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罗森塔尔实验:标签,影响命运走向的力量

不要挑战人性  作者:潘楷文


不要挑战人性

第一次看《士兵突击》时,我才上大学一年级,正是这部电视剧影响了我之后的人生选择。剧中的主角许三多从一个“孬兵”一跃变成“兵王”的经历,让我看见了一个勇敢的人在与命运的搏击中脱颖而出的过程,这让当时的我感到酣畅淋漓。

多年之后,当我再看许三多的故事时,我会思考,为什么许三多能从一个“孬兵”变成“兵王”,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你会说,这是因为许三多命好,有贵人相助。那么,为什么他遇到的这些贵人就能激发他的内在潜力呢,是什么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皮格马利翁的故事:终极“宅男”梦的实现

我估计许多“宅男”都曾幻想过能与梦中的女神为伴,其中的典型当属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效应”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著名的神话。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性格孤僻,很喜欢雕刻石像。

皮格马利翁对女性有很深的厌恶和偏见,他认为女性缺点太多,符合他心意的女性根本不存在,所以他决定永不结婚。不过,皮格马利翁心中其实是存在一个完美女性形象的,他非常想把自己心中的形象表现出来。于是他精心选材,用神妙的技艺精雕细刻,用一块象牙雕刻出一座完美的女性雕像,让人完全看不出斧凿痕迹。在皮格马利翁的眼里,这座女性雕像是如此美丽,以至没有一个活着的女人可以和它相比。皮格马利翁甚至认为,只有这座雕像才是真正女性的再现,它应该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只是由于太谦逊才没有动起来罢了。

皮格马利翁如此欣赏自己的作品,以至最后竟然爱上了雕像。他时常把手放在雕像上,爱抚它,轻轻对它说话,声音非常温柔,生怕惊扰到它。皮格马利翁还满怀爱意地把一些年轻女性喜爱的饰物,比如光亮的贝壳、磨光的石头、念珠、琥珀、各种颜色的花卉等作为礼物送给雕像。后来,皮格马利翁还找来漂亮的衣服给雕像穿上,给雕像戴上宝石戒指、美丽的项链、耳环,给雕像的胸前佩戴珍珠串。

他做了一张躺椅,在上面铺了一块紫色绒布,把雕像轻轻放在躺椅上,亲切地称它为妻子,还给它放上绒毛做的枕头。皮格马利翁特别期待有朝一日雕像能够回应他的爱慕与追求,接纳他的心意,他始终不肯相信它只是一座象牙雕像。

过了一段时间,塞浦路斯最盛大的节日维纳斯节到了。在节日中,人们恭恭敬敬地给女神维纳斯献上祭品,点燃祭坛上的香火,烟气氤氲,弥漫在空中。皮格马利翁献上祭品,虔诚地做完祈祷后,站在祭坛前面,战战兢兢地祈求道:“无所不能的神啊!我求你把她给我做妻子吧。”

维纳斯听见了皮格马利翁的祈求。她被他对雕像的真切的爱感动,于是恩准了他。皮格马利翁回到家之后,顾不上别的,第一时间去看他的雕像,像热恋中的情侣在短暂的分离后重逢一般。他小心翼翼地将雕像放到躺椅上,深情地吻了一下它的嘴唇。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一次,皮格马利翁惊奇地感受到,雕像的嘴唇有了温度,而且呼出了温暖的气息。他又深情地吻了一次,并把手搭在雕像的肢体上,发现雕像的象牙材质好像变柔软了。他用手指轻轻地按压了雕像一下,被按压的部位像蜜蜡一般凹了下去。皮格马利翁又吃惊又高兴,同时也有些疑惑,生怕这是自己的错觉。他一次又一次像一个情人般热情地抚摸着雕像,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此,激动地祈祷着。他的祈祷应验了,雕像真的活了!

