰的学长已经是登山界势不可挡的新星了。在清华大学的桃李园餐厅,赵兴政看到严冬冬与山鹰社的前辈李兰一块,正在跟北面聊赞助。严冬冬刚从幺妹峰下来没多久,脸颊上还留着高山上风吹日晒的痕迹。

几个人开完会后,严冬冬和李兰想找个电脑继续研究登山路线,赵兴政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宿舍。严冬冬把储存卡插到赵兴政的电脑里,打开四姑娘山迟步峰的照片,再放大细节,和李兰研究起攀登路线。在那段时期,李兰成了严冬冬新的搭档。

登顶幺妹峰后,周鹏深陷在中登协的工作中,几乎没有时间出去自由地登山。严冬冬没有因搭档的工作状态而停止攀登。但他还需要一个搭档。他想起了希夏邦马峰登山队里的另一名硬核登山者,李兰。

2010年初,严冬冬和李兰第一次搭档,登迟布峰。他们遇到无法攻克的难点,放弃冲顶。在下山的过程中,两个人还走散了。这次挑战并不算顺利。但在周鹏缺席的这一年多时间,这次攀登把严冬冬和李兰绑定到一起。

迟布峰攀登几周之后,二人再次搭档,开辟了四姑娘山五色山南壁的新路线“另一天”。这一年,他们一起在广西阳朔训练攀岩,一起在西藏和新疆开辟新线路、挑战未登峰。在周围许多朋友眼中,这名年长严冬冬6岁的女性自由攀登者是他比较合得来的登山搭档,也许这种搭档关系还会一直保持下去。

在2010年初的这个冬天,严冬冬还遇到了一名令他久久难以忘怀的女性,陈家慧(Chris Chan)。陈家慧虽是黄皮肤、黑眼睛,却不会讲中文。她出生在美国亚特兰大,成长在典型的美国华裔家庭。陈家慧继承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谦逊与勤奋,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她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分别拿到了一个学士学位和两个硕士学位。2009年,陈家慧继续攻读斯坦福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她的研究课题是“中国的环境政策与中国企业”。为了把这个课题研究得更透彻--或许也是为了追溯家庭背后的文化渊源--下半年,陈家慧来到北大交流,学习中文。然而高学历只是陈家慧的一个侧面。

如果你在2008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到访过世界攀岩胜地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Park),你也许会发现陈家慧的另一面:传统攀岩高手。陈家慧曾担任过两届斯坦福大学登山社团(Stanford Alpine Club)的主席,她的全部课余时间都献给了美国的岩壁与山峰。她完成了许多著名的大岩壁与经典的路线,偶尔还会在大岩壁上独攀。在攀登酋长岩的一条大岩壁路线时,她独自带着100公斤的拖包,在岩壁上吊挂了九天。她的许多攀岩搭档们认为,陈家慧的攀登频率之高,已超出了许多常年在优胜美地攀爬的老炮。“她在Yosemmite到处是朋友……看得出来她在这个地方待的时间很久,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喜欢她,”孙斌回忆道,他曾到访过优胜美地,还和陈家慧一起搭档攀岩,“也看得出来她热爱这个地方。”孙斌格外记得陈家慧粗糙的双手。这是攀岩老炮磨砺数年后的标志,和那些被称作“Dirtbag”的流浪攀登者们一样,陈家慧要么住在山里,要么就在路上。他们过得很贫穷,平时打扮得脏兮兮的,但他们的生活纯粹而快乐。陈家慧也继承了流浪攀登者的人生观。有一次,陈家慧与男友小托(TorstenNeufeld)聊到死亡,小托说,我认为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死去是最悲惨的死法之一。陈家慧说,最惨的死法是坐在电脑前工作时猝死。

陈家慧用微笑和善意对待她遇到的每一个人。她曾说过,如果自己突然有了100万,她会用这笔钱成立一个基金去帮助世界上的穷人,让他们的生活更幸福。同时,陈家慧也清醒地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一次,陈家慧参加了大学的校友会,回来后对孟春表达出她的真实想法:“许多人在那里假装帮助学生,但是他们真实目的是编织他们的关系网,最终还是为了他们的个人利益。他们努力控制别人去提高自己的地位。我永远不想那样。”“在优胜美地没人会在乎我的社会地位。在那儿每个人只是一个攀登者。”

陈家慧来到北京上学后,急于寻找一处能替代她心目中优胜美地的岩区。京郊的白河峡谷几乎成了她唯一的选择。这里有大量她热爱的传统攀路线。那一阵,陈家慧常常混迹于白河一带。她的中文并不流利,但她还是成为白河攀岩社区中最特别的女孩。任何一名与陈家慧接触过的国内外攀岩者,都会为她灿烂的笑容而着迷。陈家慧自然流露出的微笑,成了她在众人眼中的标志。孟春说,陈家慧从来没有那种很强势的语言,但是你能感觉到一种力量,特别坚定的一种力量。孟春还记得,有一次他开车捎上陈家慧去白河攀岩,陈家慧一脸倦容,在车上抱怨在学校学习中文的艰难。等车开到了白河,看到岩壁,她突然褪下方才自怨自艾的神情,变成了一名阳光开朗的女孩.

