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波波玩偶实验:发展,需要寻找学习的榜样

不要挑战人性  作者:潘楷文


不要挑战人性

教育类节目《圆桌派》的一段视频曾上过热搜。视频中,嘉宾窦文涛提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过早有了攀比心,比如经常说别的小朋友家有什么样的房子,有多好的车……话题一出,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李玫瑾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话不是小孩的,这话一定是孩子听了大人的。”紧接着,李玫瑾教授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孩子的表现,反映出父母的水准。这无疑给了家长一个重磅提醒:家庭教育是一场模仿游戏,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大于言传,比起一味对孩子进行口头教育,父母自己做了什么更加重要。

教育孩子时,身教真的比言传管用吗?实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用经典的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

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艾伯特·班杜拉教授曾于1961年至1965年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波波玩偶实验,这项实验用事实告诉世人,孩子是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攻击行为的。

1961年,班杜拉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启动了该项实验。他选取了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作为受试者,这些孩子的年龄在3岁至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岁零4个月。班杜拉将这72名孩子按照一定的性别与年龄比例平均分成三组,包括一个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每组各24名孩子。其中,两个实验组分别为A组和B组。

A组被称为“攻击性组”,该组的孩子会在实验过程中看到实验助手的攻击性行为,当然这种攻击性行为是班杜拉安排实验助手故意表演出来的。

B组则被称为“非攻击性组”,该组的孩子会在实验过程中看到实验助手的正常行为,即非攻击性行为。

在实验开始前,班杜拉还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平均来看,每个组的孩子的攻击性是大体相同的。

实验开始了。为了确保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不会相互干扰,班杜拉让实验助手将参加实验的孩子逐一带进实验用的游戏室。进入游戏室的孩子会被安排在房间的一角,在他们面前摆着许多有趣的玩具。实验助手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随意玩这些玩具,不受外界干扰。另外,在两个实验组里分别会出现一个由实验人员扮演的“成年人榜样”。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和流畅性,特别是要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真的”,在孩子去往活动室的路上,班杜拉还特意安排了“实验助手假装偶遇熟人”的桥段,这位“熟人”其实就是实验里的“成年人榜样”,是由实验人员假扮的。实验助手会顺势跟孩子介绍这位“熟人”,并邀请这位“熟人”和孩子们一起玩玩具,让孩子们和他熟悉起来。在A组中,这位“熟人”坐在活动室的另一角,他的面前摆着拼图、木棍,还有一个1.5米高的“波波玩偶”。实验助手会告诉孩子,这些玩具是专门给成年人准备的。

接下来,这位“熟人”会先玩一会儿拼图,一分钟后,他开始拿木棍用力打波波玩偶。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波波玩偶放在地上,然后坐在它的身上,反复拽它的鼻子,再把它提起来,用木棍打它的头,最后用力把它抛向空中,等它落在地上时再拳打脚踢。这位“熟人”会把这些动作重复三次,并且一边打一边说攻击性的话,如“踢死它”“包软蛋”“拽它的鼻子”“用棍子打它”等。10分钟后,攻击结束。

而B组的“成年人榜样”则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玩拼图,直到实验结束。

随后,所有孩子被依次带进一个更大的游戏室里,这里有更多玩具,包括飞机、火车、汽车等,还有波波玩偶。实验助手首先会引导孩子们玩玩具,等孩子们玩得进入状态了,实验助手会突然让孩子们停下来,并告诉他们要把这些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所以他们不能再玩了。此时,大部分孩子都会感到不高兴。

接着,实验助手会带孩子去第三个游戏室。这里的玩具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攻击性的玩具,比如蜡笔、纸张、洋娃娃、塑料动物和卡车模型等;另一类是有攻击性的玩具,包括一把锤子、一把标枪、一个用链子吊起来的球面涂成脸庞形状的球,当然还有波波玩偶。孩子们被允许在这个房间玩20分钟,班杜拉则隔着单向玻璃观察孩子们的举动,并评估每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的等级。

“榜样”的惊人力量

波波玩偶实验的结果正如班杜拉的预测。实验组A组的孩子在第三个游戏室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男孩平均有38.2人次模仿“成年人榜样”的动作进行了身体攻击,女孩则平均有12.7人次;至于语言攻击,男孩平均有17人次进行了模仿,女孩则平均有15.7人次。而作为对比的对照组和实验组B组的孩子则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性行为。实验结果充分说明,攻击性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的。