皮格马利翁兴奋不已,爱情如火焰一般在他的内心燃烧。他再次深深亲吻雕像的嘴唇,就在这时,雕像睁开了眼睛,脸颊绯红,害羞地注视着将她唤醒的皮格马利翁。

这个古希腊的神话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一词的由来。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如果你对某人赋予强烈的期待,并且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这份期待就会变成现实。

揭秘神话:罗森塔尔实验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会发生吗?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罗森塔尔尝试用实验来验证这种情况。最初的实验对象是小白鼠,罗森塔尔选取了一批体形和年龄差不多的小白鼠,将它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交给A、B两组人来训练它们走迷宫。

在训练之前,罗森塔尔特意分别召集A、B两组的组员开会。他告诉A组组员:“交给你们组的这群小白鼠都是我特意挑选出来的,智商非常高,你们要好好训练它们走迷宫,肯定能成功的。”之后,他对B组组员说:“交给你们组的这群小白鼠智商不太高,你们试着训练它们走迷宫吧!”随后,两组人就分别开始训练交给自己小组的小白鼠。训练方式由小组组员自行决定。

过了一段时间,罗森塔尔将两组小白鼠集中起来,让它们分别去走相同的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组组员训练的小白鼠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走出了迷宫,而B组组员训练的小白鼠虽然也走出了迷宫,但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A组组员训练的小白鼠。

罗森塔尔根本不知道如何测试小白鼠的智商,也就不可能知道哪组小白鼠的智商更高。前面提到过,罗森塔尔选取的这批小白鼠体形和年龄都差不多,它们是被随机分成两组的。他在两组人训练小白鼠之前说的一番话,竟然能让两组小白鼠的成绩出现这么大的差距?莫非关于皮格马利翁的神话真有其事?不行,得在人类身上试一试。

罗森塔尔教授马上联系了好友雅各布教授,与他一起设计了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1968年的某一天,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每个年级中各选了3个班,在这18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号称是“测试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其实,所谓测验完全是在装模作样,学生们答完的试卷他们俩看都没看,测验成绩也是瞎编的。

测验结束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给每个班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诉教师,他们根据测验的结果,把班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列到了名单上。出乎很多教师意料的是,名单中的学生有些确实很优秀,有些却表现平平,甚至有些表现比较差。教师们感到很惊讶:为什么名单上的人选跟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人选差别这么大?

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我预测的是他们的发展空间,而非现在的情况。”鉴于罗森塔尔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教师们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名单。随后,罗森塔尔又叮嘱教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他们自己知道,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其实,罗森塔尔提供给教师的名单是随意挑选的。他根本不了解那些学生,而且也没有考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都是他随便给的。也就是说,罗森塔尔撒了个权威性的谎言。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又来到这所学校,惊奇地发现这18个班的学生之中,凡是被列入名单的学生,考试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变得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更强了。

罗森塔尔自己也觉得很吃惊。他认为可能是他的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影响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当教师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些孩子未来不凡,孩子们也会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在各方面有了异乎寻常的进步。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了皮格马利翁的神话中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而且广泛影响着人们。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后来,某个较真的德国研究人员又做了一次罗森塔尔实验。他在德国的某所学校随机抽取20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并且对老师和学生暗示这个班是“精英班”,班里的学生都是经过智商测试后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将来都是能“干大事”的。或许是西方人比较耿直,他们还真就信了。这项实验持续的时间比罗森塔尔实验要长很多,研究人员追踪了这批学生20年之久。

20年后,研究人员去了解这20名学生成年后的成就。结果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这20名学生的确都非常优秀,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成了名副其实的精英。当年研究人员随口说出的谎言居然成真了,这些学生的确都在“干大事”。

被标签封印的灵魂

很多书是这样解释罗森塔尔效应的:权威所给予的心理暗示对当事人造成了影响,引导了当事人的行为表现,从而逐渐改变了当事人的人生走向。罗森塔尔本人也是这么理解的。

我自己在课堂上也是这么给学生讲的,直到一次亲身经历后,我对罗森塔尔效应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一年,我离开学校,前往一线作战部队代职锻炼,并在连队担任基层干部,每天和连队战士们一起吃一起住。由于我是心理学专业的,又是从院校来的教员,连队战士们都亲切地称我为老专家。

后来,连队来了几个新兵,其中一个叫小张(化名)的新兵跟我结下了缘分。我记得很清楚,小张刚来连队时,给我的印象是看起来特别木讷,无法交流。每次跟他交代事情都要反复确认,而且他经常办砸事情。小张的训练成绩也很差,总是垫底,但他并不是不刻苦,训练时他总是非常认真,每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但就是学不会。每一个战术分解动作他都能做出来,但一连起来做就不行了。

