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陌生人情景实验:情感,需要找到爱的依恋

不要挑战人性  作者:潘楷文


不要挑战人性

幼儿园陆续开学,初次入园的孩子有些好奇也有些忧伤,孩子的家长有些欣慰也有些焦虑,于是便催生了幼儿园门口各种“悲欢离合”的大戏。几乎每个幼儿园开学的前几天,一条街以外就能听到幼儿园内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哭闹声。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孩子一哭,家长看在眼里,就好像揪他们的心一样,家长手足无措,甚至不少妈妈都在偷偷掉眼泪。为什么会有不少孩子入园时以哇哇大哭的方式开场,你知道吗?

陌生环境:依恋最初的展现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他因为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的杰出贡献,被世人誉为“依恋理论之父”和“20世纪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学家”之一。在鲍尔比看来,依恋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也就是孩子与抚养者之间所形成的稳定牢固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究依恋所存在的个体差异现象,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也是鲍尔比的同事玛丽·爱因斯沃斯曾经和她的学生一起设计了著名的陌生人情景实验,通过观察孩子对陌生人的反应,来评估妈妈与孩子间的依恋关系。

爱因斯沃斯选取了若干12个月至14个月大的小男孩和小女孩,让他们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参加实验,并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来扮演实验中的陌生人。实验专门安排了一间游戏室,游戏室只有一扇门,室内铺有地毯,地毯上有许多玩具,包括玩偶、积木、汽车模型等。与此同时,游戏室内较为隐蔽的地方安装有摄像机,全程记录孩子的反应。

实验开始时,一位妈妈会带着孩子来到游戏室。妈妈会按照实验要求,先跟孩子在游戏室内一起玩耍互动,让孩子对这里逐渐熟悉起来。随后,妈妈会逐渐减少与孩子的互动,最后让孩子自己玩耍,自己只是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回应一下孩子。正在孩子玩得开心时,由女性工作人员扮演的陌生人敲门进来了。她进来后,先是与妈妈和孩子打招呼,接着跟妈妈友好地交谈,拉拉家常,然后开始跟孩子套近乎,并开始用好玩的玩具诱惑孩子。参与实验的工作人员可都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界的高手,懂得相当多与孩子相处的套路。就这样,工作人员很快就跟孩子混熟了。而就在孩子开心地与工作人员玩耍时,孩子的妈妈则悄悄起身,轻轻地走向游戏室的大门,缓慢地打开门,并轻轻地将门关上,绝不发出一点声响,只是把孩子“残忍”地丢给了工作人员。

自打生下来就没怎么离开过妈妈的孩子,哪儿受得了这样被妈妈“抛弃”。于是,参加实验的孩子纷纷开始放飞真实的自我。有的是“戏精派”,上来就开始大哭大闹;有的是“行动派”,一言不发直接走到游戏室门前,准备开门自己去找妈妈了;还有的是“淡定派”,看似内心镇定,其实慌得不行;也有的是“高冷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妈妈,你在或者不在,我都在这里,不悲不喜”。此时还在游戏室内的工作人员则完全控制住场面,毕竟是心理学专业人士,这点场面还是可以搞定的。有意思的是,有些孩子,工作人员一哄,情绪就缓解了很多;有些孩子,则怎么哄都不行,大有要叫破喉咙的势头;而最难搞的就是“高冷派”的孩子,工作人员只能在旁边跟孩子“尬聊”或者“尬玩”,孩子完全不搭理。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妈妈突然开门,大喊一声:“宝贝,妈妈回来啦!”这时,游戏室内便开始上演“人间百态”:有的孩子马上站起来,向妈妈扑过去“求抱抱”,情绪很快就平复下来,然后接着玩去了;有的孩子则表现得非常愤怒,似乎在向妈妈抱怨“妈妈,你现在才回来啊!”,并且,这些孩子想让妈妈抱,却又表现出要把妈妈推开的架势,似乎心里在说“不能你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呀,这也太不给我面子了”;而有的孩子,则对妈妈的回来无动于衷,好像心里在说“妈妈,回来了,呵呵”,然后接着去玩了。

到这里,这实验还不算结束。当孩子跟工作人员玩得正投入时,妈妈再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下“人间百态”再次在游戏室内上演,“戏精派”“行动派”“淡定派”“高冷派”的孩子又一次充分展现了个性。然后,妈妈又突然开门,表示她回来了,孩子们则继续上演“人间百态”。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实验终于结束了。

