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压力太大,怎么办?

把自己当回事儿  作者:杨天真

有一天,我看见办公室里的一个小姑娘用手用力地挤压着一个什么东西,从表情上来看,这个动作让她很舒服。我走近一看,发现在她手心里的是一只眼珠。惊恐之余,我才发现那是一只用橡皮做的假眼睛,使劲儿一按,黑色的眼珠就会从里面被挤压出来。这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一种玩具,小姑娘嘴里冒出了四个字:“解压神器。”

压力,几乎给每个人都带来过困境。无论生活在都市还是田野,无论刚入行业还是久经沙场,这种可怕的力量都会以各种形式出现,从来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要理解压力,大小是关键。这里的评判标准取决于你自己的抗压能力。面对略低于或等于你的抗压能力的压力可能是一件好事,处理得当,这种压力可以转换为动力。如果压力明显大于一个人的抗压能力,这种压力就会变成阻力,甚至是一种摧毁力。

压力过载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动作变形。

动作变形非常可怕,因为它会让一切都变得极不稳定,本来可以完成的任务可能会因为动作变形而承受失败的风险。要避免动作变形,就需要知道对抗压力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压力源分为两种:间接压力源和直接压力源,它们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解压策略。我想说,比起拼命地去捏手里那只假眼球,沟通才是解压的良药。

直接压力源最好理解,就是某个人直接通过语言和行动对你施压,你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抵抗。这时候可以通过“直接叫停”和“寻求共识”的方法解决,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预警。我们可以将压力的管理机制理解成一个阀门,当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报警装置,防止动作变形。你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在的焦虑和紧张已经到达会导致动作变形的边缘,必须先停下来,将情绪冷却下去,把它当作一件正常的事情处理。

第二步,直接沟通。如果沟通对象的施压程度超过了我的接受程度,我会选择直接告诉对方:“请不要再向我施加压力了,如果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我动作变形。我知道你给我施压的目的是让我引起重视,我可以很肯定地表示我已经充分重视了。”我之前不断强调,直接是沟通中很重要的方法。在沟通中的压力爆棚时刻,我们就需要直接叫停,让对方明白压力的程度边界在哪里。

第三步,再次理清共识。单单要求对方不要再进行施压是不够的,接下来,我们需要花一些精力和时间与沟通对象再次理清彼此在关键部分的共识。这件事情的首要目的是什么?目前这件事情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们面对这个困难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们目前有没有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再次和沟通对象梳理事件,并且在明确信息之后,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稳定。

第四步,寻求(或提供)帮助。尤其在团队里,自己或者同事面临合作方施加的压力,一定不要独自面对,而要抱成一团,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理性一点,我们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把整个事件再理几遍;感性一点,我们可以得到同伴的宽慰和支持。如此,压力会分担到更多人的身上,我们也能在协作中更好地缓解压力。

与直接压力源相比,间接压力源会比较复杂,它通过一个庞大的外部系统形成,最终直接作用于接受者,说白了,就是你无处喊冤,因为这种压力没有一个明确的来源。这个时候就一定需要良好的自我沟通来疏解。

一年前,我的名字频繁出现在热搜上,几乎都是对我的营销手段的误解和以此产生的话题。其中一条我印象非常深,是指责我所带的艺人在社交媒体上都在用同一种口气说话,甚至起名叫“天真体”。这种毫无逻辑的推理给出一个与事实相去甚远的结论,但是把我放在了风口浪尖上,当时的压力让我感受到了“至暗时刻”,以至于对自己整个的工作内容和方法都产生了很大怀疑。

我在家里什么也没干,晒了三天太阳,也做了三天的深度思考。所谓深度思考,就是在我们想一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不断拆解这个问题,逼迫自己追问答案背后的动因、问题之下的问题。这就是一种自我沟通。尤其是在面对“无形之针”的时候,这种良好的自我沟通极其重要。这一点,我在第一章有非常详尽的描述,接下来,我会针对具体情况分三步阐释自我沟通中的解压过程。

第一步,问自己:我会因为压力而改变吗?当时,我把这个问题想到了极致,如果再来一次,或者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吗?我的结论是:我会。因为这是我的工作风格和工作方法。我用这一套方法论创造了不小的价值,也获得了很多成绩。那么,我就必须面对这套方法论所带来的损失。当时我可能要面对的局面,就是每一套方法论都一定会有的属于它的副作用。我不能因为看到了副作用就全盘否定它。

第二步,问自己: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压力依旧存在吗?你会发现这个答案同样是:会!我借此重新全面地梳理了自己的工作,并看到了很多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看不到的东西,同时明白了问题的必然性,除了承受,没有解决方案,因为我的选择不变。我在那个时候清晰地认知到自己不会因为舆论的压力而改变自己,所以就选择了去承受它。

第三步,问自己:接下来,我要如何跟相关的关键人士达成共识?我应该先跟所有的客户去做沟通,避免他们产生误解。因为除了我自己的感受外,他们才是这个事情的受损方,通过沟通告知他们这件事情发生的缘由,还有我的解决方案。

回到办公室里的那个女孩,除了假眼球,她还网购了各种各样的解压神器,有超大号的要用拳头捶打的回车键,有通过手部挤压而呈现各种扭曲表情的橡皮人脸,有固定在桌子上任你怎么打也打不倒的不倒翁沙袋……

当然这些东西其实最终都没能完全解决她的压力,我跟她说了以上我写到的这些方法,后来……后来的事情,我还没有问她,好奇的话,你不妨也试试?

上一章:03 下一章:05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