更让人崩溃的是,小张沉默寡言,连队指导员以及他的班长都曾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想帮助他进步,但他的回复永远都是“好!”或者“是!”,让人感觉在跟“木头人”说话。因此,连队干部都不怎么待见他,都想找个机会把他弄走。

有一次,连队将小张的情况反映到了团里,团里派人下来了解情况。后来团里听说连队里有个心理学专业的代职干部,他们就提议让我给小张做个心理测验,如果有问题,他们就向上汇报,再决定小张的去留。连长和指导员一听,马上表示赞同,因为用心理学的方法决定小张的去留最科学,也能避免很多问题。连队干部把这个决定告诉了我,我一听,感到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任何心理测验的结果都只能作为参考,绝对不能用来下结论。但如果我这样跟他们解释,他们这些心理学外行只会认为是我专业水平不够。而且最关键的是,让我来决定小张的去留,这对我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思前想后,我决定还是接招,但我提出要跟小张一对一地进行心理测验,并且在测验结束后,我需要跟小张好好聊一聊。于是,某天上午,小张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当时,我能看出小张非常紧张,他像是觉得有什么坏事马上就要发生似的,甚至紧张到说话都开始结巴了。我一边让他坐下,一边给他倒水。我先跟他拉家常,聊聊他家的情况、他的爱好。慢慢地,他放松下来,我开始跟他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听着感觉很有意思,我就顺势问他:“你想不想了解一下你自己?”他当即表示同意。随后,我拿出一张A4纸和一支铅笔,让他画一幅画,告诉他想怎么画都行,但画里必须含有三个要素:房子、树和人。

我想给小张做的正是著名的心理测验——房树人测验。该测验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巴克于1948年首次提出,并在后来的临床心理学实践中被广泛使用。房树人测验属于心理投射测验,测验者在做测验时并不知道自己描绘的房子、树和人具有何种意义,专业人员会根据图画来分析和解释,以此了解测验者的心理状态。

小张慢慢安静下来,开始用纸笔作画。过了一会儿,他跟我说,他的画完成了。看到小张的画作时,我深感震撼。从画面上,我能感受到小张有着非常丰富且细腻的情感。他的画作布局非常饱满,从中能看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向往。小张的画作给人的感觉与现实中的小张给人的感觉差别实在太大了。在大家的印象里,小张就是个“木头人”,不但笨拙,而且没有情感,无法交流。

我发现了小张的画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部分,那就是他画的人。这个人好像被锁在了房子里,头露在窗户外面,而且房子没有门,这个人似乎非常委屈,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我以这幅画为话题跟小张聊了起来。我问他:“你画的这个人让你想到了谁?”刚开始,他回答得很慢,但渐渐地,他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小张家在农村,有个哥哥。他的哥哥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他的父母都喜欢哥哥。他学习成绩不如哥哥,尤其不擅长数学,怎么都学不会。但他很喜欢文学、绘画和音乐,小时候还特别喜欢看演讲,曾经幻想过自己能成为演讲家。然而,由于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不如哥哥,而且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就决定让他的哥哥上大学,让他去当兵。因为他数学成绩不好,父母总是叫他“笨蛋”,每次哥哥给他讲数学题时他都听不懂,哥哥便也叫他“笨蛋”。渐渐地,他好像真的变笨了,感觉什么都学不会,也不想跟别人交流。参军到部队后,他感觉更糟糕了,每天都很紧张,放松不下来,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学不会,总是给班级和连队拖后腿。

说着说着,小张流下了眼泪。聊了许久,我发现小张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因为他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下意识地“配合”父母给他的称呼。也就是说,他在潜意识中不断要求自己“忠诚”于父母。如果扮演不好“笨蛋”这个角色,不就证明父母错了吗,不就冒犯父母了吗,不就“背叛”父母了吗?这是多么大逆不道啊!当然,这些话我并没有对小张说,我担心他接受不了,而且这样做还会破坏我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于是,我决定用其他方式给小张创造全新的体验,让他亲手揭掉父母给他贴的标签。

给小张做完心理测验后,按照工作流程,我需要向连长说明情况。我把我的判断告诉了连长,说小张是个情感极为丰富细腻的人,潜力很大。连长听我说完,觉得不可能,他认为小张不仅反应慢,而且学习能力很差,还不爱交流,怎么可能情感丰富呢?