三种情感联结类型

实验结果非常有意思。研究者根据孩子在发现妈妈不在时以及妈妈返回时对妈妈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将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情感联结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安全型依恋。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妈妈在场时玩得很开心,能够充分放飞自我,自由玩耍,情绪积极且平稳。并且,他们会经常和妈妈对视并微笑,就是那种“确认过眼神”的感觉。当陌生人靠近时,他们能够很快与陌生人相处融洽,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妈妈离开时,这种类型的孩子是典型的“淡定派”,表面上没有大哭大闹,但内心会有明显的焦虑情绪,表现出苦恼、不安、焦急,并试着寻找妈妈。妈妈回来时,孩子会立即投入妈妈的怀抱,之前的焦虑情绪也一扫而光,接着就去玩游戏了,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这种类型的孩子将妈妈视为“安全基地”和“避风港湾”,以妈妈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据统计,该类型孩子的人数占参与实验的全体孩子的人数的65%至70%。如果仔细观察这种类型的孩子的妈妈,就会发现她们温情无比,眼中只有孩子,并且以欣赏与爱的目光来看孩子。她们不会主动干涉孩子的行动,只是在旁边认真地陪伴,认真地聆听。当孩子面临危险,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或者有情绪反应需要安抚时,她们能够迅速理解孩子的感受。注意,这种类型的孩子的妈妈是真的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并没有经过头脑的思考,完全是自动化理解,像是与孩子心心相印。

第二类是回避型依恋。这种类型的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始终是无所谓的,是典型的“高冷派”。妈妈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抗拒,而是直接忽略,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即使陌生人在场,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感到紧张不安,权当陌生人不存在;妈妈回来时,他们也会迎接妈妈,但仅仅有过短暂接触后,就又回到初始状态,忽略妈妈的存在。据统计,该类型孩子的人数约占参与实验的全体孩子的人数的20%。如果深入观察和了解回避型依恋的孩子的妈妈,就会发现她们大多对孩子缺乏耐心,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迟钝,特别是当孩子出现状况(例如打翻食物,闹情绪,突然打乱自己的计划等)时,她们常常会情绪失控,会下意识地责骂孩子或埋怨孩子,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而当孩子期待与妈妈互动时,她们经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消极反馈,甚至直接忽略。也就是说,孩子一次次对妈妈抱以最大的渴望与期待,却一次次得到冷漠的回应,最终,孩子启动了自己内心的自我保护机制,将自己对妈妈的期待完全隔离出去,躲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以免自己被一次次伤害。

第三类是焦虑矛盾型依恋。这种类型的孩子会非常在乎妈妈的一举一动,显得格外警惕,根本没有心思全身心投入玩耍中。他们会时不时地看向妈妈,目光中带着怨念。妈妈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得非常痛苦,极度抗拒,甚至会歇斯底里,大喊大叫,还会直接用实际行动去表达愤怒,“戏精派”和“行动派”的孩子都是这种类型的孩子的典型;而妈妈回来时,他们对妈妈的态度非常矛盾,既想与妈妈接触,又特别抗拒。如果妈妈想抱他们,他们会生气地拒绝并直接推开妈妈。陌生人更是无法靠近他们,他们会非常敌视陌生人,无法融入陌生环境。该类型的孩子的妈妈经常会误解孩子,她们自己的情绪也飘忽不定:时而兴高采烈,对孩子非常积极;时而消极抑郁,对孩子爱搭不理。她们照顾孩子的行为前后不一,经常不是按照孩子的需求去照顾,而是根据她们自己的所谓理念(她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些所谓理念的,却对其无比相信)去照顾孩子,强迫孩子跟她们保持一致。比如吃饭时,她们会强迫孩子吃她们认为正确的类型和分量的食物,而不会关心孩子喜不喜欢吃,想不想吃,要不要吃。据统计,该类型孩子的人数占参与实验的全体孩子的人数的10%至15%。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在外企工作,既美丽又优秀。然而她在寻找伴侣这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她没有办法与男朋友步入婚姻关系。她谈过好几个男朋友,可一到谈婚论嫁的阶段,她就会焦虑得不行,吃不好睡不着,莫名其妙地跟男朋友发火闹别扭,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她非常“作”。她的历任男朋友都受不了她这种“作”法,全都离她而去了。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她的内心像有一层铁甲般的硬壳,并且这层铁甲上还带着刺,只要我们的咨询关系一深入,她就想逃,并且会用她的刺来攻击我。原来,她的爸爸在军队工作,常年不在家,她一直跟妈妈一起生活。她的妈妈脾气很不好,在她小时候经常无缘无故地打她,有时候,只因为她吃饭时把饭掉在了地上,她的妈妈就会揍她。因此,她从小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残酷的家,离开妈妈。之后,她发奋努力,如愿以偿出国留学,然后进入外企。但她过得很不幸福,尤其是她没有办法再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了,因为她很害怕,毫无安全感可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心理咨询的实践发现,依恋关系不仅存在于孩子与抚养者之间,即使在成年人中,特别是恋人、夫妻之间,依恋关系也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儿童时期的依恋关系与成年之后的依恋关系存在某种关联。后来,鲍尔比和爱因斯沃斯等人,以及后续的研究者们,对依恋关系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展到了成年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基于信任的人际关系;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常会对与他人的关系过分紧张,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与过分依赖。也就是说,依恋关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孩子童年时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为孩子心理与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像种子一样,在孩子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前面讲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个论点。父母当年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怎样的种子,孩子长大后,心中大概率就会长出怎样的果实。如果种下的是爱的种子,孩子长大后,心中会长出安全与信任;而如果种下的是恨的种子,那么收获的将是恐惧与不安。形象地讲,依恋关系就像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通道,通过这个通道,妈妈能够准确地传递含意丰富的情感信息,这种情感信息的信息含量远远大于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当情感信息通过依恋关系传递到孩子那边时,孩子的内心就像一块海绵,快速吸收妈妈传递过来的感觉,并通过妈妈传递过来的感觉,建立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这也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用于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