随后,班杜拉又做了一系列补充实验,其中有两项实验值得一提。在一项实验中,班杜拉将波波玩偶实验中的“成年人榜样”换成了电影、电视剧或者动画片,让孩子在游戏室里玩耍时观看具有攻击性的镜头,结果发现,电影、电视剧或者动画片比真人“榜样”的影响力要小,但同样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另一项实验中,班杜拉对做出攻击性行为的“成年人榜样”进行了惩罚,并展示给孩子们看,结果孩子们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显著下降,并且有的孩子还会尽力避免做出攻击性行为。

除此之外,班杜拉还设计了一个“狗狗实验”。他选取了一些怕狗的孩子,并将他们随机分成四组。与此同时,他专门挑选出1名非常喜欢狗的4岁男孩,将他作为“榜样”。在第一组中,班杜拉让“榜样”小男孩在孩子们面前和小狗亲近,抚摩小狗的身体和头,帮它挠背,拥抱它,而其他孩子则在旁边全程观看,了解亲近小狗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随后班杜拉让孩子们围成一圈互相交流,慢慢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在第二组中,孩子同样全程观看了“榜样”小男孩与小狗亲近,但仅仅是观看,并没有互动;第三组的孩子会被组织起来观看小狗,但是并没有与小狗亲近的“榜样”出现;第四组的孩子则被组织起来玩耍,“榜样”和小狗都不会出现,孩子们只是单纯玩耍。

这项实验持续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实验结束的那天,班杜拉让各组孩子分别接触经常见到的“实验狗”和从未见过的“陌生狗”,观察各组孩子对狗的恐惧表现,并评估恐惧的程度。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孩子可以亲近“实验狗”和“陌生狗”,而且两组孩子的表现并没有明显差别,有67%的孩子可以单独和狗待在一起,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孩子不再惧怕狗了;而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孩子仍然会害怕狗,无法与狗单独待在一起。这就充分说明,孩子不仅能够通过模仿“榜样”习得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也能够通过模仿“榜样”改变不良习惯,甚至战胜自己的恐惧。这就是“榜样”的惊人力量。

身教,需要意义感和良好的关系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进一步对孩子的模仿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实验结果写成了学术专著《园丁与木匠》。高普尼克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观点:“当孩子模仿他们的照顾者时,他们已经可以非常深刻地理解这些行为的目的和意义了。”孩子的模仿非常高级,他不是什么动作都模仿,只有能通过模仿你的动作达成某一目的时,他才会模仿你。通过模仿,孩子就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赋予了模仿意义感。当然,模仿的意义感跟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上述结论也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的。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实验人员在一个平台的中间放置一辆玩具小汽车,并在小汽车的左右各放置一个障碍物。如果撞到左边的障碍物上,小汽车就会发光;如果撞到右边的障碍物上,小汽车就什么反应都没有。实验人员邀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到实验室,孩子们需要做的事非常简单,就是观看实验人员玩“撞车游戏”。实验人员当着孩子们的面操作小汽车,一会儿让它撞到左边的障碍物上,一会儿让它撞到右边的障碍物上。孩子们观看实验人员操作几遍后,实验人员会把小汽车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来操作。

结果非常有意思,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单纯地模仿实验人员操作小汽车一会儿撞左边,一会儿撞右边,哪怕是两岁的孩子都会专门撞左边那个障碍物,因为这样能让小汽车发光。孩子们不会模仿你所有的动作,而只会模仿你“成功”的动作,也就是能让他们看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动作,这能带给他们意义感。

然后,实验人员把需要人工操作的小汽车换成了能自动运行的小汽车,让小汽车撞上障碍物的短片,全程没有实验人员参与。结果,孩子们就不模仿了。孩子们更愿意模仿的是人,而不是机器。

接下来,实验人员又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把自己的手绑起来,走到一个电灯开关前面,用头去撞电灯开关,把灯打开。实验人员让参加实验的1岁半到2岁左右的孩子观看这整个过程,并让孩子们也去开那盏灯。结果显示,孩子们开灯的时候,并不会像实验人员一样用头去撞开关,而会用手打开开关,因为孩子们知道实验人员之所以用头去撞开关,是因为手被捆住了,不能动。

而在另一项实验中,实验人员没有把自己的手绑起来,但故意不用手而用头去撞开关来把灯打开。结果在这个场景下,孩子们开灯的时候就不用手了,而是用头去撞开关。这是因为孩子们看到实验人员在能用手打开开关的情况下却故意不用手,而是用头去撞,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特殊意义,就像某种宗教仪式一样。因此,孩子们心中与生俱来的对神秘仪式的模仿服从就被启动了。