于是,我解释了一下我用的房树人测验这个方法。连长觉得太玄了,理解不了。我就让连长也画一幅,连长半信半疑地画了。随后,我拿着连长画好的画,问了他几个问题。我问他“你是不是一直盼着有一个人能走进你的内心”时,他一下愣住了,应该是我的问题触动了他的内心,因为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连长因此改变了态度,对房树人测验深信不疑,也相信了我的判断。但他向我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该如何激发出小张的潜力呢?”我对连长说:“咱们得让他有新的体验,因为所有的改变都开始于新的体验。”之后,我们还真就找到了给小张创造新体验的机会——演讲比赛。

我们先跟小张说,听说他喜欢文学,想让他帮别人写份演讲稿。之后我们又谎称原本准备参加演讲比赛的人有了其他任务,让小张自己去参加比赛。我们在连队办了一次演讲比赛预演,让小张先给连队的人做一次演讲。结果,小张的演讲棒极了,语言充满情感,表情也把握得恰到好处,跟大家印象中的“木头人”简直判若两人。后来,连队推荐小张去参加团里的演讲比赛,小张不负众望,一举夺得所有评委的好评。

这次成功的体验彻底粉碎了原来贴在小张身上的“笨蛋”“木头人”等标签。小张开始了蜕变之旅,训练成绩逐渐达标,而且性格越来越阳光,愿意主动跟身边的战友交流了。他终于找回了自信,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后来,我代职结束,回到了学校,跟小张的联系也少了。听说后来他因为工作成绩突出,立了三等功。

一晃就几年过去了。有一天,突然有人加我微信,说认识我。我跟对方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是小张。他已经退伍了,现在在老家的省会城市做房产销售,因为业绩突出,光是佣金提成,每年就能拿到上百万元。他说他非常感谢我,是我改变了他的命运。我跟他说,他需要感谢的其实是他自己,因为是他亲手揭掉了原来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一鸣惊人,就像如来佛的封条被唐僧揭掉后,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久的孙悟空一飞冲天。

认识你不曾了解的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标签化的力量。那什么是标签化呢?实际上,这是我们的大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妥协策略。人类面临的外部环境太过复杂,需要注意的信息太多,而且存储与调取记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只需要快速注意、存储、调取和分辨出四种基本信息就够了,这四种基本信息分别是生存信息、繁衍信息、家庭与亲子信息以及跟自己密切相关的社群信息,而对生存信息的处理是最优先的。除此以外,无论是认知自己,还是认知外部环境,标签化一定是最省力的方式。比如我们常见的各种“地图炮”,比如认为某某就是“小气鬼”,再比如小张认为自己就是“笨蛋”,这些都是标签化的认知。没办法,我们的大脑中的认知资源有限,要想快速把握世界,只能用这种快捷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即使不准确,也不失为有效的手段。

这套认知策略在我们的祖先生活的那个时代是完全适用的,但进入工业时代后就越来越不适用,而进入信息时代后,就必须更换策略了。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还用标签化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和自己,就会非常麻烦。比如小张给自己贴上了“笨蛋”的标签,那么他就会下意识地维护这个标签,他会不断去做符合他身上的标签的事情,比如什么都学不会,考核不及格,像“木头人”一样不会交流,这种自我标签化会使他的命运局限在标签划定的边界里。一旦划定了边界,我们的命运就停滞了,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停滞就意味着倒退,也就意味着被淘汰,这是很可怕的。

揭下标签,活出你的生命本色

由于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策略,人们特别倾向于给别人和自己贴标签,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标签化的认知方式又不再适用。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其实,你需要做的,就是揭掉原有的标签。这并不是指你要不断地鼓励自己,说服自己,那是没有用的。要想揭掉标签,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而要想改变自己的认知,新体验的产生是必要的。你需要先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在行动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后,你会产生新的情绪体验,进而改变认知,揭掉标签,这就是走出心理舒适区的步骤。心理舒适区实际上就是你原有的标签划定的边界内的区域。

