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双生子爬梯实验:成长,需要成熟的时机

不要挑战人性  作者:潘楷文


不要挑战人性

曾经有位四年级的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真的很累,周一到周五要在学校学习,周末还要去各种辅导班,再加上家庭作业,周末比平时还要忙。而且学的内容太难了,尤其是奥数,让我很痛苦,我不想上辅导班!”这是当下许多学生的心声。很多家长也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给孩子报班吧,孩子的压力太大了;不报吧,我家孩子在学校会不会被别人家的孩子拉开太大的差距?这就导致许多家长看到别人给孩子报班,就给自己的孩子也报班。而且,还经常有家长抱怨:“凭什么他家孩子能拿第一名,我家孩子就不行?”许多家长甚至根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够优秀,不能接受不同的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形成一种畸形的状况:经常会有学习好的学生没有被提供更好的超前学习资源,而学习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则被强行拉到同一个高度。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适合学习什么、缺乏什么能力,就盲目地给孩子报班,认为课外辅导班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尽早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人类的学习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前提条件?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发展心理学长期关注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塞尔博士就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也是发展心理学中“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和同事通过研究儿童的神经运动发展,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成熟才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支持他这一观点的著名研究——双生子爬梯实验讲起。

双生子爬梯实验:学习是有前提条件的

在科学实验中,研究人员最常用的实验模式叫作“对照组实验”,也就是将环境中各种潜在的无关因素排除,并通过实验设计对需要研究的因素加以操控,观察实验结果。但在实际生活中,人和人的基因与成长环境千差万别,科学家没有办法像养小白鼠一样,把人养在实验室里控制和观察。而双生子研究,则是帮助我们了解基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方式。

所谓双生子,就是俗称的双胞胎,而双生子研究又分为同卵双生子研究和异卵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的,有几乎100%相同的遗传基因。如果以同卵双生子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到两个人在长大后有某种特征(比如智力、性格、情绪等)不同,就可以认为是环境(比如家庭、学校、社区、父母教育风格等)不同导致两个人经验不同,从而导致了两个人的差异。异卵双生子是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而来的,遗传基因存在差别。如果以异卵双生子作为实验对象,让两个人从小就在相同环境中成长,观察到两个人在长大后有某种特征不同,就可以认为是遗传基因的差别导致了两个人的差异。格塞尔采取了同卵双生子研究的方式,来研究生理成熟与学习,究竟哪一个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格塞尔选取了一对未满12个月的同卵双生子兄弟作为实验对象,让这两个小家伙去学习爬梯。由于是同卵双生子,哥哥和弟弟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环境、母亲的身体情况等都是一模一样的。格塞尔先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梯。48周大的孩子刚刚学会站立,并且站立时也是摇摇晃晃的,走路更是非常勉强。格赛尔按照实验设计,每天训练哥哥15分钟。哥哥训练得那叫一个苦,在训练过程中,他经历了多次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就这样,在格塞尔严厉的训练下,哥哥艰苦练习了6周时间,到了出生后第54周的时候,终于能够独立爬梯了。对弟弟的训练方式跟哥哥完全一样,只是弟弟开始学习爬梯的时间比哥哥晚,是在出生后的第52周才开始学习的,比哥哥晚了整整4周。此时,弟弟走路的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学习爬梯的时候更加有力,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

实验结果非常有意思:哥哥从出生后第48周开始,练习了6周,到出生后第54周时才学会爬梯;弟弟从出生后第52周开始,练习了2周,也是在出生后第54周时学会了爬同样的梯子。弟弟不仅学习用时短,学习效果好,还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这一结果引起了格塞尔的思考:为什么先接受训练的哥哥在爬梯这件事上没有表现出优势呢?格塞尔以其他同卵双生子作为实验对象,又做了玩积木、玩球、学习词语、数字记忆等实验。他发现,无论学习什么,受训练的儿童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超过未受训练的儿童,但当未受训练的儿童达到某个年龄后,一旦让未受训练的儿童做同样的训练,后受训练的儿童马上就会赶上或超过先受训练的儿童。据此,格塞尔指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没有足够的生理成熟度,就谈不上真正的心理与能力发展,而学习在这当中只起到促进作用。

正如前文提到的现象,当下许多教育培训机构都非常火爆,有些机构动辄收费三五万元,课程价格昂贵。然而就算价格如此昂贵,也依然有很多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交钱让孩子去参加培训,甚至让孩子学习那些远超过他们认知能力的课程,比如难度极高的奥数课,以及给幼儿园孩子开设的幼升小课程。实际上,根据格塞尔的实验研究,那些所谓能提高孩子智商和认知能力的培训内容,基本上都没什么用。不仅如此,那些超出孩子认知能力的课程还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消磨孩子的学习动力,甚至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家长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花这么多钱让孩子去培训机构学那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内容,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或者满足自己内心曾经的缺失呢?

