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后事:“视死如生”的传承

不变与万变  作者:葛剑雄

秦始皇从即位开始就为自己修墓,工程规模最大的时候要动用八十多万人。前后修了三十九年,到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二世皇帝时才基本完工。两千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陵的封土,就是上面堆的土山,还有五十余米高,封土堆的底边周长还超过一千七百米。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的地宫里布置装饰着日月星辰、江河大海,水银被灌在里面代替水,还有大量的鱼油放在里面长期照明,各种珍宝玩物应有尽有。前些年专家在考古时发现,在秦始皇陵的周围还有一些宠物的遗骨,这证明里面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动物园,连宠物都有。

为什么修这么大的墓呢?为什么把什么东西都放进去呢?这不是秦始皇个人的爱好。如此大规模地修墓,既不是由秦始皇开始的,也不是由他结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就形成一个观念——“视死如生”。

人死了,其实没有“死”,而是生活在地下,所以对待死人要像对待生人一样。既然他生前是皇帝,死了以后,在地下照样要过皇帝的生活。而且,他生前的寿命是有限的,死了以后,在地下的时间要长得多,是无限的,怎么能不给他准备充分的用品呢?

这个观念并没有因为秦朝的灭亡就改变了。秦始皇修陵墓之所以受到谴责,是因为它成了亡国的象征。而且这是他一系列罪状的一部分,包括修长城、修宫殿、修陵墓,大规模地征用人力、物力,超出了限度。

由于这个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到了汉朝愈演愈烈,并被制度化。汉朝规定:每年的财政收入分成三份,一份供朝廷日常花费,作为政府的办公经费;另一个三分之一供皇家开支;剩下的三分之一就供皇帝修陵墓。按照汉朝的惯例,一位皇帝登基后,首先要做的是把上一任皇帝的墓赶快修完,将他安葬,接着就开始为自己修墓,一直修到死,然后由下一任皇帝将工程结束,并且安葬上一任皇帝。修墓的钱,每年都占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多少社会财富都花在为皇帝修墓上了!

如果皇帝在位时间短,工程就会受到时间限制。但如果皇帝在位时间很长,如汉武帝做了五十四年的皇帝,国家五十四年的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放在他的墓里了。由于谁也没有估计到他的在位时间会那么长,工程的设计肯定没有超前意识,前期地宫的设计嫌小,贵重的物品里面放不下了,只能增加和扩大地面建筑。

无论是秦始皇陵,还是其他陵墓,陵墓的建筑有相当一部分是地面建筑,只是后来倒塌了、被破坏了,我们现在看不到。比如在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祭殿等地面建筑。汉武帝晚年时,只能增加他的陵墓的地面建筑,把很多本来要放到地下的东西放在地面,这样才耗完了每年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皇帝“视死如生”,贵族、官员以至平民百姓也持这个观念。所以无论贵贱贫富,都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祖先、父母、死去的长辈做这些准备。普遍讲究厚葬,要尽最大的努力,理由很简单,这些死者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比他们活着的时间要长得多,要让他们能够过比较好的日子,就要尽其所能,把更多的东西随他们葬到墓里去。四时八节要祭祀,就是给他们补给,通过祭品使他们能够维持比较好的生活,所以祭祀的规模也得与他们生前的地位相称。虽然祭品最终还是给活人吃的,但其他物品和人力都被浪费掉了。

中国古代厚葬成风,就是从这一观念出发的。这对社会造成很大的消极作用,整个社会将相当一部分财富埋在地下。这些财富本来是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发展,用于人们的生活的,结果都被埋到地下去,成了废物。

这也诱发了盗墓。如秦始皇陵,从秦朝亡了就开始被盗,一批批盗墓活动不断。盗墓贼先盗地面的,然后盗埋藏比较浅的,再逐步深入。但地宫结构严密坚固,科学家的探测表明,秦始皇陵的地宫还是密封的,因为探测到内部的汞蒸气浓度还很高。汞(水银)无孔不入,如果真有了缝,有了口子,那早都流光了。但是它的周围,如已经发现的兵马俑,还有很多陪葬的设施或物品,其中很多现在还不知道它们的功能,已经出土的文物已经超过十万件,可见历代被盗走的、毁坏的必定更多,反复盗墓肯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再如汉武帝的陵墓,西汉末年出现战乱,很多盗墓贼都把汉武帝的墓作为目标。他墓里的东西搬到西晋时还没有搬完,因为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一部分已经坏了,没有使用价值了,剩下能用的全部被搬走了。

