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7章 泥尘里 |
||||
上午10点。 专案会刚散,李节又把人都叫回来,事情显然有了新变化。新情况是什么,李节也不知道,得等路小威。 专案室的大白板上贴满照片,按被害的时间顺序,即许峰笔记本里的顺序,编号1至11.七一三案编号3,编号6起空缺,这间房里昨晚没人睡过觉,可也只来得及挖出4具受害者遗体,分别是编号1、2、4、5—笔记本记载得非常准确,按图索骥无一落空。所以虽然目前白板上只有5位受害者的遗骸照片,但本案受害人总数几乎可确定多达11位。 既然确认了笔记本信息真实无误,那么找到所有受害人就不急于一时。许峰的危险程度直线飙升,抓住他才是第一要务。李节上午把全组人都叫回局里,开了七一三案正式升级为连环谋杀案后的第一个专案会。 李节宣布的头一件事,就是过了今天他便不再是专案组组长。早上接领导通知,24小时后会由市局领导担任专案组组长。这是此类重大案件的惯例。留给李节24小时是因为专案组昨天刚取得重大突破,领导不稀得摘这个果子。李节的言下之意大家当然懂,但昨天的重大突破只是把许峰缺失的行动轨迹延伸到了6天前。要想在24小时内—不,只剩22小时了,要在这个时限内抓到许峰,几乎不可能。 许峰改头换面租住到柯承泽的楼下,目标无疑就是柯承泽。至于目的,从许峰过往的犯罪行为看,还真有可能是想杀掉柯承泽,情感逻辑也能说通。许峰在房间内留下了大量的生活物品,包括背包、衣物等等,未清理的厨房垃圾桶里有一堆安眠药外包装和用光的药板,旁边的大理石台面上有粉末残留,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几种安眠药的混合物。监控显示许峰当天下午1点57分搭电梯从10层上到22层,晚上7点8分从22层下到1层,步行离开小区,再未回来。 按照逻辑推断,许峰应该是完成了安眠药投毒后离开的,在柯承泽房间内也提取到了多份许峰的指纹。可是经询问,柯承泽这几天并未有身体不适,在他每日服用的粉末类药物里也未检出安眠药成分,至于家中所有的酒、饮料、饮用水的检测尚未做完,所以这个毒到底投在了哪里,还不得而知。但专案组讨论中另提出了一个问题:安眠药致死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峰作为一个多次成功实施过谋杀的罪犯,怎么会改变行凶模式,选择这样一种可能杀不死目标的手段呢? 所以会上有一种声音,主张许峰是放弃了原有行动,突然离开的。租住处留下了太多痕迹,如果时间充裕,他应该清理完房间收拾好东西再走,可是让许峰中断计划匆匆离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因为有了许峰离开桂府的确切时间,专案组追着他调取了行进路线上的相关监控,看着他沿江步行,最后走上高架桥,过徐浦大桥一路东去。许峰过桥后就下了主路,且越走越偏,出现在监控里的次数越来越少,目前最后一次发现他,是在外环线和杨高路的交错口,从行进方向判断,极可能是往他位于周浦镇的家走。越往郊区探头密度越低,许峰有躲探头走路的习惯,只要探头不覆盖全景,多半抓不到他身影。当然人力扑下去时间投进去,一路上将所有探头捋一遍,也许会有新发现,但那就远不是能在24小时内干完的活了。 算一下步速,李节估摸着许峰会在8号早上走到周浦,正是他上门拜访米莲的时间。所以那天他们离开后,米莲会不会见过许峰?他把这个问题抛给路小威,因为路小威是和米莲接触最多的人。 “你觉得和8号我们上门时候比,米莲有变化吗?” 路小威被问得愣住了。当然是有变化,用判若两人来形容这种变化,都可能失之轻佻。但他原本觉得,这变化来自生活的巨变,依赖着的枕边人竟然是杀人犯,这种打击下,谁能不惶然色变、进退失据呢? “是有变化,但原因不好说。我是这么想,如果说许峰那天和米莲碰了面,目的是什么呢?为自己做某种辩白,想让米莲给自己的逃亡打掩护?那米莲应该躲我们远远的,避免和警方接触吧?实际上情况是反过来的,相比8号当天的表现,米莲这几天和我们走得更近,更别说要不是她提供线索,根本不会找到这本记录了11个受害人的笔记簿啊。” 李节点点头。他就是想到了顺口一问,路小威说的理由他也认可。 但路小威做了这个解释,心里是不落定的。米莲陷着的那道渊太深,他照不通透。 李节没指望真能一天抓住许峰,明天空降领导后,他也会是副组长,案子大了专案组级别提高,肯定还得补充警力,对尽早破案有好处。目前新发现的几个受害人情况,足以对凶手做进一步分析,所以才赶着开这个会。早一点总结出行为模式,有利抓捕。不过呢,说是没指望,但毕竟还是惦记着这个时间点。过往开会他会把讨论时间拉长,不搞一言堂,这次他不打算等太久,先把基调定了,加快节奏。 这个基调,就是许峰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下子出了4个被害人,法医忙不过来,所以现在只说最基本的两点。第一,被害人年龄和许峰笔记簿上的记录相符,这进一步印证了笔记簿内容的真实性;第二,被害人尸体都已白骨化,初步尸检,致死伤集中在颈部,即舌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的骨折,根据具体伤痕情况,考虑是被徒手扼死而非用工具勒死。这与七一三案受害人相符,也与小威碰到的那个幸存者相符。这提示我们一点,许峰实施的是预谋犯罪,而不是无准备的激情犯罪。为什么他从来不用行凶效率更高的工具,比如锐器、钝器或者钢丝绳?