基因是主角,环境是配角

格塞尔根据自己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成熟势力理论”,认为孩子的成熟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像刻度表一样,生理结构成熟到什么程度,孩子就具备了发展出什么样能力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仅起到促进的作用,无法改变刻度表上的数值。也就是说,儿童在生理成熟之前,一直处于准备学习的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际上就是生理结构由不成熟转为成熟的过渡阶段。这时,家长应该耐心等待孩子达到能够接受未来的学习内容的水平。从实际效果来看,超前学习没有意义。

由于格塞尔受当时的研究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当时还没有基因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因此,格塞尔只是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生物学结构的成熟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个生物学结构与后天教育环境究竟是什么关系,其实他并没有回答清楚。而随着现代基因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检测技术的诞生,关于先天遗传与后天学习孰为决定性因素的争论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论。正如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仇子龙教授所说:“基因是生命大戏的绝对主角,环境是配角。”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基因给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基本蓝图。我们从还是受精卵的时候起,就会按照基因所蕴含的庞大信息不断生长发育,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中的每一种蛋白质,都会按照基因有序进行活动,该开始生长发育时,开关就会开启,成熟后该停止生长发育时,开关就会关闭。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心智同样依赖于大脑的生长发育,也按照基因所提供的蓝图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基因虽然给我们的生命大戏提供了人生剧本,但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要怎样演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即兴发挥了,而这种即兴发挥的能力,就是我们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不过很可惜的是,基因所给的人生剧本中能够让你即兴发挥的部分比较有限。2018年10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齐亚达·阿约雷希及其同事的一篇研究报告,他们分析了来自3000个个体和3000对双生子的遗传信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遗传信息,发现基因可以解释英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中57%的差异、大学择校中51%的差异、报考大学的质量(根据学术声誉和就业前景等因素评估)中57%的差异,以及在校成绩中46%的差异。也就是说,你将来能考上什么大学,大学成绩怎样,以及未来发展如何,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性,基因都帮你定好了。来自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联合负责人埃米莉·史密斯–伍利博士说:“年轻人是否会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其实在较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们的基因的影响。”此外,同样在2018年,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还发现基因能预测一个人能不能上大学,那些携带更加优秀的学习基因的人,能够上大学的概率比一般人大了整整五倍。这充分说明孩子能不能上大学,跟父母有没有钱、重不重视教育关系不大,或许在孩子还是受精卵时就注定了。

人生的必修课:学会面对失败

基因科学的研究成果会给许多家长当头泼一盆冷水。肯定有人会问:“如果孩子的未来都是基因决定好的,那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那么我要反问一句,难道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吗?这是许多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出现的偏差。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其著作《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中提出人类有两种游戏方式。一种是有限游戏,比如下棋、考试、做项目,甚至外交谈判和战争。这些事情都有明确的边界,存在明确的开始与结束。但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游戏,没有边界,只要开始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玩游戏的玩家消亡为止,这就是无限游戏。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没有最终目标,只要人还活着,这场游戏就必须玩下去。但要玩下去,就只能面对不确定性,接受游戏的结果可能会跟自己的预期不一样,否则很难玩下去。一个人只有从小就坦然面对游戏的结果,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结果,才有不断玩下去的可能,而只有不断玩下去,才有可能翻盘,并最后品味到这场游戏的乐趣。因此,对家长来说,教育孩子的关键绝对不是逼他们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逼他们考出好成绩,而是引导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锤炼出孩子的心理韧性。具备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孩子,无论今后从事怎样的事业,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可以借助时间的力量不断积累与前行,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那么,玩好人生这场无限游戏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呢?格雷格·塞门扎教授在谈起科研路上的痛苦经历时回忆说:“失败不是悲剧,是要克服的挑战。要接受事情不会一帆风顺。”他还强调道:“失败了,就从头开始!”也就是说,塞门扎教授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不仅因为他具备卓越的科研能力,还因为他具备超强的心理韧性,这种韧性不仅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而且帮助他度过了漫长的等待期。

要知道,在毫无确定结果的情况下经历漫长的等待,要比接受失败或者克服困难艰难得多。也就是说,心理韧性是玩好人生这场无限游戏的最重要的条件。那么,什么是心理韧性呢?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我知道自己一定能行”的感觉,注意,这里用的词是“感觉”,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过程,而不是用理性说服自己从而得出的结论;用术语来讲,就是自我效能感,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对这个概念给出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建立“我能行”的感觉,需要切身的体验

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带着“我能行”的基因。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积极的、自由的、支持性的,“我能行”的基因就会表达出来。比如,一个1岁多的幼儿第一次想自己吃香蕉,要吃香蕉就得剥去香蕉皮。此时,对家长来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帮孩子剥开香蕉皮,把香蕉弄成小段,塞进孩子嘴里,这对成年人来说太简单了;另一种是鼓励孩子自己摸索着去剥香蕉皮,经过努力自己吃到香蕉。