中国留下来那么多的帝王陵墓和其他大墓,没有被盗过的很少。所以中国也滋生了一个技术相当发达的“盗墓阶层”。有些地方像洛阳、西安周围,就有那么一批世代相传的盗墓贼,他们还发明了很好的工具。比如考古学界的勘探神器——洛阳铲,实际上就是洛阳的盗墓贼发明的有效工具。

有经验的盗墓贼拿了洛阳铲,往地下打下去,下面有没有东西,是空的还是实的,是生土还是熟土,甚至这个墓有没有被盗过,被盗过几次,他用这个铲子探下去,取出来看上面的泥土,就可以做出清清楚楚的判断。

盗墓还有各种工具和技巧。因为盗墓贼几乎不落空,墓里有大量的财物,时间久远,大多已成了文物。盗墓能获得的价值无可估量,所以盗墓活动长盛不衰。

厚葬的另一个坏处就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

修大墓,特别是帝王陵墓,一定要探到一个风水好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原始环境未受破坏,植被保存完好。要建陵墓就得清除植被,平整出大片土地,建地面的神道、享殿、宝城,周围还要建一些祭祀、守卫、维修用的附属建筑;要修宽阔的道路,路面要硬化;要采集大量的木料、石料、砖瓦及各种建筑材料,有的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还要挖很多的土,堆成封土,秦始皇陵现在还有五十多米高,都是人工采集后堆起来的。要保证地宫不受地下水的浸蚀,要解决建筑、维护、运输、祭祀、守卫人员的用水,往往要改变水道、水系,截断水源。不仅陵墓本地、周边,还要把其他地方的环境都破坏了。

墓里要用大量木材,等于在地下建一座宫殿,建一所豪宅,还有很多特殊的要求。如在汉代,王公贵族的墓葬都要讲究用一种“黄肠题凑”的葬制。所谓“黄肠题凑”,就是把黄心柏木的“心”,这种特殊的木材重叠堆在棺椁的周围。1974年,在北京大葆台发现了西汉燕王刘旦的墓,这个墓里面的“黄肠题凑”保持得很完整。棺椁周围堆的“黄肠题凑”共有三十层木条,总数一万五千八百八十根,大多数是九十厘米长,高宽各十厘米,个别的高宽达到二十厘米,合计用的木材是一百五十立方米。因为要求很高,只用了这种柏木的黄心,实际耗费的木材肯定要几百立方米,甚至可能超过一千立方米。这还没有计算庞大的棺、椁(外棺)和整个墓室、墓道中使用的木材。因为墓室、墓道要用木材支撑,没有那么多石料,而且石头的支撑幅度不能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燕王刘旦还是因为犯了谋反的罪而自杀的,要是皇帝宠爱的亲王死了,墓葬的规格肯定会更高。有些得宠的官员、贵族,墓葬也会超标准。

东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中山王刘焉死了,当时就在常山、巨鹿、涿郡三个地方征调黄心柏木,给他布置“黄肠题凑”。这三个郡竟然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木材,后来就在“六州十八郡”的范围内征调木材,才满足了墓葬的要求。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六州十八郡”的具体范围,但是估计已经包括今天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这说明当时的森林已经砍伐得差不多了,要找到这么多达到这样标准的木材非常难,整个华北地区才能勉强满足。

“黄肠题凑”还只是诸侯王一级的规模,皇帝的陵墓使用的木材就更为惊人。

像秦始皇陵旁边的兵马俑原来是放在建筑物里面的,需要巨大的松柏木来支撑,估计要耗用八千立方米的木材。这还没有考虑陵墓本身以及周围大量附属建筑所用的木材。

上行下效,全部人口光修墓就得耗费多少木材,砍多少树?公元初的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六千万人口,到清朝太平天国战争前夕已经有四点三亿人口,这么多人的墓葬要消耗多少木材,消灭多少森林?这是中国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一章:第四节 下一章:第六节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