到这里,实验还没有结束。实验人员又做了另一项模仿实验,在这项实验中,两个实验人员在若干个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孩子面前做了一系列动作。两个实验人员做的动作不同,但都很有意思,其中一个人在做动作时全程讲英语,另一个人全程讲法语。他们做完动作之后,让孩子们模仿他们的动作。结果,这群美国孩子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去模仿那个讲英语的实验人员的动作。这是因为,和孩子们一样讲英语的实验人员,会让孩子们感到熟悉而亲切,觉得这个人和自己关系比较近。和自己关系越近的人,孩子们就越愿意去模仿。

身教的关键在于家长先切身体验,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验

到这里,你应该对身教的威力有所感觉了。模仿成年人,尤其是跟自己关系亲密的抚养者,比如自己的父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不仅会主动观察抚养者的行为举止,还会观察抚养者的行为举止导致了哪些结果,并判断这些结果与抚养者的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当孩子觉得抚养者的行为与其导致的结果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时,他就会模仿这种行为,因为必然联系就意味着意义感。

然而,你可能要问了:孩子模仿家长的简单动作没问题,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塑造孩子的行为,但如果是抽象的道德品质,比如尊重他人,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呢?实际上,这就涉及身教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想让孩子模仿复杂而抽象的道德品质,需要给予孩子充分自由的空间,并创造条件,让孩子能拥有切身的体验。而让孩子切身体验的前提,是家长自己先体验。

举个例子,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呢?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跟孩子强调“要尊重他人”“尊重是美德”,等等,这种理性说教一般情况下效果会很差,不信的话,你不妨这样试试。

首先,要跟孩子建立起平等的关系,让孩子明白尊重的前提是彼此人格上的平等。在中国,由于受到传统礼教的影响,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尤其被强调要服从权威,以致很多人从小到大在家里就没有真正感受过平等的关系。许多孩子尊重长辈,是出于对权威者的恐惧,也就是害怕如果自己的行为举止显得没礼貌,就会被父母或者其他权威者责罚,于是他们在长辈等权威者面前做出尊重的样子,而这里面有很多成分是对权威的恐惧。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在要求孩子尊重长辈的时候,是真心想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还是在享受对孩子的“绝对统治权”?现在时代改变了,家长们必须重设目标,建立平等人格基础上的尊重,不掺杂恐惧和疏离成分的尊重。如果家长的教育掺杂了控制的欲望,就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

其次,想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就要先尊重孩子。没有被尊重过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相比,受家长控制和影响的程度更大,在人生的每个大小决定上,几乎都能看到家长“不能放开的手”,孩子缺少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家长习惯包揽一切,忽略了如何甄别哪些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哪些事情应该给孩子时间学习怎么做决定,哪些事情应该放手。我曾经听上海蒲公英儿童图书馆、绿种子童园创始人讲过一个她创办幼儿园的故事。她的幼儿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正是大名鼎鼎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也就是给孩子爱与自由,并且每时每刻都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在这家幼儿园里,孩子们做任何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被老师所接纳与尊重。一次,有一位老师到这家幼儿园教英语绘本,她用很夸张的语气和姿势调动气氛,结果孩子们不为所动,都冷静地看着她,她被孩子们看得紧张不已。她说,其他幼儿园的孩子们不是这样的,会和她互动,她说什么孩子们就会做什么,而这家幼儿园的孩子们不一样。事后,这家幼儿园的孩子们对老师们说,他们觉得那位教英语的老师就像一只猴子。蒙台梭利教育法会破坏抚养者们的自恋感,完全打破大人们的幻想。许多家长总是抱有这样的执念:“我懂得多,你懂什么?所以我要指导你,管教你,约束你,总之,你得听我的。”如果孩子连自己做选择的权利都没有,那么他就不可能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也就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

再次,要理解孩子。得不到理解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尊重意味着在意别人的感受,并愿意给予积极、正面的对待。要在意别人的感受,需要对别人的感受有同理心。同理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重点在于能够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当一个孩子总是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丝毫不懂得什么是尊重的时候,如果家长说“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任意插嘴”,或者“再插嘴,再不尊重别人,就要挨罚了”,那么家长也并不是真正尊重孩子。

总之,孩子们学习像尊重他人这样的抽象的道德品质时,绝不会从家长的言辞说教中学会,而是要真正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意识到尊重他人的意义,并在现实场景中一遍遍有意无意地练习,才能真正学会尊重他人。这其中,家长的身教就非常重要,而身教的关键,就是家长们自己先切身体验,再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家长能够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被尊重了,那么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的,不要小看孩子的学习能力。

上一章:03 下一章:05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