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重负

边界的诱惑  作者:柏琳

时间:2019年4月14日一2019年5月15日

来到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除了第一天阳光还算和煦,我天天都带着雨伞出门。天气冷峭萧索,像极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阴郁,心事重重,保守,不会对陌生人轻易显现出热情。城市建筑是俊美的,只是缺乏性格。

本来我想在萨格勒布待得更久,可是过于充沛的雨水渐渐腐蚀了我的念头。克罗地亚是一个多数城市在沿海、首都却在内陆的奇特国家,陆地和海洋两种迥然不同的地貌,造就了克罗地亚的性格分裂。在内陆,萨格勒布以及斯拉沃尼亚这样的平原上,人们有一种更为严肃的生活态度,也许是因为历史上受到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影响,人们信任一种更为“进步”的欧洲价值观。又因为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无论是宗教、文化还是生活方式,内陆的克罗地亚人强烈向往着一个“欧洲”。

萨格勒布是擅于模仿的优等生。城市被奥匈帝国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群包围,阴郁华美的高大房屋冷冷地矗立着,典雅也是阴沉沉的典雅。虽然这里有不少“香榭丽舍”,然而来萨格勒布旅行,绝不意味着喝一杯咖啡、拍几张照片而已,到处都有历史人物的阴影碎片,到处都是窃窃私语。

整整一个月,我和三个不同代际的萨格勒布人长时间地谈话。我夹在他们彼此对立的想法中,困难地想要理出一些思路。太遗憾了,来到这个城市时,我有些晕头转向,离开的时候,迷雾仍在心中。我们需要清晰的历史,用来勾勒自己记忆中的轮廓。我们也需要激动人心的故事,而不是在平庸中等待枯萎。

可现实总是不可爱的,甚至比你想象的更是一团乱麻。在萨格勒布,民族英雄可能是一个谎言,融入欧洲可能是另一个谎言,杀戮的历史细节疑点重重,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一线之隔,“南斯拉夫”成为克罗地亚人的烫手山芋——可这似乎也不是真的。到底什么不是谎言?我提醒自己,“南斯拉夫主义”的理想,最早诞生在克罗地亚。可是,对于这个真相,为什么大家忘记的速度这么快呢?

上一章:皮兰:... 下一章:萨格勒...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