要知道他身高仅一米六九,体型瘦小,没有受过格斗训练,如果与被害人发生正面对抗,是有失败可能的。事实上也是这样,有人逃出来过。现在被害人还没有被全部挖出来,不知道是否全是扼死的,但我觉得很有可能。我的判断,不用凶器、徒手扼死正是许峰刻意选择的行凶方式!” 然后李节点了路小威的名。 “你用皮带从背后勒大刘。” “我能反抗吗?”大刘问,一脸“为什么是我”的表情。 “正常反抗,我是说一个瘦弱女子突然遇袭情况下的正常反抗。是皮带又不是绳子,你慌个屁。” 大家兴致勃勃让出地方,路小威解下皮带,说声抱歉,从后面拴住大刘脖子。 “使劲使劲,真实一点。哎大刘你反抗过头了啊,蹬蹬脚就行了呗。”周围净是起哄的。 路小威拿皮带绞大刘脖子,把他拖倒在地上,膝盖顶住后背心。然后李节叫停,让他从正面徒手掐。 大刘捂着脖子咳嗽,瞪起眼叫:“还是我?这不得换个人?” 李节瞪回去:“要么换我?同一个人才好比较!” 路小威笑着说声不好意思,掐住脖子把大刘摁倒,骑上身作使力状。实际上,皮带宽大,他还真使了几分力,用手掐反倒不敢,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都在演,偏偏又演不好,路小威扑哧一声笑了场。 “行了行了。”李节让两个人爬起来。 “背后和正面,你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李节问路小威。 “背后容易一点。正面嘛,看着大刘那张脸总觉得怪怪的,这个,离得太近了。” 又是一阵哄笑。 “容易肯定是背后容易,要用更细的绳子就很难反抗了。正面怪怪的,你是说到点子上了,那是因为有交流,只是这个近距离交流你们不习惯。正面掐脖子你就可以看到受害人的所有表情,看到她的眼睛,看到她的挣扎,看到她从一开始的愤怒惊慌到最后的哀求和绝望,看着她在这几分钟十几分钟里一步一步被你夺去生命,由活生生的人变成尸体。这是什么?这是对他人命运的绝对掌控。” 李节说到这里,路小威已经明白了。 “杀人会上瘾,所以才有连环谋杀犯。这种瘾来自对他人生命的剥夺,生杀予夺一念间,杀人犯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而凶器是什么?第一它是间接的东西,你通过它才造成了受害人的死亡;第二它会加速死亡的到来,过程就没有了。总而言之,使用凶器会极大削弱对生死的掌控感,这就是许峰宁愿承担风险,也坚持不用凶器的原因。那么这样一个非常想当神的人,非常享受掌控别人生死的人,你们觉得他本质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就很明显了,有许多近似的案例。刑警们的回答表述略有差异,但归总起来无非两个字—自卑。 “你们有没有发现?11个受害人都埋在郊区,埋尸处与谋杀现场不会远,谋杀现场和受害人活动的区域通常也不会远,所以许峰是绕开市区,在郊区挑选猎物的。说到夜生活,当然市区比郊区丰富,为什么他从不在市区作案?之前我们了解到,许峰婚后也很少进市区活动,所以这个人,他是不是对上海的繁华市区,对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有一种畏惧感?他的身高、他的初恋挫折、改变他命运的那顿打都可能是自卑的成因。他爱曾之琳,却得不到曾之琳,曾之琳是灯红酒绿的,是在这座城市里如鱼得水的,所以他恨这座城市,又畏惧这座城市,哪怕是杀人,也躲着这座城市杀,一旦他进了城,就慌,就怕,就不自在!” 理通许峰的性格逻辑,接下来的侦查重心和布控方向就清楚了。如果凶手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和非正常的谋杀状态下都尽可能避开上海市区,那么躲避逃亡时当然更是如此。他会去感觉自在、不受威胁的地方,这和监控中他的动向是吻合的。许峰可能在周浦,可能往更偏的地方去,还可能回宁海山中老家,总之不会藏回上海市中心来。李节据此做出了各条关键道路和交通枢纽的布控,并让路小威带一组人联系宁波警方,仔细梳一遍包含挂坡村在内的宁海山区。 开完会路小威照安排应该第一时间往宁海去,但他想拐到医院看眼米莲,又拿不准是否合适。往电梯走的时候想起来应该先回曾之琳电话,开会时她连打两通,都给他按掉了。曾之琳一秒钟接了电话,路小威没听几句就冲回专案室,眉飞色舞给李节比了个手势又出去继续讲电话。李节赶紧把没走的人按住,把走的都叫回来。老刑侦心里有点小激动,难道真会在最后一天有重大突破,把许峰抓住? 好些人跑去偷听,李节嘴一撇:“这么耐不住呢?扒门上跟一串猴子似的。”他背手走出去,把脸支到路小威跟前瞅着听。 路小威挂了电话说:“第12个,老大,这个案子很可能有第12个受害人,新的受害人,就在今年!” 李节有些意外,但这并非他期待着的消息。路小威到底在激动个啥?已经有11个受害人了,再多1个,不算是颠覆性的线索吧。 “这人叫小琳,曾之琳下面的业务,就是个年轻版曾之琳。曾之琳说她昨晚上拿许峰照片去确认过了,许峰在春节前订过小琳的房间,两个人保持接触,然后3月份小琳就突然不来上班了,极其反常。直到前些天小琳都和曾之琳保持微信联系,但从来只发文字不发语音。也就是说,小琳可能被杀了,但许峰一直用着这台受害人的手机!” 走道上轰然沸腾。 只要用着手机,就可以定位到人,比什么摄像头都管用! |
||||
上一章:2 | 下一章:2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