感染着身边的每一名攀岩者。

陈家慧是岩壁上的高手,却是冰雪地形上的新手。她从未攀过冰,只有过一次雪山体验。她对攀岩以外的冰和登山世界充满好奇心。那年冬天,赵兴政从学长那里淘来一堆装备后和队友去京郊的桃源仙谷攀冰训练。严冬冬早早嘱咐过赵兴政让他带上高山靴和冰爪,借给同在桃源仙谷初次体验攀冰的陈家慧。严冬冬还让赵兴政带好岩塞和机械塞等攀岩装备,到时候好让这名优胜美地的传统攀高手,教教他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装备。在那个寒冷的下午,在冰壁对面的几处岩缝上,陈家慧便用她并不算熟练的汉语,教授小队员们如何使用岩塞。“印象里Chris的笑容特别迷人。”赵兴政说。

在桃源仙谷初试攀冰之后一个月,陈家慧来到了中国的攀冰胜地双桥沟。在沟里,严冬冬终于见到了这名笑容灿烂的女孩。此前严冬冬和陈家慧只是远程联络,从未见过面。孟春说他从未见到过严冬冬提起一个女孩时是如此兴奋。在周围的朋友眼中,如果不是陈家慧已经有男友,如果不是严冬冬过去五年来一直恪守着“五年独身主义”,他一定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倾慕。

“冬冬是个直男瘤,不但不会谈恋爱,还把女人视为麻烦,严冬冬的朋友陈春石也敏锐地观察到,“他说过'山上无女人’意思是即便是女性登山者,在山上也要像男人一样理性思考:压抑情感,面对一样的自然挑战,自然环境不会因为人的性别差异给予区别对待。而陈家慧却恰恰符合了严冬冬心目中'山上的女人’应有的一切特质……我觉察到冬冬对她是有感觉的就是一个人提到另一个人的时候,那种两眼放光的兴奋感。”

就连老布这名严肃而冷酷的登山家,一聊到ChrisChan,脸上也会荡漾着温暖的笑容。在双桥沟里,孟春问陈家慧,听说布鲁斯要去带你登山,去爬勒多曼因峰?陈家慧说,是呀是呀我很兴奋,也很紧张,我从来没有爬过大山,但我很向往这座山,可是他为什么会带我去?孟春说,布鲁斯很少带人登山他从来不带新手,他可能是在教你登山。

老布要带陈家慧去攀登贡嘎山域的勒多曼因峰。后来国内的自由攀登者们,在这座山峰上多次开辟了获奖级的新路线但在老布看来,这座山“有点像西念青唐古拉山,并不难,就是雪坡”。此时严冬冬刚与何浪、赵兴政等人登顶了双桥沟的玄武峰。得知老布与陈家慧的攀登计划后,他又立即从四姑娘山赶到了贡嘎山域。三人组成了一支小队伍。

冬末春初的贡嘎山域,还飘着湿润的大雪。老布在山上一路领攀。在这位经验丰富的长者面前,中国登山新秀和美国传统攀高手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三个人在攀登过程中遇到了强降雪,流雪如瀑布般冲刷着几个人的身体。后来严冬冬跟周鹏形容,当时有一种还不如死掉的感觉,流雪不断冲刷几乎无法呼吸。他们在黑夜、暴雪与寒风中强行下撤。其间陈家慧连着结组在一起的老布在雪坡上滑坠。两个人的绳子绕成一团。等他们最后找到营地时,陈家慧濒临崩溃。她和严冬冬都吐了,蜷在帐篷里颤抖着,几近失温。陈家慧的第二次高海拔登山十分狼狈。勒多曼因峰从此成了严冬冬心中的羁绊。

回到北京后,春天来了。陈家慧又继续泡在温暖的白河,沉浸在她熟悉的岩石国度。陈家慧还去了趟老布的办公室,找他倾诉过这次登山的体验。老布回忆道,Chris喜欢极限和挑战但在那次攀登中,她对自己很失望,因为她不够强大。

陈家慧在北京的学习时光就要结束,她要回到美国继续完成博士学位和研究课题。陈家慧在中国的学习并不顺利。她不习惯学校的节奏,更不喜欢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无暇应对生活中让她感到好奇,却无法参与的瞬间。孟春问她,夏天回到美国后要去做什么。陈家慧又露出她那标志性的微笑。她说会参加一场朋友的婚礼,之后尽可能多地攀登。

陈家慧只在中国待了短短半年多时间,却在严冬冬、周鹏老布、赵兴政、孟春以及北京众多攀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就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匆匆过客,短暂地停留,之后又回到她熟悉的世界。

严冬冬也继续走在他的自由之路上,与李兰一起搭档,四处登山。李兰同样没有固定的工作。她可以无所顾忌地与严冬冬一起尝试他们能力范围内的山峰。到了夏天,严冬冬照例参加着清华大学一年一度的登山活动。

这一年夏天,清华大学与台湾清华大学,共同组建了两岸清华大学攀登青海各拉丹东峰的活动。严冬冬担任队里的技术指导,赵兴政任攀登队长。严冬冬把他最熟悉的协作徐老幺从四川的小山沟一路调到青海的长江源头。严冬冬很放心徐老幺的能力,但在对路线的选择与技术操作等方面,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在冰川地形行进时,徐老幺建议大家连在一起结组行进。严冬冬不同意。他认为在结组过程中,如果两个人绑在一起,一旦有一个人掉在冰裂缝里,更容易拖累彼此。徐老幺拗不过严冬冬,又不敢不结组,便找个借口溜到队伍后面了,

这支登山队最终成功登顶。活动结束后,严冬冬跟随队伍回到了格尔木市里休整。他一打开电脑,就收到了老布发来的邮件。严冬冬这才知道陈家慧已经死了。

上一章:14 下一章:16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