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会根据标签,而非事实,去建构你的应对方式。心理舒适区其实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指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一块最令我们感到舒适的区域。如果我们做出超出这个区域的范围的行为,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舒适区的本质就是标签化,它是一块人为构想出来的区域,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一样,待在圈内,你就会有安全感和控制感。控制感是我们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安全感的来源。控制感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情绪的。当我们认为自己受到威胁,感到焦虑时,就需要感受到自己能掌控外面的环境,就像落水后紧紧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而走出心理舒适区则意味着放下救命稻草,放下原来经常使用的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办法。

有些人对标签不敏感,标签划定的边界也很模糊,可大可小,这样的人灵活性就很强,容易适应环境,心理舒适区的面积也很大。但有些人,尤其是那些自我非常弱小,尚处于“未分化”状态的人,对标签非常敏感,心理舒适区的面积也很小,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他们就会适应不了。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自闭症儿童,他们天生就只能活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这个区域内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变动,一有变动,他们就会不安,失控,甚至歇斯底里地喊叫,大闹。

绝大多数的孩子,自我都是很弱小的。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再加上家庭的支持与关怀,他们的自我会不断成长,心理舒适区也会不断扩大。他们会将原有的标签一个个揭掉,换成最能适应当下环境的标签。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要问了:如何才能揭掉禁锢着自己的标签呢?在此我提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你需要不断地觉知。对自己当下状态的觉知是做出改变的前提条件。如果你只是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停留在标签所划定的边界内,那么改变也许就与你无缘。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的,过得也算是不错,但他们的生命苍白无力,缺乏意义感。如果连为什么活着都没弄清楚,那人生这条路就算是白走了。面临衰老以及即将到来的死亡时,人会陷入深深的死亡焦虑,死亡焦虑会激发人内心的恐惧情绪,在这种恐惧情绪之下,人会拼命回忆过去,想从过往经历中找出点意义来。但一切都太晚了,苍白无力的生命不但不会减轻死亡焦虑,还会强化恐惧,并带来悔恨与不甘。

第二,别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罗森塔尔实验中的那些被列入名单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偶然参与了罗森塔尔教授做的这个实验,莫名其妙地被自己的老师贴上了“精英”的标签。但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绝对是小概率事件,不要期待它会发生在你身上。现实生活中,你身边的人,包括你的父母、老师、老板和同事,都更倾向于用标签去评价你,而且负面评价总是多于正面评价。因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要知道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当然,你也可以向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求助,但任何心理咨询师都无法替你做出改变,要想有所改变,还是得靠自己。

第三,改变源于体验。绝大部分的标签化其实都是对过往体验的提炼和总结,所以不管是觉知标签,还是改变标签,都需要从体验入手。如果你想要更积极的标签,就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来体验那个更积极的标签。体验绝对不是想出来的,出现新的行为结果后,才能体验到新的感觉。这种感觉难以言说,但体验者自己很清楚。只有在体验到这种感觉之后,才可能做出改变。当然,你也可以静下心来,尝试用冥想的方式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现在是什么样子?我想成为什么样子?记住,别用理性去分析,人在理性分析时是存在认知盲维的,你永远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条件。当你真的静下心来,进入冥想状态,你大脑中的记忆碎片就会奇迹般地重组,体验会随着这些记忆碎片一起到来。这也是产生体验的好办法。

第四,慢慢来。很多人非常心急,有不少来找我咨询的人都抱着“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执念,想一劳永逸,然后马上过上幸福人生。但现实是,改变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后再看到那种以“几天就能让你怎样怎样”为标题的文章和课程,我建议你直接忽略,因为那根本不可能。简单来说,改变开始于体验,而产生新体验也只是在改变的道路上迈出的小小一步。你需要做的是在下一次继续寻找上次的体验,并一次次地重复这种体验。当然,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只有一点点进步不够过瘾。不过没关系,即使只是每天有一点点觉知,也是很好的,觉知即是改变。坚持冥想,提高自己的觉知力,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愿你能揭掉原有的标签,释放出生命的本色。

上一章:08 下一章:10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