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假如我讨厌你,我就一定告诉你

把自己当回事儿  作者:杨天真

有一次我准备去参加一档综艺的录制,在嘉宾名单里看到了一个我非常讨厌的人,我跟主办方说:“不好意思,你可能需要做一个决定了,找我还是找他。因为我很讨厌他,没办法跟他沟通。”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没弄懂我的意思,说:“这有什么难的,你不理他,忽略他就好了。”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无法忽略。

相信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一样,是没办法做到完全将情绪从工作中分离开的。我很尊重这个综艺团队的努力,所以我希望如果接下这份工作,我可以尽全力做好。如果有一个我很讨厌的人在这个节目里,我就很难保证自己的状态了,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情绪占了上风。我们在沟通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个人过来对你说:“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说明你还不够成熟。”那么我会认为这个人根本就不懂得沟通。

在沟通中,情绪是需要被保护的,而不是被操控的。

还是这件事情,假如我们在重要性上做一个排序,我觉得我的感受是更为重要的,我会去保护我的情绪。换个角度,我会选择和主办方说:“你们一定要告诉他我讨厌他,如果他选择参加,很可能会面对我的疾风骤雨,要做好准备。”于我而言,公平非常重要,如果这个嘉宾不知道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来录节目时面对我的情绪,我会觉得对他非常不公平。如果信息是对等的,他依然愿意,我们再谈怎么办。

我知道这个事例听起来似乎很任性,但是我非常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故事聊一聊沟通中的边界。谈起沟通,我们一般总会想着去“连”,连接人与人,连接情感与情感,也连接结果和原因。好的沟通者不仅会“连”,还要会“断”,会切割,会分离,由此确立自己沟通体系中的边界。

至于边界的意义,我们就拿表达对一个人的厌恶来举例。

第一,在确立沟通对象与自己的关系时,“讨厌”是一种极端状态。它和“不喜欢”“不熟”“不想”是完全不同的。“讨厌”是你根本不想在这个人身上花哪怕一丁点儿的时间,所以让他知道你讨厌他,也就设立了一个清晰的边界,你们的世界才会主观地分离开来。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极端状况下的清晰度越高,效率越高,浪费的时间也就越少。

第二,这句“我讨厌你!”不仅是说给对方听的,同样是说给彼此之间能够产生交集的朋友听的,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们是朋友。假如表达模糊,共同好友的饭局把我们约到了一起,状况会更尴尬。只有确立了界限,朋友才会尽量把我们分开。对更大的范围而言,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交集总会涉及更多不同的参与者,你自身的边界越清晰,参与者就越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让彼此难堪。

第三,我们明确表达对一个人的厌恶,同样也是一次态度的宣言。作为成年人,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讨厌一个人,讨厌背后隐含的逻辑是对他所持有的全部或者某一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接受或不认同。与这个人设立边界的同时,我们也是在为自己的价值系统设立红线和坐标。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还有一点私心——如此拼命地工作,提升自己,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如果我这么努力地工作,还需要跟我讨厌的人待在一起,无端消耗我的情绪和精力,岂不是太失败了?当然,可以让我真正跟对方说“我讨厌你”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之前我在小红书上发了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我的一个态度:不借钱。文章一发出去,马上就看到了非常非常多的留言。有说我太残酷的,有说我没人情味的,也有说起自己曾经在艰难时从朋友那里借到了钱并得以东山再起的……我必须承认,在借钱这件事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而我的主张是设立一个清晰的原则给自己,根据这个原则,所有的意外情况都可以更加具体地去分析和处理。

针对大家的疑问,我的回复是:如果朋友、亲戚少了这笔钱就没办法渡过难关,而我又恰好具备这个能力,我会选择送而不是借。如果朋友向我借钱只是为了买一份保险或者买一个包,我绝对不借。为什么你自己的额外需求要让别人来买单?如此一来,身边的朋友都会知道我的态度,所以我也就不太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如果真的有因为我不借钱就疏远了的朋友,我想我们大概率也会因为别的事情在途中走散。

底线不是一条黑乎乎的死线,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为方式准则。而边界意识也给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说“不”的勇气。

上一章:01 下一章:03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