单从结果来看,两种情况下,孩子都吃到了香蕉。但如果从心理过程来看,家长的这两种应对方式却在孩子心中建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前一种是“妈妈行,我不行”,后一种则是“我能行”。也就是说,最好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父母如果强行帮助孩子,就会破坏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然而,要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感觉,不是家长嘴巴上说说就行了,而是需要家长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体验到这种感觉。当孩子做一件事遇到挫折时,要给予支持,而不能直接替孩子做这件事,更不能打击孩子。

我曾经见过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爸爸。他和他的儿子一起参加一个亲子活动,这个活动让家长与孩子配合,先给长条形的气球充气,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气球编成小动物的形状。这位爸爸跟他的儿子配合得不错,爸爸负责充气,儿子负责编气球。不一会儿,他们就完成了。儿子看着自己完成的气球作品,非常自豪,紧紧地抱住爸爸,并高兴地跟爸爸说:“爸爸,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

有意思的是,儿子的话音刚落,可能是因为气球里的气充得太满,儿子的作品突然“砰”的一声炸了。儿子被吓得抱着爸爸大哭。这时,这位爸爸却说:“你刚才不是说你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吗?气球炸了就把你吓哭了啊,别哭啦,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听完这位爸爸的话,很替这位爸爸感到惋惜。他本来有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能够让儿子感到“我能行”,可惜的是,当儿子遇到挫折时,他的一番话不但没让儿子建立起“我能行”的感觉,还把儿子原来的自信也弄没了。

实际上,这位爸爸的这番话让自己的儿子感受到的并不是爸爸让他坚强,而是爸爸说他不行。孩子年龄越小,建立自我效能感越容易,建立起的“我能行”的感觉就越持久;相反,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建立自我效能感就会变得困难,甚至孩子还会建立起“我不行”的感觉,这种感觉将会伴随孩子很长时间,甚至终生。

如果这位爸爸在儿子说“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时,能够用非常真诚的态度对他说“儿子,你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而在儿子被爆炸的气球吓哭时,能够马上将他搂在怀里,用非常关心的态度告诉他“别怕,爸爸在这里”,那么这位爸爸跟儿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就建立起来了。当儿子再次面对困难时,他既能想起爸爸对他的充分认可与肯定,又能想到,即使失败了,爸爸也愿意接纳自己。这样一来,孩子的心理韧性就增强了。

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就建立“我能行”的感觉呢?原因很简单:年龄越大,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大。成年人面临的是恋爱、结婚、生子、工作、理财和交际等重大使命,要完成好很不容易,而一旦失败,代价会很大。相反,越小的孩子,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小,成败得失一般只有心理上的意义,而没有那么大的现实意义。例如孩子上小学、中学时,那些小考试的成败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把这些考试当作练习就好了。但很多家长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强迫孩子学习,搞得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像在打一场场生死大战似的,在这种高压之下,孩子的心理将会发育成什么样子呢?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育”。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曾说过:“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中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老师在著作中写道:“很多父母问的与育儿有关的问题,都与怎么做有关。假如有一本包含所有‘怎么做’的书,你全部按照书上说的做,还是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而人格健康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却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跟教育孩子是一样的

前文所说的教育理念,实际上也是成长与发展的理念,它们的内核是相同的。与其说父母在教育孩子,倒不如说父母在跟孩子一起成长。即使你还没有孩子,这个理念也同样适用,因为你的事业、你做出的成果、你的人生阅历、你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你所获取的资源,都是你所生的“孩子”。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应该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指的是你创造的东西,它可以是你写的一本书、你运营的一个自媒体、你发明的一项技术专利,也可以是你运营的一个QQ群、你搭建的一个社交平台。与其说你在做事业,不如说你在养事业这个“孩子”的同时,跟着它一起成长。那么,你准备怎样来养这个“孩子”呢?

如果你只想着你的“孩子”如何能值更多钱,如何身价更高,天天想着要尽快将自己的“孩子”变现,自己尽快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那你把你的“孩子”当成什么了?你跟那些天天只想着让孩子考上好学校,甚至像打了鸡血一样不顾教育规律地逼迫孩子学习的家长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个人成长的意义,我们事业的成果,并不在于是否能够马上升职加薪、马上赚更多的钱,因为有钱只是职业发展道路上一场战役的胜利,而不意味着整场战争的胜利。人生的战争,尤其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战争,是由无数场大小战役组成的,整场战争的胜负,是由实力、眼界和胸怀决定的。那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事业这个“孩子”成长得怎么样,只以金钱多少论英雄的急功近利的行为逻辑,完全是出于一种赌徒心态,拿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当筹码去赌博,终究会遇到发展瓶颈,对自己是很不负责的。

你能否赢得整场人生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有没有胆识,有没有战略,有没有韧性,关键在于你是否真心热爱现在从事的事业,是否全身心投入其中,有没有在养育这个“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到归属感和意义感,这份事业有没有让你的生命变得充实,有没有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上一章:02 下一章:04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