如果妈妈通过情感信息交流通道把安全感信息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会通过这种安全感,形成“外部世界是安全的”“外面的人是可信的”这样的感觉。基于这些感觉,孩子才会鼓起勇气走向外部世界,勇敢地去探索,认知,学习,结交更多朋友,未来就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如果妈妈通过情感信息交流通道传递给孩子的全是焦虑、恐惧、不信任等让孩子感到不安全的情绪,那么孩子会通过这种情绪,形成“外部世界很危险”“外面的人不可信”这样的感觉。在这些感觉的控制下,孩子就会难以鼓起勇气探索外部世界,更谈不上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了。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步入成年,当年种下的那颗不安全的种子早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时,他们会下意识地观察别人的情绪,对别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在他们的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认知模式,即“我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如果别人不高兴了,那就是我的错”。这种认知模式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压力极大,生活得很累。此外,他们由于曾深深体会过不安全感,所以特别害怕失去,并且会下意识地依赖他人,而越是刻意依赖,就越难与他人建立起良性的友情和爱情关系。越难建立稳定的关系,就越难发展出真正的自我。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其理论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足够好的妈妈”,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即“抱持”。“足够好的妈妈”会给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时刻关注着他的需求,根据他的需求的变化而及时地适应和改变,随着他的依赖性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为他提供的东西。一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还不能清晰有力地表达时,他的妈妈就能给予他恰当的回应和及时的满足,这就给他建立起了最初的安全感,让他在内心形成了对世界的基本感觉,即“这个世界欢迎你”。“抱持”强调妈妈对孩子的及时回应,这种回应的及时程度就如同镜像一般。妈妈及时回应了孩子,就相当于孩子内心的呼唤被听到了,孩子便会获得满足感和存在感。当一位妈妈能够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并且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体会他的感受,那么孩子会感到无比安全。

此外,温尼科特还认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权威人士,尤其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活出真正的自己,即活出生命的野性,因为生命的野性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相比生命出现的时间,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与文化出现的时间要晚太多,这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层建筑本应与原初生命力和谐共存,而不应该成为压制生命力的沉重包袱。尤其对孩子来说,在他们的原初生命力还没有充分展开时,就让他们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这与生命发展的规律是背道而驰的。要想让孩子的生命之花绽放出来,就应该在孩子的生命之初种下安全的种子,提供安全的环境。

依恋不仅是反映亲子情感联结的关系,更是人性发展的基本需求与动力。每个孩子从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就在寻找妈妈,寻找与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好的依恋关系是安全的容器,是心灵成长的沃土,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孩子的生命力会得以伸展,他不仅会有足够的信心去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还会拥有爱别人的力量。相反,如果孩子最初的抚养者没有跟孩子建立起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为了适应环境,为了逃避痛苦的情感体验,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就不得不在心中筑起铜墙铁壁般的防御要塞,关闭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这样一来,虽然痛苦减轻了,但孩子也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失去了爱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

当然,你也不必过于悲观,觉得自己没有遇到好妈妈、好爸爸,就无法做出改变了。要知道,你之所以是现在的你,是因为你有独属于你的经历和体验,特别是你构建的独特关系,这些关系造就了现在的你。心理学本身并不是什么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在你的个人发展史中,有很多关键要素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可以借助心理学这个工具去重新认识它们。

同时,心理学还可以帮助你面对当下,体验当下,活在当下。这些都有专门的方法,也不用着急,慢慢来。活在当下的前提,是你得先看见自己,领悟过去,这样你就有了活在当下的勇气与可能,也积累了做出改变的势能。如果你能领悟过去,体验当下,那么心理学还能帮你面对未来,帮助你认识到你究竟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如何活出想要的自己。所以,不用着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步一步来,过你想要过的人生。

上一章:01 下一章:03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